玉門關外通往西域必經之路上,天門陣一片殺聲震天!


    天門陣內被分割的淩統、馬超等八支騎兵在天門陣內根據青龍旗往東突圍。


    天門陣外張遼、張岊、趙雲、狄青也在統兵分別從西南、正北、正東殺入。


    嚴榮聽到傳令兵報,正東,正北和西南有大量兵力殺入心中微微一驚!


    “對麵有精通陣法高手!正北近休門、西南近傷門,加上正東死門如此一來大量分散我軍兵力。”


    解釋一下,為什麽會分散兵力?


    前文說過,陣法拋開妖法這些,最強的殺傷是不斷的分割敵軍,造成以眾擊寡的效果。


    從生門到死門,就是兵力的一個配比。


    死門顧名思義就是陣法兵力最多的地方,換句話說就是陣法中埋伏的口袋陣,所以才有九死一生的效果。


    同樣為了陣法不容易破,或者吸引敵人到死門的目的,所有陣法生門都是誘餌,看似兵力非常少,實則內部蘊藏變化瞬間生門轉死門!


    陣法也是一種巧用變化,除非外部補充又或者撒豆成兵,再怎麽變化兵力是恆定的。


    變化也需要有基礎才能變,換句話來說數量多的均到數量少的好做,但是原本數量就少就很困難。


    而陣眼,就是支持變化的軸,通過這個地區能夠快速變化兵力。


    所以破陣眼是破陣的要訣,一但這裏被攻破,陣法就無法變化,士兵就會不知所措失去了陣法的功效。


    舉個例子隋唐演義裏靠山王楊林的一字長蛇陣,就是一個仿生學的陣法沒有門的概念,蛇頭、蛇膽、蛇尾兵力能夠迅速變化。


    進攻就是蛇頭、蛇尾的衝擊,防禦就是攢成一團,蛇頭隨時能夠成為蛇尾。


    作為陣眼是分割蛇頭、蛇膽、蛇尾的連接處,破陣要訣揪其首,夾其尾,斬其腰!


    其實目的奪取三處陣眼,讓其失去變化各自為戰。


    但是天門陣複雜在不止外八門,還有內八門、十一曜星、二十八星宿、七十二將台的兵力。


    這是四個陣法的組合,而且是相輔相成的配合才可以,不然自己就相互對衝那還玩個屁,陣法的疊加其實就和跳群舞沒區別,需要相互配合、走位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如果無法兼容就是自己打自己,不說威力相加陣法本身就先癱瘓了。


    在此有人會疑問,外八門、內八門、十一曜星、二十八星宿、七十二將台不是五個陣法?為什麽說是四個陣法的組合?


    七十二將台就是淩統一開始入陣看到的土坯牆的聯合點,就和諸葛亮的九宮八卦陣需要借助地形一樣,天門陣那麽複雜的陣法其實也要借助地形。


    但是玉門關外是茫茫戈壁灘,那來什麽地形借助?所以七十二將台作用固定的人為建造的地形,其目的分割入陣的敵軍造成阻礙。


    換句話來說就是用兵力模擬地形,七十二將台不算陣法隻是基築,諸葛亮等人在高台之上一目了然。


    如今形勢下淩統、馬超等八千試探的兵力,把外八門和內八門、二十八星宿的兵力給調動了起來形成了變化。


    外八門變成了四門,內八門和二十星宿的兵力開始圍剿淩統、馬超等人,二十八星宿剩下八星宿駐守內八門,十一曜星將還是沒有行動。


    以這個理論諸葛亮讓狄青軍團重兵打死門,為了拖延住目前死門的絕大部分兵力。


    同時讓趙雲的騎兵打休門,這門是除了生門外第二薄弱點,不過隨著生既是死的概念,越薄弱的地方就越是陷阱,同時對應內八門中的一門,所以才讓趙雲的騎兵衝擊。


    張遼和張岊從傷門攻打,此門是兵力第二多的門,卻對於的是內八門中的心門。


    內八門和外八門一虛一實,一明一暗,其實內八門也是八門遁甲之術,短暫的試探諸葛亮看出了一門和心門,其實就是生門和死門。


    可是十一曜星還未啟動,還不知道與整個天門陣是怎麽樣的變化,所以需要趙雲進一步的試探。


    目的是為了引出天門陣更多的變化,以目前戰局形勢諸葛亮看出內八門能動卻必須存在,八個星宿將領代守內八門就是最好的證據。


    所以所有信息過濾下來,嚴榮腦中的信息就是天門陣最大兵力的死門被牽製,內八門中的核心生門、死門即將要被攻打,而內八門卻是天門陣的核心不容有失。


    也正如諸葛亮擔心的一樣,天門陣如此複雜並不容易那麽簡單攻破,嚴榮自然有辦法隻見嚴榮又把紅旗一揮。


    隨著紅旗揮舞,寇鎮遠、耶律國寶、蕭海璃、耶律抹四人各自帶著十名星宿將,分別往正北和西南支援,同時兀顏光、韓延壽、耶律國珍、賀重寶四人繼續圍剿淩統、馬超等人的八千重騎,而十一星曜將還是紋絲不動。


    嚴榮的變化其實把內八門的兵力一分為二,一半繼續圍剿淩統、馬超等人,另外一半和二十星宿分別支援兩邊。


    但是這樣十一星耀將沒有動,嚴榮的變化等於是沒有變化,但是恰恰是最強的應對。


    很簡單十一星耀將沒動,就代表著嚴榮手底下還壓著許多的牌,說不準其中就有王炸,而僅靠兀顏光、韓延壽、耶律國珍、賀重寶內四門配合七十二將台的兵力,足夠圍剿前來試探的淩統、馬超等人。


    嚴榮的變陣很快就被高台之上的諸葛亮看見,微微一皺眉果然能布下天門陣之人,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先不說嚴榮和諸葛亮兩個陣法大家的鬥法。


    天門陣內,廝殺一片北麵趙雲並沒有太多試探,手提涯角槍就衝入敵陣身邊馬岱、龐柔、閻行、王摩、卞祥、張泉、折禦卿、折禦勳、畢再遇、王基、朱據、馬忠,夏侯蘭等四支騎兵統領殺入陣中。


    三支重甲騎兵各有特色,趙雲先以西涼標槍騎的標槍開道,金槍騎和縱雲騎兩種類型的坦克橫掃兩邊。


    標槍騎中距離打擊可謂是恐怖,標槍一掃一片遼人的盾牌根本無法阻攔,重騎兵麵對土坯牆後的遼軍殺傷恐怖。


    趙雲帶著豪華的陣容輕易殺入陣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宋人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皮pi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皮pi豬並收藏三國之宋人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