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風高殺人夜,不過對於李元昊擄掠的百姓來說卻是解脫的日子。
南離大將軍石寶軍團幾天前就埋伏在河對岸樹林裏,等待運送這隊漢人百姓的同時,連續幾天行軍敵將慕浚早就失去了警惕。
石寶統領唐斌、崔埜、乜恭、文仲容、劉賢等人一擊而中,全殲了敵軍斬殺敵將慕浚後,把百姓送到早就等候多時的李寶水軍處。
但是石寶軍團卻沒有跟著一起返迴,而是先進行換裝和急行軍一段距離後,悄悄隱蔽的行軍遠遠吊在李元昊軍隊的後方。
老牛帶兵後退百裏地,利用百姓行軍速度慢和李元昊局勢不利的局麵,很大概率就會選擇分兵。
然後派出一支軍隊襲擊解救這一萬''人質''。
這就是起初魯肅、聞煥章、許貫忠謀劃的''以退為進''之策,至於用飛龍宮主換‘人質’隻是生擒此女後的附加之策。
不過現在情況來看,顯然南離大將軍的任務不隻是區區解救人質那麽簡單。
我們看向李元昊的西夏軍,分兵讓羌人聯軍救援烏氏後,自己帶精銳和質子軍北上。
急行軍百裏地才看到宋軍…的又一個營寨。
這營寨規模和之前攻破的一模一樣,鹿角、箭塔一應俱全,顯然又做好了防禦工事。
我們可以想象李元昊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的鬱悶之情是有多麽的劇烈。
有人會質疑為什麽不繞過營寨直接打富平?
這前文多次提過繞營的弊端不再贅述,在這說下李元昊帶的都是騎兵攻城沒有任何的作用,那怕是鐵鷂子!
連攻打大營都吃力的李元昊,別說去碰富平那治所級別的城池。
如果真繞過大營去猛攻富平,正中牛皋等人的下懷,從水軍南下能直接襲擊高平。
李元昊隻有尋求野戰才是真正目的,但是偏偏魯肅等人看穿了李元昊的意圖,就是避而不戰或者用己之長(守城)攻其之短。
“抓!再抓當地漢人,傳令慕浚加快行軍把那些漢人帶來!”李元昊幾乎是咬牙切齒下的命令。
從李元昊的口吻來看,顯然此人已經不把漢人當做自己的子民,也是李元昊聽從張浦之計的時候已經自掘墳墓。
縱觀曆史草原人南侵後保持長久的政權都是接納漢人,然後被慢慢漢化才能流傳持久如遼、如金、如之後的滿清。
對於漢人抵觸情緒的強如蒙元,也僅僅統治了不到一個世紀(97年),更何況李元昊的西夏建立在華夏涼州之上。
即使李元昊僥幸的贏得了這場戰爭,再也得不到漢人的支持僅僅靠黨項人、羌人也隻能苟延殘喘罷了。
隨著李元昊的下令騎兵小隊駕輕就熟四散尋找村落,這可是發財的買賣這群西夏兵的動作比打仗可積極多了。
隻是沒讓這些人興奮多久,約一個時辰左右所有人迴來向李元昊報告非常統一,方圓十裏沒有搜到任何的村落和漢人,仿佛所有人口都失蹤了一樣。
張浦聽到這個報告立刻臉色一沉心中暗道:“難道……”
“什麽?搜擴大範圍去搜!這還要朕教你們嗎!”李元昊怒目相視怒吼下令,嚇的那些百夫長、千夫長一個個逃一般的繼續去尋找。
整整一天西夏人把劫掠範圍擴大到了三十裏,不是說沒有收獲三三兩兩還有幾個逃亡的漢人,可是完全沒有達到‘人質’的規模。
這些三三兩兩的漢人百姓不是大宋軍拋棄了他們,而是到哪都有一種叫執拗的人俗稱‘頭鐵’,這極個別的百姓都是一個目的不願意離開故土。
要麽抱有僥幸心理自己不會被抓著,有的更滑稽還相信自己是所謂西夏子民不會被抓,總之就是死活不肯走的存在,用句俗話叫做‘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說的就是這些人!
“大王饒命!大王饒命!”、”大王發發善心放了我們!”
李元昊臉色冰冷的看著百夫長和千夫長,還有這被抓來三三兩兩的跪地求饒的百姓臉色冰冷剛要下令“拖下去……”
“國主,元還有一些疑問要問這些百姓。”張元打斷了李元昊的下令,後者看著張元審視了好一番麵無表情點了點頭。
張元見到李元昊那冰冷又充滿殺意的麵龐心底微微有些觸動,又微微有些後悔可如今已經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也隻能一路走到黑。
“這裏為什麽隻有你們這幾個?其他人去哪了?”
怕死的幾個百姓把大宋軍隊遷移人口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給說了出來,張元心下一驚‘對麵有高人!’,不隻是張元心驚張浦臉色也非常難看。
張元得到想要的答案後,返迴列隊隻是沉思絲毫沒有做其他的多餘動作。
“拖下去殺……”李元昊又一次充滿殺氣的要下令。
“慢著!皇兄,這些百姓犯了什麽罪?他們是大夏的百姓啊!”黃瓊女終於忍不住出口打斷詢問,對於李元昊的命令她根本不明白。
李元昊第二次要下令又被打斷,原本已經是殺氣騰騰的臉色更加的難看,渾身殺意已經是快要溢出。
當李元昊看到是黃瓊女這個義妹的時候,又想到自己親手射殺的飛龍公主心下一軟,不要誤會不是對這些漢人心軟而是對黃瓊女心軟!
原本李元昊已經準備要殺了這個開口打斷之人,所以黃瓊女其實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圈,李元昊還是解釋了一句:“他們是漢人!”
“可是他們也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對著手無寸鐵的百姓下屠刀不是明君……”聽到李元昊的這句解釋黃瓊女更加不滿還想說下去,“夠了!他們是漢人,不是我大夏的百姓,不知道多少漢人希望我死,放了他們下一刻會轉投敵人!還不動手!”
最後一句話李元昊幾乎是吼了出來,讓親衛一個激靈立刻上前把這幾個百姓給拖了下去。
“大王饒命!”、“我們沒跟宋軍走!”、“啊……”
不久就傳來了幾聲淒厲的慘叫,黃瓊女看著此刻心滿意足的李元昊心頭一顫,這已經不是當初雄才大略的大哥,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魔頭……。
南離大將軍石寶軍團幾天前就埋伏在河對岸樹林裏,等待運送這隊漢人百姓的同時,連續幾天行軍敵將慕浚早就失去了警惕。
石寶統領唐斌、崔埜、乜恭、文仲容、劉賢等人一擊而中,全殲了敵軍斬殺敵將慕浚後,把百姓送到早就等候多時的李寶水軍處。
但是石寶軍團卻沒有跟著一起返迴,而是先進行換裝和急行軍一段距離後,悄悄隱蔽的行軍遠遠吊在李元昊軍隊的後方。
老牛帶兵後退百裏地,利用百姓行軍速度慢和李元昊局勢不利的局麵,很大概率就會選擇分兵。
然後派出一支軍隊襲擊解救這一萬''人質''。
這就是起初魯肅、聞煥章、許貫忠謀劃的''以退為進''之策,至於用飛龍宮主換‘人質’隻是生擒此女後的附加之策。
不過現在情況來看,顯然南離大將軍的任務不隻是區區解救人質那麽簡單。
我們看向李元昊的西夏軍,分兵讓羌人聯軍救援烏氏後,自己帶精銳和質子軍北上。
急行軍百裏地才看到宋軍…的又一個營寨。
這營寨規模和之前攻破的一模一樣,鹿角、箭塔一應俱全,顯然又做好了防禦工事。
我們可以想象李元昊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的鬱悶之情是有多麽的劇烈。
有人會質疑為什麽不繞過營寨直接打富平?
這前文多次提過繞營的弊端不再贅述,在這說下李元昊帶的都是騎兵攻城沒有任何的作用,那怕是鐵鷂子!
連攻打大營都吃力的李元昊,別說去碰富平那治所級別的城池。
如果真繞過大營去猛攻富平,正中牛皋等人的下懷,從水軍南下能直接襲擊高平。
李元昊隻有尋求野戰才是真正目的,但是偏偏魯肅等人看穿了李元昊的意圖,就是避而不戰或者用己之長(守城)攻其之短。
“抓!再抓當地漢人,傳令慕浚加快行軍把那些漢人帶來!”李元昊幾乎是咬牙切齒下的命令。
從李元昊的口吻來看,顯然此人已經不把漢人當做自己的子民,也是李元昊聽從張浦之計的時候已經自掘墳墓。
縱觀曆史草原人南侵後保持長久的政權都是接納漢人,然後被慢慢漢化才能流傳持久如遼、如金、如之後的滿清。
對於漢人抵觸情緒的強如蒙元,也僅僅統治了不到一個世紀(97年),更何況李元昊的西夏建立在華夏涼州之上。
即使李元昊僥幸的贏得了這場戰爭,再也得不到漢人的支持僅僅靠黨項人、羌人也隻能苟延殘喘罷了。
隨著李元昊的下令騎兵小隊駕輕就熟四散尋找村落,這可是發財的買賣這群西夏兵的動作比打仗可積極多了。
隻是沒讓這些人興奮多久,約一個時辰左右所有人迴來向李元昊報告非常統一,方圓十裏沒有搜到任何的村落和漢人,仿佛所有人口都失蹤了一樣。
張浦聽到這個報告立刻臉色一沉心中暗道:“難道……”
“什麽?搜擴大範圍去搜!這還要朕教你們嗎!”李元昊怒目相視怒吼下令,嚇的那些百夫長、千夫長一個個逃一般的繼續去尋找。
整整一天西夏人把劫掠範圍擴大到了三十裏,不是說沒有收獲三三兩兩還有幾個逃亡的漢人,可是完全沒有達到‘人質’的規模。
這些三三兩兩的漢人百姓不是大宋軍拋棄了他們,而是到哪都有一種叫執拗的人俗稱‘頭鐵’,這極個別的百姓都是一個目的不願意離開故土。
要麽抱有僥幸心理自己不會被抓著,有的更滑稽還相信自己是所謂西夏子民不會被抓,總之就是死活不肯走的存在,用句俗話叫做‘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說的就是這些人!
“大王饒命!大王饒命!”、”大王發發善心放了我們!”
李元昊臉色冰冷的看著百夫長和千夫長,還有這被抓來三三兩兩的跪地求饒的百姓臉色冰冷剛要下令“拖下去……”
“國主,元還有一些疑問要問這些百姓。”張元打斷了李元昊的下令,後者看著張元審視了好一番麵無表情點了點頭。
張元見到李元昊那冰冷又充滿殺意的麵龐心底微微有些觸動,又微微有些後悔可如今已經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也隻能一路走到黑。
“這裏為什麽隻有你們這幾個?其他人去哪了?”
怕死的幾個百姓把大宋軍隊遷移人口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給說了出來,張元心下一驚‘對麵有高人!’,不隻是張元心驚張浦臉色也非常難看。
張元得到想要的答案後,返迴列隊隻是沉思絲毫沒有做其他的多餘動作。
“拖下去殺……”李元昊又一次充滿殺氣的要下令。
“慢著!皇兄,這些百姓犯了什麽罪?他們是大夏的百姓啊!”黃瓊女終於忍不住出口打斷詢問,對於李元昊的命令她根本不明白。
李元昊第二次要下令又被打斷,原本已經是殺氣騰騰的臉色更加的難看,渾身殺意已經是快要溢出。
當李元昊看到是黃瓊女這個義妹的時候,又想到自己親手射殺的飛龍公主心下一軟,不要誤會不是對這些漢人心軟而是對黃瓊女心軟!
原本李元昊已經準備要殺了這個開口打斷之人,所以黃瓊女其實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圈,李元昊還是解釋了一句:“他們是漢人!”
“可是他們也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對著手無寸鐵的百姓下屠刀不是明君……”聽到李元昊的這句解釋黃瓊女更加不滿還想說下去,“夠了!他們是漢人,不是我大夏的百姓,不知道多少漢人希望我死,放了他們下一刻會轉投敵人!還不動手!”
最後一句話李元昊幾乎是吼了出來,讓親衛一個激靈立刻上前把這幾個百姓給拖了下去。
“大王饒命!”、“我們沒跟宋軍走!”、“啊……”
不久就傳來了幾聲淒厲的慘叫,黃瓊女看著此刻心滿意足的李元昊心頭一顫,這已經不是當初雄才大略的大哥,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