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南複雜的形勢亂成一團,從陸衡角度來分析不隻是五溪蠻的暴亂、其中牽扯到的漢人仇恨、還有五溪蠻仇視孫氏、大宋皇室也就是陸衡和孫氏的恩怨、周瑜這支軍隊的處理、甚至還有方臘的事情都要一一處理。


    事情再多也要抽絲剝繭的一一來解決,首先荊南主要有四方勢力大宋、孫氏、方臘、五溪蠻,其中逼降周瑜奪取羅縣的目的已經達到,這樣隱患也徹底的解除陸衡不再處於被動可以大刀闊斧的行動。


    沒錯陸衡逼降周瑜,不想在羅縣和汨羅淵的周瑜防線死磕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隱患!


    這個隱患就是這次出兵看似兵分兩路奇襲孫權大獲全勝,但是趙雲的雷騎營和劉基、劉磐大軍走的都是方臘地盤,糧草都是方臘供給!


    而陸衡的大軍則是從江夏南下直插長沙,各方巧合下風騎營先一步出發,周瑜後堵在羅縣又攔截汨羅淵,萬一方臘反複斷其糧草,那雷騎營和風騎營還有劉基那支步兵會有斷糧的窘境。


    這才是陸衡著急逼迫周瑜投降的一大原因,當然現在周瑜為了保全孫氏選擇投降,如果頑抗到底也不是沒有辦法,就是集中所有水路、陸路兵團兩麵夾擊周瑜的防線,打通糧道還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方臘在這個形勢下大概率不會這麽做,因為這不亞於是豪賭收獲和付出不成正比,總之是一個隱患而已,隨著陸衡打通了羅縣這個隱患徹底不複存在。


    所以有句話叫做戰場局勢瞬息萬變,隻有臨陣應對、見招拆招才是正確方式,如兩宋時期千裏迢迢遙控統軍,再牛的統帥都打不贏對手!


    說迴荊南局勢,周瑜的‘乖巧’讓陸衡有了一定的底氣,而且陸衡也想到了應對方法,這次大宋別的不多,水軍帶的足夠多!


    加上周瑜的水軍,一共整整四個水軍軍團在這裏,這就讓陸衡的想法有了實際的可能!


    首先陸衡讓海蛟營替換周瑜水軍,駐紮在汨羅淵和羅縣扼守住這個關鍵位置,然後讓神水營、錦帆營和周瑜水軍沿著湘江南下,沿途把臨湘、湘南、耒陽、酃縣(後世衡陽市)、隨縣(後世永興市)、郴縣(後世郴州市)這些受到暴亂最嚴重的地區人口全部遷移到江夏。


    有人要問了,五溪蠻又不瞎眼睜睜看著大宋轉移人口?


    這裏說下五溪蠻和山越一樣都住在山上,會遊泳已經不錯水軍這東西見都沒見過,怎麽和大宋精銳‘天下第一’水師對戰?


    何況五溪蠻中有鷹派就有鴿派,大部分的鷹派都圍在了臨湘,而留下來的很可能就是冷靜下來的鴿派。


    加上絕大部分的漢人幸存百姓都逃入了縣城之內,遷移人口後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漢人和五溪蠻人的民族矛盾情緒。


    也幸虧這個時代荊南地廣人稀,這麽寫地方加起來人口都可能沒有臨湘一個治所多。


    然後就是解決臨湘這個孫氏的問題,從各方情報了解臨湘還沒失守卻岌岌可危,因為城內還有一個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還有一支敢死隊在城內。


    當陸衡從周瑜口中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也頗為無語,現在不是糾結這個的時候,陸衡給趙雲和太史慈的錦囊是這樣說的。


    ‘以大規模騎兵舉起大宋旗幟,壓迫圍困臨湘的五溪蠻人退兵,拒不退兵繼續攻打臨湘視作以敵視大宋處理!但是不可主動襲擊五溪蠻!’


    這樣一來陸衡預料圍困臨湘的五溪蠻會有兩個反映。


    第一種,出現分歧猶豫不決,這樣就會暫緩攻城事態,同時有雷騎營和風騎營兩支騎兵的存在就讓這些五溪蠻無法安心攻城。


    第二種,都是徹徹底底的鷹派,無視大宋騎兵的警告直接襲擊大宋軍隊,如此大宋就有足夠理由收拾這群人,甚至陸衡還希望會這樣一舉消滅鷹派然後再拉攏鴿派,沙摩柯等五溪蠻將也無話可說,甚至會幫忙說服鴿派,除掉隱患平穩過渡。


    不管什麽反映,臨湘的外部壓力就會破除剩下的內部炸彈,陸衡想了想對周瑜表示派人讓程普放了所有城內的五溪蠻人包括敢死營和家屬。


    為了能夠保證臨湘安全,陸衡會派大宋使者與圍困五溪蠻的人談判退後三十裏,相信這些城外的五溪蠻為了族人願意會答應這個條件。


    這不但是化解臨湘內部炸彈,更是化解孫氏和五溪蠻仇恨的第一部,雖然可能作用微乎其微。


    周瑜得知陸衡的想法立刻表示孫河可以走一趟,陸衡也點點頭從隨軍官員中點了二人。


    “馬睿、馬智,馬家世代居住荊南與五溪蠻交好,是否願意走一次?”


    “官家放心,下官領命!”x2,馬睿、馬智出列接下任務。


    陸衡點名的馬睿、馬智二人可不是出自西涼馬騰那個馬家,而是荊南馬家是本次科考選拔出的人才,二人名聲不顯但是原時空卻有一句話說的就是二人‘馬家五常,白眉最良’。


    沒錯這二人就是馬家五常中的老大和老二,老大馬睿字伯常、老二馬智字仲常、還有才弱冠今年沒參加科考的老三馬賢字叔常、才十七的馬良字季常和十三的馬謖字幼常。


    當然現在馬良和馬謖都沒弱冠自然也沒字,相信若幹年後也會出現這句‘馬家五常,白眉最良’的諺語。


    陸衡之所以那麽費心費力除了孫氏和五溪蠻的仇恨外,臨湘是長沙治所人口占了整個長沙郡的六成,以這群五溪蠻來說城破必定大開殺戒,陸衡也是為了救這一城的百姓才會如此費心費力。


    至於孫氏和五溪蠻的仇恨可以說是不死不休,這群暴亂的鷹派五溪蠻肯定要殺光孫氏,但是他們手中的漢人百姓鮮血也是血債累累,又成了陸衡準備平息這場風波的出頭鳥。


    至於孫氏和其他五溪蠻的仇恨,隻有一方徹底‘消失’才能夠化解,這種消失就有操作的餘地,比如讓孫氏在荊南消失就是最好的方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宋人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皮pi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皮pi豬並收藏三國之宋人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