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又或者叫佑元二年,這一年是曆史的拐點,也是決定性的關鍵一年。


    袁紹取的佑元這個年號,可以說一點用都沒有,接連的失敗讓袁紹已經跌落神壇。


    隨著陸衡過了黃河以北拿下整個青州、兗州,正麵豫州戰場逼退了袁紹主力,南線戰場更是把孫策逼死。


    陸衡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諸侯!


    在秣陵朱家家主朱濤、張家家主張允、聯合包括全家家主全柔、魏家家主魏騰等人一起說服顧雍。


    這些人都是江東本地士族,如諸葛家、張家(張昭、張紘一族)、黃家等外來士族都不在這份名單之上,這次這群人的議題非常的大就是‘勸進’!


    理由也非常簡單陸衡已經初步擊敗袁紹,成為天下第一諸侯,而天下無主久已,是時候需要一位帝王來一統大局,而陸衡有這實力未來能夠一統。


    所以這些江東本地士族都開始攛掇想讓陸衡一步到位,不過僅僅朱家、張家、全家、魏家這些人遠遠不夠!


    原本江東四大家族陸、顧、朱、張這四家,隨著陸衡橫空出世幾年來慢慢發展現在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陸、顧兩家,陸家不用說了我們直接拋開,顧家因為顧雍的關係已經穩坐江東世家之首的地位,如果說原本朱家還能和顧家分庭抗禮。


    但是隨著顧雍錦衣衛頭領這個身份越來越重,朱家已經沒有半分能夠抗衡的餘地!


    當然不是說朱家就廢,朱濤還是監管這江東大部分的民事造船、建造等等,但是隨著軍事器械這塊被陸衡單獨分裂開來,不被朱家掌控後,朱濤的地位就不可能與顧雍相提並論。


    相同的顧雍如果卸任錦衣衛頭領,那顧家影響力也會慢慢變弱。顧雍非常明白陸衡不會讓錦衣衛這可怕的部門,綁定在一個家族之上,所以下一任錦衣衛首領不可能在顧家產生。


    至於剩下的張家,一開始就沒投入,一步輸步步輸,硬實力早就被全家給追上,如果不是全麵依附朱家,就被四大家族除名。


    所以在這些情況下朱濤、張允二人覺得趁著打敗袁紹這個時機,陸衡已經是天下第一諸侯,搶奪先機勸進,如果成功就是眾人從龍之臣!


    而且按照之前陸衡與朱濤、張允等人約定,之後朱家、張家屬於親族,那就等於高於眾世家一等。


    但是這一切僅靠朱濤、張允串聯的那些人還不夠,需要一個重量身份者,顧雍就是這個重要人物。


    顧雍是陸衡的姐夫,又是錦衣衛頭領,在陸衡政治結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顧雍加入勸進,那效果會好的多。


    當顧雍得知朱濤、張允來意的時候心下有些吃驚,顧雍沒想到江東士族那麽的急躁,竟然剛剛對戰袁紹有優勢,馬上就要跳出來要勸進。


    顧雍表麵不動神色,看了下朱濤、張允給的名單都是江東本地士族,心下大鬆一口氣,既然其他依附陸衡的士族,還有將門沒有參與進來,那這件事情就有周旋的餘地。


    沒錯顧雍不認為現在勸進是個好時機太過急躁!


    另外陸衡麾下出現了士族外其他的政治集體,將門就是自然而然誕生的產物。


    在顧雍看來將門是一種特殊的產物,隻要控製的好將門就能成為陸衡手中的利器,對於這一個新出現的政治集體,陸衡十分的重視。


    沒錯隨著陸衡慢慢往前越來越接近一統後,地盤慢慢擴大人才也越來越多,不可避免出現各種各樣的政治勢力。


    比如地域勢力,如張合、高覽、蔣義渠、淳於瓊、荀諶、牽招、閻柔這樣的河北降將體係,在陸衡軍中已經占有了很大比重。


    又比如呂靈姬、陶三春、趙雨、楊妙真、張遼、高順、陳宮、曹性、許汜、王楷等姑且算外戚一係。


    除了河北係、外戚一係還有淮南係、江東派係、交州派係等。


    又或者之後越來越多的勢力,比如肉眼可見的會有幽州勢力將領的出現,對於如何麵對這樣的問題陸衡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將門’。


    人是群居動物,地域勢力在一統後根本無法避免,別說一統了原時空劉備僅有荊州、益州兩地的政權,也有荊州派係和益州派係的競爭。


    既然如此陸衡提出以血緣來打造將門榮光,來突破地域派係勢力,比如陸衡現在麾下楊家,包括楊業、楊再興、楊延昭、楊妙真、楊延琪。


    又或者唿延家,有唿延讚、唿延灼、唿延通等,那怕本地也將領有太史慈、太史享、何元慶這樣的凝聚紐帶。


    同時太史享是唿延讚的徒弟,何元慶又是陶三春的徒弟,唿延讚很可能會與陶三春成婚,這樣相互交叉讓將門的形成,可以降低地域的紐帶。


    畢竟相對於地域情節,人更相信血緣!


    當然將門可以視作軍隊中的士族,必須加以控製不然非常容易成為北宋後期,或者說晚清那種‘八旗子弟’的弊端。


    所以陸衡在將門形成之初,就準備加以引導!或者說很早很早陸衡就在布局這些!


    陸衡設想中的將門,絕對不是什麽世襲製,繼承父親的職位就能夠在軍中獲得高位,這樣的製度絕對不可取。


    不可否認有這樣的人才,比如陸遜、陸抗,又比如霍峻、霍弋,但是這樣的成材率太低,強如諸葛亮培養的諸葛瞻都有如此的情況,當初陸衡交叉培養後代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出現‘八旗子弟’的廢物。


    同時將門不單單是武將的專屬,包括虞允文、章楶、杜杲、諸葛亮、龐籍、種諤、張叔夜這些儒將之後,也很可能會有後人成為儒將,而他們又是士族的一員。


    可以說這些儒將會很大一部分,也會成為將門的一員,用這些將門來剝離士族的影響力,就是陸衡的計劃。


    所以僅僅有江東士族來勸進絕對還不夠,同時現在也不是時機,顧雍不動聲色的用出了拖字訣,然後把這份名單直接交給了陸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宋人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皮pi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皮pi豬並收藏三國之宋人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