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進城計劃
大唐皇二代的非完全悠閑生活 作者:楚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恪見此笑著將王玄策扶了起來說道
“好好好,等此次迴長安,你就等著封爵吧!”
王玄策聽後再次道謝,而就在這時,王喜跑了進來說道
“啟稟太上皇,啟稟殿下,大總管請在帳外求見。”
李淵笑嗬嗬的說道
“快請藥師進來。”
“喏。”
李靖帶著張士貴等人來到帳內,給李淵和李恪行了禮,李淵笑著說道
“藥師怎麽想起跑朕這裏來了?”
李靖拱了拱手笑著說道
“迴太上皇的話,原本臣是跟武安,君集等人在商討進攻邏些城的方案。
但是想到王玄策待在邏些城多年,應該是對邏些城很了解才對。
所以臣便帶著人前來詢問一下,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麽破城之法。”
聽到李靖的解釋,李淵和李恪也明白了過來,於是李淵指了指一旁的王玄策笑著說道
“這便是王玄策,藥師有什麽問的,直接問便是了。”
順著李淵手指的方向,眾人看到了退在一旁的王玄策。
見眾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王玄策連忙對著眾人恭敬地躬身行禮。
“玄策見過諸位將軍!”
李靖見到王玄策如此態度,很是滿意的捋了捋胡子,笑著說道
“免禮免禮,玄策,能跟老夫說說邏些城的布局或者有哪些可以突破的點嗎?”
王玄策想都沒想便說道
“其實這些年小人在邏些城挖了四條密道。
隻不過在撤離的時候,進入密道後,進出口都被毀掉了。
所以想進入邏些城很簡單,重新挖開就好了。”
眾人沒想到王玄策還挖了密道,還多達四條,這如何不讓李靖等人驚喜。
張士貴更是開心的站了起來,笑著說道
“玄策,此話當真?”
王玄策神情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
“小人不敢欺瞞諸位將軍。”
這時候眾人對視一眼,不攻城,怎麽都好說。
有密道可以進入城中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是減少戰鬥減員的好辦法。
雖然現代可以一輪齊射,將城市抹掉,但是這座城市中的各種建築,設施等等都需要戰後重建。
這些東西如果能留下來,豈不是更好,而在古代,能用最少的代價拿下一座城市,簡直可以載入史冊了。
所以當眾人聽到有密道的時候都興奮了。
至於出入口被毀,這重要嗎?一點兒也不重要,挖開就是了!
於是第二天李靖等人便帶著王玄策繞著邏些城開始轉圈。
將四個密道口的地點都找到了,雖然被毀,但現在已經進入夏季,泥土鬆軟。
可以直接開挖,原本李靖等人以為損毀的會很嚴重,但是隻挖了三日便挖通了。
當即李靖便派人進入密道,向另一側探去。
而在邏些城中,棄蘇農坐在王座上,呆呆的看著王宮外的天空。
原本搶奪了讚普之位,她應該是開心的,高興的,興奮的。
但是此刻他卻開心不起來,第一是因為鬆讚幹布跑了,隻留下了即將死去的祿東讚。
第二是因為蘇毗拉走了邏些城半數的財貨,讓棄蘇農心痛了好一陣。
第三就是唐軍居然打到了邏些城下,而且看方向是前後夾擊。
而有一股唐軍便是從蘇毗的方向而來,那麽問題來了。
蘇毗是給唐軍讓道了,還是蘇毗被滅了。
而另一股唐軍是從羊同方向而來,他們的隊伍裏還有吐蕃軍隊的身影。
所以他肯定,鬆讚幹布就在唐軍之中,他用手上所有的籌碼換來了對吐蕃的報複。
而且唐軍打的旗號也是幫助吐蕃消滅叛亂。
這讓棄蘇農如何不慌!
最最重要的是,羊同估計也被消滅掉了,所以此時所有的壓力都來到了吐蕃。
但偏偏整個邏些城又已經沒有了能商量的人,舊貴族與苯教的部隊更是在這場戰鬥中折損嚴重。
很難再形成戰鬥力了,現在他們唯一的機會便是投降。
但這屁股底下的讚普之位還沒坐熱呢,就退位,會不會太窩囊了,更是不甘心將到手的讚普之位交出去。
所以這些日子他還在猶豫不決,隻是他不知道的是,蘇毗的軍隊已經被李靖隨手消滅掉了。
不僅是軍隊,連蘇毗都消失了。
棄蘇農要是知道的話,他就不會糾結了,直接選擇投降,估計還能在長安混個什麽什麽爵位當當……
到時候跟鬆讚幹布做鄰居,估計會很有意思。
隻是可惜,他並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實在是唐軍將整個邏些城包圍,隔絕了所有可以交流的機會。
就算是天空中飛出去的鴿子,也要被唐軍射下來看看是不是藏著什麽字。
“啟稟大總管,另一邊密道同樣被毀,需要打通看看位置。”
派去探路的人跑了迴來,李靖對著王玄策招招手說道
“玄策,過來看看,你那四個密道的出口在哪?是否安全?”
李靖對著王玄策招招手,此時其麵前已經展開了一幅巨大的地圖。
王玄策走上前,仔細看了看,分別在四個角落畫了四個圈說道
“小人是否在這四個安排的密道,這裏人不多,而且靠近城牆,所以並不會惹人注意。”
李靖看後笑著點了點頭說道
“好。”
隨後轉身對自己的親衛說道
“讓人繼續挖,同時招募勇士,在挖開密道那一刻,前去探路。”
“喏。”
而這時王玄策卻說道
“大總管,且慢,能否聽我一言?”
李靖聽到王玄策的話,連忙叫住親衛,疑惑的問道
“玄策還有什麽事情?”
王玄策連忙恭敬的說道
“第一批進城探路的能否讓小人的夥計們去,他們有武藝在身,而且對邏些城很熟悉。”
當王玄策一說讓商會的夥計去探路,李靖便知道是為什麽。
那些夥計很多都是麗競門或者綠林好漢,在歸順後加入商會的。
王玄策這是想要為這些人討一些機會。
李靖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沉思起來,就在王玄策感覺機會不大的時候,李靖笑著說道
“好,本將軍答應了,不過本總管也會同時派一些人一起前去。
如果他們能幫助我軍打開城門,本總管給他們記頭功!”
“好好好,等此次迴長安,你就等著封爵吧!”
王玄策聽後再次道謝,而就在這時,王喜跑了進來說道
“啟稟太上皇,啟稟殿下,大總管請在帳外求見。”
李淵笑嗬嗬的說道
“快請藥師進來。”
“喏。”
李靖帶著張士貴等人來到帳內,給李淵和李恪行了禮,李淵笑著說道
“藥師怎麽想起跑朕這裏來了?”
李靖拱了拱手笑著說道
“迴太上皇的話,原本臣是跟武安,君集等人在商討進攻邏些城的方案。
但是想到王玄策待在邏些城多年,應該是對邏些城很了解才對。
所以臣便帶著人前來詢問一下,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麽破城之法。”
聽到李靖的解釋,李淵和李恪也明白了過來,於是李淵指了指一旁的王玄策笑著說道
“這便是王玄策,藥師有什麽問的,直接問便是了。”
順著李淵手指的方向,眾人看到了退在一旁的王玄策。
見眾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王玄策連忙對著眾人恭敬地躬身行禮。
“玄策見過諸位將軍!”
李靖見到王玄策如此態度,很是滿意的捋了捋胡子,笑著說道
“免禮免禮,玄策,能跟老夫說說邏些城的布局或者有哪些可以突破的點嗎?”
王玄策想都沒想便說道
“其實這些年小人在邏些城挖了四條密道。
隻不過在撤離的時候,進入密道後,進出口都被毀掉了。
所以想進入邏些城很簡單,重新挖開就好了。”
眾人沒想到王玄策還挖了密道,還多達四條,這如何不讓李靖等人驚喜。
張士貴更是開心的站了起來,笑著說道
“玄策,此話當真?”
王玄策神情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
“小人不敢欺瞞諸位將軍。”
這時候眾人對視一眼,不攻城,怎麽都好說。
有密道可以進入城中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是減少戰鬥減員的好辦法。
雖然現代可以一輪齊射,將城市抹掉,但是這座城市中的各種建築,設施等等都需要戰後重建。
這些東西如果能留下來,豈不是更好,而在古代,能用最少的代價拿下一座城市,簡直可以載入史冊了。
所以當眾人聽到有密道的時候都興奮了。
至於出入口被毀,這重要嗎?一點兒也不重要,挖開就是了!
於是第二天李靖等人便帶著王玄策繞著邏些城開始轉圈。
將四個密道口的地點都找到了,雖然被毀,但現在已經進入夏季,泥土鬆軟。
可以直接開挖,原本李靖等人以為損毀的會很嚴重,但是隻挖了三日便挖通了。
當即李靖便派人進入密道,向另一側探去。
而在邏些城中,棄蘇農坐在王座上,呆呆的看著王宮外的天空。
原本搶奪了讚普之位,她應該是開心的,高興的,興奮的。
但是此刻他卻開心不起來,第一是因為鬆讚幹布跑了,隻留下了即將死去的祿東讚。
第二是因為蘇毗拉走了邏些城半數的財貨,讓棄蘇農心痛了好一陣。
第三就是唐軍居然打到了邏些城下,而且看方向是前後夾擊。
而有一股唐軍便是從蘇毗的方向而來,那麽問題來了。
蘇毗是給唐軍讓道了,還是蘇毗被滅了。
而另一股唐軍是從羊同方向而來,他們的隊伍裏還有吐蕃軍隊的身影。
所以他肯定,鬆讚幹布就在唐軍之中,他用手上所有的籌碼換來了對吐蕃的報複。
而且唐軍打的旗號也是幫助吐蕃消滅叛亂。
這讓棄蘇農如何不慌!
最最重要的是,羊同估計也被消滅掉了,所以此時所有的壓力都來到了吐蕃。
但偏偏整個邏些城又已經沒有了能商量的人,舊貴族與苯教的部隊更是在這場戰鬥中折損嚴重。
很難再形成戰鬥力了,現在他們唯一的機會便是投降。
但這屁股底下的讚普之位還沒坐熱呢,就退位,會不會太窩囊了,更是不甘心將到手的讚普之位交出去。
所以這些日子他還在猶豫不決,隻是他不知道的是,蘇毗的軍隊已經被李靖隨手消滅掉了。
不僅是軍隊,連蘇毗都消失了。
棄蘇農要是知道的話,他就不會糾結了,直接選擇投降,估計還能在長安混個什麽什麽爵位當當……
到時候跟鬆讚幹布做鄰居,估計會很有意思。
隻是可惜,他並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實在是唐軍將整個邏些城包圍,隔絕了所有可以交流的機會。
就算是天空中飛出去的鴿子,也要被唐軍射下來看看是不是藏著什麽字。
“啟稟大總管,另一邊密道同樣被毀,需要打通看看位置。”
派去探路的人跑了迴來,李靖對著王玄策招招手說道
“玄策,過來看看,你那四個密道的出口在哪?是否安全?”
李靖對著王玄策招招手,此時其麵前已經展開了一幅巨大的地圖。
王玄策走上前,仔細看了看,分別在四個角落畫了四個圈說道
“小人是否在這四個安排的密道,這裏人不多,而且靠近城牆,所以並不會惹人注意。”
李靖看後笑著點了點頭說道
“好。”
隨後轉身對自己的親衛說道
“讓人繼續挖,同時招募勇士,在挖開密道那一刻,前去探路。”
“喏。”
而這時王玄策卻說道
“大總管,且慢,能否聽我一言?”
李靖聽到王玄策的話,連忙叫住親衛,疑惑的問道
“玄策還有什麽事情?”
王玄策連忙恭敬的說道
“第一批進城探路的能否讓小人的夥計們去,他們有武藝在身,而且對邏些城很熟悉。”
當王玄策一說讓商會的夥計去探路,李靖便知道是為什麽。
那些夥計很多都是麗競門或者綠林好漢,在歸順後加入商會的。
王玄策這是想要為這些人討一些機會。
李靖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沉思起來,就在王玄策感覺機會不大的時候,李靖笑著說道
“好,本將軍答應了,不過本總管也會同時派一些人一起前去。
如果他們能幫助我軍打開城門,本總管給他們記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