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整頓東瀛開拓團的行動讓人挺吃驚的。
不知不覺間,東瀛人已經移民上百萬過來了。
主要集中在原來安國軍的防地和北滿羅刹人控製的區域。
邊區的控製區零零散散也有不少,都是以買地、買房、經商、辦廠等借口遷移過來的。
另外,還有一件事讓劉大雙大吃一驚。
根據統計上來的數據,安國軍原來幾個主要人物,包括一些高級將領,在東北擁有巨額財富。
耕地和商鋪是他們大量擁有的,數字驚人。
加起來,耕地有幾十萬畝,商鋪數千間。
劉大雙還不知道,這是不是最後的數字。
就連靖安、洮南這一帶,也有他們的良田幾萬畝。
看著這些數字,劉大雙隻能是苦笑著搖頭。
真的小看了張小個子這幫人,草莽起家,不僅洗白身世做了官軍,個個還是超級大富翁。
人才,人才啊!絕對的超級人才。
安國軍的人還在,兵也在。
現在嘛,大家一起打東瀛人,如果趕跑了東瀛人,以後怎麽發展?
這是劉大雙必須考慮的問題。
龐大的財富加上武裝,永遠都是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是一個不安分的因素。
“打土豪,分田地!”劉大雙腦袋裏迸出這樣兩句標語。
不過,轉念一想,臥槽!自己也是土豪,真要打,自已也算一個吧!
這個時候,劉大雙不得不考慮邊區今後的發展道路了。
可以說,絕大部分邊區百姓不論從事農牧業還是工商業,目前的日子還過得下去。
可是,隱患也很大,以後的官僚資本一定不可控製的做大做強。
華夏的曆史表明,每個新朝代誕生百年後,都不可避免走向一條貧富不均,兩極分化的道路。
擁有土地的小農經濟,由於分散,人的能力大小及天災人禍的影響,會逐漸失去土地,土地向豪強集中,農民淪為佃農或貧農。
工商業也是如此,在人脈、資源及信息上的天然差別,有著深厚背景的士族財閥會逐漸掌握國家的經濟命脈。小商小販也就是掙倆個小錢糊口而已。
怎麽才能讓邊區健康發展,避免重蹈覆轍,劉大雙一時間真的想不出太好的辦法。
建立一個公平公正,人人幸福的國家,真的很難。
也許,那永遠是個烏托邦,並不能真正的實現。
打電話叫來了郭孝純,他想聽聽這個時代一個造過反的文人的想法。
“先生,張海鵬在洮南和靖安有幾千畝地,應該如何處理?”
劉大雙開門見山,直接問道。
郭孝純沉默了很久,緩緩說道:“此事處理要謹慎!不僅僅張海鵬,安國軍的人都有私產,牽一發動全身。搞不好,安國軍的人會和我們離心離德。”
劉大雙一笑,岔開話題又問道:“先生,您在中原多年,知道不知道村子裏的地主是怎麽產生的?”
郭孝純疑惑地看了一眼劉大雙,心裏盤算著,這小子問這個問題什麽意思呀?
“怎麽說呢?當年在我們直隸一帶,好多地主都是祖上傳下來的土地。說白了,就是投了個好胎。”
“先生,邊區的情況我看了一下。舉個例子,咱們靖安有一戶山東遷過來的,叫喬欽勇。此人腦袋瓜子挺聰明的,知道咱這邊黃牛便宜,山東的貴,就做起了販賣黃牛的生意。一年辛苦兩趟,從東北趕牛去山東。幾年下來,掙了錢,買了地,現在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地主。”
劉大雙慢慢講起了故事。
“小富靠勤,大富靠命!”郭孝純沒有直接評論劉大雙的故事,而是說了一句讓人費解的話。
“此話何解?”劉大雙問道。
“有個十畝八畝地,甚至幾十畝地,勤快點,也許能掙來,也守得住。可是,幾千畝,幾萬畝光靠勤快吃苦恐怕是掙不來,也守不住。”
郭孝純一笑說道。
不知不覺間,東瀛人已經移民上百萬過來了。
主要集中在原來安國軍的防地和北滿羅刹人控製的區域。
邊區的控製區零零散散也有不少,都是以買地、買房、經商、辦廠等借口遷移過來的。
另外,還有一件事讓劉大雙大吃一驚。
根據統計上來的數據,安國軍原來幾個主要人物,包括一些高級將領,在東北擁有巨額財富。
耕地和商鋪是他們大量擁有的,數字驚人。
加起來,耕地有幾十萬畝,商鋪數千間。
劉大雙還不知道,這是不是最後的數字。
就連靖安、洮南這一帶,也有他們的良田幾萬畝。
看著這些數字,劉大雙隻能是苦笑著搖頭。
真的小看了張小個子這幫人,草莽起家,不僅洗白身世做了官軍,個個還是超級大富翁。
人才,人才啊!絕對的超級人才。
安國軍的人還在,兵也在。
現在嘛,大家一起打東瀛人,如果趕跑了東瀛人,以後怎麽發展?
這是劉大雙必須考慮的問題。
龐大的財富加上武裝,永遠都是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是一個不安分的因素。
“打土豪,分田地!”劉大雙腦袋裏迸出這樣兩句標語。
不過,轉念一想,臥槽!自己也是土豪,真要打,自已也算一個吧!
這個時候,劉大雙不得不考慮邊區今後的發展道路了。
可以說,絕大部分邊區百姓不論從事農牧業還是工商業,目前的日子還過得下去。
可是,隱患也很大,以後的官僚資本一定不可控製的做大做強。
華夏的曆史表明,每個新朝代誕生百年後,都不可避免走向一條貧富不均,兩極分化的道路。
擁有土地的小農經濟,由於分散,人的能力大小及天災人禍的影響,會逐漸失去土地,土地向豪強集中,農民淪為佃農或貧農。
工商業也是如此,在人脈、資源及信息上的天然差別,有著深厚背景的士族財閥會逐漸掌握國家的經濟命脈。小商小販也就是掙倆個小錢糊口而已。
怎麽才能讓邊區健康發展,避免重蹈覆轍,劉大雙一時間真的想不出太好的辦法。
建立一個公平公正,人人幸福的國家,真的很難。
也許,那永遠是個烏托邦,並不能真正的實現。
打電話叫來了郭孝純,他想聽聽這個時代一個造過反的文人的想法。
“先生,張海鵬在洮南和靖安有幾千畝地,應該如何處理?”
劉大雙開門見山,直接問道。
郭孝純沉默了很久,緩緩說道:“此事處理要謹慎!不僅僅張海鵬,安國軍的人都有私產,牽一發動全身。搞不好,安國軍的人會和我們離心離德。”
劉大雙一笑,岔開話題又問道:“先生,您在中原多年,知道不知道村子裏的地主是怎麽產生的?”
郭孝純疑惑地看了一眼劉大雙,心裏盤算著,這小子問這個問題什麽意思呀?
“怎麽說呢?當年在我們直隸一帶,好多地主都是祖上傳下來的土地。說白了,就是投了個好胎。”
“先生,邊區的情況我看了一下。舉個例子,咱們靖安有一戶山東遷過來的,叫喬欽勇。此人腦袋瓜子挺聰明的,知道咱這邊黃牛便宜,山東的貴,就做起了販賣黃牛的生意。一年辛苦兩趟,從東北趕牛去山東。幾年下來,掙了錢,買了地,現在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地主。”
劉大雙慢慢講起了故事。
“小富靠勤,大富靠命!”郭孝純沒有直接評論劉大雙的故事,而是說了一句讓人費解的話。
“此話何解?”劉大雙問道。
“有個十畝八畝地,甚至幾十畝地,勤快點,也許能掙來,也守得住。可是,幾千畝,幾萬畝光靠勤快吃苦恐怕是掙不來,也守不住。”
郭孝純一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