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睛,兩道眉毛垂的更厲害了,“臣叫阿醜,日前剛學了個新的,隻還沒演過,這是頭一遭,就怕演的不好,惹皇上和各位主子生氣。”
沈徽聽了仰頭笑起來,“這個孩子還挺有意思,你隻管演就是了,隻要能逗笑,演的如何,朕都不怪你。”
因醜角需近觀,方能體會其表演的幽默詼諧處,沈徽跟著命他隻在殿中演出即可。
阿醜領旨,直起身的一刻,一雙閃著精光的小眼朝秦若臻的座位處瞟了瞟,跟著極快地,做了個不易察覺的眨眼動作。
他又在殿中行了一禮,驀地裏沒有征兆的,腳下猛地一踉蹌,跌跌撞撞往前撲了幾步,接著左搖右擺,兩臂揮舞開來。
隻聽他口中囈語,“月懸明鏡,好笑我貪杯酩酊。忽聽得道邊喁喁,似喚咱名姓。我魂飛魄驚,便欲窺動靜,爭奈酒魂難醒睡瞢騰。”
又晃了幾步,腳下一軟跌坐在地上,掙紮許久也起不得身。見他將醉酒之態演繹的活靈活現,眾人都不覺笑了出來。
阿醜癱坐於地,仰頭手指天,口內讒語道,“月兒彎彎照樓台,樓高就怕摔下來,今天遇見張二嫂,給我送條大魚來。”
崔道升正拿著粉彩小茶盅抿著,乍聽阿醜念白,險些將水噴出,急忙一口咽下去,不免嗆著自己連連咳嗽,他身後侍女連忙跪坐他身旁,輕撫他的背幫他順氣。
此時鍾鼓司另一名內侍上前,指著阿醜,喝道,“兀那小子,哪裏灌了兩碗黃湯,竟撒起瘋來!還不快些家去醒酒,若衝撞了官人,定要你好瞧。”
“莫慌莫慌,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哪裏有官人會管咱喝點小酒?”阿醜揮著雙臂,高聲調笑。
“這小賊,不知避諱,我且嚇他一嚇。你快看,那前方來的,可是鍾鼓司掌印劉吉劉太監。常言道,現官不如現管,你頂頭上司駕到,還不快快起身迎他。”
“劉太監?可怕他做甚,鍾鼓司出了名的清水衙門,一年到頭禦前露臉的機會,咱一個手掌都數得出來。劉太監無權無勢,勿要理他,勿要理他。”
聽他這般調侃鍾鼓司,在座的都會心一笑,連一旁侍立的宮人們也忍不住掩口葫蘆。
“嘿,果真是個死賊囚,卻不怕那劉太監。待我說出個大的,來嚇嚇他。阿醜,你且看前方來的,正是內閣首輔秦閣老,他可是百官之首,還不麻溜兒的起身肅立!”
“說你不省事!那閣老和咱有甚
關係?他再是文武百官的領袖,也不過一介外臣罷了。在內廷,他管不著咱!咱且逍遙快活著。”
“這倒也有理。且待我說個內廷主子來恫嚇。哎呀呀,你看那鑾駕來了,正是坤寧宮皇後娘娘駕到。”
阿醜做聆聽狀,神情毫不在意,“哪個?娘娘?無妨無妨。娘娘自管她的六宮,與鍾鼓司那是井水不犯河水。”
滿殿的宮人再度笑起來,有人偷眼去看秦若臻,但見她麵色平靜,似乎不以為意,唇邊猶帶著一絲譏諷的笑意。
一旁那內侍接著道,“這賊廝,竟是誰都管不住他?!我偏不信,再說出個人來,看你如何!阿醜,你睜大眼睛瞧仔細了,前麵來的是誰?卻不是那司禮監掌印兼西廠提督!”
話音剛落,隻見阿醜霍地一下從地上坐起來,身子猶自晃悠,卻忙不疊的打躬作揖,口內唯唯稱道,“小人見過廠公大人,大人萬福金安。”
“謔,這又是何意?娘娘駕到你敢不起身,這廠公大人來了,卻是嚇成這副模樣?”
阿醜站得東倒西歪,指著那內侍,譏笑道,“說你混不出頭,原是心不明眼不亮。在這內廷,咱可隻知有廠公,不識有他人,再要說旁人,統統與咱無關!”
言畢,他站直了身子,在殿中鄭重行禮,“迴皇上,臣這出戲已演完。”
沈徽沉默片刻,微微一笑,“這本子說的都是目下之事,是何人所做?”
阿醜欠身道,“迴皇上,是臣自己想出來的。”
沈徽一曬,不置可否的笑笑,“難為你了,下去領賞吧。”
那廂崔道升雙眼一轉,看了看秦若臻,不解道,“這司禮監掌印是什麽大官麽?怎麽好似比皇後娘娘還要威風?”
齊國公主笑著解釋,“司禮監是內廷十二監中第一要緊的,掌印也就是內侍中最大的頭兒了。”
崔道升皺了皺眉,“內侍裏最大的頭兒,那不就像祖母公主府裏的總管一樣?也不過就是個奴才罷了,竟比主人還有體麵?”
“道升可別亂說。那林掌印自不是一般的內侍。原是萬歲爺身邊最得意的人,萬歲兩次派他出去,做欽差代天子巡政呢。”崔景瀾含笑接口,眼風不時地瞟向容與,“皇上,景瀾在家時都聽過的,林掌印大名鼎鼎,從甘肅迴京,一路赫赫揚揚,沿途都有官員在驛道上跪迎,隻為能見他一麵,好多人恨不得擠破了頭呢。”
一番描述下來語氣活潑
,神態天真,仿佛隻是在講述一個令人愉快的話題。
崔道升撇嘴,滿臉鄙夷,“不過內侍罷了,如何敢受外官跪拜?這般不知禮儀,豈不令天下人笑話?常言道,禮失而求諸於野,我看這內廷的司禮監,還不如咱們公主府有規矩呢。”
“道升不要妄言。”秦若臻忽然開口,意味深長的笑著,“你這般說,是要得罪這位內廷掌事的,他可是萬歲爺跟前,一等一的心腹要人。”說著懶懶抬手,指了一指容與。
崔道升的目光倏地轉過來,上下打量著,神態愈發輕蔑,好似在看一個不討喜的物件兒,“原來這人就在眼前啊。萬歲爺給一個奴才這麽大臉麵,怪不得內廷中人隻忌憚他,連娘娘都不怕了。”
“道升!你的話也未免太多了。”齊國公主溫言喝止,又對著沈徽賠笑,“道升年紀小,性子有些衝,說話便沒有顧忌。請皇上看在我的麵子上,不要和他計較才好。”
“哪兒的話!姑母這麽說就太見外了。”沈徽牽唇笑笑,“道升坦誠質樸,朕很喜歡。他既這麽愛熱鬧戲文,朕就將適才那個阿醜賞給他。道升帶迴去好好調理,可要讓他成為一代名醜才好。”
崔道升眼睛一亮,立刻起身謝了賞,畢竟是少年人心性,得了賞賜,轉臉兒就把剛才的話題拋在了腦後。
“朕今日坐的有些乏了,想起前頭還有些事要處理。梓潼,你且受累,替朕好生招待姑母和兩位外甥。姑母勿怪,朕便少陪了。”沈徽說著,也不等眾人反應,已然站起身來。
皇帝要離席,餘下人等也都跟著紛紛離坐,施禮恭送。沈徽目不斜視,隻淡淡瞥一眼容與,臉色沉下去,不置一詞,緩步走出了太素殿。
第61章拈酸
步出太素殿,容與亦步亦趨跟著,知沈徽正自不悅,更存了小心探問,“皇上是真的累了麽?”
沈徽頓住步子,眼神猶帶了三分陰鷙,可驀然間又嗤笑出聲,“裏頭酸氣太重,朕的牙都快倒了。陪朕迴乾清宮透氣兒去。”
這麽說,倒像是不計較阿醜編排自己那些話,容與正想著要不要解釋兩句,見他腳下步子又頓了下,迴首問道,“你說剛才那出戲,是何人所編?”
容與看他眯著眼,神情雖有疑問,好在尚無猜忌,因不想再惹他不快,便隻應道,“阿醜不是迴過皇上,是他自己寫的。估計這是內侍們想要博您一笑,順帶拿臣逗個悶子罷了,皇上不必太過在意。”
“朕看這戲詞兒,多半是秦氏手筆。”沈徽歪著頭,打量他的目光隱含探詢,“這是擺明了要提醒朕,你在宮裏宮外權勢太過。怎麽,你卻一點都不生氣?”
容與想了想,其實隻要沈徽不在意,自己還真可以不計較。自來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內廷這麽多人,即便身為掌印,也絕無可能將異己盡數排除。
不過明麵上還該說些請罪的話,順帶再表一表惶恐和忠心,然而心念一動,卻是換上坦然的語氣,“臣無謂生氣,如果有人想提醒臣,那麽臣可以反省己身,自謹言行;如果皇上願意信臣,那麽臣也就無須介懷,更不用自證清白。”
向來謹言慎行的人,無論宮裏外頭從沒有過作威作福,更談不上恃寵生驕,如今要他卑微恭順、做小伏低的求主子垂憐,他心裏那道坎兒,自問卻是有些過不去。
說完不免垂頭自省,暗暗苦笑——這點子所謂的傲氣,說到底還是被沈徽慣出來的,可這也是他無法拋諸的自尊,終是不想為了“活著”這一個理由,就將它徹底地泯滅殆盡。
又是這樣柔軟的不妥協,聽在耳朵裏,卻仿佛能激起人心底澎湃壯烈的關懷之欲。
沈徽昂首乜著他,半晌挑眉笑了笑,“是那些官員自己不要臉,怎麽卻沒人來提醒?不過是看朕寵你,他們個個心裏嫉恨罷了。”他一字一頓,鏗鏘有力的說,“朕還偏要寵你!更不信以帝王之威,還護不住一個想護之人!”
垂著眼睫的人微微一顫,這話說得相當任性,但在那磅礴跋扈間,那習以為常的冷冽裏,依然可以品咂出一線溫存,好教人在不知不覺間,悄然地被擊碎心底防線。
事情就這樣雲淡風輕的過去,沈徽也好,秦若臻也罷,都沒再提及。不過早有宮人將那日的戲文,繪聲繪色演繹出來,再添上些自己的想象,很快就已傳得闔宮上下人盡皆知。
更有好事者摩拳擦掌欲等著看,到了中秋宴時,秦閣老和林掌印一同出現在筵席上,這內外兩位相爺碰麵,又會有怎麽劍拔弩張的場麵。
隻是這中秋筵,今年卻未必辦得成。秦若臻已懷胎九月,依著太醫的估算,產期也就在這十天左右。沈徽下朝後,總會去坤寧宮陪她,兩人在暖閣中休息,一麵絮絮說話。
她眉宇間有掩不住的憂心,是源於對生育本能的恐懼,可惜沈徽對此也毫無經驗,根本不懂該如何勸慰,隻能命人挑選出京中最有經驗的穩婆,以保證她能平安度過產程。
秦若臻見過伺候她待產的一眾人,又聽沈徽恩威並施的提點了一番,心下稍安。半日摩挲著手中一物,含笑道,“這是父親特意尋了蘇州玉器匠人,做的長命鎖,臣妾瞧著,做工比京裏的還更細致些。”
她攤開手掌,露出一隻精巧的玉鎖,樣式是四瓣海棠。花瓣邊緣鑲嵌了貓睛寶石,中間加入紅寶石,鎖下垂有九鎏東珠,每鎏上又嵌九顆珍珠,墜腳則是用藍寶石做成。
“帶著很是好看,舅舅有心了。”沈徽笑容和悅,將長命鎖拿在手裏,仔細把玩。
秦若臻不無得意,“蘇州出玉器,這正是出自號稱碾玉妙手的陸子岡之手。父親說了,江南一代有舊俗,是由外祖母給新生兒送長命鎖,皇家原是不講究這些的,不過是他這個做外祖父的,一點子心意罷了。”
沈徽嗯了一聲,頷首笑問,“這麽好的東西,舅舅幹嘛不自己送來給朕瞧,又非叫你轉一道手。”
“父親今日下了朝,有些不大舒服,命人把這個送來給便迴去休息了。”秦若臻麵露憂容,微微一歎,“聽說是和次輔楊輝起了些爭執。父親本擬要南京戶部左淳任兩浙轉運使,楊輝卻非說左淳八字太硬,衝撞了慧妃腹中龍裔,恐對聖躬也不利。皇上聽聽,這話也太過無稽。那日不過父親略提一句,慧妃不舒服也是趕巧罷了,竟被楊老演繹成這樣。若說起那日慧妃身上不痛快,倒也未必是因為左淳,隻怕是另有緣故,也未可知。”說著,眼風若有似無的,往容與站著的方向掃過來。
沈徽佯裝不察,淡淡道,“小心使得萬年船,楊老也是關心朕,舅舅雖不信這些,總不能為一個左淳讓朕犯險吧。”
秦若臻神色不悅,搖了搖頭,“父親怎敢令皇上犯險?認真論起來,大家也是至親骨肉,父親都不擔心,可要旁人亂操什麽心?”
“那梓潼呢?你擔不擔心?”沈徽忽然抬眼,狀似漫不經心的問。
秦若臻仿佛有一瞬愕然,旋即頜首,頗為自矜的笑道,“自然,臣妾一向最看重的,難道不是皇上您麽?”
“如此,也就罷了。左淳的事先擱著吧,等梓潼和慧妃,平安順遂產下皇兒再議不遲。”沈徽安撫的拍了拍她的手,“等明兒見了舅舅,朕會囑咐他好好保重身子的。”
言罷,朗然笑笑,到底是以不容置喙的語氣,對這件事下了最終定論。
秦若臻麵色一沉,有些賭氣的問,“皇上這麽做,就不怕言官們詬病?皇室未免也太霸道了
些,為著一個子虛烏有的事兒,竟能生生斷送一個官員的前程。”
她猶有不甘,重重歎了一口氣,“皇上從前不是這樣的。左淳的事兒,不過是個借口。是不是,如今父親舉薦的人,皇上都不想用?”
沈徽不慍不怒,從容笑道,“梓潼想多了,從來沒有這樣的事。”
“果真是臣妾想多了麽?那麽臣妾托父親為皇兒尋的乳母呢?早前您不也遲遲都不肯應允?”秦若臻再度瞟了一眼容與,也不掩飾眼裏的鄙夷和厭煩,“還是因為,您身邊的人,又向您進過什麽讒言?”
沈徽正拈了一顆嘉應子,聽見咄咄逼人的問話,微蹙了下眉,“梓潼今兒說的夠多了,思慮過多難免傷神,還該好好養精蓄銳才是。朕還有事,先迴乾清宮去了。”
豈料他這樣態度冷淡敷衍,且讓這個令人尷尬的過程,發生在容與這個外人麵前,秦若臻卻是再沒法按捺,眸光滿是寒意,逼視沈徽,“皇上這算是拂袖而去麽?臣妾說的可有錯?為什麽臣妾和父親向您推舉的人,您百般不肯接納。而他對你推舉的,哪怕隻是個初出茅廬的閻繼,您都肯委以重任?”
她霍地揚起手,直指站在一旁的容與,“究竟誰才是皇上最親近的人,臣妾今日很想問個清楚。”
第62章早產
皇後咬牙問出這話,倒招來皇帝曼聲一笑,“容與是朕的近臣,梓潼是朕的妻子,更是朕皇兒的母親,都是朕身邊最親近的人。”
迴答的沒有絲毫避諱,直指人心,沈徽自然知道秦若臻吃味在何處,也根本就沒打算繞開容與。一語說完,他仍是麵如止水,氣定神閑。
秦若臻顯然不滿意,搖頭一哂,“皇上從前不是這樣的。你對父親,對秦家是何等倚重
沈徽聽了仰頭笑起來,“這個孩子還挺有意思,你隻管演就是了,隻要能逗笑,演的如何,朕都不怪你。”
因醜角需近觀,方能體會其表演的幽默詼諧處,沈徽跟著命他隻在殿中演出即可。
阿醜領旨,直起身的一刻,一雙閃著精光的小眼朝秦若臻的座位處瞟了瞟,跟著極快地,做了個不易察覺的眨眼動作。
他又在殿中行了一禮,驀地裏沒有征兆的,腳下猛地一踉蹌,跌跌撞撞往前撲了幾步,接著左搖右擺,兩臂揮舞開來。
隻聽他口中囈語,“月懸明鏡,好笑我貪杯酩酊。忽聽得道邊喁喁,似喚咱名姓。我魂飛魄驚,便欲窺動靜,爭奈酒魂難醒睡瞢騰。”
又晃了幾步,腳下一軟跌坐在地上,掙紮許久也起不得身。見他將醉酒之態演繹的活靈活現,眾人都不覺笑了出來。
阿醜癱坐於地,仰頭手指天,口內讒語道,“月兒彎彎照樓台,樓高就怕摔下來,今天遇見張二嫂,給我送條大魚來。”
崔道升正拿著粉彩小茶盅抿著,乍聽阿醜念白,險些將水噴出,急忙一口咽下去,不免嗆著自己連連咳嗽,他身後侍女連忙跪坐他身旁,輕撫他的背幫他順氣。
此時鍾鼓司另一名內侍上前,指著阿醜,喝道,“兀那小子,哪裏灌了兩碗黃湯,竟撒起瘋來!還不快些家去醒酒,若衝撞了官人,定要你好瞧。”
“莫慌莫慌,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哪裏有官人會管咱喝點小酒?”阿醜揮著雙臂,高聲調笑。
“這小賊,不知避諱,我且嚇他一嚇。你快看,那前方來的,可是鍾鼓司掌印劉吉劉太監。常言道,現官不如現管,你頂頭上司駕到,還不快快起身迎他。”
“劉太監?可怕他做甚,鍾鼓司出了名的清水衙門,一年到頭禦前露臉的機會,咱一個手掌都數得出來。劉太監無權無勢,勿要理他,勿要理他。”
聽他這般調侃鍾鼓司,在座的都會心一笑,連一旁侍立的宮人們也忍不住掩口葫蘆。
“嘿,果真是個死賊囚,卻不怕那劉太監。待我說出個大的,來嚇嚇他。阿醜,你且看前方來的,正是內閣首輔秦閣老,他可是百官之首,還不麻溜兒的起身肅立!”
“說你不省事!那閣老和咱有甚
關係?他再是文武百官的領袖,也不過一介外臣罷了。在內廷,他管不著咱!咱且逍遙快活著。”
“這倒也有理。且待我說個內廷主子來恫嚇。哎呀呀,你看那鑾駕來了,正是坤寧宮皇後娘娘駕到。”
阿醜做聆聽狀,神情毫不在意,“哪個?娘娘?無妨無妨。娘娘自管她的六宮,與鍾鼓司那是井水不犯河水。”
滿殿的宮人再度笑起來,有人偷眼去看秦若臻,但見她麵色平靜,似乎不以為意,唇邊猶帶著一絲譏諷的笑意。
一旁那內侍接著道,“這賊廝,竟是誰都管不住他?!我偏不信,再說出個人來,看你如何!阿醜,你睜大眼睛瞧仔細了,前麵來的是誰?卻不是那司禮監掌印兼西廠提督!”
話音剛落,隻見阿醜霍地一下從地上坐起來,身子猶自晃悠,卻忙不疊的打躬作揖,口內唯唯稱道,“小人見過廠公大人,大人萬福金安。”
“謔,這又是何意?娘娘駕到你敢不起身,這廠公大人來了,卻是嚇成這副模樣?”
阿醜站得東倒西歪,指著那內侍,譏笑道,“說你混不出頭,原是心不明眼不亮。在這內廷,咱可隻知有廠公,不識有他人,再要說旁人,統統與咱無關!”
言畢,他站直了身子,在殿中鄭重行禮,“迴皇上,臣這出戲已演完。”
沈徽沉默片刻,微微一笑,“這本子說的都是目下之事,是何人所做?”
阿醜欠身道,“迴皇上,是臣自己想出來的。”
沈徽一曬,不置可否的笑笑,“難為你了,下去領賞吧。”
那廂崔道升雙眼一轉,看了看秦若臻,不解道,“這司禮監掌印是什麽大官麽?怎麽好似比皇後娘娘還要威風?”
齊國公主笑著解釋,“司禮監是內廷十二監中第一要緊的,掌印也就是內侍中最大的頭兒了。”
崔道升皺了皺眉,“內侍裏最大的頭兒,那不就像祖母公主府裏的總管一樣?也不過就是個奴才罷了,竟比主人還有體麵?”
“道升可別亂說。那林掌印自不是一般的內侍。原是萬歲爺身邊最得意的人,萬歲兩次派他出去,做欽差代天子巡政呢。”崔景瀾含笑接口,眼風不時地瞟向容與,“皇上,景瀾在家時都聽過的,林掌印大名鼎鼎,從甘肅迴京,一路赫赫揚揚,沿途都有官員在驛道上跪迎,隻為能見他一麵,好多人恨不得擠破了頭呢。”
一番描述下來語氣活潑
,神態天真,仿佛隻是在講述一個令人愉快的話題。
崔道升撇嘴,滿臉鄙夷,“不過內侍罷了,如何敢受外官跪拜?這般不知禮儀,豈不令天下人笑話?常言道,禮失而求諸於野,我看這內廷的司禮監,還不如咱們公主府有規矩呢。”
“道升不要妄言。”秦若臻忽然開口,意味深長的笑著,“你這般說,是要得罪這位內廷掌事的,他可是萬歲爺跟前,一等一的心腹要人。”說著懶懶抬手,指了一指容與。
崔道升的目光倏地轉過來,上下打量著,神態愈發輕蔑,好似在看一個不討喜的物件兒,“原來這人就在眼前啊。萬歲爺給一個奴才這麽大臉麵,怪不得內廷中人隻忌憚他,連娘娘都不怕了。”
“道升!你的話也未免太多了。”齊國公主溫言喝止,又對著沈徽賠笑,“道升年紀小,性子有些衝,說話便沒有顧忌。請皇上看在我的麵子上,不要和他計較才好。”
“哪兒的話!姑母這麽說就太見外了。”沈徽牽唇笑笑,“道升坦誠質樸,朕很喜歡。他既這麽愛熱鬧戲文,朕就將適才那個阿醜賞給他。道升帶迴去好好調理,可要讓他成為一代名醜才好。”
崔道升眼睛一亮,立刻起身謝了賞,畢竟是少年人心性,得了賞賜,轉臉兒就把剛才的話題拋在了腦後。
“朕今日坐的有些乏了,想起前頭還有些事要處理。梓潼,你且受累,替朕好生招待姑母和兩位外甥。姑母勿怪,朕便少陪了。”沈徽說著,也不等眾人反應,已然站起身來。
皇帝要離席,餘下人等也都跟著紛紛離坐,施禮恭送。沈徽目不斜視,隻淡淡瞥一眼容與,臉色沉下去,不置一詞,緩步走出了太素殿。
第61章拈酸
步出太素殿,容與亦步亦趨跟著,知沈徽正自不悅,更存了小心探問,“皇上是真的累了麽?”
沈徽頓住步子,眼神猶帶了三分陰鷙,可驀然間又嗤笑出聲,“裏頭酸氣太重,朕的牙都快倒了。陪朕迴乾清宮透氣兒去。”
這麽說,倒像是不計較阿醜編排自己那些話,容與正想著要不要解釋兩句,見他腳下步子又頓了下,迴首問道,“你說剛才那出戲,是何人所編?”
容與看他眯著眼,神情雖有疑問,好在尚無猜忌,因不想再惹他不快,便隻應道,“阿醜不是迴過皇上,是他自己寫的。估計這是內侍們想要博您一笑,順帶拿臣逗個悶子罷了,皇上不必太過在意。”
“朕看這戲詞兒,多半是秦氏手筆。”沈徽歪著頭,打量他的目光隱含探詢,“這是擺明了要提醒朕,你在宮裏宮外權勢太過。怎麽,你卻一點都不生氣?”
容與想了想,其實隻要沈徽不在意,自己還真可以不計較。自來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內廷這麽多人,即便身為掌印,也絕無可能將異己盡數排除。
不過明麵上還該說些請罪的話,順帶再表一表惶恐和忠心,然而心念一動,卻是換上坦然的語氣,“臣無謂生氣,如果有人想提醒臣,那麽臣可以反省己身,自謹言行;如果皇上願意信臣,那麽臣也就無須介懷,更不用自證清白。”
向來謹言慎行的人,無論宮裏外頭從沒有過作威作福,更談不上恃寵生驕,如今要他卑微恭順、做小伏低的求主子垂憐,他心裏那道坎兒,自問卻是有些過不去。
說完不免垂頭自省,暗暗苦笑——這點子所謂的傲氣,說到底還是被沈徽慣出來的,可這也是他無法拋諸的自尊,終是不想為了“活著”這一個理由,就將它徹底地泯滅殆盡。
又是這樣柔軟的不妥協,聽在耳朵裏,卻仿佛能激起人心底澎湃壯烈的關懷之欲。
沈徽昂首乜著他,半晌挑眉笑了笑,“是那些官員自己不要臉,怎麽卻沒人來提醒?不過是看朕寵你,他們個個心裏嫉恨罷了。”他一字一頓,鏗鏘有力的說,“朕還偏要寵你!更不信以帝王之威,還護不住一個想護之人!”
垂著眼睫的人微微一顫,這話說得相當任性,但在那磅礴跋扈間,那習以為常的冷冽裏,依然可以品咂出一線溫存,好教人在不知不覺間,悄然地被擊碎心底防線。
事情就這樣雲淡風輕的過去,沈徽也好,秦若臻也罷,都沒再提及。不過早有宮人將那日的戲文,繪聲繪色演繹出來,再添上些自己的想象,很快就已傳得闔宮上下人盡皆知。
更有好事者摩拳擦掌欲等著看,到了中秋宴時,秦閣老和林掌印一同出現在筵席上,這內外兩位相爺碰麵,又會有怎麽劍拔弩張的場麵。
隻是這中秋筵,今年卻未必辦得成。秦若臻已懷胎九月,依著太醫的估算,產期也就在這十天左右。沈徽下朝後,總會去坤寧宮陪她,兩人在暖閣中休息,一麵絮絮說話。
她眉宇間有掩不住的憂心,是源於對生育本能的恐懼,可惜沈徽對此也毫無經驗,根本不懂該如何勸慰,隻能命人挑選出京中最有經驗的穩婆,以保證她能平安度過產程。
秦若臻見過伺候她待產的一眾人,又聽沈徽恩威並施的提點了一番,心下稍安。半日摩挲著手中一物,含笑道,“這是父親特意尋了蘇州玉器匠人,做的長命鎖,臣妾瞧著,做工比京裏的還更細致些。”
她攤開手掌,露出一隻精巧的玉鎖,樣式是四瓣海棠。花瓣邊緣鑲嵌了貓睛寶石,中間加入紅寶石,鎖下垂有九鎏東珠,每鎏上又嵌九顆珍珠,墜腳則是用藍寶石做成。
“帶著很是好看,舅舅有心了。”沈徽笑容和悅,將長命鎖拿在手裏,仔細把玩。
秦若臻不無得意,“蘇州出玉器,這正是出自號稱碾玉妙手的陸子岡之手。父親說了,江南一代有舊俗,是由外祖母給新生兒送長命鎖,皇家原是不講究這些的,不過是他這個做外祖父的,一點子心意罷了。”
沈徽嗯了一聲,頷首笑問,“這麽好的東西,舅舅幹嘛不自己送來給朕瞧,又非叫你轉一道手。”
“父親今日下了朝,有些不大舒服,命人把這個送來給便迴去休息了。”秦若臻麵露憂容,微微一歎,“聽說是和次輔楊輝起了些爭執。父親本擬要南京戶部左淳任兩浙轉運使,楊輝卻非說左淳八字太硬,衝撞了慧妃腹中龍裔,恐對聖躬也不利。皇上聽聽,這話也太過無稽。那日不過父親略提一句,慧妃不舒服也是趕巧罷了,竟被楊老演繹成這樣。若說起那日慧妃身上不痛快,倒也未必是因為左淳,隻怕是另有緣故,也未可知。”說著,眼風若有似無的,往容與站著的方向掃過來。
沈徽佯裝不察,淡淡道,“小心使得萬年船,楊老也是關心朕,舅舅雖不信這些,總不能為一個左淳讓朕犯險吧。”
秦若臻神色不悅,搖了搖頭,“父親怎敢令皇上犯險?認真論起來,大家也是至親骨肉,父親都不擔心,可要旁人亂操什麽心?”
“那梓潼呢?你擔不擔心?”沈徽忽然抬眼,狀似漫不經心的問。
秦若臻仿佛有一瞬愕然,旋即頜首,頗為自矜的笑道,“自然,臣妾一向最看重的,難道不是皇上您麽?”
“如此,也就罷了。左淳的事先擱著吧,等梓潼和慧妃,平安順遂產下皇兒再議不遲。”沈徽安撫的拍了拍她的手,“等明兒見了舅舅,朕會囑咐他好好保重身子的。”
言罷,朗然笑笑,到底是以不容置喙的語氣,對這件事下了最終定論。
秦若臻麵色一沉,有些賭氣的問,“皇上這麽做,就不怕言官們詬病?皇室未免也太霸道了
些,為著一個子虛烏有的事兒,竟能生生斷送一個官員的前程。”
她猶有不甘,重重歎了一口氣,“皇上從前不是這樣的。左淳的事兒,不過是個借口。是不是,如今父親舉薦的人,皇上都不想用?”
沈徽不慍不怒,從容笑道,“梓潼想多了,從來沒有這樣的事。”
“果真是臣妾想多了麽?那麽臣妾托父親為皇兒尋的乳母呢?早前您不也遲遲都不肯應允?”秦若臻再度瞟了一眼容與,也不掩飾眼裏的鄙夷和厭煩,“還是因為,您身邊的人,又向您進過什麽讒言?”
沈徽正拈了一顆嘉應子,聽見咄咄逼人的問話,微蹙了下眉,“梓潼今兒說的夠多了,思慮過多難免傷神,還該好好養精蓄銳才是。朕還有事,先迴乾清宮去了。”
豈料他這樣態度冷淡敷衍,且讓這個令人尷尬的過程,發生在容與這個外人麵前,秦若臻卻是再沒法按捺,眸光滿是寒意,逼視沈徽,“皇上這算是拂袖而去麽?臣妾說的可有錯?為什麽臣妾和父親向您推舉的人,您百般不肯接納。而他對你推舉的,哪怕隻是個初出茅廬的閻繼,您都肯委以重任?”
她霍地揚起手,直指站在一旁的容與,“究竟誰才是皇上最親近的人,臣妾今日很想問個清楚。”
第62章早產
皇後咬牙問出這話,倒招來皇帝曼聲一笑,“容與是朕的近臣,梓潼是朕的妻子,更是朕皇兒的母親,都是朕身邊最親近的人。”
迴答的沒有絲毫避諱,直指人心,沈徽自然知道秦若臻吃味在何處,也根本就沒打算繞開容與。一語說完,他仍是麵如止水,氣定神閑。
秦若臻顯然不滿意,搖頭一哂,“皇上從前不是這樣的。你對父親,對秦家是何等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