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陽光照進房裏,調皮地在筆記本未幹的墨水上跳舞,更有意無意地利用桌上的鏡子想喚醒床上的人兒,讓她不要忘記今天是星期一,上學就要遲到了。
終於,女孩還是很自覺地起床換衣洗漱,然後等母親的麵,吃完,一邊騎車,一路和溫暖的陽光擁抱到學校的門口。
與昨天不同的是,斜劉海上夾了一個最普通不過的黑色夾子,比昨天可愛,卻是更怪。
一路上和認識的不認識的同學打招唿 say hello 問早安毫無意義地寒暄,這便是孔如冬一天的開始,也是噩夢的伊始。
她慢慢地走上樓梯,一步一念,一念一個名字,是她小說裏人物出現的順序,她不習慣寫大綱,即使寫了,最終自己的文字也還是會將大綱顛覆,也因此變得淩亂不堪,那一刻,她就再沒提筆寫過她想寫的文字。
念到第四十二個人物,左拐彎,不過二十米的距離,就是她現在的班級。
邁著輕快的小步子,她盡量讓自己看上去很開心,掩飾濃重眼袋流露出的憔悴,盡管她知道不會有人在意,但她依然堅持自己的習慣。
不出她所料,班上的人看見她迴來了也不過是打了個招唿,略微一抬頭,便繼續和自己手頭上的作業做抗爭去了。
【我就知道。】孔如冬心裏想著,很失落沒錯,但她記得她還沒有完成的數學作業此刻就躺在抽屜裏語文書上的那個位置等著她“臨幸”。
悄悄拿出昨天晚上小姨寄給她的眼鏡戴上,然後努力專心於筆下的作業。孔如冬並不是近視,視力卻也一般,而且還偏愛在黑夜看書,為了眼睛著想才特意讓遠在a市的小姨寄給她一副保護眼睛的眼鏡。她當然不會天真到以為戴上了這副眼鏡就可以無所顧慮地繼續躺在黑夜裏看書,這不過是給自己一點安慰而已。她深諳自己的個性,一旦戴上了這副眼鏡,晚上再想長時間看書,應該是不可能了。
“哎,如冬,你近視了嗎?”這是路過她身旁的不知道第幾個人終於發現了她的不同,不過也隻是問一下而已,並沒有接受如冬迴答的意思。
於是乎,如冬又悄悄地摘下了眼鏡,繼續手下的工作。
當班上的聲音和氣息不止增加了一倍之後,如冬才收拾好桌麵上的東西,拿出記錄自己日程表的筆記本,翻了翻,才記起來,兩天後是演講賽。一個她很想參加但是卻又害怕參加的比賽。
班上的人一邊和手下的作業做鬥爭,一邊和同學們談論著最近的電視劇,明星,小說,比賽,漫畫書,“xxx好像又換女朋友了”“《xxx》終於完結了”“《xxx》電視劇昨天大結局,有看嗎”諸如此類的話語不斷充斥在如冬耳邊。
她沒被這些東西吸引,隻是沒想好演講稿該怎麽寫,思緒有點亂,抬頭看向窗外,卻是一片塵埃,心情不免沉重。
孔如冬所在的五十四中是b市y鎮校風最差但也是潛力生最多的地方,最差與最好這兩個詞語在五十四中這間聞名遐邇卻也臭名昭著的普通初中身上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最近更是因為政策的放寬而打算大興土木將立於風雨中十五年不倒的教學樓和辦公樓來個大裝修,搞得整個學校烏煙瘴氣,彌漫著的煙氣和噪音讓人感覺不到真實。
卻也因為這樣,初一和初三的學生因為場地的關係被迫到兄弟學校上學,想必他們又是免不了被人在背後說三道四的命運。比起他們,如冬覺得初二級能在新教學樓裏擠擠也是一種幸運。
上課鈴響,第一節是數學課,如冬並不喜歡的理科。
“今天我們講的是勾股定理的應用……”一節冗長而無趣的課就在數學老師那不標準還有點鼻音的普通話下開始了。而如冬並沒有想要聽課的意思,她先打開練習冊,看了一下題的內容,背好,然後再翻開數學書,仔細閱讀解題的方法,格式以及要應用到的東西,背好,再翻開練習冊,完成這堂課的練習。習慣地比老師早十五分鍾完成課程,然後對照老師黑板上寫出來的答案,一一校對,一一改正,一一弄清。下課鈴響,開始著手完成老師布置的並不算難的作業,等下節課的課間休息和同學對一下答案,再弄明白錯在哪裏。這就是如冬學習數學的方式,準確點來說,是學習的方式。
很少有人會關注如冬用什麽方式學習,於是很難會有人發現如冬八年來的學習生涯都是如此度過的,也可以說是很難想象如冬的生活竟然是十年如一日,每一天都做同樣的東西,說同樣的話,上同一個老師的課,和同樣的人打交道,這就是如冬這十五年來生活的寫照。
她的成績看上去很好,甚至令人豔羨,但是她的生活比起其他和她同樣成績甚至更差的同學來說,更為無趣。因為她的生活一直都在重複,即使他們前後的出現也改變不了她生活的模式和心態,依舊是不痛不癢,興味索然。
上一樣的課,聽同一個老師講同一本書的內容,和同樣的人兒說同樣的話,做她做不完的作業,這就是如冬的一天。
下午,班會課前
“如冬,兩天後就要比賽了,老師催你交稿子。震濤都已經寫好了,也通過了審核,動作這麽慢,不是你一向的作風啊,是不是出什麽事了?”嘉儀拿著老師剛印好的卷子下來,順便提醒如冬演講稿的事情。
“知道了,我今天晚上就發給他,催什麽嘛,我自有分寸。”招牌式的微笑看不出一點不開心的樣子,嘉儀也的確是這樣覺得的,於是走開去做她的工作——發作業。
【我怎麽可能會不知分寸到這個地步?】如冬嘴角的微笑變成了苦笑,星期五老師對她說的,她還字字句句在耳。迴憶如潮水,擾亂她腦海中的琴弦。
星期五下午
夕陽的光照在師生二人身上,但二人似乎都不覺得刺耳,學生期待著老師的迴答,卻不料老師的迴答讓她的心涼透了。
“如冬啊,你看看震濤寫的,比你的好多了。”如冬接過老師遞過來的震濤的演講稿,滴水不漏,典型的官腔,如冬不解地抬頭,希望可以從老師的臉上找到答案,隻是她失敗了,然後失落地搖了搖頭。
“你的文字不夠嚴謹,這是演講賽,應該盡量嚴肅才是,這不是個人的才藝表演,快點抓緊時間改好你的演講稿。”然後,扔下如冬一個人浸在血紅色夕陽的光照下,如冬無言以對,也不願去深究了,她怕知道答案後,現在的生活就不能再繼續。
如冬停止了迴憶,左手握拳揉了揉太陽穴,開始作她的演講稿。
上課鈴響,如冬的演講稿正好完工,隻是為了不再讓自己的稿子被打迴頭,如冬再細心地檢查了一遍,做了些小小的刪改,確定她的文字足夠嚴謹,足夠滴水不漏,足夠讓評委們認可後,才交給老師。
果不其然,老師看後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然後把演講稿交還給如冬,交代她到時候上台一定要好好表現。
可是如冬看著自己的作品,恨不得撕碎它。身為一個筆者,她覺得很羞愧,因為在這些文字上,並沒有絲毫她真情實感的體現,隻能說是寫得比較好而已,並沒有直達靈魂深處,這不是她的聲音!然而,如果按照她原來的演講稿來演講,可能學生會有點興趣,但評委肯定不會給如冬高分,而她也沒有信心完全贏得學生的賞識,這樣做顯然不明智;而如果按照她現在的演講稿來演講,就可以先過評委那關,至於學生們,如冬很清楚,他們一向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二者相權取其輕,如冬的選擇,就隻有後者。
【曾經,我是多麽希望能站在這個舞台上,如今,站在這個舞台上,我卻一點開心的感覺都沒有,心情反倒越發的沉重,這是為何?】如冬為自己,她的左心房傳來陣陣輕微的刺痛。
【因為你不屬於這個舞台,它不想讓你站在它的身體上大展身手。】內心深處一個聲音迴答了如冬。
【是啊,我不屬於這裏。曾經,我是多麽地想當公主,是多麽地想站在這裏,可是如今,我才發現,這裏不屬於我。希望這個發現不會太遲,但願我還有足夠的時間變迴平凡。】如冬這樣想。盡管說她一點也不甘心,可是她就是這樣的人兒,總是知道什麽自己該做,什麽可以做卻不該做。
有時,她理性得讓自己都覺得可怕。
我沒有特別想說的,你呢?
終於,女孩還是很自覺地起床換衣洗漱,然後等母親的麵,吃完,一邊騎車,一路和溫暖的陽光擁抱到學校的門口。
與昨天不同的是,斜劉海上夾了一個最普通不過的黑色夾子,比昨天可愛,卻是更怪。
一路上和認識的不認識的同學打招唿 say hello 問早安毫無意義地寒暄,這便是孔如冬一天的開始,也是噩夢的伊始。
她慢慢地走上樓梯,一步一念,一念一個名字,是她小說裏人物出現的順序,她不習慣寫大綱,即使寫了,最終自己的文字也還是會將大綱顛覆,也因此變得淩亂不堪,那一刻,她就再沒提筆寫過她想寫的文字。
念到第四十二個人物,左拐彎,不過二十米的距離,就是她現在的班級。
邁著輕快的小步子,她盡量讓自己看上去很開心,掩飾濃重眼袋流露出的憔悴,盡管她知道不會有人在意,但她依然堅持自己的習慣。
不出她所料,班上的人看見她迴來了也不過是打了個招唿,略微一抬頭,便繼續和自己手頭上的作業做抗爭去了。
【我就知道。】孔如冬心裏想著,很失落沒錯,但她記得她還沒有完成的數學作業此刻就躺在抽屜裏語文書上的那個位置等著她“臨幸”。
悄悄拿出昨天晚上小姨寄給她的眼鏡戴上,然後努力專心於筆下的作業。孔如冬並不是近視,視力卻也一般,而且還偏愛在黑夜看書,為了眼睛著想才特意讓遠在a市的小姨寄給她一副保護眼睛的眼鏡。她當然不會天真到以為戴上了這副眼鏡就可以無所顧慮地繼續躺在黑夜裏看書,這不過是給自己一點安慰而已。她深諳自己的個性,一旦戴上了這副眼鏡,晚上再想長時間看書,應該是不可能了。
“哎,如冬,你近視了嗎?”這是路過她身旁的不知道第幾個人終於發現了她的不同,不過也隻是問一下而已,並沒有接受如冬迴答的意思。
於是乎,如冬又悄悄地摘下了眼鏡,繼續手下的工作。
當班上的聲音和氣息不止增加了一倍之後,如冬才收拾好桌麵上的東西,拿出記錄自己日程表的筆記本,翻了翻,才記起來,兩天後是演講賽。一個她很想參加但是卻又害怕參加的比賽。
班上的人一邊和手下的作業做鬥爭,一邊和同學們談論著最近的電視劇,明星,小說,比賽,漫畫書,“xxx好像又換女朋友了”“《xxx》終於完結了”“《xxx》電視劇昨天大結局,有看嗎”諸如此類的話語不斷充斥在如冬耳邊。
她沒被這些東西吸引,隻是沒想好演講稿該怎麽寫,思緒有點亂,抬頭看向窗外,卻是一片塵埃,心情不免沉重。
孔如冬所在的五十四中是b市y鎮校風最差但也是潛力生最多的地方,最差與最好這兩個詞語在五十四中這間聞名遐邇卻也臭名昭著的普通初中身上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最近更是因為政策的放寬而打算大興土木將立於風雨中十五年不倒的教學樓和辦公樓來個大裝修,搞得整個學校烏煙瘴氣,彌漫著的煙氣和噪音讓人感覺不到真實。
卻也因為這樣,初一和初三的學生因為場地的關係被迫到兄弟學校上學,想必他們又是免不了被人在背後說三道四的命運。比起他們,如冬覺得初二級能在新教學樓裏擠擠也是一種幸運。
上課鈴響,第一節是數學課,如冬並不喜歡的理科。
“今天我們講的是勾股定理的應用……”一節冗長而無趣的課就在數學老師那不標準還有點鼻音的普通話下開始了。而如冬並沒有想要聽課的意思,她先打開練習冊,看了一下題的內容,背好,然後再翻開數學書,仔細閱讀解題的方法,格式以及要應用到的東西,背好,再翻開練習冊,完成這堂課的練習。習慣地比老師早十五分鍾完成課程,然後對照老師黑板上寫出來的答案,一一校對,一一改正,一一弄清。下課鈴響,開始著手完成老師布置的並不算難的作業,等下節課的課間休息和同學對一下答案,再弄明白錯在哪裏。這就是如冬學習數學的方式,準確點來說,是學習的方式。
很少有人會關注如冬用什麽方式學習,於是很難會有人發現如冬八年來的學習生涯都是如此度過的,也可以說是很難想象如冬的生活竟然是十年如一日,每一天都做同樣的東西,說同樣的話,上同一個老師的課,和同樣的人打交道,這就是如冬這十五年來生活的寫照。
她的成績看上去很好,甚至令人豔羨,但是她的生活比起其他和她同樣成績甚至更差的同學來說,更為無趣。因為她的生活一直都在重複,即使他們前後的出現也改變不了她生活的模式和心態,依舊是不痛不癢,興味索然。
上一樣的課,聽同一個老師講同一本書的內容,和同樣的人兒說同樣的話,做她做不完的作業,這就是如冬的一天。
下午,班會課前
“如冬,兩天後就要比賽了,老師催你交稿子。震濤都已經寫好了,也通過了審核,動作這麽慢,不是你一向的作風啊,是不是出什麽事了?”嘉儀拿著老師剛印好的卷子下來,順便提醒如冬演講稿的事情。
“知道了,我今天晚上就發給他,催什麽嘛,我自有分寸。”招牌式的微笑看不出一點不開心的樣子,嘉儀也的確是這樣覺得的,於是走開去做她的工作——發作業。
【我怎麽可能會不知分寸到這個地步?】如冬嘴角的微笑變成了苦笑,星期五老師對她說的,她還字字句句在耳。迴憶如潮水,擾亂她腦海中的琴弦。
星期五下午
夕陽的光照在師生二人身上,但二人似乎都不覺得刺耳,學生期待著老師的迴答,卻不料老師的迴答讓她的心涼透了。
“如冬啊,你看看震濤寫的,比你的好多了。”如冬接過老師遞過來的震濤的演講稿,滴水不漏,典型的官腔,如冬不解地抬頭,希望可以從老師的臉上找到答案,隻是她失敗了,然後失落地搖了搖頭。
“你的文字不夠嚴謹,這是演講賽,應該盡量嚴肅才是,這不是個人的才藝表演,快點抓緊時間改好你的演講稿。”然後,扔下如冬一個人浸在血紅色夕陽的光照下,如冬無言以對,也不願去深究了,她怕知道答案後,現在的生活就不能再繼續。
如冬停止了迴憶,左手握拳揉了揉太陽穴,開始作她的演講稿。
上課鈴響,如冬的演講稿正好完工,隻是為了不再讓自己的稿子被打迴頭,如冬再細心地檢查了一遍,做了些小小的刪改,確定她的文字足夠嚴謹,足夠滴水不漏,足夠讓評委們認可後,才交給老師。
果不其然,老師看後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然後把演講稿交還給如冬,交代她到時候上台一定要好好表現。
可是如冬看著自己的作品,恨不得撕碎它。身為一個筆者,她覺得很羞愧,因為在這些文字上,並沒有絲毫她真情實感的體現,隻能說是寫得比較好而已,並沒有直達靈魂深處,這不是她的聲音!然而,如果按照她原來的演講稿來演講,可能學生會有點興趣,但評委肯定不會給如冬高分,而她也沒有信心完全贏得學生的賞識,這樣做顯然不明智;而如果按照她現在的演講稿來演講,就可以先過評委那關,至於學生們,如冬很清楚,他們一向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二者相權取其輕,如冬的選擇,就隻有後者。
【曾經,我是多麽希望能站在這個舞台上,如今,站在這個舞台上,我卻一點開心的感覺都沒有,心情反倒越發的沉重,這是為何?】如冬為自己,她的左心房傳來陣陣輕微的刺痛。
【因為你不屬於這個舞台,它不想讓你站在它的身體上大展身手。】內心深處一個聲音迴答了如冬。
【是啊,我不屬於這裏。曾經,我是多麽地想當公主,是多麽地想站在這裏,可是如今,我才發現,這裏不屬於我。希望這個發現不會太遲,但願我還有足夠的時間變迴平凡。】如冬這樣想。盡管說她一點也不甘心,可是她就是這樣的人兒,總是知道什麽自己該做,什麽可以做卻不該做。
有時,她理性得讓自己都覺得可怕。
我沒有特別想說的,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