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燕神澈跳入潯江,瞬時遁形而逃。
過得一日光景,燕神澈上得岸來,尚未休整一番,便是幕地發覺韋一七人又是追將上來,燕神澈苦笑一聲,隨即雙足發力,一路狂奔。
狂奔了小半時辰,燕神澈眯眼看到身前三丈處一條曠闊洶湧的大江,岸邊石碑上用草書篆刻著“洛清江”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燕神澈再不遲疑,一個猛子便是紮入江中。
燕神澈隨洛清江水足足漂流了兩天之多,待得到了一處淺灘,燕神澈爬上岸來,發覺此時已是傍晚時分,隨即見一個漁夫正在河邊織網,燕神澈走將上去,和聲問道:“漁家,不知此處是什麽地方,不知可否見告?”
漁夫抬頭看了一眼燕神澈,憨笑一聲,道:“公子,你順岸上的大道一直往南走,就到了鹿寨城了。”
燕神澈道聲謝,便是徑直上得岸來,循著漁夫所講的大道徑直往南而去。
燕神澈快步如飛中,淡淡思吟道:我當得速速進城飽餐一頓,養足精神。心思既定,燕神澈不由加快腳步。
小半時辰,燕神澈已是進了鹿寨城,尋路到了一個裝修頗為典雅的酒樓,要好了酒菜,便是坐在座位上自顧自的喝茶。
燕神澈喝了幾口茶,隻覺困意來襲,思及這十多日來沒白沒黑的逃跑,實是沒睡過囫圇覺,不由暗思道:我且小憩一會,待得店小二上來酒菜,自會叫我,隻是小憩時耳朵放聰敏點便是了。心思既定,燕神澈便是閉目假寐。
朦朧中,燕神澈聽見店小二叫道:“客官,醒醒,你要的酒菜端上來了。”燕神澈一個激靈,瞬即睜開眼睛,剛想拾起筷子進餐,卻是突地覺得有種不祥的預感,隨即側耳傾聽一番,瞬時發覺韋一七人已是成合圍之勢將自己圍困在酒樓中。
燕神澈暗罵自己大意,但隨即釋然,暗思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後悔也是不及了,這十多日來被韋一七人追捕的如此狼狽,此等鳥氣小爺也受夠了!心思既定,燕神澈一聲狂嘯,高聲唱道:“七位前輩,到得現在,莫要躲躲含含了,小子在此恭候多時了。”
燕神澈話音剛落,酒樓周遭便是響起四聲長嘯,眨眼功夫,韋一七人已是躍進酒樓,分站七個方位,將燕神澈圍困在中間。
燕神澈一聲宛若龍吟的長嘯,拿出身側的“神木劍”,身如鷹隼,一劍刺向正對自己的韋一。
韋一還了一劍,高聲道:“結‘血刃劍網陣’!”
其餘六人同聲應聲“是”,瞬時心意相通,腳步交錯間,劍陣已成。
燕神澈身如魑魅,心境平和淡定,瞬時將劍意發揮到極致,手中長劍將“天魔劍法”、“絕劍”、“蘇武劍法”、“上清劍法”諸多劍法融會貫通;劍意至心,劍招遂起,劍心劍意相通,人劍一體;不拘於形,不束於勢,見招拆招,變招迅速。
此時燕神澈與韋一七人已是交手近三百招,雖是處於下風,但尚不至岌岌可危。
韋一七人心中也是驚異之極,才十幾天的時間,燕神澈的劍法和內力似乎又有長足的精進,拋開彼此的成見和敵對關係,七人不得不承認燕神澈實乃練武不世出的奇才。
就在這時,一陣噪雜的人聲傳入燕神澈、韋一七人耳中;燕神澈尋隙瞧去,隻見近三十個官差正朝自己與韋一七人交戰的地方走來。
原來,酒樓店老板是個膽小怕事的主,看見燕神澈和韋一七人交上手,打得熱火朝天,酒樓老板自是疼惜店內桌椅,卻又不敢上前製止,隻好差遣下麵的店小二前去報官,卻是不想官差來的如此之快。
“哪裏來的草寇!都給老子住手!”一個看似官差頭目的人大聲嚷道。
燕神澈眼睛一眯,瞬時一條脫困的計謀躍入腦海,隨即急聲道:“官爺,這七人可是南蜀令人聞風喪膽的‘黑風七煞’,你還不速速擒住這七人,此乃大功一件也。”
官差頭目自是不曾聽聞什麽“黑風七煞”,不由將信將疑,隨即怒道:“管他什麽‘黑風七煞’,都給老子住手!哼!你這毛頭小子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來人,把這七人給老子統統拿下!”
眾官差吆喝一聲,便是蜂擁而上。
燕神澈暗笑一聲,暗道聲“天助我也!”,便是趁亂逃出酒樓。
韋一七人見燕神澈趁亂逃跑,不由大怒,但終不能與這些官差真正較真;隨即韋一七人拳打腳踢一番,將十多個官差打得鼻青臉腫,殺出一條血路,便是循跡狂追燕神澈而去。
燕神澈出得酒樓,隨即一路飛奔,時不時留意韋一七人的方位;隻是此時已然天黑,燕神澈又是第一次進得鹿寨城,一路飛奔中,不知不覺已是在鹿寨城錯綜交織的街道中迷了路。
燕神澈暗唿晦氣,隨即駐足傾聽,隻覺韋一七人離自己已是越來越近,不由得一陣焦急,繼而環目一望,見不遠處有處頗顯貴氣的庭院,燕神澈權衡一番,再不遲疑,身如鷹隼,幾個起落間,已是翻過牆躍進院內。
卻說燕神澈進得院內,駐足觀望一番,隨即凝神傾聽片刻,隻覺韋一七人已是離自己越來越近,微一思吟,便是僅憑感覺順著院內的曲徑小道發力飛奔。
跑的片刻,燕神澈見到一個裝修頗為娟秀典雅的閣樓,幕覺韋一七人離自己已然不足一百餘丈,心中一急,再不遲疑,一個滑躍,身如飛燕般躍上閣樓二樓尚且半掩的窗戶,隨即貓腰閃進,順勢又帶上窗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燕神澈進得房間,微一環望,見房間內香氣熏熏,榻上的被褥、布簾也是繪有牡丹等諸多逼真細膩花紋,繼而認定此房間定是一位女兒家的香閨了,不由得暗唿一聲“罪過”。
就在這時,一聲渾厚中正的聲音在院內響徹:“不知何方高人,黑夜時分前來拜訪我蜀意軒,師謹瑜鬥膽請諸位高人現身相見。”
燕神澈聽到聲音,暗思道:黑夜中不辨路徑,竟是進了蜀意軒了,韋一七人定是被師軒主發現行跡,此時此景,我隻能靜觀其變,謀而後動了。心思既定,燕神澈便是將窗戶敞開一條縫隙,貓眼向外看去。
就在此時,燕神澈隻聽得身後不遠處的紗布之後傳來一聲嬌斥:“賊子,看劍!”隨即幕覺身後劍風淩厲,燕神澈身不移,頭不迴,手中長劍劍不出鞘,手臂後屈,長劍猶如長了眼睛般與身後女子的長劍交織一番,便是瞬時化解了對方的攻勢。
身後女子卻不作罷,又是殺將上來;燕神澈一邊透過窗口縫隙密切觀望外麵的情勢,一邊聽風辨音,劍意所至,手中長劍幻化變式,將身後女子的攻勢盡數化解。
“賊子,休得猖狂!看劍!”言罷,身後女子又是殺將上來。
燕神澈還了一劍,暗思道:這女子如此糾纏,還是速速將她製住才是,免得節外生枝。心思既定,燕神澈背後手執長劍狀若通靈,從一個詭異角度刺向身後女子持劍的右手腕,頗得她後退一步;燕神澈瞬時轉過身來,手中長劍劍勢大漲,大開大合間又不失詭異莫測,直將身後女子壓迫的喘不過氣。
兩人鬥了近四十招,燕神澈使一招“疾風幻形”,手中長劍疾若奔雷,劍至中途,幻化出五道劍影,真假莫辨,瞬時將身後女子胸前的諸多要穴籠罩在劍風之內;身後女子手中長劍連擋帶削,堪堪抵住;燕神澈不待劍招用老,卻是瞬即變招,手中長劍變換一招“迴旋三劍”,長劍變刺為削,之間尚隱含著點、圈、粘等諸多變化;身後女子不及變招,已是被燕神澈點倒在地。
燕神澈蹲下軀殼,想著再點了此女子的啞穴,免得喊出聲來,徒惹麻煩;燕神澈與躺在地上的女子一經對視,俱都一驚。
“裴姑娘?”燕神澈驚訝道,想是剛才房間陰暗,此時近距離一瞧,燕神澈瞬時便是識出女子的身份。
“燕公子?哼!你速速解了我的穴道,否則,讓你在蜀意軒插翅難逃!”裴傲雅嬌斥道。
燕神澈權衡再三,微帶歉意道:“裴姑娘,此時情況緊急,小子得罪了。”言罷,便是屈指點了裴傲雅的啞穴。
原來,裴傲雅從風霜閣迴到蜀意軒,將眾武林人士商定的兵援汝陽城大計細細與軒主師謹瑜道來,師謹瑜權衡再三,一是覺得裴傲雅雖然武藝超群,但畢竟在外曆練得少,人情世故周轉上也是頗有不足,再者說,若真是讓裴傲雅前去白馬口,到時出個差池,自己也無法向已故老友交待;二是自覺自己年紀已然不小,雖然獨子師應熊素有“東龍”之稱,在南蜀武林也是備受尊崇,但總要做點事跡,過得幾年也好將軒主之位傳於他,如此想法,師謹瑜自是存點私心了。
心意已定,師謹瑜便是遣“東龍”師應熊前去白馬口相助一臂之力,而裴傲雅自是被自己安排在蜀意軒內幫他打點日常軒內事務。
過得一日光景,燕神澈上得岸來,尚未休整一番,便是幕地發覺韋一七人又是追將上來,燕神澈苦笑一聲,隨即雙足發力,一路狂奔。
狂奔了小半時辰,燕神澈眯眼看到身前三丈處一條曠闊洶湧的大江,岸邊石碑上用草書篆刻著“洛清江”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燕神澈再不遲疑,一個猛子便是紮入江中。
燕神澈隨洛清江水足足漂流了兩天之多,待得到了一處淺灘,燕神澈爬上岸來,發覺此時已是傍晚時分,隨即見一個漁夫正在河邊織網,燕神澈走將上去,和聲問道:“漁家,不知此處是什麽地方,不知可否見告?”
漁夫抬頭看了一眼燕神澈,憨笑一聲,道:“公子,你順岸上的大道一直往南走,就到了鹿寨城了。”
燕神澈道聲謝,便是徑直上得岸來,循著漁夫所講的大道徑直往南而去。
燕神澈快步如飛中,淡淡思吟道:我當得速速進城飽餐一頓,養足精神。心思既定,燕神澈不由加快腳步。
小半時辰,燕神澈已是進了鹿寨城,尋路到了一個裝修頗為典雅的酒樓,要好了酒菜,便是坐在座位上自顧自的喝茶。
燕神澈喝了幾口茶,隻覺困意來襲,思及這十多日來沒白沒黑的逃跑,實是沒睡過囫圇覺,不由暗思道:我且小憩一會,待得店小二上來酒菜,自會叫我,隻是小憩時耳朵放聰敏點便是了。心思既定,燕神澈便是閉目假寐。
朦朧中,燕神澈聽見店小二叫道:“客官,醒醒,你要的酒菜端上來了。”燕神澈一個激靈,瞬即睜開眼睛,剛想拾起筷子進餐,卻是突地覺得有種不祥的預感,隨即側耳傾聽一番,瞬時發覺韋一七人已是成合圍之勢將自己圍困在酒樓中。
燕神澈暗罵自己大意,但隨即釋然,暗思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後悔也是不及了,這十多日來被韋一七人追捕的如此狼狽,此等鳥氣小爺也受夠了!心思既定,燕神澈一聲狂嘯,高聲唱道:“七位前輩,到得現在,莫要躲躲含含了,小子在此恭候多時了。”
燕神澈話音剛落,酒樓周遭便是響起四聲長嘯,眨眼功夫,韋一七人已是躍進酒樓,分站七個方位,將燕神澈圍困在中間。
燕神澈一聲宛若龍吟的長嘯,拿出身側的“神木劍”,身如鷹隼,一劍刺向正對自己的韋一。
韋一還了一劍,高聲道:“結‘血刃劍網陣’!”
其餘六人同聲應聲“是”,瞬時心意相通,腳步交錯間,劍陣已成。
燕神澈身如魑魅,心境平和淡定,瞬時將劍意發揮到極致,手中長劍將“天魔劍法”、“絕劍”、“蘇武劍法”、“上清劍法”諸多劍法融會貫通;劍意至心,劍招遂起,劍心劍意相通,人劍一體;不拘於形,不束於勢,見招拆招,變招迅速。
此時燕神澈與韋一七人已是交手近三百招,雖是處於下風,但尚不至岌岌可危。
韋一七人心中也是驚異之極,才十幾天的時間,燕神澈的劍法和內力似乎又有長足的精進,拋開彼此的成見和敵對關係,七人不得不承認燕神澈實乃練武不世出的奇才。
就在這時,一陣噪雜的人聲傳入燕神澈、韋一七人耳中;燕神澈尋隙瞧去,隻見近三十個官差正朝自己與韋一七人交戰的地方走來。
原來,酒樓店老板是個膽小怕事的主,看見燕神澈和韋一七人交上手,打得熱火朝天,酒樓老板自是疼惜店內桌椅,卻又不敢上前製止,隻好差遣下麵的店小二前去報官,卻是不想官差來的如此之快。
“哪裏來的草寇!都給老子住手!”一個看似官差頭目的人大聲嚷道。
燕神澈眼睛一眯,瞬時一條脫困的計謀躍入腦海,隨即急聲道:“官爺,這七人可是南蜀令人聞風喪膽的‘黑風七煞’,你還不速速擒住這七人,此乃大功一件也。”
官差頭目自是不曾聽聞什麽“黑風七煞”,不由將信將疑,隨即怒道:“管他什麽‘黑風七煞’,都給老子住手!哼!你這毛頭小子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來人,把這七人給老子統統拿下!”
眾官差吆喝一聲,便是蜂擁而上。
燕神澈暗笑一聲,暗道聲“天助我也!”,便是趁亂逃出酒樓。
韋一七人見燕神澈趁亂逃跑,不由大怒,但終不能與這些官差真正較真;隨即韋一七人拳打腳踢一番,將十多個官差打得鼻青臉腫,殺出一條血路,便是循跡狂追燕神澈而去。
燕神澈出得酒樓,隨即一路飛奔,時不時留意韋一七人的方位;隻是此時已然天黑,燕神澈又是第一次進得鹿寨城,一路飛奔中,不知不覺已是在鹿寨城錯綜交織的街道中迷了路。
燕神澈暗唿晦氣,隨即駐足傾聽,隻覺韋一七人離自己已是越來越近,不由得一陣焦急,繼而環目一望,見不遠處有處頗顯貴氣的庭院,燕神澈權衡一番,再不遲疑,身如鷹隼,幾個起落間,已是翻過牆躍進院內。
卻說燕神澈進得院內,駐足觀望一番,隨即凝神傾聽片刻,隻覺韋一七人已是離自己越來越近,微一思吟,便是僅憑感覺順著院內的曲徑小道發力飛奔。
跑的片刻,燕神澈見到一個裝修頗為娟秀典雅的閣樓,幕覺韋一七人離自己已然不足一百餘丈,心中一急,再不遲疑,一個滑躍,身如飛燕般躍上閣樓二樓尚且半掩的窗戶,隨即貓腰閃進,順勢又帶上窗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燕神澈進得房間,微一環望,見房間內香氣熏熏,榻上的被褥、布簾也是繪有牡丹等諸多逼真細膩花紋,繼而認定此房間定是一位女兒家的香閨了,不由得暗唿一聲“罪過”。
就在這時,一聲渾厚中正的聲音在院內響徹:“不知何方高人,黑夜時分前來拜訪我蜀意軒,師謹瑜鬥膽請諸位高人現身相見。”
燕神澈聽到聲音,暗思道:黑夜中不辨路徑,竟是進了蜀意軒了,韋一七人定是被師軒主發現行跡,此時此景,我隻能靜觀其變,謀而後動了。心思既定,燕神澈便是將窗戶敞開一條縫隙,貓眼向外看去。
就在此時,燕神澈隻聽得身後不遠處的紗布之後傳來一聲嬌斥:“賊子,看劍!”隨即幕覺身後劍風淩厲,燕神澈身不移,頭不迴,手中長劍劍不出鞘,手臂後屈,長劍猶如長了眼睛般與身後女子的長劍交織一番,便是瞬時化解了對方的攻勢。
身後女子卻不作罷,又是殺將上來;燕神澈一邊透過窗口縫隙密切觀望外麵的情勢,一邊聽風辨音,劍意所至,手中長劍幻化變式,將身後女子的攻勢盡數化解。
“賊子,休得猖狂!看劍!”言罷,身後女子又是殺將上來。
燕神澈還了一劍,暗思道:這女子如此糾纏,還是速速將她製住才是,免得節外生枝。心思既定,燕神澈背後手執長劍狀若通靈,從一個詭異角度刺向身後女子持劍的右手腕,頗得她後退一步;燕神澈瞬時轉過身來,手中長劍劍勢大漲,大開大合間又不失詭異莫測,直將身後女子壓迫的喘不過氣。
兩人鬥了近四十招,燕神澈使一招“疾風幻形”,手中長劍疾若奔雷,劍至中途,幻化出五道劍影,真假莫辨,瞬時將身後女子胸前的諸多要穴籠罩在劍風之內;身後女子手中長劍連擋帶削,堪堪抵住;燕神澈不待劍招用老,卻是瞬即變招,手中長劍變換一招“迴旋三劍”,長劍變刺為削,之間尚隱含著點、圈、粘等諸多變化;身後女子不及變招,已是被燕神澈點倒在地。
燕神澈蹲下軀殼,想著再點了此女子的啞穴,免得喊出聲來,徒惹麻煩;燕神澈與躺在地上的女子一經對視,俱都一驚。
“裴姑娘?”燕神澈驚訝道,想是剛才房間陰暗,此時近距離一瞧,燕神澈瞬時便是識出女子的身份。
“燕公子?哼!你速速解了我的穴道,否則,讓你在蜀意軒插翅難逃!”裴傲雅嬌斥道。
燕神澈權衡再三,微帶歉意道:“裴姑娘,此時情況緊急,小子得罪了。”言罷,便是屈指點了裴傲雅的啞穴。
原來,裴傲雅從風霜閣迴到蜀意軒,將眾武林人士商定的兵援汝陽城大計細細與軒主師謹瑜道來,師謹瑜權衡再三,一是覺得裴傲雅雖然武藝超群,但畢竟在外曆練得少,人情世故周轉上也是頗有不足,再者說,若真是讓裴傲雅前去白馬口,到時出個差池,自己也無法向已故老友交待;二是自覺自己年紀已然不小,雖然獨子師應熊素有“東龍”之稱,在南蜀武林也是備受尊崇,但總要做點事跡,過得幾年也好將軒主之位傳於他,如此想法,師謹瑜自是存點私心了。
心意已定,師謹瑜便是遣“東龍”師應熊前去白馬口相助一臂之力,而裴傲雅自是被自己安排在蜀意軒內幫他打點日常軒內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