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正宇啊,現在的很多幹部眼裏隻有政績,根本沒去想是不是對一個地方的長期發展有利,你能有清醒的頭腦,我也就放心了。”林劍南看到劉正宇的態度堅決,也就放下心來。
不過,隨後就談到了林劍南要退下來的事,對這個事,林劍南是早有準備,畢竟自己年齡擺在那裏。
當然,林劍南不僅是領導幹部,還是經濟學家,就算退下來後,在學術研究上也是可以繼續發展的。
“老師,我們市委辦主任林旭,這個人你還有印象吧?”想到林旭希望調到燕京的事,劉正宇望著林劍南試探道。
關於林旭的事,劉正宇側麵從寧宇凡那裏打聽了一下,知道中央部委有意從下麵的省區調一些人來充實。就是國家旅遊局那邊,也要補充一些幹部。
劉正宇與韓紅霞聊過,從她那裏也得到了證實,隻是林旭要想從建州市調到國家旅遊局,這個事韓紅霞卻是幫不了多大的忙。
林旭現在是副廳級領導,平調到國家旅遊總局,也是副司級幹部,韓紅霞雖然是副局長,但在這個事上卻不能起決定作用。
再說,劉正宇和她的關係,也沒到讓其全力為林旭說話的地步。
“就是你上次讓我幫著聯係學校的那個學生的母親?我有點印象。”林劍南想了想道,“怎麽,她有什麽事?”
劉正宇突然提起這個林旭,林劍南自然有些好奇。
“老師,是這樣的。”隨後,劉正宇把林旭的家庭情況,以及在市裏對自己的支持全都如實說了一遍,同時還對林旭的工作能力進行了肯定,最後才提到她希望能到燕京來工作一事。
“是這樣啊,那有機會的話,讓我見見再說吧。”林劍南在燕京的人脈很廣,很多領導都和他關係不錯,如果他真的決定出麵幫林旭一把,將其調到燕京工作,隻要不是提拔,應該不是很難的事。
“好的,老師,那下次我帶她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見你。”劉正宇聽到老師這話,頓時高興地說道。
“你不用親自帶她來,讓她有機會到我辦公室,我先了解一下情況再說。”林劍南思考了一下說道。
如果劉正宇親自把林旭帶到燕京來見自己,這讓人知道總是有些不好,林劍南的意思,還是讓林旭找個理由,到自己辦公室匯報一下工作什麽的,自己先對其有了解後,再決定向不向領導推薦。
在書房裏坐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寧瑜佳就上樓來說可以開飯了,三人走下樓來,林浩東從酒櫃裏取了一瓶酒,給林劍南和劉正宇各倒了一杯,然後大家開始吃飯。
林劍南因為上了年紀,這酒隻喝了一杯就沒再多喝,剩下的則是劉正宇和林浩東平分。
林浩東平時並沒有住在父母這邊,而是在外麵另外購了一幢別墅,所以很多時候,郭師母都是和林劍南兩人在家,家裏就有些冷清,這時有劉正宇夫婦和林浩東,郭師母的臉上自然露出了快樂的笑容。
她的女兒移民去了國外,這事讓郭師母心裏有些失落,隻是當初林劍南並沒有反對和阻止,郭師母自然也不好多說。
林劍南看到老伴高興的神情,心裏不由一歎,說起來這些年來真虧欠了老伴啊。
劉正宇和寧瑜佳從林劍南家裏出來,想到兒子劉星晗也沒在家,兩人又找了一間酒吧,坐著那裏聽了兩個小時的音樂,這才返迴家裏。
迴建州的時候,劉正宇並沒有直飛德州,而是去了省城,他在返迴建州的時候,接到王昆主任的電話,說是龐書記讓他去一趟。
劉正宇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向龐書記匯報工作了,得知龐書記有事找自己,他自然二話沒說就答應。
當然,就算是劉正宇有其他事,也得放下按照王昆主任交待的時間趕到龐書記的辦公室。
“正宇同誌,這次叫你來,是有一個事想聽聽你的意見。”龐書記在聽了劉正宇的工作匯報後,端起茶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杯喝了一口,沉思了一下這才說道。
“龐書記你說。”聽到龐書記有事要征求自己的意見,劉正宇不由心裏一動,難道組織上真的準備將餘東山調走。
“正宇同誌,是這樣的,新曲市委的老淩書記年齡到站,組織上準備調他到省裏,你們建州市這一年多發展很不錯,餘東山同誌成長也較快,組織上有意讓其到新曲市主持市委工作,你對這事有什麽想法,都說說吧。”龐書記平和地說道。
對組織上讓餘東山去新曲市,這事劉正宇能有什麽意見?再說,像這種領導幹部的工作調整,一般而言龐書記根本不用征求他的意見,而龐書記今天特意把自己叫來,這說明龐書記對建州市工作的高度重視。
“龐書記,我們建州市委堅決擁護省委決定,不管組織上怎麽安排,我們都堅決執行。”劉正宇急忙鄭重表態。
聽到劉正宇這話,龐書記的臉上露出笑意,“正宇同誌,你有這個覺悟,我真的很高興,說實話,你到建州這一年,和東山同誌在工作上配合默契,這事省委是知道的,而且省委也知道,這個時候將餘東山同誌調走,對你們建州市接下來的工作,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新曲市的情況比較複雜,需要一位組織原則性強,作風過硬的同誌去主持大局,省委經過反複考慮,認為也是讓東山同誌獨擋一麵的時候了,這點還希望你能理解。”
其實這個時候,調走餘東山,省委還是猶豫了很久,畢竟建州這個良好的發展局麵來之不易,劉正宇和餘東山搭班子,兩人之間的配合也很融洽。
可是新曲市那邊,確實需要一員大將去坐鎮。
“龐書記,東山同誌有大局觀,工作務實作風過硬,省委上讓其到新曲市去,我相信他一定能帶著新曲市的幹部做好一切工作。隻是東山同誌離開後,他的位置不知由哪位同誌接任?”既然餘東山的離開已成定局,劉正宇不得不考慮誰來接他班子的問題。
(本章完)
不過,隨後就談到了林劍南要退下來的事,對這個事,林劍南是早有準備,畢竟自己年齡擺在那裏。
當然,林劍南不僅是領導幹部,還是經濟學家,就算退下來後,在學術研究上也是可以繼續發展的。
“老師,我們市委辦主任林旭,這個人你還有印象吧?”想到林旭希望調到燕京的事,劉正宇望著林劍南試探道。
關於林旭的事,劉正宇側麵從寧宇凡那裏打聽了一下,知道中央部委有意從下麵的省區調一些人來充實。就是國家旅遊局那邊,也要補充一些幹部。
劉正宇與韓紅霞聊過,從她那裏也得到了證實,隻是林旭要想從建州市調到國家旅遊局,這個事韓紅霞卻是幫不了多大的忙。
林旭現在是副廳級領導,平調到國家旅遊總局,也是副司級幹部,韓紅霞雖然是副局長,但在這個事上卻不能起決定作用。
再說,劉正宇和她的關係,也沒到讓其全力為林旭說話的地步。
“就是你上次讓我幫著聯係學校的那個學生的母親?我有點印象。”林劍南想了想道,“怎麽,她有什麽事?”
劉正宇突然提起這個林旭,林劍南自然有些好奇。
“老師,是這樣的。”隨後,劉正宇把林旭的家庭情況,以及在市裏對自己的支持全都如實說了一遍,同時還對林旭的工作能力進行了肯定,最後才提到她希望能到燕京來工作一事。
“是這樣啊,那有機會的話,讓我見見再說吧。”林劍南在燕京的人脈很廣,很多領導都和他關係不錯,如果他真的決定出麵幫林旭一把,將其調到燕京工作,隻要不是提拔,應該不是很難的事。
“好的,老師,那下次我帶她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見你。”劉正宇聽到老師這話,頓時高興地說道。
“你不用親自帶她來,讓她有機會到我辦公室,我先了解一下情況再說。”林劍南思考了一下說道。
如果劉正宇親自把林旭帶到燕京來見自己,這讓人知道總是有些不好,林劍南的意思,還是讓林旭找個理由,到自己辦公室匯報一下工作什麽的,自己先對其有了解後,再決定向不向領導推薦。
在書房裏坐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寧瑜佳就上樓來說可以開飯了,三人走下樓來,林浩東從酒櫃裏取了一瓶酒,給林劍南和劉正宇各倒了一杯,然後大家開始吃飯。
林劍南因為上了年紀,這酒隻喝了一杯就沒再多喝,剩下的則是劉正宇和林浩東平分。
林浩東平時並沒有住在父母這邊,而是在外麵另外購了一幢別墅,所以很多時候,郭師母都是和林劍南兩人在家,家裏就有些冷清,這時有劉正宇夫婦和林浩東,郭師母的臉上自然露出了快樂的笑容。
她的女兒移民去了國外,這事讓郭師母心裏有些失落,隻是當初林劍南並沒有反對和阻止,郭師母自然也不好多說。
林劍南看到老伴高興的神情,心裏不由一歎,說起來這些年來真虧欠了老伴啊。
劉正宇和寧瑜佳從林劍南家裏出來,想到兒子劉星晗也沒在家,兩人又找了一間酒吧,坐著那裏聽了兩個小時的音樂,這才返迴家裏。
迴建州的時候,劉正宇並沒有直飛德州,而是去了省城,他在返迴建州的時候,接到王昆主任的電話,說是龐書記讓他去一趟。
劉正宇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向龐書記匯報工作了,得知龐書記有事找自己,他自然二話沒說就答應。
當然,就算是劉正宇有其他事,也得放下按照王昆主任交待的時間趕到龐書記的辦公室。
“正宇同誌,這次叫你來,是有一個事想聽聽你的意見。”龐書記在聽了劉正宇的工作匯報後,端起茶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杯喝了一口,沉思了一下這才說道。
“龐書記你說。”聽到龐書記有事要征求自己的意見,劉正宇不由心裏一動,難道組織上真的準備將餘東山調走。
“正宇同誌,是這樣的,新曲市委的老淩書記年齡到站,組織上準備調他到省裏,你們建州市這一年多發展很不錯,餘東山同誌成長也較快,組織上有意讓其到新曲市主持市委工作,你對這事有什麽想法,都說說吧。”龐書記平和地說道。
對組織上讓餘東山去新曲市,這事劉正宇能有什麽意見?再說,像這種領導幹部的工作調整,一般而言龐書記根本不用征求他的意見,而龐書記今天特意把自己叫來,這說明龐書記對建州市工作的高度重視。
“龐書記,我們建州市委堅決擁護省委決定,不管組織上怎麽安排,我們都堅決執行。”劉正宇急忙鄭重表態。
聽到劉正宇這話,龐書記的臉上露出笑意,“正宇同誌,你有這個覺悟,我真的很高興,說實話,你到建州這一年,和東山同誌在工作上配合默契,這事省委是知道的,而且省委也知道,這個時候將餘東山同誌調走,對你們建州市接下來的工作,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新曲市的情況比較複雜,需要一位組織原則性強,作風過硬的同誌去主持大局,省委經過反複考慮,認為也是讓東山同誌獨擋一麵的時候了,這點還希望你能理解。”
其實這個時候,調走餘東山,省委還是猶豫了很久,畢竟建州這個良好的發展局麵來之不易,劉正宇和餘東山搭班子,兩人之間的配合也很融洽。
可是新曲市那邊,確實需要一員大將去坐鎮。
“龐書記,東山同誌有大局觀,工作務實作風過硬,省委上讓其到新曲市去,我相信他一定能帶著新曲市的幹部做好一切工作。隻是東山同誌離開後,他的位置不知由哪位同誌接任?”既然餘東山的離開已成定局,劉正宇不得不考慮誰來接他班子的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