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盡了?」李澤麵上似是帶上了寒霜,「哪個死了?」
長史迴道:「是廚娘。奶娘說她今天中午吃的八寶兔丁、蝦仁蒸雞蛋、奶白鯽魚湯。這三道菜都給太醫檢查過了,沒毒,但太醫說兔肉和雞蛋一同食用,很容易腹瀉。
屬下審問廚娘的時候,廚娘說她不懂兔肉和雞蛋一起食用會讓人腹瀉,隻是看到今天買了七八隻兔子,就給奶娘做了一道八寶兔丁。
可屬下卻問過採買的人,他們說是廚娘特意提了一句,說皇子妃今兒想吃兔肉,他們才專門買的兔子。屬下再去審,廚娘就咬舌自盡了。」
李澤臉上浮現怒氣,「查,徹查這個廚娘!身家清白、與何人交往過甚、她的親人這些,都要給我徹查清楚!」
長史有些猶豫道:「殿下,這個廚娘......是皇子妃從平津侯府帶過來的。」
李澤倏然瞪大了眼,聲音從牙齒裏蹦出,「你說廚娘是皇子妃的人?」
長史點頭道:「是,就是因為她是皇子妃帶過來的陪嫁,又是廚娘,所以奶娘才會絲毫沒有疑心。」
李澤心裏麵翻騰著的怒火,終於難以壓製,萬萬沒想到居然有人手伸得這麽長,連皇子妃的陪嫁裏也被人安插了眼線。
這一次隻是做了一些相剋的吃食給奶娘,若是廚娘在飯食中下了毒呢?豈不是連他都躲不過?
隻要一想到這一點,李澤就頭皮發麻,「不僅這個廚娘,府裏上下所有僕人都要查!去請平津侯過來,告訴他廚娘的事,讓他親自來梳理皇子妃帶過來的陪嫁。
你負責府裏的僕人,這幾天我與皇子妃、小少爺的吃食,你親自去採買,親自盯著廚娘做,不可假手他人,等府裏梳理過後,再把廚房交給忠僕。」
長史是李澤絕對的心腹,對他忠心不二,立即就應道:「殿下請放心,屬下一定會盯緊的。」
見李澤神色依然難看,長史低聲道:「殿下,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他們都派了人過來探問小少爺的事。」
李澤冷笑一聲,「請他們迴去,本宮心情不佳,沒空見他們。」
燁兒染恙,這件事指不定是哪個哥哥下的手呢。
長史應了,又道:「此外還有喜公公和德妃娘娘派了榮姑姑來,都在外麵候著呢。」
李澤沉思片刻,開口道:「讓榮姑姑來內院見一見燁兒,省得母妃憂心過甚。你隨本宮去見喜公公,將廚娘的事告知喜公公,得讓父皇知道有人將手伸到燁兒頭上。」
......
「父親,你這一次出手,可是為了挑起三個皇子之間的鬥爭?」王大老爺問道。
王鈺微微睜開眼,眸子顯得有些渾濁,可他看向王大老爺的時候,王大老爺心頭一凜,覺得有條毒蛇在盯著自己。
「之前永安三府賑災糧食一事,沒能讓三皇子和四皇子鬥起來,沒想到這次機會更好,隻需要略施小計,就把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牽扯進來了。」
王鈺對此實在很滿意,「真想知道那個戲子到底是誰的人,真是養了枚好棋子。」
「這一次,三皇子被刺、大皇子墜馬、四皇子長子染恙,他們還想相安無事?」王鈺嘴角挑起一抹冷笑,「哪有這麽容易呢。」
「他們不鬥起來,二皇子怎麽登上龍位?」
自始至終,王鈺都沒放棄讓二皇子登基的念頭。
齊成帝在太和殿當眾審問心娘,心娘對李澤說要小心照顧孩子,那時候王鈺就神思一動。
實在沒想到機會來得如此快,大皇子居然墜馬了。
真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時機了,當機立斷,王鈺就動用了埋下的釘子。
「父親,那要不要讓二皇子知道我們在其中的功勞?」王大老爺琢磨著問道。
王鈺否決了,「不著急,此時此刻還不能暴露我們。」
他瞥了一眼大兒子,慢吞吞的道:「二皇子在這件事裏頭實在太顯眼了點,如今肯定很多人盯著他,如果我們這會兒就貿然跟他接觸,必定會暴露。
有耐心的獵人,永遠都能狩獵到肥美的獵物。反正等他登基,該是我們的功勞,難道他還敢少了我們的?」
王大老爺一想也是,憑藉王家的權勢,諒二皇子這個傀儡不敢昧下。
王大老爺笑著問道:「父親,您說接下來,三個皇子又會有什麽手段?」
王鈺勾了勾嘴角,「不著急,且等四皇子府那邊的消息。」
他萬分想要聽到夭折的消息。
.....
喜公公將大皇子長史、四皇子交給他的東西,小心的呈給齊成帝。
齊成帝先問了孫兒的病,得知吃了一次混了藥力的汁水,暫時沒拉肚子了,這才放下心。
看著禦案上兩份東西,齊成帝先拿起了四皇子那份。
待他看完,整張臉都是黑的,「好啊,當真是好。居然連皇子妃的陪嫁裏頭,都有別人的眼線。」
又怒氣沖沖的罵道:「平津侯治家的能耐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差點就害死了朕的孫兒。傳旨,讓平津侯梳理完四皇子妃的陪嫁之後,在家閉門思過五天,好好整頓一下家中庶務。」
此刻齊成帝腦海裏浮現一個又一個人的容貌,在猜測到底是誰這麽厲害,釘子打得這麽深。
朝中重臣沒有一個能避過齊成帝的猜疑,可惜線索太少,廚娘又自盡了,齊成帝猜測不到幕後黑手。
等他再看完大皇子那份,氣笑了,「又是畏罪自盡!都來這麽一套死無對證!真是好得很!」
口供上說護衛指證了三兒子李崇,大兒子說不信是三弟動的手,懇請父皇徹查,還三弟一個清白,還他一個公道。
「一個想讓朕的兒子死,一個想讓朕的孫兒死。」
齊成帝看向喜公公,神色莫測的問道:「朕這些年是不是太仁慈了?」
喜公公噗通一聲就跪下,不敢迴答這個問題。
良久之後,禦書房中才響起齊成帝陰冷的聲音,「讓北衙禁軍接手,無論查出誰,朕都不會輕饒。」
北衙禁軍還沒查出有用的線索,朝中就開始了動盪。
首先動手的是四皇子李澤,李陽派係一名官員落馬。
緊接著就是大皇子李陽迴擊,李澤和李崇派係的各一名官員落馬。
接著三皇子李崇也出手,三方之間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光興九年十月十二,三龍子撕破彼此的麵紗,奪嫡正式開始。
</br>
長史迴道:「是廚娘。奶娘說她今天中午吃的八寶兔丁、蝦仁蒸雞蛋、奶白鯽魚湯。這三道菜都給太醫檢查過了,沒毒,但太醫說兔肉和雞蛋一同食用,很容易腹瀉。
屬下審問廚娘的時候,廚娘說她不懂兔肉和雞蛋一起食用會讓人腹瀉,隻是看到今天買了七八隻兔子,就給奶娘做了一道八寶兔丁。
可屬下卻問過採買的人,他們說是廚娘特意提了一句,說皇子妃今兒想吃兔肉,他們才專門買的兔子。屬下再去審,廚娘就咬舌自盡了。」
李澤臉上浮現怒氣,「查,徹查這個廚娘!身家清白、與何人交往過甚、她的親人這些,都要給我徹查清楚!」
長史有些猶豫道:「殿下,這個廚娘......是皇子妃從平津侯府帶過來的。」
李澤倏然瞪大了眼,聲音從牙齒裏蹦出,「你說廚娘是皇子妃的人?」
長史點頭道:「是,就是因為她是皇子妃帶過來的陪嫁,又是廚娘,所以奶娘才會絲毫沒有疑心。」
李澤心裏麵翻騰著的怒火,終於難以壓製,萬萬沒想到居然有人手伸得這麽長,連皇子妃的陪嫁裏也被人安插了眼線。
這一次隻是做了一些相剋的吃食給奶娘,若是廚娘在飯食中下了毒呢?豈不是連他都躲不過?
隻要一想到這一點,李澤就頭皮發麻,「不僅這個廚娘,府裏上下所有僕人都要查!去請平津侯過來,告訴他廚娘的事,讓他親自來梳理皇子妃帶過來的陪嫁。
你負責府裏的僕人,這幾天我與皇子妃、小少爺的吃食,你親自去採買,親自盯著廚娘做,不可假手他人,等府裏梳理過後,再把廚房交給忠僕。」
長史是李澤絕對的心腹,對他忠心不二,立即就應道:「殿下請放心,屬下一定會盯緊的。」
見李澤神色依然難看,長史低聲道:「殿下,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他們都派了人過來探問小少爺的事。」
李澤冷笑一聲,「請他們迴去,本宮心情不佳,沒空見他們。」
燁兒染恙,這件事指不定是哪個哥哥下的手呢。
長史應了,又道:「此外還有喜公公和德妃娘娘派了榮姑姑來,都在外麵候著呢。」
李澤沉思片刻,開口道:「讓榮姑姑來內院見一見燁兒,省得母妃憂心過甚。你隨本宮去見喜公公,將廚娘的事告知喜公公,得讓父皇知道有人將手伸到燁兒頭上。」
......
「父親,你這一次出手,可是為了挑起三個皇子之間的鬥爭?」王大老爺問道。
王鈺微微睜開眼,眸子顯得有些渾濁,可他看向王大老爺的時候,王大老爺心頭一凜,覺得有條毒蛇在盯著自己。
「之前永安三府賑災糧食一事,沒能讓三皇子和四皇子鬥起來,沒想到這次機會更好,隻需要略施小計,就把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牽扯進來了。」
王鈺對此實在很滿意,「真想知道那個戲子到底是誰的人,真是養了枚好棋子。」
「這一次,三皇子被刺、大皇子墜馬、四皇子長子染恙,他們還想相安無事?」王鈺嘴角挑起一抹冷笑,「哪有這麽容易呢。」
「他們不鬥起來,二皇子怎麽登上龍位?」
自始至終,王鈺都沒放棄讓二皇子登基的念頭。
齊成帝在太和殿當眾審問心娘,心娘對李澤說要小心照顧孩子,那時候王鈺就神思一動。
實在沒想到機會來得如此快,大皇子居然墜馬了。
真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時機了,當機立斷,王鈺就動用了埋下的釘子。
「父親,那要不要讓二皇子知道我們在其中的功勞?」王大老爺琢磨著問道。
王鈺否決了,「不著急,此時此刻還不能暴露我們。」
他瞥了一眼大兒子,慢吞吞的道:「二皇子在這件事裏頭實在太顯眼了點,如今肯定很多人盯著他,如果我們這會兒就貿然跟他接觸,必定會暴露。
有耐心的獵人,永遠都能狩獵到肥美的獵物。反正等他登基,該是我們的功勞,難道他還敢少了我們的?」
王大老爺一想也是,憑藉王家的權勢,諒二皇子這個傀儡不敢昧下。
王大老爺笑著問道:「父親,您說接下來,三個皇子又會有什麽手段?」
王鈺勾了勾嘴角,「不著急,且等四皇子府那邊的消息。」
他萬分想要聽到夭折的消息。
.....
喜公公將大皇子長史、四皇子交給他的東西,小心的呈給齊成帝。
齊成帝先問了孫兒的病,得知吃了一次混了藥力的汁水,暫時沒拉肚子了,這才放下心。
看著禦案上兩份東西,齊成帝先拿起了四皇子那份。
待他看完,整張臉都是黑的,「好啊,當真是好。居然連皇子妃的陪嫁裏頭,都有別人的眼線。」
又怒氣沖沖的罵道:「平津侯治家的能耐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差點就害死了朕的孫兒。傳旨,讓平津侯梳理完四皇子妃的陪嫁之後,在家閉門思過五天,好好整頓一下家中庶務。」
此刻齊成帝腦海裏浮現一個又一個人的容貌,在猜測到底是誰這麽厲害,釘子打得這麽深。
朝中重臣沒有一個能避過齊成帝的猜疑,可惜線索太少,廚娘又自盡了,齊成帝猜測不到幕後黑手。
等他再看完大皇子那份,氣笑了,「又是畏罪自盡!都來這麽一套死無對證!真是好得很!」
口供上說護衛指證了三兒子李崇,大兒子說不信是三弟動的手,懇請父皇徹查,還三弟一個清白,還他一個公道。
「一個想讓朕的兒子死,一個想讓朕的孫兒死。」
齊成帝看向喜公公,神色莫測的問道:「朕這些年是不是太仁慈了?」
喜公公噗通一聲就跪下,不敢迴答這個問題。
良久之後,禦書房中才響起齊成帝陰冷的聲音,「讓北衙禁軍接手,無論查出誰,朕都不會輕饒。」
北衙禁軍還沒查出有用的線索,朝中就開始了動盪。
首先動手的是四皇子李澤,李陽派係一名官員落馬。
緊接著就是大皇子李陽迴擊,李澤和李崇派係的各一名官員落馬。
接著三皇子李崇也出手,三方之間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光興九年十月十二,三龍子撕破彼此的麵紗,奪嫡正式開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