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鬧大了。
餘北死了。
倭國使者團也死了八個。
齊成帝在明皇宮大發雷霆,承受怒火最多的,是薑源、劉良吉、鴻臚寺官員。
薑源是北衙禁軍的將領之一,北衙禁軍護衛京師,齊成帝也知如今京城百姓對這件事的看法,不好多加責怪於他,就隻罰了一年的俸祿。
薑源不痛不癢,反正他又不靠俸祿吃飯。
而劉良吉是三品大員,奉命行事,其實如果餘北沒死,他將餘北帶迴刑部,無過反有功,所以齊成帝惱怒之下也罰了他一年俸祿。
至於鴻臚寺官員就沒這麽幸運了,直接被擼了官帽,還得千恩萬謝叩拜皇恩浩蕩。
但事情遠沒有結束。
餘北的屍體被百姓們帶走了,百姓們自發湊了錢,給他建墳立碑,幫他下葬。
然後鴻臚寺門口,時不時就會被丟爛菜葉臭雞蛋。這些都是大清早天還沒亮的時候,百姓們氣不過去扔的,扔完了就走,抓也抓不到人,再說,都知道倭國使者團犯了眾怒,也不敢把這些扔菜葉子的百姓抓起來。
還沒進入仕途的士子們激昂氣憤,紛紛以筆桿子為餘北討公道。
但京城的朝臣則閉口不言,明哲保身,一點都不想摻和進去。
倭國使者團也在鬧,他們死了八個,天天都叫囂著要大齊給個說法,要讓兇手伏誅。
齊成帝隻好賞了很多值錢的珍寶給倭國使者團,安撫他們,並且就算倭國使者團上貢的貢品隻有一些不值錢的珍珠,也沒有不高興,反而很樂嗬,特別是看到倭國使者團收下了他親筆所書的屬國書時,更是龍心大悅。
不過為了不讓倭國使者團在京城再次出現意外,齊成帝吩咐北衙禁軍互送他們離去。
倭國使者團來的時候帶了一輛馬車,迴去的路上,則多了五輛馬車,都是齊成帝賞的珍寶。
倭國使者團離開京城的那天,得到消息的百姓們齊聚街邊,憤恨的看著被北衙禁軍護在最裏麵的倭國人。
在齊成帝還為著在他統治期間大齊多了一個屬國而高興時,卻不知他和朝廷的威信在京城百姓心中越來越低。
特別是在某些人的安排下,沿海地區都知道了餘北的事,對深受倭寇危害的沿海百姓來說,他們對此有更多的身同感受,在得知齊成帝還厚待了倭國使者團後,更是離心離德。
有心之下的推動,讓齊成帝在很多地方的百姓印象中越來越差。
紀伏壽看著楚靈均寫給她的消息,冷冷一笑,「李天成的子孫,真是個窩囊廢!」
她看著紀思博,語重心長的教導他,「倭國不過彈丸之地,便連人口都不足大齊一成,倭國畜生敢在大齊地界行惡,很應該殺了他們。
如果倭國不服,那便與之一戰,還用得著給倭國臉麵麽?居然為了安撫他們,還給了他們諸多珍寶帶迴去,簡直是混帳!
思博,你要記住一個道理,不要相信以教化之道感悟那些外族,一點用都沒有,能讓他們感悟的,隻有拳頭。
將他們打怕了,他們就會乖得像隻鵪鶉一樣。
還有,不要做虧本買賣。
像當今這種,就是傻子。倭國給了一些不值錢的珍珠,他迴以千倍萬倍值錢的東西,以此來昭示大齊的好客。
誰家的待客之道是這樣的?
一個與你身份不對等的人上門要拜訪你,隻提了一包價值兩文錢的包子,這是在羞辱你!對這種人,直接掃地出門,還想上門做客?想得美!
還傻得以龍肝鳳膽來招待他們,隻求讓他們認你為主?
你得多沒品,才會想要這種僕人?」
紀思博弱弱的道:「姑姑,不是我,沒品的那個是當今聖上。」
紀伏壽白了他一眼,紀思博立時就坐正了身子,「姑姑說得很對,我記住了,吃什麽都不能吃虧。」
在紀思博心中,其實也覺得齊成帝挺蠢的,如果換了是他,他肯定要捂著自己的珍寶,才不會賞給那種畜生呢。
自從餘北身死,紀伏壽就有一股怒氣積壓心底,特別是齊成帝漠視的態度,更讓她氣怒,恨不得代替李天成狠狠教訓齊成帝一頓。
也是因倭國使者團,她改變了主意。
「思博,你去找四皇子,就說你想好要去哪裏了,跟他說,你要去寧波府的府軍,去那裏剿滅倭寇,為民除害!」
紀思博隻是稍微一怔,便應了下來,「是,姑姑,我明天就去找四皇子說這件事。」
紀伏壽很滿意,耐心的給他解釋,「去寧波府那邊,是因為寧波頗受倭寇之苦,你去那裏剿寇,一來可以立功,二來也能鍛鍊你帶兵打仗殺人之道。
西涼人跟倭寇不能比,練手就先從簡單的開始,等你能自如的剿寇了,他日在西北戰場,也有自保之力。」
紀思博鄭重的點頭,「是,姑姑,我會努力的。」
等紀思博離去,紀伏壽便問鬥,「夜鷹啟程了嗎?」
鬥迴道:「啟程了,宿已經派了兩人尾隨使者團,隻要北衙禁軍離開他們,他們就會將使者團都殺了。」
紀伏壽微微頷首,低聲道:「當日沒能救你,如今便讓你女兒大仇得報。」
另一邊,一處小宅子裏。
池齊光看著司大夫,「你應該聽說過餘北之事吧?」
司大夫笑了笑,笑意不達眼底,「這麽熱鬧的事,京城誰不知道?」
池齊光點點頭,「那不知你有沒有法子,讓這群倭國使者團遭受痛苦而死?」
司大夫一口就應了,「你讓人護送我去他們必經之路的驛館,我偽裝成廚娘,給他們下百日蠱,百日之後,蠱毒發作,他們內髒會先被蠱蟲吃掉,之後便是他們身上的肉,最後隻剩下一副骨頭,在他們死之前,會親眼看到自己被吃掉的場景,他們會痛不欲生。」
池齊光滿意的點頭,從京城到寧波府,一路上確實要走三個月,剛好倭國使者團上船出海迴去,就會死在路上,如此甚好。
不過他不放心的看著司大夫,「你這樣出手,可有不妥?」
司大夫笑笑,「這種人渣,死了便死了,我出手也不會遭到天譴。」
池齊光這才放心下來,朝她鄭重拱手一拜,「拜託了。」
於是第二日,司大夫的診堂便貼了一張紙,上麵寫著【東家有事外出,不日便歸】。
</br>
餘北死了。
倭國使者團也死了八個。
齊成帝在明皇宮大發雷霆,承受怒火最多的,是薑源、劉良吉、鴻臚寺官員。
薑源是北衙禁軍的將領之一,北衙禁軍護衛京師,齊成帝也知如今京城百姓對這件事的看法,不好多加責怪於他,就隻罰了一年的俸祿。
薑源不痛不癢,反正他又不靠俸祿吃飯。
而劉良吉是三品大員,奉命行事,其實如果餘北沒死,他將餘北帶迴刑部,無過反有功,所以齊成帝惱怒之下也罰了他一年俸祿。
至於鴻臚寺官員就沒這麽幸運了,直接被擼了官帽,還得千恩萬謝叩拜皇恩浩蕩。
但事情遠沒有結束。
餘北的屍體被百姓們帶走了,百姓們自發湊了錢,給他建墳立碑,幫他下葬。
然後鴻臚寺門口,時不時就會被丟爛菜葉臭雞蛋。這些都是大清早天還沒亮的時候,百姓們氣不過去扔的,扔完了就走,抓也抓不到人,再說,都知道倭國使者團犯了眾怒,也不敢把這些扔菜葉子的百姓抓起來。
還沒進入仕途的士子們激昂氣憤,紛紛以筆桿子為餘北討公道。
但京城的朝臣則閉口不言,明哲保身,一點都不想摻和進去。
倭國使者團也在鬧,他們死了八個,天天都叫囂著要大齊給個說法,要讓兇手伏誅。
齊成帝隻好賞了很多值錢的珍寶給倭國使者團,安撫他們,並且就算倭國使者團上貢的貢品隻有一些不值錢的珍珠,也沒有不高興,反而很樂嗬,特別是看到倭國使者團收下了他親筆所書的屬國書時,更是龍心大悅。
不過為了不讓倭國使者團在京城再次出現意外,齊成帝吩咐北衙禁軍互送他們離去。
倭國使者團來的時候帶了一輛馬車,迴去的路上,則多了五輛馬車,都是齊成帝賞的珍寶。
倭國使者團離開京城的那天,得到消息的百姓們齊聚街邊,憤恨的看著被北衙禁軍護在最裏麵的倭國人。
在齊成帝還為著在他統治期間大齊多了一個屬國而高興時,卻不知他和朝廷的威信在京城百姓心中越來越低。
特別是在某些人的安排下,沿海地區都知道了餘北的事,對深受倭寇危害的沿海百姓來說,他們對此有更多的身同感受,在得知齊成帝還厚待了倭國使者團後,更是離心離德。
有心之下的推動,讓齊成帝在很多地方的百姓印象中越來越差。
紀伏壽看著楚靈均寫給她的消息,冷冷一笑,「李天成的子孫,真是個窩囊廢!」
她看著紀思博,語重心長的教導他,「倭國不過彈丸之地,便連人口都不足大齊一成,倭國畜生敢在大齊地界行惡,很應該殺了他們。
如果倭國不服,那便與之一戰,還用得著給倭國臉麵麽?居然為了安撫他們,還給了他們諸多珍寶帶迴去,簡直是混帳!
思博,你要記住一個道理,不要相信以教化之道感悟那些外族,一點用都沒有,能讓他們感悟的,隻有拳頭。
將他們打怕了,他們就會乖得像隻鵪鶉一樣。
還有,不要做虧本買賣。
像當今這種,就是傻子。倭國給了一些不值錢的珍珠,他迴以千倍萬倍值錢的東西,以此來昭示大齊的好客。
誰家的待客之道是這樣的?
一個與你身份不對等的人上門要拜訪你,隻提了一包價值兩文錢的包子,這是在羞辱你!對這種人,直接掃地出門,還想上門做客?想得美!
還傻得以龍肝鳳膽來招待他們,隻求讓他們認你為主?
你得多沒品,才會想要這種僕人?」
紀思博弱弱的道:「姑姑,不是我,沒品的那個是當今聖上。」
紀伏壽白了他一眼,紀思博立時就坐正了身子,「姑姑說得很對,我記住了,吃什麽都不能吃虧。」
在紀思博心中,其實也覺得齊成帝挺蠢的,如果換了是他,他肯定要捂著自己的珍寶,才不會賞給那種畜生呢。
自從餘北身死,紀伏壽就有一股怒氣積壓心底,特別是齊成帝漠視的態度,更讓她氣怒,恨不得代替李天成狠狠教訓齊成帝一頓。
也是因倭國使者團,她改變了主意。
「思博,你去找四皇子,就說你想好要去哪裏了,跟他說,你要去寧波府的府軍,去那裏剿滅倭寇,為民除害!」
紀思博隻是稍微一怔,便應了下來,「是,姑姑,我明天就去找四皇子說這件事。」
紀伏壽很滿意,耐心的給他解釋,「去寧波府那邊,是因為寧波頗受倭寇之苦,你去那裏剿寇,一來可以立功,二來也能鍛鍊你帶兵打仗殺人之道。
西涼人跟倭寇不能比,練手就先從簡單的開始,等你能自如的剿寇了,他日在西北戰場,也有自保之力。」
紀思博鄭重的點頭,「是,姑姑,我會努力的。」
等紀思博離去,紀伏壽便問鬥,「夜鷹啟程了嗎?」
鬥迴道:「啟程了,宿已經派了兩人尾隨使者團,隻要北衙禁軍離開他們,他們就會將使者團都殺了。」
紀伏壽微微頷首,低聲道:「當日沒能救你,如今便讓你女兒大仇得報。」
另一邊,一處小宅子裏。
池齊光看著司大夫,「你應該聽說過餘北之事吧?」
司大夫笑了笑,笑意不達眼底,「這麽熱鬧的事,京城誰不知道?」
池齊光點點頭,「那不知你有沒有法子,讓這群倭國使者團遭受痛苦而死?」
司大夫一口就應了,「你讓人護送我去他們必經之路的驛館,我偽裝成廚娘,給他們下百日蠱,百日之後,蠱毒發作,他們內髒會先被蠱蟲吃掉,之後便是他們身上的肉,最後隻剩下一副骨頭,在他們死之前,會親眼看到自己被吃掉的場景,他們會痛不欲生。」
池齊光滿意的點頭,從京城到寧波府,一路上確實要走三個月,剛好倭國使者團上船出海迴去,就會死在路上,如此甚好。
不過他不放心的看著司大夫,「你這樣出手,可有不妥?」
司大夫笑笑,「這種人渣,死了便死了,我出手也不會遭到天譴。」
池齊光這才放心下來,朝她鄭重拱手一拜,「拜託了。」
於是第二日,司大夫的診堂便貼了一張紙,上麵寫著【東家有事外出,不日便歸】。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