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了一圈,不敢走遠,隻幾日便又迴到京都,金炫澈換了裝束,一行23人扮成了商隊,住進城南一家大客棧中。
入住沒兩天,小道消息聽了一大堆。
言論之首,莫過已死的逆黨份子龍君傲之妻——夏紫薰。
據說她本是銀夏國小公主,由銀夏為討好龍君傲而送入京都,大典之日,龍君傲側封為後,傳到民間,是人驚詫。人人都在說銀夏小公主傾國傾城,美麗驚人,龍君傲會迷戀上也在情理之中。可龍君傲畢竟是逆黨份子,被現帝與皇公主製裁,又已伏法自盡,這夏紫薰理當同罪。
可夏紫薰非但還活著,還一直久居深宮,享受著妃子待遇,民間說法不一,多為貶詞。
金炫澈聽多了便嫌煩,思忖著那炙炎彬也是奇怪,眼看著就要迎娶淩亦凝了,為什麽自己找事,留著那罪妃遲遲不趕出宮去。
小道閑話說的更多的還有現帝愛慕上銀夏國小公主美貌,不舍殺了,想留下已用,卻又受製於皇公主。
金炫澈便疑惑了,去問蔣風與甲午,為什麽淩亦凝願意留下嫁給他了,他卻還想著另一女人?
蔣風與甲午驚詫半晌,不知如何迴答金炫澈。
最後甲午小心翼翼的反問金炫澈——男子三妻四妾都屬正常,皇帝國王更是皇宮佳麗三千,炙炎彬雖是國輔附馬,卻也是未來的皇帝,隻要淩亦凝同意,他就能繼續立妃壯大後宮,炙炎彬想留下夏紫薰為妃,並不為奇。
金炫澈便失笑,無端搖頭。
他隻是感歎。感歎自己失憶而已,竟將好些慣性的事也一並忘了。
金炫澈隻是不知,自己本是現代人。根本不是這古元時候的古人,他的概念中早已習慣一夫一妻。加上曾經的他最恨自己父親一生娶了好幾個妻子,害得他就沒享受過真正的天倫之樂,所以潛意識中他很是排斥一夫多妻的事實。
走出客棧,金炫澈決定四處轉轉……
所謂金國王朝,他不記得了;曾經經曆過的大風大浪,他也不記得了;與淩亦凝的點點滴滴,一並忘了。
新生嗎?
不。
金炫澈一笑,甩步走向大街另一頭……
他失去的。便一定要奪迴來!
*
早朝。
皇公主,國輔附馬同朝。
滿朝文武心中驚詫,卻無人表露。
一直以來,淩亦凝從未過問朝事,對政務也一知半解,雖說已開始認真學習,但所謂朝事,無非權政做底,隻要有權,根本不存在什麽政務。可淩亦凝卻是一個明明有著‘權’,卻就是不願幹政的‘女皇’。
準確來說,淩亦凝該是軒轅國正主。軒轅帝國未來女皇,可時局卻擺在天下人眼前。
一、軒轅王朝是炙炎彬全力奪迴,對外雖稱是為淩亦凝而戰,可是人都知道,真正的主力仍是炙炎彬。
二、淩亦凝堅持已見,就是不願登基,執意將主權交給炙炎彬——她名義上的未婚夫。
鑒於以上兩點,軒轅百姓也好,滿朝文武也好。心中都有個默認的概念,便這炙炎彬。就是他們的皇上。
當然,這本身也與淩亦凝暗中推聳有關。
先是太亙國太子儲主持正位大典。接著又有小道消息傳遍軒轅,亦或是說,早在淩皇胤還在世時,世人便皆知,他一心器重當時的太將司,便是炙炎彬。
既高官授爵,又將當時唯一的平陽公主指婚於他,現如今,炙炎彬稱帝,隻是大婚未定,其實百姓心中早已認定這皇帝。
畢竟,前有仁君淩皇胤;後卻是暴君龍君傲,苦役於民,隻知強戰,陷民不義,民不聊生。
若不是炙炎彬推翻龍君傲,還軒轅一個安寧,如今的軒轅還不知是如何模樣。
所以,文武百官心中都明白,炙炎彬主持國政,就是軒轅的大福。
想當年,金炫澈以蕭國國師身份大舉攻城時,隻有炙炎彬能敵對。如今,炙炎彬為帝,金炫澈入京遊玩,佳話已傳遍天下。
金與軒轅同盟的消息不脛而走。
人們都在想著,會不會大婚之後,炙炎彬能正式為帝,皇公主為輔,若真能那樣,就真是軒轅的大幸。
畢竟,是人都知道,當今的皇公主,主要是因為她乃軒轅皇室唯一的血脈,可真要論及朝政,她卻是一竅不通。理國治國安國,她統統不會。據說,當今的皇公主甚至連古元文字都識不得多少……
人們偶在閑暇之餘,偷偷議論,若未來女皇主政,皇帝輔政,軒轅在主權上會不會有分歧?
真正懂得的,不是黎民百姓,而是當朝文武。
淩亦凝性子古怪,喜歡遠離宮中,四處遊曆;淩亦凝不喜歡政事,就算在學習,也常常力不叢心;淩亦凝身為未來女皇,除了有權,其它一概不知,她甚至連宮中二品大夫姓甚名誰都不知道,也不過問。
對於淩亦凝突然上朝,與炙炎彬同時出現,滿朝文武心中各有波動。
淩亦凝坐在炙炎彬身邊位置,倒也冷靜,甚至麵無表情。
炙炎彬反是一臉凝重。
整整一夜沒睡,不是睡不著,而是他壓根不想睡。
站在盈月宮前整整一夜,他已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退一步海闊天空,事實,真是那樣嗎?
看一眼炙炎彬,淩亦凝淺笑,突然站起。
“聶博文上前。”
“喏——!”
大丞相聶博文突聽點名,趕緊應聲,邁出。
看著聶博文,淩亦凝前所未有的輕鬆,便就一笑。
“你老嚷嚷著我姓淩,身為皇家人,必須有所擔待。我現在問你,是不是非要我正式登基了,成為女皇了,我才有權力下旨宣令?”
“迴皇公主……不然!您是軒轅至尊,吾國女皇,如今當朝,您名為皇公主,隻是因為未曾正式登基,卻仍是吾朝首尊。”
“哦!”淩亦凝點點頭,當是知道了:“那我再來問你,最近我有惡補政學,你看在眼裏的,說說感想。”
聶博文一愣,下意識望向淩亦凝身邊坐著的炙炎彬。
聶博文真要崩潰了,實話怎能亂說?
淩亦凝的確開始惡補政學,可政務一事,豈是兒戲?哪朝哪代的君王不是從出生起便開始學習與‘政’有關的所有學科?
不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至少四書五經要過濾一遍吧!更不要說文字與治國經,文字是必須學習的基礎;治國經多是曆代先祖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多為治國精髓。
當然,還有最主要的重課——如何處理朝政以及如何批閱奏折。
而除了這些以外,身為皇帝,還要額外學習詩歌、天文、醫藥、數學、音樂甚至物理,等等等。
而上述一切都是必修課,額外他們還要學習琴棋書畫、戲說方言、鑒賞品讀。
就算曆史上出現過的半路君王,他們也難逃主政惡補的命運。
當然,所謂的‘半路君王’絕不會一開始便自己上陣,批閱奏折,多是依賴大臣或是學士,直到自己強製適應與習慣以後。
如今,真要針對淩亦凝的政課說說感覺,聶博文感覺自己不如直接找根繩子來,上吊自盡來的快些。
見聶博文久久無話,額頭滿汗淋漓,目光幾乎不離炙炎彬,隻是他隱藏的好,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他一直在偷看他,淩亦凝失笑,搖了搖頭。
“實話實說,猶豫個什麽?”
聶博文終於看懂炙炎彬的表情——雖是‘麵無表情’,卻已明確表態。
沉默,便是認可。
不是嗎?
看來,炙炎彬已經妥協於淩亦凝了。
心中一歎,聶博文鬆了口氣,望向淩亦凝,點了點頭。
“喏——!迴皇公主話,您最近雖有惡補政學,但朝政之事,求急不得,絕非三五日可精進。就當下而言,您還需繼續,精益求精。”
“是嗎?三五日算短,多久算長?”
“迴皇公主,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三年五載。”
“哈!”失笑,淩亦凝當即反應,不住搖頭。
“龍君傲把個家底敗的一清二白,朝中重兵全被他扔去老遠,不是邊疆就是塞外,現在全部要重新調動分配;國庫近空,內史府告急,少戶府跟著添亂;沿海災情打著持久戰,還在等支援;各地賦稅收不上來,民亂也就罷了,兵也跟著亂,現在連官員都跟著瞎起哄。這樣的朝廷,你跟我講一年半載?”
聶博文傻了眼,他萬沒想到淩亦凝表麵上政學亂七八糟,朝廷根病卻了如指掌。
“你別發懵,瞅著我說的很溜,我也隻是知道這些煩心事而已。真要說解決……人常言‘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我無能為力。站在這裏的,哪個心裏不清楚?龍君傲敗光了家底子,國庫近空,兵力散亂,扔給我這樣的‘政務’,是要我學習如何執政,還是叫我來做這個無米之婦?”
大殿寂靜,無人敢應言。
終有人一歎,所有人抬頭望去……
炙炎彬,緩身站起。
淩亦凝憑感覺迴頭,望去。
“庫虧、兵亂、海災,當前三大難。其實都不難。”(未完待續)
入住沒兩天,小道消息聽了一大堆。
言論之首,莫過已死的逆黨份子龍君傲之妻——夏紫薰。
據說她本是銀夏國小公主,由銀夏為討好龍君傲而送入京都,大典之日,龍君傲側封為後,傳到民間,是人驚詫。人人都在說銀夏小公主傾國傾城,美麗驚人,龍君傲會迷戀上也在情理之中。可龍君傲畢竟是逆黨份子,被現帝與皇公主製裁,又已伏法自盡,這夏紫薰理當同罪。
可夏紫薰非但還活著,還一直久居深宮,享受著妃子待遇,民間說法不一,多為貶詞。
金炫澈聽多了便嫌煩,思忖著那炙炎彬也是奇怪,眼看著就要迎娶淩亦凝了,為什麽自己找事,留著那罪妃遲遲不趕出宮去。
小道閑話說的更多的還有現帝愛慕上銀夏國小公主美貌,不舍殺了,想留下已用,卻又受製於皇公主。
金炫澈便疑惑了,去問蔣風與甲午,為什麽淩亦凝願意留下嫁給他了,他卻還想著另一女人?
蔣風與甲午驚詫半晌,不知如何迴答金炫澈。
最後甲午小心翼翼的反問金炫澈——男子三妻四妾都屬正常,皇帝國王更是皇宮佳麗三千,炙炎彬雖是國輔附馬,卻也是未來的皇帝,隻要淩亦凝同意,他就能繼續立妃壯大後宮,炙炎彬想留下夏紫薰為妃,並不為奇。
金炫澈便失笑,無端搖頭。
他隻是感歎。感歎自己失憶而已,竟將好些慣性的事也一並忘了。
金炫澈隻是不知,自己本是現代人。根本不是這古元時候的古人,他的概念中早已習慣一夫一妻。加上曾經的他最恨自己父親一生娶了好幾個妻子,害得他就沒享受過真正的天倫之樂,所以潛意識中他很是排斥一夫多妻的事實。
走出客棧,金炫澈決定四處轉轉……
所謂金國王朝,他不記得了;曾經經曆過的大風大浪,他也不記得了;與淩亦凝的點點滴滴,一並忘了。
新生嗎?
不。
金炫澈一笑,甩步走向大街另一頭……
他失去的。便一定要奪迴來!
*
早朝。
皇公主,國輔附馬同朝。
滿朝文武心中驚詫,卻無人表露。
一直以來,淩亦凝從未過問朝事,對政務也一知半解,雖說已開始認真學習,但所謂朝事,無非權政做底,隻要有權,根本不存在什麽政務。可淩亦凝卻是一個明明有著‘權’,卻就是不願幹政的‘女皇’。
準確來說,淩亦凝該是軒轅國正主。軒轅帝國未來女皇,可時局卻擺在天下人眼前。
一、軒轅王朝是炙炎彬全力奪迴,對外雖稱是為淩亦凝而戰,可是人都知道,真正的主力仍是炙炎彬。
二、淩亦凝堅持已見,就是不願登基,執意將主權交給炙炎彬——她名義上的未婚夫。
鑒於以上兩點,軒轅百姓也好,滿朝文武也好。心中都有個默認的概念,便這炙炎彬。就是他們的皇上。
當然,這本身也與淩亦凝暗中推聳有關。
先是太亙國太子儲主持正位大典。接著又有小道消息傳遍軒轅,亦或是說,早在淩皇胤還在世時,世人便皆知,他一心器重當時的太將司,便是炙炎彬。
既高官授爵,又將當時唯一的平陽公主指婚於他,現如今,炙炎彬稱帝,隻是大婚未定,其實百姓心中早已認定這皇帝。
畢竟,前有仁君淩皇胤;後卻是暴君龍君傲,苦役於民,隻知強戰,陷民不義,民不聊生。
若不是炙炎彬推翻龍君傲,還軒轅一個安寧,如今的軒轅還不知是如何模樣。
所以,文武百官心中都明白,炙炎彬主持國政,就是軒轅的大福。
想當年,金炫澈以蕭國國師身份大舉攻城時,隻有炙炎彬能敵對。如今,炙炎彬為帝,金炫澈入京遊玩,佳話已傳遍天下。
金與軒轅同盟的消息不脛而走。
人們都在想著,會不會大婚之後,炙炎彬能正式為帝,皇公主為輔,若真能那樣,就真是軒轅的大幸。
畢竟,是人都知道,當今的皇公主,主要是因為她乃軒轅皇室唯一的血脈,可真要論及朝政,她卻是一竅不通。理國治國安國,她統統不會。據說,當今的皇公主甚至連古元文字都識不得多少……
人們偶在閑暇之餘,偷偷議論,若未來女皇主政,皇帝輔政,軒轅在主權上會不會有分歧?
真正懂得的,不是黎民百姓,而是當朝文武。
淩亦凝性子古怪,喜歡遠離宮中,四處遊曆;淩亦凝不喜歡政事,就算在學習,也常常力不叢心;淩亦凝身為未來女皇,除了有權,其它一概不知,她甚至連宮中二品大夫姓甚名誰都不知道,也不過問。
對於淩亦凝突然上朝,與炙炎彬同時出現,滿朝文武心中各有波動。
淩亦凝坐在炙炎彬身邊位置,倒也冷靜,甚至麵無表情。
炙炎彬反是一臉凝重。
整整一夜沒睡,不是睡不著,而是他壓根不想睡。
站在盈月宮前整整一夜,他已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退一步海闊天空,事實,真是那樣嗎?
看一眼炙炎彬,淩亦凝淺笑,突然站起。
“聶博文上前。”
“喏——!”
大丞相聶博文突聽點名,趕緊應聲,邁出。
看著聶博文,淩亦凝前所未有的輕鬆,便就一笑。
“你老嚷嚷著我姓淩,身為皇家人,必須有所擔待。我現在問你,是不是非要我正式登基了,成為女皇了,我才有權力下旨宣令?”
“迴皇公主……不然!您是軒轅至尊,吾國女皇,如今當朝,您名為皇公主,隻是因為未曾正式登基,卻仍是吾朝首尊。”
“哦!”淩亦凝點點頭,當是知道了:“那我再來問你,最近我有惡補政學,你看在眼裏的,說說感想。”
聶博文一愣,下意識望向淩亦凝身邊坐著的炙炎彬。
聶博文真要崩潰了,實話怎能亂說?
淩亦凝的確開始惡補政學,可政務一事,豈是兒戲?哪朝哪代的君王不是從出生起便開始學習與‘政’有關的所有學科?
不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至少四書五經要過濾一遍吧!更不要說文字與治國經,文字是必須學習的基礎;治國經多是曆代先祖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多為治國精髓。
當然,還有最主要的重課——如何處理朝政以及如何批閱奏折。
而除了這些以外,身為皇帝,還要額外學習詩歌、天文、醫藥、數學、音樂甚至物理,等等等。
而上述一切都是必修課,額外他們還要學習琴棋書畫、戲說方言、鑒賞品讀。
就算曆史上出現過的半路君王,他們也難逃主政惡補的命運。
當然,所謂的‘半路君王’絕不會一開始便自己上陣,批閱奏折,多是依賴大臣或是學士,直到自己強製適應與習慣以後。
如今,真要針對淩亦凝的政課說說感覺,聶博文感覺自己不如直接找根繩子來,上吊自盡來的快些。
見聶博文久久無話,額頭滿汗淋漓,目光幾乎不離炙炎彬,隻是他隱藏的好,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他一直在偷看他,淩亦凝失笑,搖了搖頭。
“實話實說,猶豫個什麽?”
聶博文終於看懂炙炎彬的表情——雖是‘麵無表情’,卻已明確表態。
沉默,便是認可。
不是嗎?
看來,炙炎彬已經妥協於淩亦凝了。
心中一歎,聶博文鬆了口氣,望向淩亦凝,點了點頭。
“喏——!迴皇公主話,您最近雖有惡補政學,但朝政之事,求急不得,絕非三五日可精進。就當下而言,您還需繼續,精益求精。”
“是嗎?三五日算短,多久算長?”
“迴皇公主,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三年五載。”
“哈!”失笑,淩亦凝當即反應,不住搖頭。
“龍君傲把個家底敗的一清二白,朝中重兵全被他扔去老遠,不是邊疆就是塞外,現在全部要重新調動分配;國庫近空,內史府告急,少戶府跟著添亂;沿海災情打著持久戰,還在等支援;各地賦稅收不上來,民亂也就罷了,兵也跟著亂,現在連官員都跟著瞎起哄。這樣的朝廷,你跟我講一年半載?”
聶博文傻了眼,他萬沒想到淩亦凝表麵上政學亂七八糟,朝廷根病卻了如指掌。
“你別發懵,瞅著我說的很溜,我也隻是知道這些煩心事而已。真要說解決……人常言‘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我無能為力。站在這裏的,哪個心裏不清楚?龍君傲敗光了家底子,國庫近空,兵力散亂,扔給我這樣的‘政務’,是要我學習如何執政,還是叫我來做這個無米之婦?”
大殿寂靜,無人敢應言。
終有人一歎,所有人抬頭望去……
炙炎彬,緩身站起。
淩亦凝憑感覺迴頭,望去。
“庫虧、兵亂、海災,當前三大難。其實都不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