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娘這便抬腳跟上,兩人一前一後入了南柯郡城。但見街道行人如織,幡旗飄張,叫賣聲、嬉笑聲,聲聲入耳;往來行人,衣襪整潔,皆麵有喜色。
“必是政清令明之地。”名捕喃喃道。
“這位女俠說的極是。南柯確是難得樂土。”南風凝聞聲抬頭,正見一紫衣長者,長須飄飄,立於簷下。
“老先生可是本地人?”名捕笑著行禮。
“老朽正是南柯土人。”紫衣長者受了此禮,這便撫須笑道:“兩位女俠怕是初來吧。”
“不瞞長者,我等確是初到貴地。”沒有什麽可隱瞞的。兩人因落水野行的緣故,身上多有汙跡,在人群中格外刺眼。
“南柯乃我國大郡,土地肥沃,人才眾多,非明吏難以治理。幸有淳於駙馬領周、田二人出任郡守,考察民情,遍訪貧苦,此後二十年,南柯大治。此去雖已百年,郡中百姓亦思之不忘。”老者目視名捕,便又說道:“淳於駙馬亦非我槐安國人。”
名捕心領神會:“駙馬也從東土大唐而來?”
“正是。”老者笑道。
“原來如此。”名捕略作思量,便有計較:“敢問長者,駙馬後來如何?”
“駙馬思鄉情切,一去不迴。”老者搖頭歎息。
要的就是這句話。名捕明眸而笑:“敢問長者,如何才能返迴大唐?”
老者一愣:“兩位女俠也要學那淳於駙馬?”
南風凝正色道:“正是如此。實不相瞞,我等乃是行船落水,誤入此地。家中尚有急事,不敢久留。”
“原來如此。”老者歎了口氣:“能令女俠迴轉者,唯有當今聖上。”
“不知你家聖上何在?”女娘急忙追問。
“自然在國都。”老者笑道:“二位若去國都,可先到城中驛館,租車打馬自有門路。”
“多謝。”兩人急忙行禮,再抬頭卻見老者已翩然離去。
南風凝急忙高叫:“請長者賜名!”
“老朽乃閑雲野鶴,名字早已不記得。哈哈……”
目送老者消失在街角,兩人收拾心情,這便尋路向驛館走去。
----------------------------
巢上居,此時此刻。
天地初蒙,吳銘正摟著明妃酣睡。大難將息,白澤稍平,家家白幡未退,重樓簷角仍有悲色。
長袖淩空投來,天窗旋即開啟。
不及睜眼,上官淩城便翩然而下。
“閣主去而複返,所為何事?”明妃彈指放下紗帳,絕了一席春.光。
“南風落水,下落不明。”
正叼著乳首,哼哼唧唧的吳銘陡然清醒,睡意全無!
這便翻身坐起:“南風姐怎麽了?!”
“南風設伏十字坡,得孫氏二娘相助,才為你取了南明離火罩。孫二娘卻因家傳真境破碎,命懸一線。南風這便背負二娘趕來與你相會,不料半途落水,至今下落不明。”
“十字坡?孫二娘?”吳銘脫口而出:“可是人稱梁山第一妖豔的母大蟲?”
“我卻不知。”見小賊竟不顧南風凝生死,上官淩城不由齒冷。
被他目光一刺,小賊陡然清醒:“閣主切莫多想,我驚詫的不是孫二娘,而是這明顯不對的時間線……”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明妃柔聲勸慰:“其中奧妙,豈是我等凡人能夠窺破?”
說的也是,自己不就是從現代穿越來的。小賊這便收拾心情,連忙追問:“閣主,南風姐何時何地墜入江中?”
“日前。”上官淩城旋即答道:“戎州北渡。她與百裏家少東主租用的行舟忽遇鬼打旋,江心落水。除去獲救的船家夫婦,兩人皆無蹤可尋。”
吳銘深吸一口氣:“閣主必定繞江飛掠,四處搜尋過了可是?”
“沒錯。”上官淩城收到線報,便急急飛赴戎州,沿大兩岸江細細搜索,卻全無線索。這便鬼使神差,淩空折返,落到了吳銘麵前。
下意識裏,閣主似乎認定吳銘會有計較。
反正,死馬當活馬醫了。
吳銘腦筋急轉,口中亦喃喃有聲:“以南風姐之功,斷然沒有溺水的可能。再加上遊龍劍乃蜃樓離水所鍛,遇水則興,又豈會讓主人於水中出事……如此,必定是中了埋伏!
殺人越貨,必有所圖。
老火怪死而複生?沒可能。他乃火命,即便被我拍成腦殘,也不會在大江上尋南風姐的麻煩……”說到這裏,吳銘已有計較:“閣主,我有兩個思路:劫財或劫色。”
“劫財如何,劫色又如何?”
“劫財的話,所為必是:千咫劍、離火罩;劫色……”吳銘怒極而笑:“且別說四方之南的南風姐,便是那孫二娘,亦號稱梁山第一妖豔!”
“劫財。”備思前後,上官淩城翻掌取出那截枯枝:“先前南風曾傳信,言有九衣佛姥暗中使壞,所求乃是南明離火罩。那荒山老嫗費盡心機,也是為南明離火而來。”
“九衣佛姥?”吳銘絞盡腦汁,亦無所獲。
“我也從未聽聞。”大理寺梵天間,監察八荒,緝捕天下,消息何等靈通!上官淩城都未曾聽聞,吳銘又豈能知道。
倒是明妃似有所獲:“九衣,‘三衣之首’。‘三衣’乃我佛門三種袈裟:五條衣、七條衣,九條衣。此三件袈裟,用途各別,五條衣是日常服,七條衣是誦經服,九條衣乃大禮服。”
吳銘急忙說道:“明妃且細說。”
“五條衣,梵語‘安陀會’,此雲中宿衣,亦雲:下衣、雜作衣,凡寺中執勞服役,路途出入往返,當著此衣,五衣的製法,共分五條,每條一長一短,故名五條衣。
七條衣,梵語‘鬱多羅僧’,此雲上著衣,亦雲:入眾衣。此衣分七條,二長一短,故名七條衣,披在五條衣之上,故名上著衣。凡入眾、禮拜、誦經、聚會等,皆著此衣,故又名入眾衣。凡禮佛、修懺、坐禪、赴齋、聽經、布薩、自恣,當著此衣。
九條衣,梵語‘僧伽黎’,此雲合,亦雲重,亦雲雜碎衣。名合名重者,以割截重作合成故。此衣條數最多,故名雜碎衣。三衣之中,此衣最大,故又稱大衣。凡入王宮升座說法,聚落乞食,當著此衣。又此衣九品:下品有三,謂九條、十一條、十三條(二長一短)。中品有三,謂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三長一短)。上品有三,謂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四長一短)。”
明妃最後說道:“既著九衣,又見佛,九衣佛姥者,必出我門。”
“必是政清令明之地。”名捕喃喃道。
“這位女俠說的極是。南柯確是難得樂土。”南風凝聞聲抬頭,正見一紫衣長者,長須飄飄,立於簷下。
“老先生可是本地人?”名捕笑著行禮。
“老朽正是南柯土人。”紫衣長者受了此禮,這便撫須笑道:“兩位女俠怕是初來吧。”
“不瞞長者,我等確是初到貴地。”沒有什麽可隱瞞的。兩人因落水野行的緣故,身上多有汙跡,在人群中格外刺眼。
“南柯乃我國大郡,土地肥沃,人才眾多,非明吏難以治理。幸有淳於駙馬領周、田二人出任郡守,考察民情,遍訪貧苦,此後二十年,南柯大治。此去雖已百年,郡中百姓亦思之不忘。”老者目視名捕,便又說道:“淳於駙馬亦非我槐安國人。”
名捕心領神會:“駙馬也從東土大唐而來?”
“正是。”老者笑道。
“原來如此。”名捕略作思量,便有計較:“敢問長者,駙馬後來如何?”
“駙馬思鄉情切,一去不迴。”老者搖頭歎息。
要的就是這句話。名捕明眸而笑:“敢問長者,如何才能返迴大唐?”
老者一愣:“兩位女俠也要學那淳於駙馬?”
南風凝正色道:“正是如此。實不相瞞,我等乃是行船落水,誤入此地。家中尚有急事,不敢久留。”
“原來如此。”老者歎了口氣:“能令女俠迴轉者,唯有當今聖上。”
“不知你家聖上何在?”女娘急忙追問。
“自然在國都。”老者笑道:“二位若去國都,可先到城中驛館,租車打馬自有門路。”
“多謝。”兩人急忙行禮,再抬頭卻見老者已翩然離去。
南風凝急忙高叫:“請長者賜名!”
“老朽乃閑雲野鶴,名字早已不記得。哈哈……”
目送老者消失在街角,兩人收拾心情,這便尋路向驛館走去。
----------------------------
巢上居,此時此刻。
天地初蒙,吳銘正摟著明妃酣睡。大難將息,白澤稍平,家家白幡未退,重樓簷角仍有悲色。
長袖淩空投來,天窗旋即開啟。
不及睜眼,上官淩城便翩然而下。
“閣主去而複返,所為何事?”明妃彈指放下紗帳,絕了一席春.光。
“南風落水,下落不明。”
正叼著乳首,哼哼唧唧的吳銘陡然清醒,睡意全無!
這便翻身坐起:“南風姐怎麽了?!”
“南風設伏十字坡,得孫氏二娘相助,才為你取了南明離火罩。孫二娘卻因家傳真境破碎,命懸一線。南風這便背負二娘趕來與你相會,不料半途落水,至今下落不明。”
“十字坡?孫二娘?”吳銘脫口而出:“可是人稱梁山第一妖豔的母大蟲?”
“我卻不知。”見小賊竟不顧南風凝生死,上官淩城不由齒冷。
被他目光一刺,小賊陡然清醒:“閣主切莫多想,我驚詫的不是孫二娘,而是這明顯不對的時間線……”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明妃柔聲勸慰:“其中奧妙,豈是我等凡人能夠窺破?”
說的也是,自己不就是從現代穿越來的。小賊這便收拾心情,連忙追問:“閣主,南風姐何時何地墜入江中?”
“日前。”上官淩城旋即答道:“戎州北渡。她與百裏家少東主租用的行舟忽遇鬼打旋,江心落水。除去獲救的船家夫婦,兩人皆無蹤可尋。”
吳銘深吸一口氣:“閣主必定繞江飛掠,四處搜尋過了可是?”
“沒錯。”上官淩城收到線報,便急急飛赴戎州,沿大兩岸江細細搜索,卻全無線索。這便鬼使神差,淩空折返,落到了吳銘麵前。
下意識裏,閣主似乎認定吳銘會有計較。
反正,死馬當活馬醫了。
吳銘腦筋急轉,口中亦喃喃有聲:“以南風姐之功,斷然沒有溺水的可能。再加上遊龍劍乃蜃樓離水所鍛,遇水則興,又豈會讓主人於水中出事……如此,必定是中了埋伏!
殺人越貨,必有所圖。
老火怪死而複生?沒可能。他乃火命,即便被我拍成腦殘,也不會在大江上尋南風姐的麻煩……”說到這裏,吳銘已有計較:“閣主,我有兩個思路:劫財或劫色。”
“劫財如何,劫色又如何?”
“劫財的話,所為必是:千咫劍、離火罩;劫色……”吳銘怒極而笑:“且別說四方之南的南風姐,便是那孫二娘,亦號稱梁山第一妖豔!”
“劫財。”備思前後,上官淩城翻掌取出那截枯枝:“先前南風曾傳信,言有九衣佛姥暗中使壞,所求乃是南明離火罩。那荒山老嫗費盡心機,也是為南明離火而來。”
“九衣佛姥?”吳銘絞盡腦汁,亦無所獲。
“我也從未聽聞。”大理寺梵天間,監察八荒,緝捕天下,消息何等靈通!上官淩城都未曾聽聞,吳銘又豈能知道。
倒是明妃似有所獲:“九衣,‘三衣之首’。‘三衣’乃我佛門三種袈裟:五條衣、七條衣,九條衣。此三件袈裟,用途各別,五條衣是日常服,七條衣是誦經服,九條衣乃大禮服。”
吳銘急忙說道:“明妃且細說。”
“五條衣,梵語‘安陀會’,此雲中宿衣,亦雲:下衣、雜作衣,凡寺中執勞服役,路途出入往返,當著此衣,五衣的製法,共分五條,每條一長一短,故名五條衣。
七條衣,梵語‘鬱多羅僧’,此雲上著衣,亦雲:入眾衣。此衣分七條,二長一短,故名七條衣,披在五條衣之上,故名上著衣。凡入眾、禮拜、誦經、聚會等,皆著此衣,故又名入眾衣。凡禮佛、修懺、坐禪、赴齋、聽經、布薩、自恣,當著此衣。
九條衣,梵語‘僧伽黎’,此雲合,亦雲重,亦雲雜碎衣。名合名重者,以割截重作合成故。此衣條數最多,故名雜碎衣。三衣之中,此衣最大,故又稱大衣。凡入王宮升座說法,聚落乞食,當著此衣。又此衣九品:下品有三,謂九條、十一條、十三條(二長一短)。中品有三,謂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三長一短)。上品有三,謂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四長一短)。”
明妃最後說道:“既著九衣,又見佛,九衣佛姥者,必出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