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雌性穆托追尋著莫歌的信號也開始往南麵移動,然後是感應到雌性穆托的位置變化,哥大胖也同樣甩動長尾改變了行動方向。
由此也可以看出莫歌的影響力,至少在此時此刻,決定怪獸行進路線的不是哥大胖,也不是雌性穆托,而是體型相對要小得多的莫歌。
……
太平洋東岸。
經過了兩天的緊急修複,在整個航母編隊拚命湊零件的情況下,人類終於集合一切可用之物將薩拉托加號航母和另外兩艘護衛艦勉強修複到可用狀態,然後將軍閣下就率領著最重要的那部分人,沒有任何耽擱的展開了追趕怪獸的行動。
其實以這些軍艦的速度,航母編隊的殘餘力量是肯定追不上怪獸了,不過能夠靠近一些也總是好的。
起碼在需要投入艦載機的時候能夠讓戰機少飛一些距離,少費一些油料,縮短一些時間。
就是不知道短時間內能夠搶救出多少可以使用的戰機……
算了,這個其實也指望不上什麽,反正在爆雷龍和穆托的電磁脈衝能力之下,所謂戰機空襲基本上和送死也沒太大區別了。
關鍵在於,將軍的地位足夠高,高到在對付怪獸的行動還沒徹底宣告失敗之前,他就還是最高負責人。
於是在一幹幕僚的建議下,將軍同意了一個計劃:利用穆托主動尋找輻射源為食的特性,用一枚安裝著老式機械計時器的核彈將穆托吸引到某個特定的位置。
核彈吸引穆托,而穆托則會吸引來哥斯拉和爆雷龍,最終核彈引爆,瞬間就可以把三隻怪獸一勺燴了。
這個方案遭到了帝王組織成員的激烈反對,他們似乎無法理解軍方的做法:泰坦巨獸本身就是以核輻射為食,用核彈對付它們不是肉包子打狗嗎?
事實上,帝王組織早在1954年就曾經做過這樣的嚐試,當時的目標正是哥斯拉,顯然,它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因此芹澤博士的建議就是,讓怪獸自己去打,哥斯拉會解決一切麻煩。
當然這大概也和他身為日本人,父親又死於廣島有關。
軍方的迴應也很簡單:當年帝王組織的那枚核彈之所以不能殺死哥斯拉,無非是威力不夠大,千噸級的核彈和如今準備使用的百萬噸級核彈相對比,不過是一顆小鞭炮而已。
對此,芹澤博士和助手無力反駁。
實際上,如果莫歌在場的話,站在人類的角度也同樣會認同軍方的做法。
所謂核彈不能殺死泰坦巨獸,莫歌是一百個不相信的,他同樣認為,所謂的不能殺死不過是當量不夠而已。
以核能為食?
上輩子看到這個說法的莫歌當時就差點笑出聲來。
人類還以牛肉為食呢,但是如果有十噸牛肉硬生生砸過來,相信任何膽敢硬擋的人類都會被直接碾壓成肉餅。
以什麽為食都不代表著那個東西就對食用它們的存在無效,這根本是一種毫無道理的推論,無非是看用什麽方式,數量多少而已。
植物還能利用太陽光能呢,但是隻要太陽光稍微烈一些,溫度稍微高一些,大多數植物就會被曬蔫,如果用凸麵鏡稍微聚焦一下陽光,直接將植物燒焦點燃都是輕而易舉。
除非泰坦巨獸就是個可以瞬間將地球扯碎崩塌的自走黑洞,否則足夠當量的核彈在近距離爆炸的情況下,瞬間爆發的光輻射和超量的其他輻射會讓一切有形物質分解成最基本的粒子形態,連原子本身都不可能存在,所謂的泰坦巨獸肯定也是飛灰湮滅的結果。
比如足夠當量的氫彈爆炸,核心瞬間溫度將達到3.5億度,遠遠超過太陽核心的2000萬度,而不管是哪個數量級,都絕不是任何實體物質能夠承受的超級高溫。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傳奇宇宙在處理這些問題上還是比較合理的,至少極力避免了核彈直接轟在泰坦巨獸身上的場景,即使是之後的《怪獸之王》劇情裏用來給哥大胖充電的核彈頭,看體積和重量大小也肯定是極小當量的微型核彈。
否則一個中老年教授怎麽可能帶得走、提得動。
也正是有著這樣的認知,所以莫歌一向對於人類的武器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別看以他如今的防禦力肯定已經能夠硬抗大多數常規彈藥,甚至包括各種大口徑炮彈什麽的,但是如果被核彈近距離擊中,莫歌相信別說是他,就算是哥大胖也肯定扛不住。
所以,他的一切行動很大程度上都是以這方麵的考慮為出發點,即使還沒看到核彈的影子,也不影響他盡量避免那種不可測的結果。
還好,由於莫歌的介入,整個劇情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甚至於人類原本試圖用於吸引穆托注意的核彈也未能起到如期的效果。
事實上就在之前的兩天時間裏,人類曾經準備過不止一枚核彈頭,然後運著這玩意早早到達了他們預想中的位置:一個距離海岸線幾十公裏外的小島,試圖讓所有怪獸在此聚頭然後一次性消滅。
然而事實卻是,不僅是哥斯拉和爆雷龍對此毫無反應,甚至就連穆托都不為所動。
三隻怪獸依然我行我素的按照原定的路線前進,絲毫沒有往成為陷阱的海島移動的想法。
這是怎麽迴事?
人類對此一時間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是如果同樣的問題拋給莫歌,他卻能夠憑借對於泰坦生態的理解,很快說出個子醜寅卯。
首先,莫歌對核彈毫無反應最好理解,因為實際上不是泰坦巨獸的莫歌本身並不具備在核彈頭外殼層層防護阻隔的情況下發現那東西的能力。
在幾乎所有輻射都被特製的外殼遮擋的情況下,核彈頭和普通彈頭在莫歌看來大概也沒啥區別。
接著就是哥大胖,這家夥其實還有些不太好確定,畢竟關於哥大胖利用輻射能的能力還有許多未解之處,比如這個號稱移動的核動力爐的家夥,它體內或許存在的核能器官到底需不需要原料補充?
由此也可以看出莫歌的影響力,至少在此時此刻,決定怪獸行進路線的不是哥大胖,也不是雌性穆托,而是體型相對要小得多的莫歌。
……
太平洋東岸。
經過了兩天的緊急修複,在整個航母編隊拚命湊零件的情況下,人類終於集合一切可用之物將薩拉托加號航母和另外兩艘護衛艦勉強修複到可用狀態,然後將軍閣下就率領著最重要的那部分人,沒有任何耽擱的展開了追趕怪獸的行動。
其實以這些軍艦的速度,航母編隊的殘餘力量是肯定追不上怪獸了,不過能夠靠近一些也總是好的。
起碼在需要投入艦載機的時候能夠讓戰機少飛一些距離,少費一些油料,縮短一些時間。
就是不知道短時間內能夠搶救出多少可以使用的戰機……
算了,這個其實也指望不上什麽,反正在爆雷龍和穆托的電磁脈衝能力之下,所謂戰機空襲基本上和送死也沒太大區別了。
關鍵在於,將軍的地位足夠高,高到在對付怪獸的行動還沒徹底宣告失敗之前,他就還是最高負責人。
於是在一幹幕僚的建議下,將軍同意了一個計劃:利用穆托主動尋找輻射源為食的特性,用一枚安裝著老式機械計時器的核彈將穆托吸引到某個特定的位置。
核彈吸引穆托,而穆托則會吸引來哥斯拉和爆雷龍,最終核彈引爆,瞬間就可以把三隻怪獸一勺燴了。
這個方案遭到了帝王組織成員的激烈反對,他們似乎無法理解軍方的做法:泰坦巨獸本身就是以核輻射為食,用核彈對付它們不是肉包子打狗嗎?
事實上,帝王組織早在1954年就曾經做過這樣的嚐試,當時的目標正是哥斯拉,顯然,它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因此芹澤博士的建議就是,讓怪獸自己去打,哥斯拉會解決一切麻煩。
當然這大概也和他身為日本人,父親又死於廣島有關。
軍方的迴應也很簡單:當年帝王組織的那枚核彈之所以不能殺死哥斯拉,無非是威力不夠大,千噸級的核彈和如今準備使用的百萬噸級核彈相對比,不過是一顆小鞭炮而已。
對此,芹澤博士和助手無力反駁。
實際上,如果莫歌在場的話,站在人類的角度也同樣會認同軍方的做法。
所謂核彈不能殺死泰坦巨獸,莫歌是一百個不相信的,他同樣認為,所謂的不能殺死不過是當量不夠而已。
以核能為食?
上輩子看到這個說法的莫歌當時就差點笑出聲來。
人類還以牛肉為食呢,但是如果有十噸牛肉硬生生砸過來,相信任何膽敢硬擋的人類都會被直接碾壓成肉餅。
以什麽為食都不代表著那個東西就對食用它們的存在無效,這根本是一種毫無道理的推論,無非是看用什麽方式,數量多少而已。
植物還能利用太陽光能呢,但是隻要太陽光稍微烈一些,溫度稍微高一些,大多數植物就會被曬蔫,如果用凸麵鏡稍微聚焦一下陽光,直接將植物燒焦點燃都是輕而易舉。
除非泰坦巨獸就是個可以瞬間將地球扯碎崩塌的自走黑洞,否則足夠當量的核彈在近距離爆炸的情況下,瞬間爆發的光輻射和超量的其他輻射會讓一切有形物質分解成最基本的粒子形態,連原子本身都不可能存在,所謂的泰坦巨獸肯定也是飛灰湮滅的結果。
比如足夠當量的氫彈爆炸,核心瞬間溫度將達到3.5億度,遠遠超過太陽核心的2000萬度,而不管是哪個數量級,都絕不是任何實體物質能夠承受的超級高溫。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傳奇宇宙在處理這些問題上還是比較合理的,至少極力避免了核彈直接轟在泰坦巨獸身上的場景,即使是之後的《怪獸之王》劇情裏用來給哥大胖充電的核彈頭,看體積和重量大小也肯定是極小當量的微型核彈。
否則一個中老年教授怎麽可能帶得走、提得動。
也正是有著這樣的認知,所以莫歌一向對於人類的武器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別看以他如今的防禦力肯定已經能夠硬抗大多數常規彈藥,甚至包括各種大口徑炮彈什麽的,但是如果被核彈近距離擊中,莫歌相信別說是他,就算是哥大胖也肯定扛不住。
所以,他的一切行動很大程度上都是以這方麵的考慮為出發點,即使還沒看到核彈的影子,也不影響他盡量避免那種不可測的結果。
還好,由於莫歌的介入,整個劇情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甚至於人類原本試圖用於吸引穆托注意的核彈也未能起到如期的效果。
事實上就在之前的兩天時間裏,人類曾經準備過不止一枚核彈頭,然後運著這玩意早早到達了他們預想中的位置:一個距離海岸線幾十公裏外的小島,試圖讓所有怪獸在此聚頭然後一次性消滅。
然而事實卻是,不僅是哥斯拉和爆雷龍對此毫無反應,甚至就連穆托都不為所動。
三隻怪獸依然我行我素的按照原定的路線前進,絲毫沒有往成為陷阱的海島移動的想法。
這是怎麽迴事?
人類對此一時間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是如果同樣的問題拋給莫歌,他卻能夠憑借對於泰坦生態的理解,很快說出個子醜寅卯。
首先,莫歌對核彈毫無反應最好理解,因為實際上不是泰坦巨獸的莫歌本身並不具備在核彈頭外殼層層防護阻隔的情況下發現那東西的能力。
在幾乎所有輻射都被特製的外殼遮擋的情況下,核彈頭和普通彈頭在莫歌看來大概也沒啥區別。
接著就是哥大胖,這家夥其實還有些不太好確定,畢竟關於哥大胖利用輻射能的能力還有許多未解之處,比如這個號稱移動的核動力爐的家夥,它體內或許存在的核能器官到底需不需要原料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