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戈特利布,性格有些偏執,為人極為內向,他從小成績不算好,是因為這貨嚴重偏科,文學基本零蛋,抽象的數學和物理門門滿分。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他最終還是考上了德國理工大學,主修應用數學和工程學。
如今,赫爾曼在ppdc擔任怪獸科學部科學主任,與身為怪獸粉的紐頓搭檔,主要通過數學研究預測開菊獸進攻的頻率、數量和精確時間。
這並非是簡單的統計學模型,而是根據蟲洞的電磁波反應和更多其他數據的綜合分析,通過這樣的分析,在很長時間以來赫爾曼的預測都顯示出了驚人的準確性,在ppdc與怪獸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功勞。
“數字是不會說謊的,政治、詩歌、承諾,這些統統都是謊言,數字是我們獲取真理最好的途徑。”這是他的人生格言。
也正是通過這種對於蟲洞更加深入本質的研究,赫爾曼分析認為,隨著怪獸穿越數量的增加,會迫使“蟲洞”這個突破點保持較長時間的穩固,到時候就是人類摧毀這個兩個世界咽喉地帶的最好時機。
之前環太平洋成員各國的行動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蟲洞那種神奇的時空屬性使得一切攻擊如同鏡花水月無法生效,但是等到通道穩固了,那麽人類就可以嚐試從內部破壞它。
所以黑將軍計劃了一次突襲行動,僅剩的幾架機甲獵人會以尤裏卡突襲者為核心,趁著怪獸穿越的時機直接突襲到蟲洞範圍,然後在蟲洞還未關閉的時候將120萬噸當量的核武器送入其中,瞬間將之摧毀。
當然計劃的另外一個關鍵就是那枚熱核彈頭,在這方麵俄國人有著非同尋常的優勢,按黑將軍的說法,他們什麽都弄得到。
計劃是否靠譜暫且不論,其中的危險性卻是顯而易見的,參與行動的最後幾架機甲獵人能有幾位最終生還實在很不好說。
不過在這個巔峰時期有三十幾架機甲獵人如今卻隻剩下三四架的情況下,既然還在堅持著駕駛機甲獵人的任務,那麽至少“不怕死”這個特征是每個人都具備的。
所以接下來就是等待時機,當然還有危險流浪者機甲狀態和兩位駕駛員的最後確認。
在這件事上,森真子是主要負責人。
她是ppdc最優秀的人員之一,此次正是由她主管三代機係列的修複工作,並且關於副駕駛候選人的初步遴選也是由她負責。
但是這個看似技術人員的小個子女性,實際上最為擅長的卻是機甲駕駛,曾經創下51戰51勝的模擬測試紀錄,虛擬開菊獸全部被殺死,這樣的成績連尤裏卡突襲者那位自命不凡的年輕駕駛員都比不上。
隻可惜,關於駕駛員的人選顯然最終決定權還在黑將軍手裏,而他卻並不同意讓自己的養女成為一名駕駛員。
在黑將軍的統領下,整個計劃正在穩步推進。
……
莫歌大概花了兩天時間才終於吃掉了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的第一份收獲。
這還是在開菊獸體內占據著大部分空間的空泡結構被他定義為“沒有食用價值”的丟棄、太過巨型的骨骼也同樣被一路拋棄掉的結果,否則就算是花費三倍以上的時間都不奇怪。
畢竟是一頭近乎百米身高的巨獸,從實際體積來算的話,起碼是莫歌本身的十幾二十倍。
想要完全吞下如此巨型的獵物可不容易。
如今總算去除了負擔的莫歌頓時覺得一身輕鬆,當然肚子裏由於不斷填飽著怪獸的血肉,此時有些鼓漲漲圓滾滾也是免不了的。
第一份素材就此算是收集完畢了,雖然這頭莫歌甚至想不起代號的開菊獸似乎沒有什麽特別的戰鬥能力,無非就是憑借身體素質硬碰硬而已,但是每一頭開菊獸其實都具備著一些同樣的基本能力,單單是這些能力就已經讓莫歌覺得收獲不菲了。
果然獲取獵物的方式還是撿屍最為簡單了,完全稱得上惠而不費啊。
不過雖然已經有了最基本的收獲,但是接下來的時間和可能獲得的更多收獲顯然也是不能放過的。
問題隻在於如何行事而已。
最簡單的當然就是繼續找機會撿屍,反正開菊獸和那些人類巨型機甲的戰鬥肯定是無法避免的,隻要莫歌在合適的時間內趕到幾處戰場的外圍,就大可以逸待勞嚐試再次撿屍。
隻是這個看似最簡單的方案其實也並不保險,畢竟在悉尼的時候莫歌還是占了個事發突然的便宜,在他真正現身之前,早已習慣了怪獸是一隻隻出現的人類自然是很難反應得過來。
而如今形勢就不一樣了,雖說莫歌暫時沒有表現出對於人類的敵意,甚至在許多方麵也都顯露出與開菊獸有所不同的特征,但是飽受開菊獸肆虐之苦的人類對於陌生怪獸的出現顯然也很難抱有樂觀態度,相當程度的敵意是可以預見的。
在這種情況下,莫歌如果還是像兩三天前那樣,在機甲獵人和開菊獸戰鬥結束之後才突然冒出來撿屍,成功率就十分堪憂了。
說不定到時候就有什麽陷阱在等著莫歌,而已經有了防備的人類大概也不會眼睜睜看著他靠近海岸線,在一旁暗搓搓窺視的。
所以一些看起來偏向激進的方案或許反而會更加穩妥一些。
想明白了這些問題的莫歌如今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盡快趕路,趕在人類和開菊獸展開下一次戰鬥之前到達合適的位置,然後對開菊獸展開半路攔截。
當然按照他對劇情的記憶,從悉尼事件之後,再次發生的開菊獸襲擊事件就不再是簡單的單一怪獸來襲了,而是所謂的雙重事件。
到時候莫歌幾乎肯定得同時麵對兩頭開菊獸,其中的風險自然也是極大的,畢竟莫歌甚至都還沒真正和開菊獸戰鬥過呢,單挑到底打不打得過都還兩說,更別說是一對二了。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他最終還是考上了德國理工大學,主修應用數學和工程學。
如今,赫爾曼在ppdc擔任怪獸科學部科學主任,與身為怪獸粉的紐頓搭檔,主要通過數學研究預測開菊獸進攻的頻率、數量和精確時間。
這並非是簡單的統計學模型,而是根據蟲洞的電磁波反應和更多其他數據的綜合分析,通過這樣的分析,在很長時間以來赫爾曼的預測都顯示出了驚人的準確性,在ppdc與怪獸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功勞。
“數字是不會說謊的,政治、詩歌、承諾,這些統統都是謊言,數字是我們獲取真理最好的途徑。”這是他的人生格言。
也正是通過這種對於蟲洞更加深入本質的研究,赫爾曼分析認為,隨著怪獸穿越數量的增加,會迫使“蟲洞”這個突破點保持較長時間的穩固,到時候就是人類摧毀這個兩個世界咽喉地帶的最好時機。
之前環太平洋成員各國的行動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蟲洞那種神奇的時空屬性使得一切攻擊如同鏡花水月無法生效,但是等到通道穩固了,那麽人類就可以嚐試從內部破壞它。
所以黑將軍計劃了一次突襲行動,僅剩的幾架機甲獵人會以尤裏卡突襲者為核心,趁著怪獸穿越的時機直接突襲到蟲洞範圍,然後在蟲洞還未關閉的時候將120萬噸當量的核武器送入其中,瞬間將之摧毀。
當然計劃的另外一個關鍵就是那枚熱核彈頭,在這方麵俄國人有著非同尋常的優勢,按黑將軍的說法,他們什麽都弄得到。
計劃是否靠譜暫且不論,其中的危險性卻是顯而易見的,參與行動的最後幾架機甲獵人能有幾位最終生還實在很不好說。
不過在這個巔峰時期有三十幾架機甲獵人如今卻隻剩下三四架的情況下,既然還在堅持著駕駛機甲獵人的任務,那麽至少“不怕死”這個特征是每個人都具備的。
所以接下來就是等待時機,當然還有危險流浪者機甲狀態和兩位駕駛員的最後確認。
在這件事上,森真子是主要負責人。
她是ppdc最優秀的人員之一,此次正是由她主管三代機係列的修複工作,並且關於副駕駛候選人的初步遴選也是由她負責。
但是這個看似技術人員的小個子女性,實際上最為擅長的卻是機甲駕駛,曾經創下51戰51勝的模擬測試紀錄,虛擬開菊獸全部被殺死,這樣的成績連尤裏卡突襲者那位自命不凡的年輕駕駛員都比不上。
隻可惜,關於駕駛員的人選顯然最終決定權還在黑將軍手裏,而他卻並不同意讓自己的養女成為一名駕駛員。
在黑將軍的統領下,整個計劃正在穩步推進。
……
莫歌大概花了兩天時間才終於吃掉了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的第一份收獲。
這還是在開菊獸體內占據著大部分空間的空泡結構被他定義為“沒有食用價值”的丟棄、太過巨型的骨骼也同樣被一路拋棄掉的結果,否則就算是花費三倍以上的時間都不奇怪。
畢竟是一頭近乎百米身高的巨獸,從實際體積來算的話,起碼是莫歌本身的十幾二十倍。
想要完全吞下如此巨型的獵物可不容易。
如今總算去除了負擔的莫歌頓時覺得一身輕鬆,當然肚子裏由於不斷填飽著怪獸的血肉,此時有些鼓漲漲圓滾滾也是免不了的。
第一份素材就此算是收集完畢了,雖然這頭莫歌甚至想不起代號的開菊獸似乎沒有什麽特別的戰鬥能力,無非就是憑借身體素質硬碰硬而已,但是每一頭開菊獸其實都具備著一些同樣的基本能力,單單是這些能力就已經讓莫歌覺得收獲不菲了。
果然獲取獵物的方式還是撿屍最為簡單了,完全稱得上惠而不費啊。
不過雖然已經有了最基本的收獲,但是接下來的時間和可能獲得的更多收獲顯然也是不能放過的。
問題隻在於如何行事而已。
最簡單的當然就是繼續找機會撿屍,反正開菊獸和那些人類巨型機甲的戰鬥肯定是無法避免的,隻要莫歌在合適的時間內趕到幾處戰場的外圍,就大可以逸待勞嚐試再次撿屍。
隻是這個看似最簡單的方案其實也並不保險,畢竟在悉尼的時候莫歌還是占了個事發突然的便宜,在他真正現身之前,早已習慣了怪獸是一隻隻出現的人類自然是很難反應得過來。
而如今形勢就不一樣了,雖說莫歌暫時沒有表現出對於人類的敵意,甚至在許多方麵也都顯露出與開菊獸有所不同的特征,但是飽受開菊獸肆虐之苦的人類對於陌生怪獸的出現顯然也很難抱有樂觀態度,相當程度的敵意是可以預見的。
在這種情況下,莫歌如果還是像兩三天前那樣,在機甲獵人和開菊獸戰鬥結束之後才突然冒出來撿屍,成功率就十分堪憂了。
說不定到時候就有什麽陷阱在等著莫歌,而已經有了防備的人類大概也不會眼睜睜看著他靠近海岸線,在一旁暗搓搓窺視的。
所以一些看起來偏向激進的方案或許反而會更加穩妥一些。
想明白了這些問題的莫歌如今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盡快趕路,趕在人類和開菊獸展開下一次戰鬥之前到達合適的位置,然後對開菊獸展開半路攔截。
當然按照他對劇情的記憶,從悉尼事件之後,再次發生的開菊獸襲擊事件就不再是簡單的單一怪獸來襲了,而是所謂的雙重事件。
到時候莫歌幾乎肯定得同時麵對兩頭開菊獸,其中的風險自然也是極大的,畢竟莫歌甚至都還沒真正和開菊獸戰鬥過呢,單挑到底打不打得過都還兩說,更別說是一對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