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為了應對接下來的變故,莫歌已經重新迴到了剛剛進入地底的位置。


    而就在這個最接近地表、算是地下空間最邊緣的地方,大量發光生物所散發的光芒也已經達到了地表世界晴朗天氣裏圓月懸空的程度。


    以莫歌的視力,在這樣的光照條件下視野基本和白天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在等待之餘,他繼續滿心新奇的探究著一些更加細節的問題。


    附近的整個地下空間中,都被一種接近青白顏色的光芒所籠罩,而散發出光芒的方位,則包含了洞窟上下左右的所有方向。


    主要由一些發光真菌、地衣、和其他形態奇異的微小植物生物所共同構成的群落散亂分布於洞窟的任意一處內壁,如果將視線沿著甬道一路延伸,還能明顯的分辨出這些緊貼於地下空間內壁生長著的生物群落越來越密集,直至幾乎覆蓋了每一處可供附著的空間。


    這幾乎讓莫歌有種自己正身處於一個由光芒所構成的甬道之中的感覺,甚至不禁聯想,沿著這光芒一路前進的話又將會遇到些什麽。


    實際上,莫歌之前已經深入過一段距離,這段類似洞窟的甬道確實隻能算是整個地下空間的邊緣角落而已,隻要繼續沿著甬道前進,周圍的空間就會迅速擴大,而更加廣闊的空間也會展現出更加神奇和壯觀的景象。


    不過就算隻著眼於眼前,單看這些處於邊緣地帶的生物群落構成,也已經能夠想象得到此處生態環境的複雜程度了。


    並且這種對於地下生命來說處於邊緣的“極端”環境,或許才更能昭示一些更加根本的問題。


    就像是莫歌曾經見識過許多的深海熱液噴口區生態,想要構成一個哪怕最簡單的生態係統,其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作為整個係統最底層的“生產者”角色。


    沒有“生產者”這個基礎,所謂的生態係統就沒有了最底層的基石,於是整個係統也就無從建立,不複存在。


    從目前看到的情況來判斷,以這些生長在洞壁之上的發光生物的豐富程度和覆蓋範圍來說,它們作為生產者這個角色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畢竟在一個封閉的穩定生態係統中,生產者的生產速度必須要比消費者或者分解者要大,覆蓋範圍也理應更加廣闊,否則整個生態係統也同樣會因此崩潰。


    但是生產者作為生態係統的基礎,它們之所以能夠繁衍生息、供養整個係統的上層建築,也不是憑空而來的。


    最直接的一個問題就是:這些真菌、地衣和看起來或許相對原始的植物,是靠什麽生長的?


    這裏可不是地表世界有恆古照耀的太陽光芒眷顧,也不是熱液噴口區有從地底源源不斷湧出的硫化氫可供氧化分解,至少莫歌並沒有聞到那種特殊的氣味,並且由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機物的方式似乎也很難擁有足夠的效率來形成複雜的生態係統。


    不過隻要想想生產者存在的根本價值,正是通過各種方式將環境中的無機物和能源納入自身,構成整個生態係統最基礎的物質來源,那麽某個猜測就很容易得出。


    整個地底空間環境中最為豐富的外界能源,不正是那強烈到讓莫歌都難以忍受的電離輻射,還有來自於地底深處的高溫嗎。


    隻是其中難解的問題就在於,輕微的電離輻射已經能夠對正常生物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而高強度的電離輻射更是能夠直接破壞生物體的構成基礎,影響細胞的生命活動周期,破壞dna分子,甚至導致細胞直接死亡。


    這樣的所謂能源,似乎隻能帶來破壞而無法成為生命生長的原動力,這甚至比地表之上的那些所謂生命禁區還要可怕得多。


    然而,這裏畢竟不是正常世界。


    或許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嚴酷的環境中,偶然間就有那麽一種或者幾種原始單細胞生物誕生並且適應了周圍的環境,又在無比漫長的時光中,生存、繁衍、進化出了一個以此為基礎的神奇生態環境呢?


    所有在此生存的生物,或許都存在著某種對抗輻射損傷的方法,比如某種對於基因的保護和修複機製?


    莫歌倒是由此聯想到了一個問題,或許在《火龍帝國》世界裏,那些火龍的超長壽命最初也是為了對抗沉睡的時候地下相對強烈的輻射才進化出某種基因修複能力,然後又同時導致了更長的壽命呢?


    然後再引申一下,是否這個世界的那些傳奇生物,也都是因為具備強大的基因保護和修複手段,才會擁有似乎無窮無盡的自然壽命呢?


    想到這裏,莫歌倒是挺期待這種能力,畢竟可以活得更久大概是所有智慧生命的共同追求之一吧。


    不過此時更加吸引他注意力的還是眼前這些看似渺小卻昭示著不凡的東西。


    如果真的如同他所猜測的那樣,在這個地底空間之中已經構成了一種以地熱和強輻射做為基礎能源的神奇生態係統,那麽對於莫歌來說最為寶貴的反而就不是一種兩種的特定生物了,而是整個生態最根源的東西。


    那種能夠適應高輻射高熱度環境的生物特性。


    因為既然能夠形成如此生態,那麽這種機製必然是在時光的磨礪下達到了某種相對完善的程度,而這種高效的能源密度或許也是巨型生物得以存在和生存的最根本原因。


    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產效率遠不及光合作用,因此在地表世界以光合作用為基礎的生態環境才是主流,發展出的生物個體複雜程度和體型也遠超前者。


    而強烈的電離輻射顯然在能源密度上來說比起跨越遙遠距離來到地球上的太陽光又要超出不知道多少倍,以此為基礎構成的生態係統可以供養出更加巨型的生物似乎就有了那麽一點可能。


    想到這些問題,莫歌就非常渴望得到這種深入到細胞最深層次的適應機製,也更加期待接下來的獵物到來。


    因為這代表的是一種非常完備和穩定的巨型生物存在體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某科學的超級哥斯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光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光菌並收藏某科學的超級哥斯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