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迴到海裏的莫歌有些別扭的扭了扭身子。
肩背部位鱗甲之下的大片新器官,特別是新生成的那對短翅肩甲對他的水中運動產生了些許影響。
不過相信他很快就會習慣的。
燦爛的陽光透過海水,照亮了整個淺海區域,給莫歌提供了良好的視野。
珊瑚礁,就如同茂密的海底叢林,為無數大小不一的生物們提供了棲身之地和豐富的食物。
莫歌的目的地也是那裏。
小魚小蝦們悠然自得的在珊瑚礁附近遊蕩著,對於莫歌的靠近似乎毫無防備。
但是莫歌知道,等到自己真正開始捕食的時候,那些警覺性十足,又輕盈靈活的家夥就會一哄而散,四處逃離或者躲入任何一個細小的縫隙。
這就是它們的生存策略,或許你可以少量的捕獲它們,但是想要填飽肚子卻也極不容易。
特別是對於莫歌這樣食量巨大的怪獸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這也是莫歌天天想著抓大魚,甚至有時候也會捕食那些不太跑得掉的甲殼生物的原因。
海洋中那些體型巨大的生物,基本上都有著固定的捕食目標和捕食地點,這才能夠滿足它們生存所需
但是這種穩定的生存策略卻不太適用於莫歌這種四處長途旅行的情況。
不過如今情況又有所不同了。
心裏打著壞主意的莫歌慢慢靠近那些零散的魚群,然後意識化作神經信號,刺激著發電器官,強大的電流在海水中擴散。
電流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有多快?
非常非常快。
理論上來說等同於光速。
所以在莫歌放出電擊的一瞬間,以他為圓心的幾米範圍內,所有的生物同時開始顫抖、僵直、死亡。
魚蝦蟹,甚至包括那些海洋軟體動物,無一幸免。
簡直堪稱是無差別攻擊,小範圍的生物滅絕武器啊!
莫歌對於這樣的效果非常滿意,他愜意的開始收拾那些在水中隨波漂浮的獵物,再也不用擔心它們到處亂鑽了。
這還隻是初步的試驗,莫歌感覺自己的“電量”還遠沒有到達極限,於是等到吃完第一批收獲後,他就遊向了下一個地點。
剛剛試驗的效果已經很不錯,但是攻擊範圍畢竟還是短了一點,海水作為電流的良好導體,隨著距離的增加,莫歌放出的電擊威力也在迅速降低。
這次莫歌打算試試看自己的極限,看看放出最大限度電擊的時候,有效作用範圍能夠增加到什麽程度。
但是他很快為自己的孟浪付出了代價。
當莫歌全力發出電擊的時候,生物電擊的威力確實大增,作用範圍也再度增加了一倍左右,無數生物瞬間受災滅亡,效果顯著。
然而,同樣在那一瞬間,莫歌突然渾身劇烈麻痹刺痛,肌肉不由自主的顫抖,整個胸腔更是感覺被砸了一棍子似的,心髒都狠狠抽搐了幾下。
他自己也受到了電擊的傷害。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畢竟莫歌自身的體積擺在那裏,他在自己身上附加的發電器官的體積自然也遠超自然界中原有的那些發電生物。
即便是號稱電壓最強的成年體電鰻,和他比起來也多有不如。
實際上,如果是一隻電鰻發出如此強力的電擊,那麽它瞬間就會電死自己。
雖然海水是電的良好導體,但是並不是說電流就不會經過發電生物的本身了。
身處於海水之中的生物會與海水形成一個個並聯電路,電流會以相應的電阻比值分別通過海水和生物體。
這也是電擊能夠傷害水中生物的原理,這樣的過程即便是發電生物本身都無法避免。
隻是通常發電生物本身都會具有相應的絕緣組織,可以盡量減少電流通過自身。
所以說,生物電擊能力的疊加是有極限的,並不是越大越好。
這也是海中發電生物的發電能力遠不如主要生活在淡水中電鰻的原因之一。
因為它們不需要那麽強的電壓,也沒有電鰻那麽完善的絕緣結構。
實際上莫歌本身也沒有用絕緣膠質層包裹住全身上下,正常情況下他第一下電擊就會電傷自己了,但是他在不經意之間卻擁有了另外一種效果不錯的絕緣結構。
樹脂鱗甲。
覆蓋全身的樹脂鱗甲極大的增加了莫歌本身的電阻值,這才使得他沒有在最強功率的電擊下受到太大傷害。
是的,雖然那一瞬間讓他挺難受的,但是莫歌還是很快恢複了對身體的控製,並沒有因此受傷。
他或許不知道以上那些關於海洋和技師會好點,管理比較嚴格,他如果要學技術,去技師好點,學校宿舍,安保,進出校門也有門禁,管理相對南洋和華天嚴格規範電擊的具體原理,但是憑借真實的身體感受,他還是很快找到了合適的放電量。
以他如今的發電器官體積,他在海水中大概可以放出六七成的電力而幾乎不會傷到自身。
嗯,隻是幾乎,隨著放電量的增大,渾身隱隱發麻什麽的也是難以避免的。
於是,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莫歌都在熟悉著關於電擊能力的使用。
探究著自身的極限,嚐試著多少電擊可以電暈多大的獵物,又需要多強的電擊才能直接擊斃獵物。
他很快發現,對於電擊的承受能力與生物本身的體積是息息相關的。
越大型的生物越不容易電暈、電死。
莫歌還發現,適量的電擊可以輕易引起生物的劇烈痙攣,這樣的痙攣雖然無法直接使得獵物死亡,卻能夠迅速解除獵物的抵抗。
性價比極高。
實際上,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都有著類似的肌肉組織和基礎神經結構,這種結構對於電流的抵抗能力是基本一致的,適量的電擊很容易就會引發這些結構的劇烈反應。
所謂的電擊致命,大多數也是因為電流經過肌體之後引起心髒停搏和唿吸麻痹,而絕不是直接把肉體電熟了之類的。
而最為神奇的則是,莫歌發現自己似乎多了一種頗為有效的感知方式。
當他緩緩放出微量電擊的時候,他夠清晰感覺到這些電流在身邊形成了一個不斷擴散的“圈子”。
肩背部位鱗甲之下的大片新器官,特別是新生成的那對短翅肩甲對他的水中運動產生了些許影響。
不過相信他很快就會習慣的。
燦爛的陽光透過海水,照亮了整個淺海區域,給莫歌提供了良好的視野。
珊瑚礁,就如同茂密的海底叢林,為無數大小不一的生物們提供了棲身之地和豐富的食物。
莫歌的目的地也是那裏。
小魚小蝦們悠然自得的在珊瑚礁附近遊蕩著,對於莫歌的靠近似乎毫無防備。
但是莫歌知道,等到自己真正開始捕食的時候,那些警覺性十足,又輕盈靈活的家夥就會一哄而散,四處逃離或者躲入任何一個細小的縫隙。
這就是它們的生存策略,或許你可以少量的捕獲它們,但是想要填飽肚子卻也極不容易。
特別是對於莫歌這樣食量巨大的怪獸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這也是莫歌天天想著抓大魚,甚至有時候也會捕食那些不太跑得掉的甲殼生物的原因。
海洋中那些體型巨大的生物,基本上都有著固定的捕食目標和捕食地點,這才能夠滿足它們生存所需
但是這種穩定的生存策略卻不太適用於莫歌這種四處長途旅行的情況。
不過如今情況又有所不同了。
心裏打著壞主意的莫歌慢慢靠近那些零散的魚群,然後意識化作神經信號,刺激著發電器官,強大的電流在海水中擴散。
電流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有多快?
非常非常快。
理論上來說等同於光速。
所以在莫歌放出電擊的一瞬間,以他為圓心的幾米範圍內,所有的生物同時開始顫抖、僵直、死亡。
魚蝦蟹,甚至包括那些海洋軟體動物,無一幸免。
簡直堪稱是無差別攻擊,小範圍的生物滅絕武器啊!
莫歌對於這樣的效果非常滿意,他愜意的開始收拾那些在水中隨波漂浮的獵物,再也不用擔心它們到處亂鑽了。
這還隻是初步的試驗,莫歌感覺自己的“電量”還遠沒有到達極限,於是等到吃完第一批收獲後,他就遊向了下一個地點。
剛剛試驗的效果已經很不錯,但是攻擊範圍畢竟還是短了一點,海水作為電流的良好導體,隨著距離的增加,莫歌放出的電擊威力也在迅速降低。
這次莫歌打算試試看自己的極限,看看放出最大限度電擊的時候,有效作用範圍能夠增加到什麽程度。
但是他很快為自己的孟浪付出了代價。
當莫歌全力發出電擊的時候,生物電擊的威力確實大增,作用範圍也再度增加了一倍左右,無數生物瞬間受災滅亡,效果顯著。
然而,同樣在那一瞬間,莫歌突然渾身劇烈麻痹刺痛,肌肉不由自主的顫抖,整個胸腔更是感覺被砸了一棍子似的,心髒都狠狠抽搐了幾下。
他自己也受到了電擊的傷害。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畢竟莫歌自身的體積擺在那裏,他在自己身上附加的發電器官的體積自然也遠超自然界中原有的那些發電生物。
即便是號稱電壓最強的成年體電鰻,和他比起來也多有不如。
實際上,如果是一隻電鰻發出如此強力的電擊,那麽它瞬間就會電死自己。
雖然海水是電的良好導體,但是並不是說電流就不會經過發電生物的本身了。
身處於海水之中的生物會與海水形成一個個並聯電路,電流會以相應的電阻比值分別通過海水和生物體。
這也是電擊能夠傷害水中生物的原理,這樣的過程即便是發電生物本身都無法避免。
隻是通常發電生物本身都會具有相應的絕緣組織,可以盡量減少電流通過自身。
所以說,生物電擊能力的疊加是有極限的,並不是越大越好。
這也是海中發電生物的發電能力遠不如主要生活在淡水中電鰻的原因之一。
因為它們不需要那麽強的電壓,也沒有電鰻那麽完善的絕緣結構。
實際上莫歌本身也沒有用絕緣膠質層包裹住全身上下,正常情況下他第一下電擊就會電傷自己了,但是他在不經意之間卻擁有了另外一種效果不錯的絕緣結構。
樹脂鱗甲。
覆蓋全身的樹脂鱗甲極大的增加了莫歌本身的電阻值,這才使得他沒有在最強功率的電擊下受到太大傷害。
是的,雖然那一瞬間讓他挺難受的,但是莫歌還是很快恢複了對身體的控製,並沒有因此受傷。
他或許不知道以上那些關於海洋和技師會好點,管理比較嚴格,他如果要學技術,去技師好點,學校宿舍,安保,進出校門也有門禁,管理相對南洋和華天嚴格規範電擊的具體原理,但是憑借真實的身體感受,他還是很快找到了合適的放電量。
以他如今的發電器官體積,他在海水中大概可以放出六七成的電力而幾乎不會傷到自身。
嗯,隻是幾乎,隨著放電量的增大,渾身隱隱發麻什麽的也是難以避免的。
於是,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莫歌都在熟悉著關於電擊能力的使用。
探究著自身的極限,嚐試著多少電擊可以電暈多大的獵物,又需要多強的電擊才能直接擊斃獵物。
他很快發現,對於電擊的承受能力與生物本身的體積是息息相關的。
越大型的生物越不容易電暈、電死。
莫歌還發現,適量的電擊可以輕易引起生物的劇烈痙攣,這樣的痙攣雖然無法直接使得獵物死亡,卻能夠迅速解除獵物的抵抗。
性價比極高。
實際上,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都有著類似的肌肉組織和基礎神經結構,這種結構對於電流的抵抗能力是基本一致的,適量的電擊很容易就會引發這些結構的劇烈反應。
所謂的電擊致命,大多數也是因為電流經過肌體之後引起心髒停搏和唿吸麻痹,而絕不是直接把肉體電熟了之類的。
而最為神奇的則是,莫歌發現自己似乎多了一種頗為有效的感知方式。
當他緩緩放出微量電擊的時候,他夠清晰感覺到這些電流在身邊形成了一個不斷擴散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