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來了這麽多人,卻沒有一點嘈雜的聲音,大家都在默默的做自己的事,就連交談都是小聲的說話,生怕驚擾了死者安寧。


    不一會兒,村長急匆匆地趕過來了,他安排了幾個人幫忙搭靈棚,又讓幾個年輕小夥子到鎮上幫著買菜。


    小文的父親見他來了,把他請到裏屋,跟他商量老人土葬的事。


    村長聽說老爺子想土葬,就葬在家裏的院子裏,思忖了一下,還是一口答應下來,“行。這些年你們家住在這裏,咱們村才太平下來,老人家是咱們村裏的守護神,他要是葬在這裏,村裏的人也心安,以後咱們村裏的人就在這裏供著他。這件事村裏給批準了,鎮裏也知道這裏的情況,我去上報一下就行了。”


    小文的父親連忙道謝,“村長,謝謝你,讓你費心了。”


    “是咱們村的人應該感謝你爹,要不是他,咱們哪有這太平日子過?老爺子這麽大年歲了,壽終正寢,算是喜喪。你也要節哀。”村長說著歎了口氣:“老爺子是好人呐,咱們村的人還商量著等他八十的時候給他慶祝八十大壽呢,哪成想……。唉!”


    小文的父親聽了這話,眼圈兒都紅了,幾個小輩也都低頭抹眼淚。


    高勁在一旁聽著,心想村長這哪是勸人啊?他不勸還好,這一勸,勸哭了一大片。


    小文的哥哥和方正開車到鎮上去置辦好了喪葬用品,買了香燭紙錢,花圈和紙人紙馬不買現成的,隻買好了竹篾和彩紙,然後自己家人親自紮。


    靈棚很快就搭好了。高遠掐算好了時辰,把老人的遺體安放在靈棚裏,在老人的頭頂點上了長明燈。


    小文的哥哥穿上了孝服,帶著浩浩在靈棚裏給老人守靈,有過來祭拜的,他們就在靈棚裏麵磕頭還禮。


    全村的人幾乎都來了,一個個哭著喊著。年長一些的叫著高叔。年紀輕的叫著高爺爺,排著隊給老爺子磕頭。


    中午的時候,鎮長也過來了。給老爺子送上了花圈,到老爺子的靈前行過了禮,轉頭看著滿院子眼淚汪汪的鄉親,然後握著小文父親的手。和藹地說道:“村長跟我說了,你們家的事特事特辦。就按照老人家的遺願把他葬在這裏吧,老人家濟世救人一輩子,讓他入土為安也是合情合理。”


    *


    村裏的女人都聚集到高家的廚房裏,幫小文的媽媽準備中午招待鄉親的午飯。辦喪事的這種飯一般都很素淡。但是也不能怠慢了來幫忙的鄉親,所以不管誰家辦喪事,同村的女人都會過來幫忙做飯。


    隻是來高家幫忙幹活的人太多了。本來很寬敞的廚房裏站滿了人,做菜的人連個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


    孟二嬸一看這樣不行。大家都擠在這裏,太亂了。於是就留下了幾個幹活麻利的小媳婦在這裏幫忙,讓其他的人先迴家。


    “順子媳婦兒,老三媳婦兒,你們幾個留在這裏幫忙,其他人先迴家吧,等需要你們幹活的時候再叫你們。”她嘮嘮叨叨地說道:“我知道大家都想盡一份兒心,可是不差這一天了,明天你們再換班來。”她說著,又對小文媽說道:“高大夫對咱們全村都有恩,這些年,大人小孩有個大病小災的,都沒少麻煩他,他山上采的那些藥,治好了多少人呐。現在臨了了,大家不為他做點兒什麽,總覺得欠著他的人情呢。”


    她這一抹眼淚,大家也都跟著她難過。


    小文的媽媽知道她們的心意,但是她不善言辭,隻得訥訥地說:“大家都是鄉親,都是應該的。”


    *


    從早晨到晚上,陽光看著村裏的人來了一撥又一撥,院子裏的花圈都堆滿了,來吊唁的男女老少很少都行鞠躬禮,都是來了就跪到靈前磕頭,再耽擱一會兒,才一步三迴頭的走。


    晚上,屋裏外麵的燈都亮了起來,浩浩在靈棚裏呆了一天,已經很累了,小文讓哥哥把孩子抱出來先睡覺,她進去給爺爺守靈。


    吃過了晚飯,家裏的人群依然沒有散去,屋子裏坐不下,大家就從家裏拿來了凳子和小馬紮,坐在院子裏。這麽多人也沒有說笑嘮閑嗑的,大家都在低頭做事,不做事也都安靜的呆著;上百號人,中午和晚上吃過了兩頓飯,屋子裏和院子裏也是幹幹淨淨,廚房也有人幫助收拾整齊,明天要做的菜都已經擇好了,整整齊齊的碼在灶台上。


    她想起徐娟的弟弟辦喪事的時候,也是有熱心的村鄰幫忙,但是也難免淩亂,晚上閑來無事守靈的時候,那幫人還湊了好幾堆打撲克打麻將,甚至還會說說笑笑。


    跟現在這副悲傷肅穆的場景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這一天來了好多人,原來村裏的人這麽多呢。”她自言自語地說道。


    坐在她身邊的二嬸聽她這麽說,輕聲說道:“今天來的不全是咱們村的人,十裏八鄉得過高大夫恩惠的都來了。還有沒接到信兒的,估計明天能到。高大夫醫術高,心又善,他那一屋子藥匣裏的藥啥時候都沒斷過,每年到季節了,他就到山裏采藥,一進山就是兩三個月,采來的藥材聽說老值錢了,他也不高價賣,鄉裏鄉親的誰有個疑難雜症了,他都是半買半送,有錢就給沒錢就算。他都七十多歲的人了,去年還帶著小文他爹上山了呢,下山迴家的時候,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兒;咱們都擔心他的身體扛不住,勸他今年別上山了,他還說要趁著八十歲之前再進一趟山,哪成想,今年這山剛剛放青,他就先走了。”


    陽光聽她嘮嘮叨叨地說著,心裏也不那麽堵得慌了:老爺子雖然走了,可是還有人念著他的好,這些他守護的鄉鄰都是有良心,知道感恩的人,他也算沒有白白犧牲。


    這些人是念著他的恩來送他走的,跟徐娟家裏那樣出於憐憫同情才去幫忙的心態自然不同。


    她看著院子裏那顆大槐樹,樹上幹幹淨淨,一個鬼影都沒有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火撩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扇並收藏鬼火撩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