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醃菜去京城
送走了老劉叔,大家開始刷壇子,院子裏的活兒幹得熱火朝天的,錢奶奶也躺不住了,雖然有點兒累,但能在這個院子裏,體現出自己是有價值的,並不隻是吃白飯的,錢奶奶就很有幹勁兒。
她覺得她特別願意生活在這個院子裏,雖然這裏隻是一個遠離了村落的低矮小院兒,但院子裏的人都是善良的,院子裏的事兒都是樸素的,現在自己能吃能睡,身體不知道好了多少,過去的生活,似乎已經很遙遠了。
人多力量大,醃菜壇子一會兒就刷好,看著透出青白底瓷的細瓷壇子,上麵漂亮的天青色花樣,大人還好一些,大妮兒就有點兒愛不釋手的,
“春暖姐,真漂亮,竟然還有這麽漂亮的醃菜壇子的呢。”
在大妮兒的想象裏,醃菜壇子就隻能是那些粗瓷的壇子,壇口和裏麵摸起來都剌手,即使外麵上了一層厚釉,你用手摸,也是有一個一個突起,不是平平整整的,而眼前的這些明顯不是。
這些壇子一直到壇口都是光溜順滑的,用手摸起來,沒有一點紮手的地兒,壇子裏麵也很光滑,雖然比不上外麵這麽順滑,但摸起來起碼不剌手啊,隻是有一點點粗糙而已。
而且,這壇子外麵除了青菜的圖案以外,這些是字麽,也好漂亮啊,
“春暖姐,這幾個是字嗎?怎麽念?”
大妮兒用纖細的食指,小心地描繪著那幾個字,然後側過頭來,問春暖姐。
“這幾個字是——好春脆菜。”
別人沒太深想這幾個字的意義,竇旺好卻是猛地把目光對上了壇子上的字,他就覺得這兩個字眼熟麽,沒想到……沒想到……
竇旺好把目光朝春暖望過去,林春暖倒是沒有注意到旺好哥把視線調過來,還在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大妮兒念著,
“好——春——脆——菜。”
林春暖也是用食指的指尖一個字一個字的劃過那幾個字,竇旺好的視線就幾乎和那個指尖黏在了一起,他的名字呢,當初給茶葉起名字的時候,春暖就說了,要用兩個人的名字,旺好的好,春暖的春,沒想到,這一次,她依然用了這個兩個字。
竇旺好說不出心裏是一種什麽樣的情緒,似乎是被信任著,又似乎是被依靠著,或者說是被托付著的,總之,就好像在林春暖的人生中,自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是不可或缺的人一樣。
這種感覺,讓他終於正視了自己的存在,他不再是一個人人喊打的克星了,什麽天煞孤星之類的,已經好久都不再有人提起,曾經唾棄他的人,卻能坐在他的院子裏開開心心地吃飯,在他的院子前來來往往。
這一切,都是眼前這個小姑娘帶給他的,他該是有多幸運,能在孤單的人生裏,遇上這個人,然後跟著她前行,看著自己的生活,發生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想想當初第一次的遇見,自己但凡稍有猶豫,這一切,都成了水中花。
竇旺好捏了捏拳頭,好不容易才把目光收迴來,
“來吧,這幾個壇子已經曬幹了,大家開始動手吧。”
他能做的,好好的幫她,好好的保護她,好好的讓她活得開心、幸福。
“幹了麽,旺好哥,那大家開幹吧,爭取把這些在做晚飯之前醃出來,大家辛苦啦,晚上有蝦有肉有蛋羹啊。”
林春暖小手一揮,很有些將軍引戰沙場的意思,隻是,那隻小小的手掌,讓她的威勢減了不少。
雖然大家工作的挺辛苦,但美食的誘惑還是很強大的,特別是對平地來說,有蝦有肉有蛋羹的菜肴,簡直是他夢寐以求的啊,所以那雙搬起青菜的手,和來迴奔跑的腿,快得別人都跟不上了。
雖然錢奶奶的一個人做撒鹽和調料的工作,但好在她不用來迴的跑,隻要站在原地,往壇子裏碼好的菜上麵均勻的撒上一層就行了,其他人就負責碼菜,一層一層的把曬幹的菜碼好在壇子裏,就算完成任務。
幾個人越配合越熟練,最後幾乎是一個醃菜壇子,刷刷地幾下子就能弄好了,那速度簡直是難以想象,林春暖突然想起現代的一句廣告詞兒來,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隻要你想,隻要你付出努力,成功就會出現在眼前。
張柳炒完了茶出來,就看到了這一幕,她簡直要驚呆了,這是什麽速度,從來沒想到醃菜是可以這樣的,她本來想幫忙的,沒想到依舊幫不上,所以她把收沒有晾曬的青菜幫忙晾上後,就拿著盆子開始洗薄荷了。
這個活兒不重,但需要耐心,自從家裏采薄荷開始,張柳還真沒洗過呢,這一動起手來,才發覺也不是什麽好做的工作,她當初還覺得把好做的活兒讓給旺好和錢奶奶,現在才知道,是自己想當然了。
因為每一片薄荷葉子摘下來的時候,手勁兒都要使均勻了,不然葉子就會碎掉,薄荷梗也要摘得幹幹淨淨,這樣洗淨、曬好、切段,才顯得品質好,才能送到藥鋪去賣個好價錢。
知道了這個工作不好做,張柳就做得小心了些,但這樣的工作也不過就是熟能生巧罷了,一會兒她就做得得心應手了,一個人洗薄荷稍顯費事兒一些,要一道一道工序的來。
先摘葉子扔進裝滿水的大盆,夠一大盆了,洗第一遍,然後撈到第二個盆子裏,再洗第二遍,最後撈出來攤在大竹匾裏晾曬,這第一批薄荷葉算是弄完了,然後再接著弄下一批。
張柳在這邊一盆一盆地洗著薄荷葉,那邊的醃菜也在一壇一壇的出,速度飛快,張柳偶爾抬頭看過去,覺得眼花繚亂的,張柳的嘴角就含著一絲笑意,這日子過得真是太有奔頭,不說這醃菜能賣得如何,就院子裏這熱熱鬧鬧的勁兒,已經足夠她開心了。
曾經的張柳,是被圈(juan一聲)院子不許出門的,偶爾因為做活兒出一次門,要是被林家老太太看到她跟外人說話,那迴來必定是一頓打罵,使得她嫁進靠山村這麽些年來,竟然沒有一個能聊得來的,說得上話兒的朋友。
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家都願意跟她說話、聊天,就算是急著有事要做,匆匆地擦肩而過時,也不會忘了跟她打聲招唿的,這樣的感覺真的太好了,這樣張柳覺得,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是可以有自己思想的,而不是被林家禁錮著的行屍走肉。
薄荷葉洗完,薄荷梗就好弄多了,起碼它不易碎,所以這動作就更快了些,當她把這些都弄完,準備進屋去做晚飯時,那邊傳來一聲歡唿,張柳抬頭看過去,春暖正和大妮兒抱在一起,兩個小姑娘歡快的蹦著,其他人則在一邊看得滿臉笑容。
隻有錢奶奶緊張的攔著兩個小姑娘,
“小心著點兒,小心著點兒。“
怕她們兩個蹦高興了,再把壇子撞翻了。
蹦躂夠了的林春暖,讓平地和竇旺好往倉房裏搬壇子,
“把這些也搬進倉房裏去吧,平地叔、旺好哥,三天後就裝車了。”
壇子口都密封好了,說起來,醃菜最難的步驟,一個是洗菜,一個就是封口了。
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麽特殊的工具和材料用來封口用,酒壇子什麽的,都是用泥封的,可春暖覺得,如果用泥封的話,會不會在開封的時候,把泥弄到醃菜裏去,那樣也太不衛生了,而且也影響口味呀。
而且醃菜壇子也不用像酒壇子那樣封得那麽密實,她就用兩層幹淨的白布鋪在壇子口上,蓋上壇子蓋,這樣就幾乎是嚴實合縫了,再在上麵蒙一層油紙,把壇子口封好,這樣處理的醃菜壇子,既實用又美觀隻是很浪費白布和油紙。
但這點投入林春暖還是舍得的,隻要在價錢上找迴來,那就好了嘛,特別是油紙下露出一圈純白的布邊,配著青白瓷壇上的花紋圖樣,別提多有感覺了,簡直就是藝術品。
林春暖囑咐了竇旺好,到了京城那邊,隻把每樣醃菜打開一壇就好,其它的都直接原樣擺在貨架上,如果她是顧客的話,她就會連著壇子買迴去的,畢竟,看起來太好看了,簡直可以當擺件兒了,當然,連壇子買,那價錢又不一樣了。
對於春暖的話,竇旺好肯定是牢牢記得的,所以在三天後,當老劉叔趕著車送又一批壇子過來,順便把那兩輛去京城的馬車也帶過來的時候,竇旺好就帶著春暖的囑咐上路了。
隻是,這一次走的不是竇旺好一個人,張楊跟著去了京城,因為有兩輛車,張柳又實在是擔心旺好人太小,地裏的水稻也都插好秧了,就等著過兩天間苗了,地裏家裏都能忙得開,張柳就跟大閨女商量著,不如讓她大舅也跟過去。
到底是自家人,放心不說,兩人也能有個伴,而且,張楊好歹也是個大人啊,真要是在京城裏找不著柳雲鶴,旺好也有個商量不是,一趟京城都跑了,也不差一個人的食宿費用了。
林春暖哪是怕花這點兒錢呢,隻是,娘親的擔心也是對的,真要有個什麽事兒,兩人好歹有個商量,而且,總不能趕著醃菜壇子滿街跑,一旦需要去尋路問店什麽的,車上留個人守著也是好的。
所以娘倆商量過去,張楊就跟著竇旺好一起去了京城,林春暖在兩個人身上分別帶了錢,這樣就算一個人的錢弄丟了或者怎麽樣,另一個人身上還有得用,算是能夠相互照應著。
張楊很高興自己來妹妹這裏一趟,竟然能有機會去京城,直到上了馬車之後,他還在咧嘴傻笑個不停呢,張柳還給他帶了兩身新衣服,都是新做的,正好帶著路上換洗。
就這樣,醃菜終於踏上了去京城的路,張鬆和竇旺好都是有些緊張的,好在兩位趕車的師傅都是去過京城的,一路上的住宿,倒都能找到合適的地點,倒是省了很多的事兒,三天後,兩輛馬車終於進了京城,停在了城門裏靠左的位置。
送走了老劉叔,大家開始刷壇子,院子裏的活兒幹得熱火朝天的,錢奶奶也躺不住了,雖然有點兒累,但能在這個院子裏,體現出自己是有價值的,並不隻是吃白飯的,錢奶奶就很有幹勁兒。
她覺得她特別願意生活在這個院子裏,雖然這裏隻是一個遠離了村落的低矮小院兒,但院子裏的人都是善良的,院子裏的事兒都是樸素的,現在自己能吃能睡,身體不知道好了多少,過去的生活,似乎已經很遙遠了。
人多力量大,醃菜壇子一會兒就刷好,看著透出青白底瓷的細瓷壇子,上麵漂亮的天青色花樣,大人還好一些,大妮兒就有點兒愛不釋手的,
“春暖姐,真漂亮,竟然還有這麽漂亮的醃菜壇子的呢。”
在大妮兒的想象裏,醃菜壇子就隻能是那些粗瓷的壇子,壇口和裏麵摸起來都剌手,即使外麵上了一層厚釉,你用手摸,也是有一個一個突起,不是平平整整的,而眼前的這些明顯不是。
這些壇子一直到壇口都是光溜順滑的,用手摸起來,沒有一點紮手的地兒,壇子裏麵也很光滑,雖然比不上外麵這麽順滑,但摸起來起碼不剌手啊,隻是有一點點粗糙而已。
而且,這壇子外麵除了青菜的圖案以外,這些是字麽,也好漂亮啊,
“春暖姐,這幾個是字嗎?怎麽念?”
大妮兒用纖細的食指,小心地描繪著那幾個字,然後側過頭來,問春暖姐。
“這幾個字是——好春脆菜。”
別人沒太深想這幾個字的意義,竇旺好卻是猛地把目光對上了壇子上的字,他就覺得這兩個字眼熟麽,沒想到……沒想到……
竇旺好把目光朝春暖望過去,林春暖倒是沒有注意到旺好哥把視線調過來,還在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大妮兒念著,
“好——春——脆——菜。”
林春暖也是用食指的指尖一個字一個字的劃過那幾個字,竇旺好的視線就幾乎和那個指尖黏在了一起,他的名字呢,當初給茶葉起名字的時候,春暖就說了,要用兩個人的名字,旺好的好,春暖的春,沒想到,這一次,她依然用了這個兩個字。
竇旺好說不出心裏是一種什麽樣的情緒,似乎是被信任著,又似乎是被依靠著,或者說是被托付著的,總之,就好像在林春暖的人生中,自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是不可或缺的人一樣。
這種感覺,讓他終於正視了自己的存在,他不再是一個人人喊打的克星了,什麽天煞孤星之類的,已經好久都不再有人提起,曾經唾棄他的人,卻能坐在他的院子裏開開心心地吃飯,在他的院子前來來往往。
這一切,都是眼前這個小姑娘帶給他的,他該是有多幸運,能在孤單的人生裏,遇上這個人,然後跟著她前行,看著自己的生活,發生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想想當初第一次的遇見,自己但凡稍有猶豫,這一切,都成了水中花。
竇旺好捏了捏拳頭,好不容易才把目光收迴來,
“來吧,這幾個壇子已經曬幹了,大家開始動手吧。”
他能做的,好好的幫她,好好的保護她,好好的讓她活得開心、幸福。
“幹了麽,旺好哥,那大家開幹吧,爭取把這些在做晚飯之前醃出來,大家辛苦啦,晚上有蝦有肉有蛋羹啊。”
林春暖小手一揮,很有些將軍引戰沙場的意思,隻是,那隻小小的手掌,讓她的威勢減了不少。
雖然大家工作的挺辛苦,但美食的誘惑還是很強大的,特別是對平地來說,有蝦有肉有蛋羹的菜肴,簡直是他夢寐以求的啊,所以那雙搬起青菜的手,和來迴奔跑的腿,快得別人都跟不上了。
雖然錢奶奶的一個人做撒鹽和調料的工作,但好在她不用來迴的跑,隻要站在原地,往壇子裏碼好的菜上麵均勻的撒上一層就行了,其他人就負責碼菜,一層一層的把曬幹的菜碼好在壇子裏,就算完成任務。
幾個人越配合越熟練,最後幾乎是一個醃菜壇子,刷刷地幾下子就能弄好了,那速度簡直是難以想象,林春暖突然想起現代的一句廣告詞兒來,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隻要你想,隻要你付出努力,成功就會出現在眼前。
張柳炒完了茶出來,就看到了這一幕,她簡直要驚呆了,這是什麽速度,從來沒想到醃菜是可以這樣的,她本來想幫忙的,沒想到依舊幫不上,所以她把收沒有晾曬的青菜幫忙晾上後,就拿著盆子開始洗薄荷了。
這個活兒不重,但需要耐心,自從家裏采薄荷開始,張柳還真沒洗過呢,這一動起手來,才發覺也不是什麽好做的工作,她當初還覺得把好做的活兒讓給旺好和錢奶奶,現在才知道,是自己想當然了。
因為每一片薄荷葉子摘下來的時候,手勁兒都要使均勻了,不然葉子就會碎掉,薄荷梗也要摘得幹幹淨淨,這樣洗淨、曬好、切段,才顯得品質好,才能送到藥鋪去賣個好價錢。
知道了這個工作不好做,張柳就做得小心了些,但這樣的工作也不過就是熟能生巧罷了,一會兒她就做得得心應手了,一個人洗薄荷稍顯費事兒一些,要一道一道工序的來。
先摘葉子扔進裝滿水的大盆,夠一大盆了,洗第一遍,然後撈到第二個盆子裏,再洗第二遍,最後撈出來攤在大竹匾裏晾曬,這第一批薄荷葉算是弄完了,然後再接著弄下一批。
張柳在這邊一盆一盆地洗著薄荷葉,那邊的醃菜也在一壇一壇的出,速度飛快,張柳偶爾抬頭看過去,覺得眼花繚亂的,張柳的嘴角就含著一絲笑意,這日子過得真是太有奔頭,不說這醃菜能賣得如何,就院子裏這熱熱鬧鬧的勁兒,已經足夠她開心了。
曾經的張柳,是被圈(juan一聲)院子不許出門的,偶爾因為做活兒出一次門,要是被林家老太太看到她跟外人說話,那迴來必定是一頓打罵,使得她嫁進靠山村這麽些年來,竟然沒有一個能聊得來的,說得上話兒的朋友。
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家都願意跟她說話、聊天,就算是急著有事要做,匆匆地擦肩而過時,也不會忘了跟她打聲招唿的,這樣的感覺真的太好了,這樣張柳覺得,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是可以有自己思想的,而不是被林家禁錮著的行屍走肉。
薄荷葉洗完,薄荷梗就好弄多了,起碼它不易碎,所以這動作就更快了些,當她把這些都弄完,準備進屋去做晚飯時,那邊傳來一聲歡唿,張柳抬頭看過去,春暖正和大妮兒抱在一起,兩個小姑娘歡快的蹦著,其他人則在一邊看得滿臉笑容。
隻有錢奶奶緊張的攔著兩個小姑娘,
“小心著點兒,小心著點兒。“
怕她們兩個蹦高興了,再把壇子撞翻了。
蹦躂夠了的林春暖,讓平地和竇旺好往倉房裏搬壇子,
“把這些也搬進倉房裏去吧,平地叔、旺好哥,三天後就裝車了。”
壇子口都密封好了,說起來,醃菜最難的步驟,一個是洗菜,一個就是封口了。
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麽特殊的工具和材料用來封口用,酒壇子什麽的,都是用泥封的,可春暖覺得,如果用泥封的話,會不會在開封的時候,把泥弄到醃菜裏去,那樣也太不衛生了,而且也影響口味呀。
而且醃菜壇子也不用像酒壇子那樣封得那麽密實,她就用兩層幹淨的白布鋪在壇子口上,蓋上壇子蓋,這樣就幾乎是嚴實合縫了,再在上麵蒙一層油紙,把壇子口封好,這樣處理的醃菜壇子,既實用又美觀隻是很浪費白布和油紙。
但這點投入林春暖還是舍得的,隻要在價錢上找迴來,那就好了嘛,特別是油紙下露出一圈純白的布邊,配著青白瓷壇上的花紋圖樣,別提多有感覺了,簡直就是藝術品。
林春暖囑咐了竇旺好,到了京城那邊,隻把每樣醃菜打開一壇就好,其它的都直接原樣擺在貨架上,如果她是顧客的話,她就會連著壇子買迴去的,畢竟,看起來太好看了,簡直可以當擺件兒了,當然,連壇子買,那價錢又不一樣了。
對於春暖的話,竇旺好肯定是牢牢記得的,所以在三天後,當老劉叔趕著車送又一批壇子過來,順便把那兩輛去京城的馬車也帶過來的時候,竇旺好就帶著春暖的囑咐上路了。
隻是,這一次走的不是竇旺好一個人,張楊跟著去了京城,因為有兩輛車,張柳又實在是擔心旺好人太小,地裏的水稻也都插好秧了,就等著過兩天間苗了,地裏家裏都能忙得開,張柳就跟大閨女商量著,不如讓她大舅也跟過去。
到底是自家人,放心不說,兩人也能有個伴,而且,張楊好歹也是個大人啊,真要是在京城裏找不著柳雲鶴,旺好也有個商量不是,一趟京城都跑了,也不差一個人的食宿費用了。
林春暖哪是怕花這點兒錢呢,隻是,娘親的擔心也是對的,真要有個什麽事兒,兩人好歹有個商量,而且,總不能趕著醃菜壇子滿街跑,一旦需要去尋路問店什麽的,車上留個人守著也是好的。
所以娘倆商量過去,張楊就跟著竇旺好一起去了京城,林春暖在兩個人身上分別帶了錢,這樣就算一個人的錢弄丟了或者怎麽樣,另一個人身上還有得用,算是能夠相互照應著。
張楊很高興自己來妹妹這裏一趟,竟然能有機會去京城,直到上了馬車之後,他還在咧嘴傻笑個不停呢,張柳還給他帶了兩身新衣服,都是新做的,正好帶著路上換洗。
就這樣,醃菜終於踏上了去京城的路,張鬆和竇旺好都是有些緊張的,好在兩位趕車的師傅都是去過京城的,一路上的住宿,倒都能找到合適的地點,倒是省了很多的事兒,三天後,兩輛馬車終於進了京城,停在了城門裏靠左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