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有條不紊
人多在一起幹活兒,似乎都不覺得累了,不管是院子裏院子外都是一幅幅熱火朝天的場麵,大家各自忙得不亦樂乎,當然,管事兒的那幾個人,嗓子都要喊啞了。
雇工們再守規矩,也架不住人多呀,指揮完了這個指揮那個的,喊上一天,啥嗓子也受不了,這事還是林春暖意外發現的呢,心裏也就有點責怪自己,考慮的還是不太周到。
事情還得從林春暖炒完了茶開始說,把新摘的茶都炒完裝匾晾涼,再擺到火炕上去複烘,竇旺好也早就洗完了薄荷晾曬好,正在炕上幫她翻茶呢,看他翻完了這遍,林春暖就有些呆不住了。
“這撥翻完了咱倆出去看看工地上的事兒吧,旺好,隻是轉一圈就迴來,誤不了這邊翻茶的。”
竇旺好工作一向很精心,所以要拉他出去,林春暖還得跟他打商量。
“行,我這就好了,不過隻是轉一圈就迴來,不能耽擱時間太久,茶葉烘過了就該碎了。”
碎了的茶葉可就不值錢了,竇旺好可不想自家的茶葉平白的受損失。
“不會的,咱們很快就迴來,而且我跟我娘說一聲,讓她幫忙照看著,就是晚迴來一會兒也沒關係的,我娘現在翻茶也挺厲害了,我看他們那兩壇子醃菜也弄好了,正歇著呢,讓她幫忙照看一下沒關係的。”
之所以一定要拉上竇旺好出去,是因為竇旺好比林春暖的眼睛更尖,很容易在一大堆的羅亂裏發現問題,特別是種地這些事,林春暖是半點兒不懂的,竇旺好就要比她明白好多了。
“那你去嬸子說一聲,我這就好了。”
竇旺好翻著最後一匾茶葉,林春暖就去跟娘親打了招唿,張柳知道女兒惦記著房子和地裏的事兒呢,趕緊應著,讓他們去了。
院子裏,錢奶奶領著幾個人醃完了菜,又坐到了桌子邊開始納鞋底了,周奶奶和茂嬸就開始摘菜、洗菜,預備好晚上用來做菜,現在晚上吃飯的人也不少呢,天氣又熱,爭取每頓做的飯菜每頓消化了,下一頓就做新的。
昨天中午剩了那麽的菜,是因為第一天沒有掌握好分量,今天就做得差不多了,剩了一點點,拿出去喂了雞和牛,好東西它們也是願意吃的,何況春暖家的飯菜這麽帶勁兒,就是湯湯水水的那也是好味道呀,拌些糧食給它們吃,可愛吃呢。
把娘親領進屋來,隻告訴她時辰就行,現在根據竹匾擺放的位置,他們三個人就能分出來茶葉出鍋的先後了,隻是天氣越來越熱了,這樣燒火炕一般人還真受不了。
張柳和林春暖都有點心疼睡在這屋子裏的人,竇旺好他們自己倒沒人說受不住,可大男人火力壯,這麽熱的炕他們睡著肯定是會難受的,所以娘倆剛才也商量了,等到茶葉烘完就把這屋的火滅了,好歹能晾幾個時辰,讓他們少遭點兒罪。
至於晚飯和焯青蝦,就用自己那屋的爐子,女人就算是睡熱一點兒的火炕也沒什麽的,隻要把春曉放到最炕梢,別把他熱著了就行,凡此種種小事兒,林春暖就覺得自己已經考慮得很周到很全麵了,等到了工地上,她才發覺還不夠。
“你們兩個,注意一點石頭的棱角,不行就敲掉點兒,不然石頭和石頭之間縫隙太大,全靠泥火填補可不行,會不結實的。”
林春暖剛到了房子這邊,就聽到一個沙啞的聲音在叮囑事情,可這也實在啞得不像話了,都聽不出是誰的聲音了。
走到跟前去,就看到二愣子叔正在跟兩個村裏人講解怎麽砌石頭,才能讓地基更結實,這兩人也聽得很認真,然後就重新開始砌石頭了,二愣子叔看了一會兒,覺得他們砌得還行了,這才又轉去別的地方,依然又是一陣講解和囑咐,聽得林春暖心裏有點兒堵。
“二愣子叔,這邊已經開始壘地基了,石頭夠用麽?”
靠山村後麵這座山,大部分都是長著成片的樹林,都是土地,隻有再往東走一段路,才有一片山石比較多的地界,又沒有現代的炸藥什麽的,采起來挺困難的。
“夠用,我們采了一上午,就弄迴來了不少,可一半都是平山他們弄的,我們在那邊幫得上忙的並不多,還不如就讓他們采石頭,我們這邊就開始壘地基,不然這麽多人幹不出他們五個人的活兒,擱在那邊也浪費時間和人力。”
二愣子對於現在手裏的這些村民,其實是不滿意的,也不是說幹活不賣力氣,畢竟跟種地那邊掛著溝呢,要是因為他們耽誤了翻地那邊漲工錢,可是要被埋怨的,但他們也確實不是多能幹的,其中隻有兩、三個好一些的,二愣子都記著呢。
“你看著怎麽安排合理就怎麽來吧,我不實際跟著操作就弄不太明白,主要就是怕他們五個供不上你們用的,這不是還有水井和水塘要用石頭麽?怕他們這邊著急。”
林春暖最怕水井和水塘的石頭供不上,這可是外雇的工人,是按每口井和水塘大小算錢的,並不是按天數算工錢,所以他們肯定是想要快點做完快點迴鎮上的,跟村裏這些村民的想法絕對不一樣。
“耽誤不了,平山這幾個小夥子是真不錯,幹活不偷懶耍滑,還會使巧勁兒,你看那邊地上堆的石頭,足夠用了,我就留兩個人專門去推石頭迴來就成。”
除了明子他們來時帶來的那輛雙輪推車,又借了老村長家的推車,兩輛車子來迴地推還忙不過來呢,可見平山他們幾個人的速度了。
“你心裏有數就好,我們再去別處看看,二愣子叔,你少說點兒話,把活兒安排完了就歇一會兒,這嗓子再多說話就不用要了。”
啞得太厲害了。
“沒事兒,就這幾天剛開工有點兒亂,過兩天捋順了就好了,你們倆去忙吧,這邊有我看著呢,你們就放心吧,絕對保質保量。”
二愣子知道春暖的事兒也多,就讓她先去忙別的。
林春暖聽了二愣子這話,也就沒再逗留,但也沒走遠,而是去跟挖井的孟師傅聊天去了,
“孟師傅,這井需要挖幾天?”
孟師傅是個不愛說話的,隻知道悶頭幹活,但據說手上的活兒好,大家也就不嫌也不愛吱聲了,
“三天。”
果然是個話少的,多一個字都不肯說,但林春暖卻是想要把事情問清楚,
“三天是指挖完井呢,還是指連石頭貼壁都弄好?”
這可是得問清楚了,明天已經幹了一天了,如果三天全弄完,那明天就應該能完工了。
“全弄好。”
孟師傅照舊悶聲地答了三個字,然後就不肯再開口了,可林春暖卻不打算放過他,還要事兒要說呢。
“那倒是挺快的,不過呢,孟師傅,反正王師傅那邊還得多幹幾天,你們一起迴去會方便些吧,不如你再給我挖一口井,錢我另算給你。”
林春暖聽說了孟師傅手藝好,挖得井深,出水甜,所以就惦記上了。
“錢多。”
有門,這明顯不是不願意,是告訴自己他們的工錢高啊,這有啥呀,挖個井再貴能貴哪兒去,在農村這個地界,井可是最實用的東西呢,何況還是一口好井。
林春暖當初訛柳雲鶴給自己開井挖塘,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自己找不著合用的人,現在有這麽一個好手藝的人在眼前,自己花點錢兒挖口井,那都不算事兒。
“錢多沒關係,柳二少爺付你多少我就付你多少,不會虧了你們的,反正你們迴去也是要接別的活兒,就不如在我這裏再接一樁了,孟師傅你說是不是?何況我是真相中你這手藝了,孟師傅,就這活這速度,多少錢我都樂意用。”
隻要能把人留下,多說幾句好話,林春暖可是不會吝嗇的,而且她也看出來了,挖井雖然有點難,但還不是最難的,她看著孟師傅現在就指揮著工人開始貼石片了,一片就要廢很大的功夫,就知道這個石片也不是那麽好貼的。
想想就知道了,貼石片不是壘石頭,要讓它豎著固定在泥土上不掉下來,還是一整個水井的牆壁,肯定是個很難的活兒,但如果壘石頭的話,水井就要更寬闊些,廢石料不說,石頭壘的井壁不會太平整,打水或者下去人都不方便,所以還是貼石片好,既實用又美觀。
“行。”
孟師傅猶豫了一下,然後又問了一句,
“哪裏?”
“不遠,就在另一邊挖好地基的院子裏。”
林春暖是想到以後養家禽、牲畜的院子裏,肯定是需要水的,而且量還不會少了,要知道,衝洗牛棚、豬圈、羊圈的,那可都是要不少水的。
雖然說用井水衝洗有點浪費,這可是用高工錢挖的水井呢,按理更應該用小河的水衝洗,但小河畢竟離得不近,每天光是提水,就會浪費太多工夫了,總不能為了拎水,特意雇個工人吧,那日子長了算下來的錢,還不如挖個水井呢,幹旱的時候還有得用。
不是林春暖想得遠,實在是看過了那些穿越書裏寫過太多,似乎古代的時候幾年就要一旱,幾年就要一澇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住的這地界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澇她倒是不怕,小河沒多寬,完全是發出不起水來的樣子,可也正因為小河沒多寬,林春暖才更擔心萬一幹旱了,很可能就慘了,那條小河可是說幹就幹的,二、三十米寬的小河,對於幹旱來說,根本就不當事兒。
這邊跟孟師傅說完了挖井的事兒,林春暖就又去了挖水塘那邊,水塘已經見了一個大淺坑了,看來是先規劃出一個大致的範圍,然後開始往下挖的,這倒是幹得挺有計劃的,不盲目,不慌亂,事事有條不紊的,倒是讓林春暖更放心了。
人多在一起幹活兒,似乎都不覺得累了,不管是院子裏院子外都是一幅幅熱火朝天的場麵,大家各自忙得不亦樂乎,當然,管事兒的那幾個人,嗓子都要喊啞了。
雇工們再守規矩,也架不住人多呀,指揮完了這個指揮那個的,喊上一天,啥嗓子也受不了,這事還是林春暖意外發現的呢,心裏也就有點責怪自己,考慮的還是不太周到。
事情還得從林春暖炒完了茶開始說,把新摘的茶都炒完裝匾晾涼,再擺到火炕上去複烘,竇旺好也早就洗完了薄荷晾曬好,正在炕上幫她翻茶呢,看他翻完了這遍,林春暖就有些呆不住了。
“這撥翻完了咱倆出去看看工地上的事兒吧,旺好,隻是轉一圈就迴來,誤不了這邊翻茶的。”
竇旺好工作一向很精心,所以要拉他出去,林春暖還得跟他打商量。
“行,我這就好了,不過隻是轉一圈就迴來,不能耽擱時間太久,茶葉烘過了就該碎了。”
碎了的茶葉可就不值錢了,竇旺好可不想自家的茶葉平白的受損失。
“不會的,咱們很快就迴來,而且我跟我娘說一聲,讓她幫忙照看著,就是晚迴來一會兒也沒關係的,我娘現在翻茶也挺厲害了,我看他們那兩壇子醃菜也弄好了,正歇著呢,讓她幫忙照看一下沒關係的。”
之所以一定要拉上竇旺好出去,是因為竇旺好比林春暖的眼睛更尖,很容易在一大堆的羅亂裏發現問題,特別是種地這些事,林春暖是半點兒不懂的,竇旺好就要比她明白好多了。
“那你去嬸子說一聲,我這就好了。”
竇旺好翻著最後一匾茶葉,林春暖就去跟娘親打了招唿,張柳知道女兒惦記著房子和地裏的事兒呢,趕緊應著,讓他們去了。
院子裏,錢奶奶領著幾個人醃完了菜,又坐到了桌子邊開始納鞋底了,周奶奶和茂嬸就開始摘菜、洗菜,預備好晚上用來做菜,現在晚上吃飯的人也不少呢,天氣又熱,爭取每頓做的飯菜每頓消化了,下一頓就做新的。
昨天中午剩了那麽的菜,是因為第一天沒有掌握好分量,今天就做得差不多了,剩了一點點,拿出去喂了雞和牛,好東西它們也是願意吃的,何況春暖家的飯菜這麽帶勁兒,就是湯湯水水的那也是好味道呀,拌些糧食給它們吃,可愛吃呢。
把娘親領進屋來,隻告訴她時辰就行,現在根據竹匾擺放的位置,他們三個人就能分出來茶葉出鍋的先後了,隻是天氣越來越熱了,這樣燒火炕一般人還真受不了。
張柳和林春暖都有點心疼睡在這屋子裏的人,竇旺好他們自己倒沒人說受不住,可大男人火力壯,這麽熱的炕他們睡著肯定是會難受的,所以娘倆剛才也商量了,等到茶葉烘完就把這屋的火滅了,好歹能晾幾個時辰,讓他們少遭點兒罪。
至於晚飯和焯青蝦,就用自己那屋的爐子,女人就算是睡熱一點兒的火炕也沒什麽的,隻要把春曉放到最炕梢,別把他熱著了就行,凡此種種小事兒,林春暖就覺得自己已經考慮得很周到很全麵了,等到了工地上,她才發覺還不夠。
“你們兩個,注意一點石頭的棱角,不行就敲掉點兒,不然石頭和石頭之間縫隙太大,全靠泥火填補可不行,會不結實的。”
林春暖剛到了房子這邊,就聽到一個沙啞的聲音在叮囑事情,可這也實在啞得不像話了,都聽不出是誰的聲音了。
走到跟前去,就看到二愣子叔正在跟兩個村裏人講解怎麽砌石頭,才能讓地基更結實,這兩人也聽得很認真,然後就重新開始砌石頭了,二愣子叔看了一會兒,覺得他們砌得還行了,這才又轉去別的地方,依然又是一陣講解和囑咐,聽得林春暖心裏有點兒堵。
“二愣子叔,這邊已經開始壘地基了,石頭夠用麽?”
靠山村後麵這座山,大部分都是長著成片的樹林,都是土地,隻有再往東走一段路,才有一片山石比較多的地界,又沒有現代的炸藥什麽的,采起來挺困難的。
“夠用,我們采了一上午,就弄迴來了不少,可一半都是平山他們弄的,我們在那邊幫得上忙的並不多,還不如就讓他們采石頭,我們這邊就開始壘地基,不然這麽多人幹不出他們五個人的活兒,擱在那邊也浪費時間和人力。”
二愣子對於現在手裏的這些村民,其實是不滿意的,也不是說幹活不賣力氣,畢竟跟種地那邊掛著溝呢,要是因為他們耽誤了翻地那邊漲工錢,可是要被埋怨的,但他們也確實不是多能幹的,其中隻有兩、三個好一些的,二愣子都記著呢。
“你看著怎麽安排合理就怎麽來吧,我不實際跟著操作就弄不太明白,主要就是怕他們五個供不上你們用的,這不是還有水井和水塘要用石頭麽?怕他們這邊著急。”
林春暖最怕水井和水塘的石頭供不上,這可是外雇的工人,是按每口井和水塘大小算錢的,並不是按天數算工錢,所以他們肯定是想要快點做完快點迴鎮上的,跟村裏這些村民的想法絕對不一樣。
“耽誤不了,平山這幾個小夥子是真不錯,幹活不偷懶耍滑,還會使巧勁兒,你看那邊地上堆的石頭,足夠用了,我就留兩個人專門去推石頭迴來就成。”
除了明子他們來時帶來的那輛雙輪推車,又借了老村長家的推車,兩輛車子來迴地推還忙不過來呢,可見平山他們幾個人的速度了。
“你心裏有數就好,我們再去別處看看,二愣子叔,你少說點兒話,把活兒安排完了就歇一會兒,這嗓子再多說話就不用要了。”
啞得太厲害了。
“沒事兒,就這幾天剛開工有點兒亂,過兩天捋順了就好了,你們倆去忙吧,這邊有我看著呢,你們就放心吧,絕對保質保量。”
二愣子知道春暖的事兒也多,就讓她先去忙別的。
林春暖聽了二愣子這話,也就沒再逗留,但也沒走遠,而是去跟挖井的孟師傅聊天去了,
“孟師傅,這井需要挖幾天?”
孟師傅是個不愛說話的,隻知道悶頭幹活,但據說手上的活兒好,大家也就不嫌也不愛吱聲了,
“三天。”
果然是個話少的,多一個字都不肯說,但林春暖卻是想要把事情問清楚,
“三天是指挖完井呢,還是指連石頭貼壁都弄好?”
這可是得問清楚了,明天已經幹了一天了,如果三天全弄完,那明天就應該能完工了。
“全弄好。”
孟師傅照舊悶聲地答了三個字,然後就不肯再開口了,可林春暖卻不打算放過他,還要事兒要說呢。
“那倒是挺快的,不過呢,孟師傅,反正王師傅那邊還得多幹幾天,你們一起迴去會方便些吧,不如你再給我挖一口井,錢我另算給你。”
林春暖聽說了孟師傅手藝好,挖得井深,出水甜,所以就惦記上了。
“錢多。”
有門,這明顯不是不願意,是告訴自己他們的工錢高啊,這有啥呀,挖個井再貴能貴哪兒去,在農村這個地界,井可是最實用的東西呢,何況還是一口好井。
林春暖當初訛柳雲鶴給自己開井挖塘,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自己找不著合用的人,現在有這麽一個好手藝的人在眼前,自己花點錢兒挖口井,那都不算事兒。
“錢多沒關係,柳二少爺付你多少我就付你多少,不會虧了你們的,反正你們迴去也是要接別的活兒,就不如在我這裏再接一樁了,孟師傅你說是不是?何況我是真相中你這手藝了,孟師傅,就這活這速度,多少錢我都樂意用。”
隻要能把人留下,多說幾句好話,林春暖可是不會吝嗇的,而且她也看出來了,挖井雖然有點難,但還不是最難的,她看著孟師傅現在就指揮著工人開始貼石片了,一片就要廢很大的功夫,就知道這個石片也不是那麽好貼的。
想想就知道了,貼石片不是壘石頭,要讓它豎著固定在泥土上不掉下來,還是一整個水井的牆壁,肯定是個很難的活兒,但如果壘石頭的話,水井就要更寬闊些,廢石料不說,石頭壘的井壁不會太平整,打水或者下去人都不方便,所以還是貼石片好,既實用又美觀。
“行。”
孟師傅猶豫了一下,然後又問了一句,
“哪裏?”
“不遠,就在另一邊挖好地基的院子裏。”
林春暖是想到以後養家禽、牲畜的院子裏,肯定是需要水的,而且量還不會少了,要知道,衝洗牛棚、豬圈、羊圈的,那可都是要不少水的。
雖然說用井水衝洗有點浪費,這可是用高工錢挖的水井呢,按理更應該用小河的水衝洗,但小河畢竟離得不近,每天光是提水,就會浪費太多工夫了,總不能為了拎水,特意雇個工人吧,那日子長了算下來的錢,還不如挖個水井呢,幹旱的時候還有得用。
不是林春暖想得遠,實在是看過了那些穿越書裏寫過太多,似乎古代的時候幾年就要一旱,幾年就要一澇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住的這地界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澇她倒是不怕,小河沒多寬,完全是發出不起水來的樣子,可也正因為小河沒多寬,林春暖才更擔心萬一幹旱了,很可能就慘了,那條小河可是說幹就幹的,二、三十米寬的小河,對於幹旱來說,根本就不當事兒。
這邊跟孟師傅說完了挖井的事兒,林春暖就又去了挖水塘那邊,水塘已經見了一個大淺坑了,看來是先規劃出一個大致的範圍,然後開始往下挖的,這倒是幹得挺有計劃的,不盲目,不慌亂,事事有條不紊的,倒是讓林春暖更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