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荻等四人行至常青殿正廳門外便停下了腳步,指引宮女進入正廳片刻之後,正廳中便傳出了司禮內監尖細的嗓音。
“長寧織造郭愉安之女郭瀟瀟,年十五!”
“懷方知府趙偉山之女趙素楊,年十七!”
“池陽刺史蘇文恪之妹蘇儀芬,年十四!”
“京畿司參將穆括之女穆染荻,年十六!”
在司禮內監的唱名聲中,郭瀟瀟、趙素楊、蘇儀芬依次邁入常青殿正廳,染荻則跟在蘇儀芬身後。
四個人皆依禮垂著頭,不去看君位上端坐的帝後二人,隻是款款行至帝後麵前,便齊齊的跪下,口中依次道:“臣女郭瀟瀟,臣女趙素楊,臣女蘇儀芬,臣女穆染荻,參見皇上、皇後娘娘!願皇上萬福金安!皇後娘娘如意吉祥!”說罷,便齊齊行大禮叩首俯拜於地。
這時,隻聽得皇後喚道:“郭瀟瀟?”
“臣女在!”郭瀟瀟跪立起身子答應道,依舊是低垂著頭。
“起來吧。”皇後溫和的道。
“是,謝皇後娘娘!”郭瀟瀟的聲音有些顫抖,或許是在偏殿中等待的久了又累又餓,又或許是因為太過緊張,起立的時候竟身子一歪險些摔倒。這下她吃驚不小,忙複跪下叩首請罪道:“臣女不慎,禦前失儀,望皇上恕罪!”
靈帝齊珗曨端坐於上淡淡的道:“罷了,你退下吧。”聲音裏透出幾許疲憊。想必在這迎春宮常青殿內端坐了一天,確是累了吧。
皇後聞言,便取了麵前案幾上的一朵宮紗堆製的絹花,遞給身邊的宮女,那宮女便走至郭瀟瀟麵前,將那絹花交到她手中。
郭瀟瀟接過絹花,重又施禮道:“臣女謝皇上、皇後娘娘!”嗓音中已有了些許哽咽之意,語畢便起身退至一旁。
待她退開後,皇後便又喚道:“趙素楊?”
“臣女在!”趙素楊的聲音聽上去比郭瀟瀟要沉靜許多,聞得皇後喚她,便也直腰跪立起來。
“抬起頭來。”皇後吩咐道。
“是。”趙素楊緩緩的抬起頭,那張臉,與她的聲音一般沉靜,沉靜得幾乎平淡。
皇後微微的點了點頭,似是對她的端莊十分滿意,遂望向皇帝道:“皇上以為趙氏之女如何?”
皇帝依舊隻是淡淡的,目光在趙素楊的臉上一晃而過,便輕輕的擺了擺手:“下去吧。”
皇後見狀微微一愣,隨即悄聲向皇帝笑道:“是,民間也有納妾納色之說,趙氏姿色太過平庸,是臣妾糊塗了。”語畢,便也讓隨侍的宮女將絹花賜予了趙素楊,將她也“撂了牌子”。待她退至一旁立在郭瀟瀟身邊後,皇後複又對著名冊念道:“蘇儀芬!”
“臣女在!”蘇儀芬清脆的迴答,聲音明快婉轉。
“站起來抬頭走兩步。”皇後吩咐道。
“是。”蘇儀芬聞言輕快的立起身來,抬起臉,望向帝後二人,輕盈的走了一圈,那模樣倒是嬌憨可愛。
皇帝望著她的樣子,竟是笑了:“蘇文恪那樣恭謹的一個人,怎會有生得這般可人憐愛的妹子!”
皇後見狀忙對著司禮監的秉筆內監笑道:“聽見了?皇上已開金口說蘇小姐可人憐愛,還不快記下名字留用!”
那內監聞言忙在名冊上記下蘇儀芬的名字,皇帝身後的宮女見狀便取了皇帝麵前案幾上的一支攢絲金釵,走上前去奉給蘇儀芬道:“恭喜小主!”
蘇儀芬喜滋滋的接過金釵跪下謝恩畢,便有一位小宮女走上前來,扶她退至一旁等待。
此刻,正廳之中,隻剩下染荻一人尚自俯拜於地不曾起身,隻聽得皇後道:“穆染荻,你也起來吧。”皇後在常青殿中選看了一整天秀女,此刻喚染荻時聲音裏的疲憊已是掩飾不下。
染荻聞言,再叩首道:“是,臣女謝皇上、皇後娘娘。”語畢,便依言起身,靜立於正廳之中。
皇帝想是選看得厭倦了,有些心不在焉的望著麵前的桌案不曾抬眼,皇後端詳了染荻一會兒,便悄聲對皇帝道:“皇上,此女乃是穆括的次女,早前皇上已將穆括長女穆氏沫萸留用。臣妾聽聞此次女並非穆夫人所出,卻是穆括多年前所養外宅的私生之女,不久前其生母過世方才被接入府中認祖歸宗的。臣妾以為此女如此出身,外加上皇上已將穆括長女留用,不如就將她撂了牌子放歸本家自行配人吧?”
皇後的聲音雖低,然染荻畢竟是修習過內功之人,這一字一句還是清清楚楚悉數落入了她耳中,一時間竟不知是悲是喜。這幾個月來費了這麽大的周折,連青樓都入過了,如若就這麽被撂了牌子,豈不是一番心機全都白費了?何況書韻和檀詩二人是否被留用了她還尚未知曉,即便留用了,她二人畢竟年少懵懂,若是無人帶攜,恐終是難成大事。可是,沒有中選,她就可以迴去了,迴去檀氳山中,迴到他的身邊,繼續與他在深夜裏遙遙撫琴唱和問答,那是多麽恬淡幸福的日子!……
正思量間,隻聽得皇帝道:“也罷……”染荻聞言,心下竟是驟然一鬆,徹哥哥,我要迴來了!雖然不能親自助你報仇,可是我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
皇後身旁的宮女聞言,舉手便向盛著絹花的托盤伸了過去,突然,卻聽得皇帝又道:“且慢!”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隻見皇帝一手支於案上,中指輕揉著太陽穴,沉默半晌卻不言語,隻是若有所思的樣子。眾人見狀皆不敢開口,良久,忽聽得皇帝問道:“染荻?是哪兩個字?”
染荻心裏頓時咯噔了一下,適才鬆下的一顆心,複又提了上來,口中卻平靜的依依作答道:“迴皇上,臣女賤名乃是‘葛巾香染九秋霜’的‘染’,‘故壘蕭蕭蘆荻秋’的‘荻’。”(1),(2)
皇帝聞言輕輕一笑,道:“朕見你隨口吟出這兩句詩,想來在詩文上倒是通的,可穆括給你取的這個名字卻是不通。”
染荻微微一怔,便斂容答道:“請皇上賜教!”
皇帝笑道:“你那個‘染’字,取的是花香之意。方才你所吟的‘葛巾香染’之句詠的是菊花,古人也還有‘淡淡梅花香欲染’的句子,隻是那江上蘆荻,何曾聞見它香了?”(3)
染荻聞言,略一思索,便微微一笑道:“迴皇上,臣女以為,花之香在其意而不在其味,故而臣女的名字並不是不通的。”
“哦?在其意而不在其味?有意思!此話怎講?”皇帝饒有興致的問道。
“臣女曾讀過唐人朱長文的句子:柳家汀洲孟冬月,雲寒水清荻花發。一枝持贈朝天人,願比蓬萊殿前雪。”染荻抬眸款款的作答,一麵輕盈的福身行下禮去。(4)
“好一個‘一枝持贈朝天人,願比蓬萊殿前雪’!”皇帝聞言擊案喜道:“將江洲上的荻花比作蓬萊殿前的白雪!既是蓬萊仙殿之處的雪,自然是香的!不僅是香,還帶著飄飄出塵的仙氣!想不到穆括一介武將,竟能生出如此蕙質蘭心的女兒來!果真是人如其名!好名字!好名字!”
染荻聞言一愣,心下一沉,暗暗歎道:罷了罷了,命格已定,逃不過了……
皇後見狀忙悄聲喚道:“皇上!皇上!”
皇帝方悟到自己的失態,卻猶自含笑道:“來人,賜玲瓏玉鴉釵!”
此文後續章節已在逐******浪*******女******頻入********v,欲追文者,請自去那邊搜索文章,或者加入群63413229,敲門磚為任意人物姓名,即可獲知鏈接!抱歉了!
注:(1)出自清代曹雪芹《簪菊》: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2)出自唐代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西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迴傷往事,山形依舊枕江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3)出自清代曹雪芹《吟月》: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隻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夢醒西樓人跡絕,餘容猶可隔簾看。
(4)出自唐代朱長文《吳興送梁補闕歸朝賦得荻花》:柳家汀洲孟冬月,雲寒水清荻花發。一枝持贈朝天人,願比蓬萊殿前雪。
“長寧織造郭愉安之女郭瀟瀟,年十五!”
“懷方知府趙偉山之女趙素楊,年十七!”
“池陽刺史蘇文恪之妹蘇儀芬,年十四!”
“京畿司參將穆括之女穆染荻,年十六!”
在司禮內監的唱名聲中,郭瀟瀟、趙素楊、蘇儀芬依次邁入常青殿正廳,染荻則跟在蘇儀芬身後。
四個人皆依禮垂著頭,不去看君位上端坐的帝後二人,隻是款款行至帝後麵前,便齊齊的跪下,口中依次道:“臣女郭瀟瀟,臣女趙素楊,臣女蘇儀芬,臣女穆染荻,參見皇上、皇後娘娘!願皇上萬福金安!皇後娘娘如意吉祥!”說罷,便齊齊行大禮叩首俯拜於地。
這時,隻聽得皇後喚道:“郭瀟瀟?”
“臣女在!”郭瀟瀟跪立起身子答應道,依舊是低垂著頭。
“起來吧。”皇後溫和的道。
“是,謝皇後娘娘!”郭瀟瀟的聲音有些顫抖,或許是在偏殿中等待的久了又累又餓,又或許是因為太過緊張,起立的時候竟身子一歪險些摔倒。這下她吃驚不小,忙複跪下叩首請罪道:“臣女不慎,禦前失儀,望皇上恕罪!”
靈帝齊珗曨端坐於上淡淡的道:“罷了,你退下吧。”聲音裏透出幾許疲憊。想必在這迎春宮常青殿內端坐了一天,確是累了吧。
皇後聞言,便取了麵前案幾上的一朵宮紗堆製的絹花,遞給身邊的宮女,那宮女便走至郭瀟瀟麵前,將那絹花交到她手中。
郭瀟瀟接過絹花,重又施禮道:“臣女謝皇上、皇後娘娘!”嗓音中已有了些許哽咽之意,語畢便起身退至一旁。
待她退開後,皇後便又喚道:“趙素楊?”
“臣女在!”趙素楊的聲音聽上去比郭瀟瀟要沉靜許多,聞得皇後喚她,便也直腰跪立起來。
“抬起頭來。”皇後吩咐道。
“是。”趙素楊緩緩的抬起頭,那張臉,與她的聲音一般沉靜,沉靜得幾乎平淡。
皇後微微的點了點頭,似是對她的端莊十分滿意,遂望向皇帝道:“皇上以為趙氏之女如何?”
皇帝依舊隻是淡淡的,目光在趙素楊的臉上一晃而過,便輕輕的擺了擺手:“下去吧。”
皇後見狀微微一愣,隨即悄聲向皇帝笑道:“是,民間也有納妾納色之說,趙氏姿色太過平庸,是臣妾糊塗了。”語畢,便也讓隨侍的宮女將絹花賜予了趙素楊,將她也“撂了牌子”。待她退至一旁立在郭瀟瀟身邊後,皇後複又對著名冊念道:“蘇儀芬!”
“臣女在!”蘇儀芬清脆的迴答,聲音明快婉轉。
“站起來抬頭走兩步。”皇後吩咐道。
“是。”蘇儀芬聞言輕快的立起身來,抬起臉,望向帝後二人,輕盈的走了一圈,那模樣倒是嬌憨可愛。
皇帝望著她的樣子,竟是笑了:“蘇文恪那樣恭謹的一個人,怎會有生得這般可人憐愛的妹子!”
皇後見狀忙對著司禮監的秉筆內監笑道:“聽見了?皇上已開金口說蘇小姐可人憐愛,還不快記下名字留用!”
那內監聞言忙在名冊上記下蘇儀芬的名字,皇帝身後的宮女見狀便取了皇帝麵前案幾上的一支攢絲金釵,走上前去奉給蘇儀芬道:“恭喜小主!”
蘇儀芬喜滋滋的接過金釵跪下謝恩畢,便有一位小宮女走上前來,扶她退至一旁等待。
此刻,正廳之中,隻剩下染荻一人尚自俯拜於地不曾起身,隻聽得皇後道:“穆染荻,你也起來吧。”皇後在常青殿中選看了一整天秀女,此刻喚染荻時聲音裏的疲憊已是掩飾不下。
染荻聞言,再叩首道:“是,臣女謝皇上、皇後娘娘。”語畢,便依言起身,靜立於正廳之中。
皇帝想是選看得厭倦了,有些心不在焉的望著麵前的桌案不曾抬眼,皇後端詳了染荻一會兒,便悄聲對皇帝道:“皇上,此女乃是穆括的次女,早前皇上已將穆括長女穆氏沫萸留用。臣妾聽聞此次女並非穆夫人所出,卻是穆括多年前所養外宅的私生之女,不久前其生母過世方才被接入府中認祖歸宗的。臣妾以為此女如此出身,外加上皇上已將穆括長女留用,不如就將她撂了牌子放歸本家自行配人吧?”
皇後的聲音雖低,然染荻畢竟是修習過內功之人,這一字一句還是清清楚楚悉數落入了她耳中,一時間竟不知是悲是喜。這幾個月來費了這麽大的周折,連青樓都入過了,如若就這麽被撂了牌子,豈不是一番心機全都白費了?何況書韻和檀詩二人是否被留用了她還尚未知曉,即便留用了,她二人畢竟年少懵懂,若是無人帶攜,恐終是難成大事。可是,沒有中選,她就可以迴去了,迴去檀氳山中,迴到他的身邊,繼續與他在深夜裏遙遙撫琴唱和問答,那是多麽恬淡幸福的日子!……
正思量間,隻聽得皇帝道:“也罷……”染荻聞言,心下竟是驟然一鬆,徹哥哥,我要迴來了!雖然不能親自助你報仇,可是我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
皇後身旁的宮女聞言,舉手便向盛著絹花的托盤伸了過去,突然,卻聽得皇帝又道:“且慢!”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隻見皇帝一手支於案上,中指輕揉著太陽穴,沉默半晌卻不言語,隻是若有所思的樣子。眾人見狀皆不敢開口,良久,忽聽得皇帝問道:“染荻?是哪兩個字?”
染荻心裏頓時咯噔了一下,適才鬆下的一顆心,複又提了上來,口中卻平靜的依依作答道:“迴皇上,臣女賤名乃是‘葛巾香染九秋霜’的‘染’,‘故壘蕭蕭蘆荻秋’的‘荻’。”(1),(2)
皇帝聞言輕輕一笑,道:“朕見你隨口吟出這兩句詩,想來在詩文上倒是通的,可穆括給你取的這個名字卻是不通。”
染荻微微一怔,便斂容答道:“請皇上賜教!”
皇帝笑道:“你那個‘染’字,取的是花香之意。方才你所吟的‘葛巾香染’之句詠的是菊花,古人也還有‘淡淡梅花香欲染’的句子,隻是那江上蘆荻,何曾聞見它香了?”(3)
染荻聞言,略一思索,便微微一笑道:“迴皇上,臣女以為,花之香在其意而不在其味,故而臣女的名字並不是不通的。”
“哦?在其意而不在其味?有意思!此話怎講?”皇帝饒有興致的問道。
“臣女曾讀過唐人朱長文的句子:柳家汀洲孟冬月,雲寒水清荻花發。一枝持贈朝天人,願比蓬萊殿前雪。”染荻抬眸款款的作答,一麵輕盈的福身行下禮去。(4)
“好一個‘一枝持贈朝天人,願比蓬萊殿前雪’!”皇帝聞言擊案喜道:“將江洲上的荻花比作蓬萊殿前的白雪!既是蓬萊仙殿之處的雪,自然是香的!不僅是香,還帶著飄飄出塵的仙氣!想不到穆括一介武將,竟能生出如此蕙質蘭心的女兒來!果真是人如其名!好名字!好名字!”
染荻聞言一愣,心下一沉,暗暗歎道:罷了罷了,命格已定,逃不過了……
皇後見狀忙悄聲喚道:“皇上!皇上!”
皇帝方悟到自己的失態,卻猶自含笑道:“來人,賜玲瓏玉鴉釵!”
此文後續章節已在逐******浪*******女******頻入********v,欲追文者,請自去那邊搜索文章,或者加入群63413229,敲門磚為任意人物姓名,即可獲知鏈接!抱歉了!
注:(1)出自清代曹雪芹《簪菊》: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2)出自唐代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西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迴傷往事,山形依舊枕江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3)出自清代曹雪芹《吟月》: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隻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夢醒西樓人跡絕,餘容猶可隔簾看。
(4)出自唐代朱長文《吳興送梁補闕歸朝賦得荻花》:柳家汀洲孟冬月,雲寒水清荻花發。一枝持贈朝天人,願比蓬萊殿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