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梁的眼裏,項羽這已經不是一意孤行了,完全就是個沙雕。


    他已經受夠了項羽的沙雕。


    要不是項氏如今人丁稀少,實在是找不出個像樣的。


    項梁都打算換個人來扶持。


    而唯一能夠看的上眼的就是項莊。


    可是項莊一門心思就想輔佐項羽。


    這讓項梁更心塞,在武勇方麵,項莊稍遜項羽一籌。


    可是項羽也就隻有這一項拿的出手。


    除此之外,真就沒什麽值得炫耀的東西。


    而項羽也將自己的武勇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


    甚至已經超越了武勇,到達了全新的境界,到達了有勇無謀境界。


    金肆一直在陰影中看著這一切。


    他是最好的曆史觀察者。


    在絕大多數時候,金肆都不會主動幹涉進程。


    項梁與趙高串聯上了。


    不過趙高始終隱藏在幕後。


    趙高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大boss。


    一個閹人,卻將嬴政玩弄,於股掌之間。


    項梁雖說也在防著對方。


    不過要論陰謀詭計,還真不是趙高的對手。


    要不是金肆是從上帝視角觀看的,可能金肆都要被他耍。


    趙高就是這麽吊,即便在現代,他隻是個廚子,要學問沒學問,要長相沒長相。


    而趙高來到這個時代後,也演繹了什麽叫做秦朝求生記,入宮之後又演繹了宦海浮沉。


    得寵後又上演了官場現形記,而現在,他將要上演謀朝篡位。


    很多時候,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當初他自己都不會想到,自己能夠得到今時今日的地位。


    而現在他想更進一步。


    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他主觀的決定。


    更多的時候都是被自己所處的位置被動的做出選擇。


    就比如這次,如果嬴政沒有先一步放棄他。


    他也不會兵行險著,謀劃弑主弑帝的勾當。


    趙高過去得罪了太多人。


    如果他失去了嬴政的寵信。


    那麽別人一定會迫不及待的恁死他。


    趙高不想死,那就隻能重新獲得寵信,或者是選一個能夠寵信他的新主子。


    很顯然,他改變不了嬴政的決定,所以他隻能殺死嬴政。


    誠然他現在又重新獲得了嬴政的寵信。


    可是這種寵信都是建立在趙高的謊言上的。


    一旦謊言被戳穿,他將萬劫不複。


    現在的趙高是孤注一擲。


    輸了就是萬劫不複,贏了就坐享天下。


    為此趙高還未嬴政準備了一份大禮,一份超級大禮。


    趙高對此還是很自信的。


    當然了,有項梁的加入,他更自信了。


    用趙高的話來說,這是一群品德高尚的炮灰。


    趙高從來不會指望這群烏合之眾能夠殺了嬴政。


    至少在趙高的眼裏,他們就是炮灰。


    趙高可不知道項氏在未來出的那位西楚霸王。


    事實上即便是知道,趙高也不會太在意。


    趙高讓人傳話給項梁,兩方人馬在泰山會和,然後等到嬴政登山,開始封禪儀式的時候再共同圍攻泰山。


    雖說項梁也防著趙高一方人,不過這個計劃還是認可的。


    泰山無疑是最佳的伏擊地點。


    趙高也對項梁做出要求。


    在泰山封禪之前,把自己藏好。


    不要再如上次那樣,鼓動一群亂民給嬴政送菜。


    那種程度的襲擊,來多少都是送菜。


    嬴政這次隨隊出行的軍隊,那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可以說是這個世界這個時代最強大的軍隊,沒有之一。


    而且還是現存的最優秀的將領,王氏父子。


    如果沒有十倍的兵力,幾乎不可能擊潰這支隊伍。


    不過即便沒有項梁的出手。


    這一路上依然不太平。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想要嬴政的腦袋。


    關鍵是嬴政在過去要了太多人的腦袋。


    所以現在嬴政難得的出宮,那些人自然是迫不及待的前赴後繼上來送菜。


    不過不管是單挑還是群毆,嬴政都是無敵的。


    不管是刺客還是大軍來犯,全都被嬴政教做人。


    就這樣,一路磕磕絆絆,卻也沒什麽危險。


    封禪隊伍已經來到了泰山腳下。


    “陛下,末將收到線報,有一夥人在附近的祥安縣集結。”


    來到嬴政麵前的是大將王翦。


    王家和蒙家是宿敵。


    可是蒙家的覆滅,王家卻沒有絲毫的愉快。


    兩大將領世家世代效忠秦皇。


    明爭暗鬥了數十年。


    其實所謂的爭鬥其實也是政局必然的結果。


    當權者不希望政客上下一心。


    也不會希望軍隊共同進退,這是古代所謂的帝王心術。


    反正就是挺沙雕的想法,似乎隻有這種權術才能體現帝王的價值。


    王家與蒙家一直保持著對立關係,就是為了消除帝王的猜忌。


    如今蒙家兔死狗烹,罪名則是謀逆。


    旁人或許會相信,可是王家不相信,王翦也不相信。


    不說忠誠的問題,單說謀逆至少需要兵力吧。


    大秦的六成兵力都掌握在蒙家與王家手中。


    而且是交叉掌握的,若是一支軍隊王家人做主將,蒙家人必為副將,反之亦然。


    其中一方有所異動,另外一方絕對不會沒有察覺到。


    在王翦看來,這不過是兔死狗烹的結局罷了。


    這也讓王翦更加小心謹慎。


    在方方麵麵都越發的小心翼翼,不敢有半點僭越的地方。


    嬴政倚靠龍椅上,一隻手撐著太陽穴。


    “那就去剿滅,這等小事還需要朕下令嗎?還是說對方的數量已經多到領大將軍也頭疼的地步了?”


    “陛下,如今封禪在即,末將不敢擅自調動大軍離開泰山腳下。”


    “對方人數多少?”


    “根據探子迴報的數量,大約又五萬人。”


    “帶上三千玄甲騎兵和一萬黑甲兵,讓王賁去剿滅。”嬴政淡然說道。


    “陛下,末將擔心這是調虎離山之計。”


    “你這不還留了兩萬多人嗎?難道大將軍覺得自己沒把握用兩萬人保護朕的安全?”


    “陛下,末將是否有把握都不能作為陛下冒險的理由,末將覺得,陛下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隻要我軍保持完整,對方即便集結再多人馬也無濟於事,我們隻要守株待兔,對方就無可奈何。”


    “說的有道理,不過朕還是要剿滅那夥賊人。”


    “末將……遵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孫猴子是我師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寶並收藏孫猴子是我師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