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鴻達和農業經營管理辦公室的幾個同誌一起被編入了劉家灣子大隊的下鄉工作隊。這個工作隊共四個人,除了郭鴻達外,還有農經辦主任何明禮、會計馮海超和一個叫張靜的女同誌。郭鴻達被指定為工作隊的負責人。

    去年秋天,郭鴻達隨理論宣傳隊曾到劉家灣子大隊進行宣傳演出,現在是第二次到這個全公社最偏遠、生產生活條件最落後的大隊。由於交通條件太差,沒有像樣的公路,到現在這裏還沒有通車,下鄉的幹部要麽騎牲畜,要麽靠公社派車接送,總之,幹部群眾出行往返十分不方便。他們這次下鄉就是公社派車送來的,大“解放”把他們送到地方,就又去別的大隊辦事了。

    何明禮和馮海超做經營管理工作,每年都要到這裏下鄉幾次,對這裏的環境和艱苦條件已經習以為常。張靜是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中專畢業生,第一次到劉家灣子大隊來。下車後,望著眼前空曠的山野和荒涼的村落,陡生失落之感,心裏涼了半截。她悄悄地對郭鴻達說:“郭書記,這哪裏是人生存的地方啊!”

    郭鴻達看了一眼這個身體單薄、初次下鄉的年青女孩兒,笑笑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小張,過一段時間你會習慣過來的。”

    黨支部書記劉鳳仁和幾個大隊幹部一起忙裏忙外熱情地接待著公社的下鄉工作隊,雖然目前農村正值青黃不接時刻,他們還是千方百計地想法為他們改善生活,盡管郭鴻達一再勸他們別把工作隊的同誌當外人,有什麽吃什麽就可以,但劉鳳仁卻很愛麵子,說啥也不肯滿足於現狀,弄得工作隊的同誌很過意不去。

    郭鴻達他們來到後,及時組織召開了大隊、生產隊幹部會議,傳達了公社黨委和革委會的指示,對當前的中心工作進行了具體的安排。並且決定當天晚上就在大隊所在地召開社員大會,宣傳目前的政治形勢,傳達貫徹黨中央的兩項決定和關於果斷處置天安門廣場反革命事件的文件精神。

    雖然劉家灣子大隊的氣候較別的地方寒冷,但畢竟已經過了清明節,氣溫一天比一天升高,在大隊的接待室裏住宿已完全沒有問題,所以郭鴻達拒絕了劉鳳仁安排他們到社員家裏去借宿的建議,主張就住在大隊,隻是讓他為張靜找一個條件稍好一點兒的農戶去借宿。劉鳳仁想了想說:“那就按郭書記的意見辦,讓小張到我家去同我女兒住一起就可以。”

    晚上的社員大會開得很順利。在這個邊遠、荒涼的農村裏,這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習慣於土裏刨食的農民們曆來對國家大事不怎麽在意,所以他們對黨中央的決定,對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事好像並不關心,隻是聽聽就過去了。當開始安排春耕備耕生產,接觸到了農業生產計劃的具體落實時,他們才把注意力集中起來,適時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並對上級領導提出一些他們認為合理的建議和要求。

    劉家灣子大隊還沒有拉電,照明條件很差,晚上開社員大會隻能用大隊惟一的一盞汽燈照明。會議結束後熄滅了汽燈,乍點起煤油燈,反差很大,眼睛幾乎看不見東西,適應了一會兒才覺得好些。雖然天還不很晚,但幹點什麽都覺得別扭,想看看書就更困難了,所以郭鴻達他們三個人在油燈下閑談了一會兒便準備上床休息。臨睡之前他們約好,明天早一點兒起床,去劉家灣子生產隊和群眾一起播種小麥。

    剛要上炕休息,郭鴻達忽然想起,早晨從公社出發時,林雪飛給他送來了一個花布縫製的書包,裏麵裝了幾本書,好像還有別的什麽東西,讓他捎給劉家灣子大隊學校魏書田老師的女兒魏春榮,來到後,他光顧忙著安排工作上的事,竟把這件事忘到了腦後。他怪自己太粗心,把雪飛托付自己的事情給疏忽了。於是便想讓馮海超和他一道去魏書田家串個門,把東西送過去。又一想,這會兒或許魏老師家也都休息了,不如明天早點起床,吃飯前把東西送過去。郭鴻達這樣想著,便安心上炕鑽進了被窩兒。今天的火煙兒多,大隊部的火炕被燒得熱烘烘的,躺在上麵覺得非常解乏,郭鴻達白天忙活了一天,的確有些累了,躺下時間不長,就進入了夢鄉。

    很快的,這個偏遠山村熄滅了最後一點燈火,整個村莊沉浸在一片黑暗與寂靜之中……

    郭鴻達一覺醒來,見窗簾的邊緣透進了明亮的白光,估計天快亮了。他拿起放在枕邊的手電筒照了照牆上的掛鍾:還不到四點。村子裏傳來了公雞的鳴叫聲。他知道農民們這段時間很早就起床,用不到五點鍾就要下地幹活了,想到昨天臨睡時的打算,他感覺自己再躺一會兒就應該起床,趕在魏老師家人吃早飯之前把雪飛捎的東西送過去。

    又過了一會兒,他剛坐起身準備穿衣,忽聽窗外傳來輕微的滴水聲,他連忙探身撩開窗簾朝外看了一眼,見灰蒙蒙的天空布滿著濃厚的雲層,朦朧的曙色裏,地麵上濕漉漉的雨痕和積水泛起的亮光清晰可見,一場綿綿春雨不知什麽時候開始下起,睡夢中的幾個年青人毫無察覺。

    郭鴻達伸手撥開窗子的插銷,打開窗子,淅淅瀝瀝的滴雨聲伴隨著一股清新的泥土氣息撲麵而來,把初春的涼意帶進房中。仍在酣睡中的何明禮和馮海超被驚醒。何明禮猛地坐起身,睡眼惺忪地望著窗外,半天才叫了聲“哦,下雨了!”馮海超覺得身上有些發冷,嘴裏叫著“咋這麽冷”,也睜開了眼,見郭鴻達、何明禮坐在那望著窗外,便也坐了起來,吃驚地觀望著外邊的小雨。

    “這迴,生產隊播種小麥的計劃泡湯了吧?”何明禮眼睛看著外邊的春雨,對郭鴻達說。

    郭鴻達點了點頭沒說話。

    馮海超說:“剛過清明節,就下了這場春雨,這是今年農業豐收的好兆頭。這是好事兒啊!郭書記,這迴咱們也甭惦記著和社員們一起去種地了,再睡一會兒吧……”馮海超說完,首先倒在了炕上。

    “外邊下著雨,什麽也不能幹,隻好再躺一會兒了。”郭鴻達這樣想著,也關好窗戶同何明禮一起躺下了。

    幾個人躺在炕上,卻都沒有了睡意。大夥兒瞅著房笆兒,東一耙子、西一掃帚地扯起了閑篇兒。又過了一會兒,外麵傳來了開門聲,這是住在村裏的做飯的劉師傅過來做早飯了。三個人再也躺不住了,索性穿衣起床,此刻,已然天光大亮。

    劉師傅五十多歲了,是村裏出了名的老實人。老伴早就過世,家裏就一個兒子,和他一樣老實巴交,幹一把死活計。劉師傅自己身體不好,大隊為了照顧他,去年就讓他到大隊來做飯,農忙的時候,大隊沒有下鄉部,他還可以迴生產隊多掙些工分。這老頭兒做飯就有兩手兒絕活兒:一是擀得一手好白麵條兒,經他手擀出的麵條又細、又勻,吃著口感還好,要是再配上一碗像樣的肉絲兒鹵子,別提多棒了;二是淹得一手好芥菜英兒鹹菜,淹這種鹹菜在農村家家都很在行,但劉師傅淹出的芥菜英兒鹹菜顏色鮮明、黃綠色兒,而且鹽度適中,鹹中帶酸,十分可口。經常到這兒下鄉的幹部都願意吃他擀的麵條他淹的鹹菜。劉師傅知道大夥願意吃芥菜英兒鹹菜,每年都要淹上兩大缸,放在那兒,這是下鄉幹部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個菜。劉家灣子是小麥產區,雖然產量不高,但吃白麵還是不成問題的,隻要你想吃麵條,劉師傅就會盡心盡力地為你擀好,打好鹵子,眨眼之間就會把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熱麵條送到你手上,包你滿意。

    劉師傅進屋後,便忙著往鍋裏填水,準備為他們幾個人燒洗臉水。

    何明禮對郭鴻達說:“今天時間充裕,咱們讓劉師傅給咱們擀碗麵條吃吧。你也品嚐品嚐劉師傅的手藝,他擀的麵條太漂亮了。”

    沒等郭鴻達搭話,何明禮就跑進廚房對劉師傅說:“劉師傅,好長時間沒吃你擀的麵條兒啦,今天給我們擀麵條吃吧……”

    劉師傅看了何明禮一眼,憨厚地笑了笑,“何主任又想吃麵條兒了?好,進屋等著吧,一會兒就好……”

    郭鴻達洗完臉,來到廚房,見劉師傅正在忙著擀麵條,便對他說了聲,“劉師傅,我幫你燒火吧。”說著便蹲在灶前幫著燒火。

    劉師傅靦腆地推辭說:“不用,郭書記,這點兒活兒不擱我幹,你進屋歇著吧……”

    郭鴻達說:“我閑著也沒事兒,咱們一塊兒動手,還能早一會兒吃飯。”

    劉師傅不再推辭了。

    郭鴻達一邊燒著火,一邊跟劉師傅聊天兒。雖然他們剛接觸時間不長,很快便拉近了距離,說到一起啦,而且還越說越近乎兒。

    通過聊天兒,郭鴻達從劉師傅口中了解了劉家灣子大隊群眾生產生活的一些基本情況。這個半農半牧的大隊,農作物以蓧麥、小麥、土豆為主,但受各方麵因素的製約,這些作物的產量很低,收入有限;畜牧業是這個大隊的主要經濟來源,但近兩年牧業生產很不景氣,加上去年公社搞了一次砍資本主義尾巴、清查處理社員私養的牲畜,大大削弱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牲畜的存活率和繁殖率逐漸下降,牧業生產收入也受到了嚴重影響。整個大隊的七個生產隊的勞動日值都低於全公社的平均水平。一個草牧場寬闊、水草豐盛、發展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條件的大隊,卻在‘捧著金碗要飯吃’!據說,今年春節過後,就有個別社員家裏開始沒糧食吃,到目前,春耕大忙季節已經開始,卻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農戶吃糧遇到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而且必須及時想辦法解決的實際問題!

    麵條兒很快煮好了。何明禮說的不錯,劉師傅做的麵條太可口了!郭鴻達一邊吃著,一邊讚不絕口,誇得站在一旁的劉師傅合不上嘴兒。

    早飯後,張靜同劉鳳仁一起過來了,她已經在劉書記家裏吃過早飯。

    雨還在下,雖然不太大,卻不像短時間能停下來的樣子。郭鴻達提議,利用這個陰雨天氣,分頭到社員家裏去轉一轉,了解一下情況,看春耕這個階段群眾的生產生活還有什麽困難,該向公社反映的要及時反映迴去。

    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見。於是他們決定分成兩個小組分頭下去走訪一些農戶。郭鴻達和馮海超一組,他們準備先去魏書田家,必要時可以讓魏書田的女兒春榮帶他們出去走走;何明禮和張靜一組,由劉書記陪同他們一起出去走訪。

    郭鴻達憑著去年秋天的一點印象,找到了魏書田的大門。由於沒備雨具,隻好冒雨出行,他們兩個人走進魏書田家裏,衣服已經被雨澆濕。

    魏春榮正在外屋拾掇碗,一抬頭,見郭鴻達和馮海超已經走進房門。春榮昨天晚上參加了社員會,認識郭鴻達,她一邊朝屋裏喊著:“爸,郭書記來了!”一邊熱情地讓郭鴻達他們倆進屋。

    “喲,是小郭呀!你怎麽有時間到家裏來串門?”魏書田正準備去學校,連忙放下手裏的教案包,熱情地跟郭鴻達打招唿。

    “魏老師,事先也沒給您打個招唿就來了,不好意思,請原諒……”

    “哎,自家人,哪那麽多的客氣話,”魏書田接著說,我昨晚忙著備課,聽春榮開會迴來說,你來了,正想找個時間去看看你,沒想到你來了……”

    坐在炕上正在為一隻童鞋繡花的魏書田的妻子也熱情地讓郭鴻達他們上炕坐下。

    郭鴻達對魏書田說:“魏老師,我們今天到您這兒來,一來是看看您,二來是林雪飛給您的女兒春榮捎來了一包東西,順便送過來……”說著,他把雪飛捎來的東西交給了魏書田。

    魏書田接過東西,對外屋喊道:“春榮,你雪飛姐托郭書記給你捎東西了,還不快進來謝謝郭書記!”

    春榮高興地跑進來,一邊接過書包一邊問道:“是林姐給我捎來的嗎?”

    郭鴻達衝她點點頭。

    “謝謝郭書記!”春榮說完,扭頭跑了出去。

    春榮母親笑著對郭鴻達說:“郭書記不知道,春榮這丫頭,自從上次在蒼原遇到她林姐之後,整天把她林姐掛在嘴上,三天兩頭就寫封信,兩個人都好得分不開了……”

    魏書田接過去說:“說實在的,雪飛這姑娘還真了不起,上次要不是她給我解圍……”

    郭鴻達知道魏書田要提起雪飛在縣招待所幫他跟趙建勳周旋的事兒,便忙把話岔開:“都是自家人,能幫多大忙就幫多大忙唄,誰也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魏老師,這段時間,家裏生活還有什麽困難嗎?”

    魏書田忙說:“沒有沒有。家裏什麽困難都沒有……”

    “糧食夠吃的嗎?”

    “糧食也夠用。雖說不太充足,但省著點兒吃,能接乎下來。郭書記,我在這個生產隊的生活水平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你看,我是個全勞力;這段時間榮子她媽的病情穩定些,春榮大部分時間也可以出工;我老父親病好之後也不閑著,不少出工;兩個讀書的女兒星期假日都能掙點兒工分……再說,我家裏還可能通過其他方式添補一下生活收入方麵的不足——這不是很好嗎?比起村裏的那些困難戶來,我已經很知足了。”

    郭鴻達正和魏書田交談著,外邊傳來劉書記的聲音:“魏老師,公社的郭書記在這兒嗎?”魏書聽見有人喊,趕忙讓春榮迎了出去。

    不一會兒,劉鳳仁領著一個年青男社員走了進來。劉鳳仁麵色嚴肅地跟郭鴻達耳語了幾句,好像是出了什麽事。郭鴻達皺眉思索了一會兒,看了看魏書田,對他說:“魏老師,咱們今天先聊到這兒吧,耽誤您去上課了,我們有點兒事,得迴大隊商量一下。”說完,他跟劉書記和那個年青人一起走出房門。

    跟著劉書記一起到魏家的人是劉家灣子生產隊的隊長李金生。劉鳳仁告訴郭鴻達,他和何明禮、張靜剛走到街上,正要去走訪幾個農戶,迎麵碰見了生產隊長李金生,他很著急地向劉書記反映了昨晚發現的情況:為了保證春耕生產的進度,生產隊提前把土豆種子發放到農戶,讓社員們利用早晚時間割出土豆種塊,用草木灰拌好,困些日子,等下種時拿出來就可以用,而割土豆種子割出的“芽子”就留給社員食用了——這是曆年來的慣例,可是沒想到,今年有幾家糧食已經斷頓的社員竟然偷偷地把土豆種子吃掉了大半,割出的土豆種子已經所剩無幾,在群眾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劉鳳仁聽了李金生的匯報,感到事情不太好處理,便讓何明禮、張靜他們兩個先去走訪農戶,自己領著李金生來找郭鴻達商量對策。

    小雨還在下,街道上很泥濘。劉鳳仁邊走邊發著牢騷:“這還了得,這簡直是破壞春耕生產,是在挖社會主義牆角。我看,這迴非抓兩個典型不可,開個批判會,好好地教訓教訓這些家夥!”

    郭鴻達沒有急於表示態度。早晨,他從劉師傅口裏得知,村裏有大約三分之一的農戶的口糧出現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又出現了偷食土豆種子的事,這不是簡單地就能夠處理的問題。於是,他又向走在身邊的李金生大致了解一下這些偷食土豆種子的農戶的家庭生活狀況,然後對劉鳳仁和馮海超說:“我看,咱們先別忙著迴去商量處理意見,這樣吧,先讓李隊長領我們到這幾個社員家裏去看看,迴頭再商量,劉書記您說這樣可以嗎?”

    劉鳳仁心裏有氣,恨不得馬上就把這些不爭氣的社員找來狠狠地教訓一頓,所以便沒加思索地迴答:“對,先去找這些家夥算賬!”

    郭鴻達說:“您先別急,咱們先看看情況再說。”

    幾個人跟著李金生直接奔那幾個社員家去了。路上,他們遇到了剛從一個社員家出來的何明禮和張靜,便讓他倆也一同去了解情況。

    他們先後走了四家。這四家都承認他們偷食土豆種子的行為,而且也承認這樣做不對,但他們又都訴說著一個同樣的理由,那就是:糧食吃光了,全家人在餓肚子,出於無奈才這樣做的。

    郭鴻達問他們:“吃糧不夠,為啥不向大隊和生產隊反映?”

    “反映了,可大隊和生產隊都解決不了……眼下又來到春耕大忙季節了,活計重,咱們不吃飽肚子,幹不動啊……”

    郭鴻達看了劉鳳仁一眼,意思是,“大隊幹部不知道這些情況嗎?”

    此刻,本想要對這幾戶社員發泄不滿的劉鳳仁心裏覺得很不自在,他紅著臉對郭鴻達說:“大隊倒是知道有不少社員缺糧斷頓,可庫裏那有數的儲備糧,不經批準誰敢動啊!”

    郭鴻達見劉鳳仁已經感到不好意思,便沒說什麽。

    他們查看的最後一家的主人叫張大龍。李金生悄悄告訴郭鴻達,這是全大隊最困難的累贅戶兒。

    剛到大門口,便見幾間年久失修的草房呲牙咧嘴地立在那裏。院子不大,靠西邊的羊圈裏隻有厚厚的一層羊糞,裏麵放了一些柴草,看來已經很久不圈羊了,羊圈外邊的豬圈裏也沒養一口豬,院子裏隻有幾隻母雞在泥土中刨食,遍地都是雞屎,和肮髒的泥濘攪在一起,簡直讓人無法下腳,滿院子都是牲畜糞便的氣味。李金生向裏邊喊了一聲,見沒人答話,便伸手拉開半掩著的房門。房門剛打開,驚飛了登上鍋台覓食的兩隻母雞,它們撲愣愣地從李金生的肩上飛了出去,嚇得跟在李金生身後的張靜險些跌倒在門口的汙水坑裏。屋裏地麵很低,而且凹凸不平,光線很暗,好像是進了山洞一般。屋裏仍然沒有動靜,李金生探頭朝東屋炕上看了一眼,見張大龍兩口子正躺在炕上睡覺,他又衝裏邊叫了兩聲,張大龍這才醒來,怔忡地看著站在跟前的幾個人,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過了半天,才把仍在沉睡中的妻子叫醒,並從炕上下地,讓客人們落座。往哪兒坐呀?炕上根本就沒鋪席子,隻是用舊報紙糊了兩層代替炕席,肮髒襤褸的被褥很淩亂地堆了一炕。

    郭鴻達一看張大龍的家境,完全明白了一切。他一邊詳細詢問著張大龍的家庭生活情況,一邊隨他到另外的兩間屋裏轉了轉。幾間房子裏空空蕩蕩,除了用土坯壘成的倉子外,再也沒有一件可以盛東西的家具,郭鴻達留心地看了看土倉裏麵,也空空如也,未存一粒糧食。在盡裏邊的一間房子裏,幾個衣衫破舊、身體瘦弱、麵色青黃的女孩子好像也剛從夢中驚醒,她們坐在炕上大睜著雙眼,奇怪地望著跟在父親身後的這幾個陌生的不速之客。

    張大龍告訴郭鴻達,家裏十一口人,就他們夫妻倆是壯勞力,從去年開始大女兒、二女兒年齡大點兒了,才能到生產隊掙半個工,父母年歲大了,而且體弱多病,得經常吃藥,一年要有半年躺在炕上不能動彈。這兩天身體剛好一點兒,就讓兩個孫女陪他們到親戚家借糧去了……

    郭鴻達聽著張大龍的敘述,心裏覺得很難受,在這個貧困的農村裏,還有生活這樣貧寒的農民,這是他從未想到的。猛地,他想起上次到劉家灣演出的第二天早晨林雪飛跟他講過的那個“家徒四壁”、“越生越窮”的農民。看來,這張大龍就是雪飛說的那個農民無疑了。

    張大龍介紹完自己的家庭情況,看到劉鳳仁站在那裏麵沉似水的樣子,心裏明白了七八分,於是他怯生生地說:“劉書記,你們……是為土豆的事兒來的吧?我不瞞您,我是把隊裏的土豆種子烀著吃了不少,可……可我也是沒有辦法啊,你看,你看這一家老小……”說著,張大龍的眼淚流了出來。

    “行了,”劉鳳仁打斷張大龍的話,“別再說了。郭書記,我們迴去吧……”

    臨走時,劉鳳仁麵色溫和地對張大龍說了句:“你,一會兒到大隊去一趟吧。”

    一行人心情沉重地離開了張大龍風雨飄搖的土房。

    雨停了,天開始放晴。

    迴到大隊後,劉鳳仁深深地自責道:“看來,我是有些官僚主義了,這段時間我對群眾的生活情況了解得太少了……”

    郭鴻達也深有感觸地說:“是啊,對群眾的吃喝住行、柴米油鹽,我們不能不時刻放在心上啊,否則,會出問題的。不過,劉書記,您甭著急,我會及時把情況向公社領導匯報,想法幫你們盡快解決的。”

    過了一會兒,張大龍來了。劉鳳仁對他說:“下午你拿條袋子到我家去,我給你舀點兒玉米,先吃著,來到春耕大忙季節了,不吃飽肚子怎麽行呢!”

    郭鴻達掏出兜裏僅有的三十元錢遞給張大龍,“老張,拿著吧,不一定能解決什麽大問題,先買點生活用品,暫緩燃眉之急吧……以後,好好參加勞動,生活會好起來的。”

    張大龍眼含熱淚從郭鴻達手中接過錢,嘴裏喃喃地說著:“謝謝,謝謝領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雲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唯並收藏風雲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