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帶著隊伍與陳梟的隊伍交錯而過。恰在這時,一隻小蜜蜂釘在第一輛馬車的馬鼻子上,那馬兒受驚,嘶鳴一聲撅起前蹄,整輛馬車隨之劇烈地晃蕩了一下,一個人從馬車裏滾了下來。馬夫趕緊勒住韁繩把馬穩定住。
正巧來到旁邊的張開,看見馬車內滾出一個人來,略覺詫異。勒住馬,迴頭問陳梟:“都頭,這是怎麽迴事?”
陳梟若無其事地命人把楊誌扶進馬車,說道:“他是我的一個手下,路上得了病,所以我讓他坐在馬車裏休息。”
張開恍然大悟,看了一眼楊誌,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便領著手下人離開了。陳梟也領著手下人上路了。
一行人從山坡上下來,穿過一條小溪,進入一片鬆樹林之中。就在這時,陳梟聽到身後傳來混亂的叫喊聲,趕緊迴頭看去。隻見楊誌不知什麽時候醒來了,離開了馬車,奪了一柄長刀,正與手下眾人對峙。
陳梟連忙勒住馬。這時魯智深已經提著镔鐵禪杖奔過去了。
隻見楊誌拿刀環指眾人,圓瞪雙眼喝問道:“你們是什麽人?”
魯智深排開眾人來到楊誌麵前,說道:“楊提轄莫急!你還認得灑家嗎?”楊誌打量了魯智深一眼,神情一動,有些意外地問道:“你是大相國寺的魯智深?”魯智深哈哈大笑,“可不就是灑家!不過灑家已經不在大相國寺了!”
楊誌放下了長刀,看了看四周,一臉茫然地問道:“這是在哪裏?是黃泥崗嗎?”
魯智深道:“早就不在黃泥崗了!”
楊誌想起之前發生的事情,突然舉起長刀重新對著魯智深,喝問道:“你們和賊人是一夥的嗎?”這時,陳梟已經過來了,說道:“提轄不要緊張,我們和賊人不是一夥的!”隨即翻身下馬,走到了魯智深的身旁。
楊誌看了一眼陳梟,皺眉問道:“你是何人?”
魯智深道:“這是灑家的大哥,陽穀縣的都頭,陳梟。”
樣子雙眼一亮,連忙放下長刀,驚喜地問道:“難道是景陽岡上的打虎英雄?”陳梟嗬嗬一笑,“正是在下。”
樣子連忙抱拳道:“久仰大名,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啊!”
陳梟笑著迴了一禮,“提轄不必多禮!”四下看了看,“我們就在這座樹林中休息片刻再啟程吧。”魯智深聞言,衝眾人喝道:“大家就地休息!”眾人分散開,一撮一撮地靠著鬆樹休息下來,有幾個人則到樹林外放哨。楊誌見這些人行動舉止極有紀律,感覺非常驚訝。
陳梟、魯智深和楊誌在一棵鬆樹下盤腿坐下。有手下送來了清水幹糧,三個人邊吃邊聊。
“楊提轄對於目前的情況一定非常疑惑。其實,昨天是我們救了你。”陳梟說道。
楊誌迴想起昨夜的經曆,歎了口氣。隨即朝陳梟抱拳道:“多謝都頭援手之德。”
陳梟笑了笑,“楊提轄不必道謝。如果楊提轄聽了下麵的話,依舊不把我們當做仇人的話,我就心滿意足了。”楊誌感到非常詫異。陳梟道:“實不相瞞,你們進入黃泥崗之前住宿的那座客棧,是我開設的。”楊誌一愣,感到非常意外。陳梟繼續道:“那座客棧是我命和尚一個月之前建造起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劫奪梁中書送往東京的生辰綱。”
楊誌聽到這話,大驚失色,霍然而起,瞪眼叫道:“你們也是衝著生辰綱來的?”
陳梟笑道:“楊提轄稍安勿躁。等我把話說完。如果楊提轄依舊不能原諒我們,那也隻能由得楊提轄了。今後山高水闊若再相見,我們便堂堂正正地大戰一場!”
楊誌見陳梟說得光明磊落,心頭的怒氣不由地消減了大半。重新坐了下來。
陳梟看了一眼楊誌,說道:“梁中書送給蔡京的生辰綱全是他搜刮的民脂民膏,這話楊提轄可同意?”楊誌皺起眉頭,輕輕地點了點頭。
陳梟繼續道:“楊提轄身為楊家將的後人,秉承先祖仁義之風,難道竟然願意為虎作倀?”楊誌心頭一震,不覺慌亂起來。
“楊提轄效命梁中書,可想過百姓們會如何評價楊提轄?楊提轄聲名受汙是小事,然而卻因此令祖上英名蒙羞,楊提轄將來九泉之下如何去見他們?”
楊誌聽到這話,更加不安起來。
陳梟話鋒一轉,緩和了語氣道:“我也明白,提轄之所以效命梁中書,一則是為了報梁中書知遇之恩,二則是希望從軍報國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陳梟的話令楊誌頓生知己之感,感動不已地道:“也隻有都頭明白楊誌的心思。”
陳梟歎了口氣,“恕我直言,楊提轄,你恐怕錯解了祖上的心願了。”
楊誌不解地問道:“我如何錯解了祖上的心願?”
陳梟道:“楊提轄,如果當年楊老令公是為了官位的話,怎麽可能血戰沙場埋骨他鄉?楊提轄如今以謀取官位做為告慰列祖列宗的手段,豈不是顯得非常荒唐?”楊誌連忙道:“都頭錯了!楊誌雖然不才,卻也不是貪戀名利之徒,之所以渴望官職,無非是為了沙場效命,如此方可告慰祖先的英靈!”
陳梟問道:“楊提轄以為當年楊老令公為何上戰場?”
“當然是為了報答君恩。”
陳梟笑著搖了搖頭,“敢問楊提轄,楊老令公在為宋皇效命之前,在為誰征戰?”
楊誌一呃。
陳梟道:“楊老令公本是北漢的大將軍,為什麽不以死報效北漢朝廷,反而投靠了宋朝?”楊誌心慌意亂根本無法迴答。陳梟道:“其實原因很簡單。楊老令公效忠的並非是哪一個皇帝或者哪一個朝廷,他效忠的是百姓。因此他在北漢時與契丹人血戰沙場毫不惜命,也因此在看到宋氏一統江山對百姓有利後才會選擇投靠宋庭。我記得有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記住了,是為國為民,而不是為君!”
陳梟這番話不僅讓楊誌大受震動,就連魯智深也心情激動,拍著光頭一個勁地道:“這話對!這話對!”
陳梟對楊誌道:“楊老令公他們為國為民而粉身碎骨。如今你卻為了官位為了莫名其妙的君恩而甘願對梁中書那種人俯首帖耳,不知楊老令公他們英靈有知會作何感想呢?”
楊誌羞得無地自容,腦袋都快垂到了地上。抱拳道:“都頭一席話令楊誌茅塞頓開!”隨即氣惱地道:“楊誌以前真是太糊塗了!”
陳梟笑道:“你隻是當局者迷罷了。”頓了頓,“我希望楊提轄能夠跟我們一道,做一個男兒該做的事情。當然,如果楊提轄不願意,我也不會強人所難,而且還將這支生辰綱還給提轄。提轄拿著這支生辰綱前往京城,不僅不會有罪,而且還能得道蔡京等人的賞識,加官進爵不在話下。”楊誌感動不已,連忙站起來抱拳鞠了一躬,“都頭的美意,楊誌心領了!可是楊誌如果再迴去的話,豈不是令祖先蒙羞了!楊誌願意跟隨都頭,為百姓做些事情!”
陳梟魯智深大喜,站起來,重重地拍了拍楊誌的肩膀,魯智深大聲道:“好兄弟!”楊誌隨即朝陳梟一拜,“小弟楊誌拜見大哥!”
陳梟哈哈一笑,把楊誌扶了起來,笑道:“兄弟,你除了我們兩個兄弟之外,還有兩個好兄弟,一個是和我一起景陽岡打虎的武鬆,另一個是原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楊誌欣喜不已。
陳梟拍了拍楊誌的肩膀,“來來來,吃些東西好上路。”隨即三個人坐了下來,邊吃邊聊,就仿佛認識了很久的老友一般。
“對了,不知道那迷倒小弟的都是些什麽人?”楊誌好奇地問道。
陳梟道:“是晁蓋、吳用、劉唐、阮氏三雄,和一個白日鼠白勝。”
楊誌冷哼了一聲,“一群鼠輩!不敢堂堂正正與咱較量,居然使出如此齷齪的手段,虧他們還是江湖上響當當的人物呢!”陳梟笑了笑。魯智深哈哈大笑道:“兄弟莫惱。晁蓋他幾個用麻藥麻倒了你,卻被我們用麻藥麻翻了!如今他們應該還沒有醒來呢?”楊誌大笑起來。
……
陳梟一行人兼程趕路,六天之後就迴到了陽穀縣。陳梟將楊誌介紹給了林衝,兩人惺惺相惜,都非常高興。
陳梟泡在熱水中,靠在澡盆壁上閉目養神,滿臉都是舒服到極點的神情。潘金蓮散綰著秀發,隻穿著單薄的肚兜,跪在陳梟的身後,為陳梟按揉肩膀,嬌顏上泛著潮紅,美眸中蕩漾著絲絲春情,兩人有二十幾天沒相見了,這讓潘金蓮無論是精神還是身體都思念得慌。
潘金蓮把形狀美好的前胸擠壓在陳梟的肩膀上,一雙玉臂環住了陳梟的脖頸,吐氣如蘭地道:“大哥,奴家想你了!”聲音如訴如泣,蕩人心魄。
陳梟也不禁情動了,一把將潘金蓮抱進水中。嘩啦一聲大響,潘金蓮的頭發和肚兜全部打濕了,單薄的肚兜緊緊地貼著峰巒起伏的嬌軀,散發出致命的誘惑力。
正巧來到旁邊的張開,看見馬車內滾出一個人來,略覺詫異。勒住馬,迴頭問陳梟:“都頭,這是怎麽迴事?”
陳梟若無其事地命人把楊誌扶進馬車,說道:“他是我的一個手下,路上得了病,所以我讓他坐在馬車裏休息。”
張開恍然大悟,看了一眼楊誌,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便領著手下人離開了。陳梟也領著手下人上路了。
一行人從山坡上下來,穿過一條小溪,進入一片鬆樹林之中。就在這時,陳梟聽到身後傳來混亂的叫喊聲,趕緊迴頭看去。隻見楊誌不知什麽時候醒來了,離開了馬車,奪了一柄長刀,正與手下眾人對峙。
陳梟連忙勒住馬。這時魯智深已經提著镔鐵禪杖奔過去了。
隻見楊誌拿刀環指眾人,圓瞪雙眼喝問道:“你們是什麽人?”
魯智深排開眾人來到楊誌麵前,說道:“楊提轄莫急!你還認得灑家嗎?”楊誌打量了魯智深一眼,神情一動,有些意外地問道:“你是大相國寺的魯智深?”魯智深哈哈大笑,“可不就是灑家!不過灑家已經不在大相國寺了!”
楊誌放下了長刀,看了看四周,一臉茫然地問道:“這是在哪裏?是黃泥崗嗎?”
魯智深道:“早就不在黃泥崗了!”
楊誌想起之前發生的事情,突然舉起長刀重新對著魯智深,喝問道:“你們和賊人是一夥的嗎?”這時,陳梟已經過來了,說道:“提轄不要緊張,我們和賊人不是一夥的!”隨即翻身下馬,走到了魯智深的身旁。
楊誌看了一眼陳梟,皺眉問道:“你是何人?”
魯智深道:“這是灑家的大哥,陽穀縣的都頭,陳梟。”
樣子雙眼一亮,連忙放下長刀,驚喜地問道:“難道是景陽岡上的打虎英雄?”陳梟嗬嗬一笑,“正是在下。”
樣子連忙抱拳道:“久仰大名,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啊!”
陳梟笑著迴了一禮,“提轄不必多禮!”四下看了看,“我們就在這座樹林中休息片刻再啟程吧。”魯智深聞言,衝眾人喝道:“大家就地休息!”眾人分散開,一撮一撮地靠著鬆樹休息下來,有幾個人則到樹林外放哨。楊誌見這些人行動舉止極有紀律,感覺非常驚訝。
陳梟、魯智深和楊誌在一棵鬆樹下盤腿坐下。有手下送來了清水幹糧,三個人邊吃邊聊。
“楊提轄對於目前的情況一定非常疑惑。其實,昨天是我們救了你。”陳梟說道。
楊誌迴想起昨夜的經曆,歎了口氣。隨即朝陳梟抱拳道:“多謝都頭援手之德。”
陳梟笑了笑,“楊提轄不必道謝。如果楊提轄聽了下麵的話,依舊不把我們當做仇人的話,我就心滿意足了。”楊誌感到非常詫異。陳梟道:“實不相瞞,你們進入黃泥崗之前住宿的那座客棧,是我開設的。”楊誌一愣,感到非常意外。陳梟繼續道:“那座客棧是我命和尚一個月之前建造起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劫奪梁中書送往東京的生辰綱。”
楊誌聽到這話,大驚失色,霍然而起,瞪眼叫道:“你們也是衝著生辰綱來的?”
陳梟笑道:“楊提轄稍安勿躁。等我把話說完。如果楊提轄依舊不能原諒我們,那也隻能由得楊提轄了。今後山高水闊若再相見,我們便堂堂正正地大戰一場!”
楊誌見陳梟說得光明磊落,心頭的怒氣不由地消減了大半。重新坐了下來。
陳梟看了一眼楊誌,說道:“梁中書送給蔡京的生辰綱全是他搜刮的民脂民膏,這話楊提轄可同意?”楊誌皺起眉頭,輕輕地點了點頭。
陳梟繼續道:“楊提轄身為楊家將的後人,秉承先祖仁義之風,難道竟然願意為虎作倀?”楊誌心頭一震,不覺慌亂起來。
“楊提轄效命梁中書,可想過百姓們會如何評價楊提轄?楊提轄聲名受汙是小事,然而卻因此令祖上英名蒙羞,楊提轄將來九泉之下如何去見他們?”
楊誌聽到這話,更加不安起來。
陳梟話鋒一轉,緩和了語氣道:“我也明白,提轄之所以效命梁中書,一則是為了報梁中書知遇之恩,二則是希望從軍報國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陳梟的話令楊誌頓生知己之感,感動不已地道:“也隻有都頭明白楊誌的心思。”
陳梟歎了口氣,“恕我直言,楊提轄,你恐怕錯解了祖上的心願了。”
楊誌不解地問道:“我如何錯解了祖上的心願?”
陳梟道:“楊提轄,如果當年楊老令公是為了官位的話,怎麽可能血戰沙場埋骨他鄉?楊提轄如今以謀取官位做為告慰列祖列宗的手段,豈不是顯得非常荒唐?”楊誌連忙道:“都頭錯了!楊誌雖然不才,卻也不是貪戀名利之徒,之所以渴望官職,無非是為了沙場效命,如此方可告慰祖先的英靈!”
陳梟問道:“楊提轄以為當年楊老令公為何上戰場?”
“當然是為了報答君恩。”
陳梟笑著搖了搖頭,“敢問楊提轄,楊老令公在為宋皇效命之前,在為誰征戰?”
楊誌一呃。
陳梟道:“楊老令公本是北漢的大將軍,為什麽不以死報效北漢朝廷,反而投靠了宋朝?”楊誌心慌意亂根本無法迴答。陳梟道:“其實原因很簡單。楊老令公效忠的並非是哪一個皇帝或者哪一個朝廷,他效忠的是百姓。因此他在北漢時與契丹人血戰沙場毫不惜命,也因此在看到宋氏一統江山對百姓有利後才會選擇投靠宋庭。我記得有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記住了,是為國為民,而不是為君!”
陳梟這番話不僅讓楊誌大受震動,就連魯智深也心情激動,拍著光頭一個勁地道:“這話對!這話對!”
陳梟對楊誌道:“楊老令公他們為國為民而粉身碎骨。如今你卻為了官位為了莫名其妙的君恩而甘願對梁中書那種人俯首帖耳,不知楊老令公他們英靈有知會作何感想呢?”
楊誌羞得無地自容,腦袋都快垂到了地上。抱拳道:“都頭一席話令楊誌茅塞頓開!”隨即氣惱地道:“楊誌以前真是太糊塗了!”
陳梟笑道:“你隻是當局者迷罷了。”頓了頓,“我希望楊提轄能夠跟我們一道,做一個男兒該做的事情。當然,如果楊提轄不願意,我也不會強人所難,而且還將這支生辰綱還給提轄。提轄拿著這支生辰綱前往京城,不僅不會有罪,而且還能得道蔡京等人的賞識,加官進爵不在話下。”楊誌感動不已,連忙站起來抱拳鞠了一躬,“都頭的美意,楊誌心領了!可是楊誌如果再迴去的話,豈不是令祖先蒙羞了!楊誌願意跟隨都頭,為百姓做些事情!”
陳梟魯智深大喜,站起來,重重地拍了拍楊誌的肩膀,魯智深大聲道:“好兄弟!”楊誌隨即朝陳梟一拜,“小弟楊誌拜見大哥!”
陳梟哈哈一笑,把楊誌扶了起來,笑道:“兄弟,你除了我們兩個兄弟之外,還有兩個好兄弟,一個是和我一起景陽岡打虎的武鬆,另一個是原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楊誌欣喜不已。
陳梟拍了拍楊誌的肩膀,“來來來,吃些東西好上路。”隨即三個人坐了下來,邊吃邊聊,就仿佛認識了很久的老友一般。
“對了,不知道那迷倒小弟的都是些什麽人?”楊誌好奇地問道。
陳梟道:“是晁蓋、吳用、劉唐、阮氏三雄,和一個白日鼠白勝。”
楊誌冷哼了一聲,“一群鼠輩!不敢堂堂正正與咱較量,居然使出如此齷齪的手段,虧他們還是江湖上響當當的人物呢!”陳梟笑了笑。魯智深哈哈大笑道:“兄弟莫惱。晁蓋他幾個用麻藥麻倒了你,卻被我們用麻藥麻翻了!如今他們應該還沒有醒來呢?”楊誌大笑起來。
……
陳梟一行人兼程趕路,六天之後就迴到了陽穀縣。陳梟將楊誌介紹給了林衝,兩人惺惺相惜,都非常高興。
陳梟泡在熱水中,靠在澡盆壁上閉目養神,滿臉都是舒服到極點的神情。潘金蓮散綰著秀發,隻穿著單薄的肚兜,跪在陳梟的身後,為陳梟按揉肩膀,嬌顏上泛著潮紅,美眸中蕩漾著絲絲春情,兩人有二十幾天沒相見了,這讓潘金蓮無論是精神還是身體都思念得慌。
潘金蓮把形狀美好的前胸擠壓在陳梟的肩膀上,一雙玉臂環住了陳梟的脖頸,吐氣如蘭地道:“大哥,奴家想你了!”聲音如訴如泣,蕩人心魄。
陳梟也不禁情動了,一把將潘金蓮抱進水中。嘩啦一聲大響,潘金蓮的頭發和肚兜全部打濕了,單薄的肚兜緊緊地貼著峰巒起伏的嬌軀,散發出致命的誘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