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readx;曹操在赤壁兵敗之後,才終於想明白了張祿十多年前下過的預言。當日張祿索要了朱砂,在木牘上寫下“未濟”兩個字,曹操對郝元節說了:“紅字者,乃喻赤壁也;未濟者,雲吾終不得渡長江也。且未濟之卦,上離下坎,豈非江上用火之象乎?”
郝元節這也才恍然大悟,不禁撫掌:“吾不如伯爵遠矣。”
曹操既然想明白了,多少有點兒不大高興,說張祿既然能夠在十多年前就料到我今日赤壁之敗,他為什麽不明說,而要打啞謎呢?倘若我明了他的真意,預先有所防備,就不至於吃那麽大一個敗仗啊。
郝元節幫張祿向曹操解釋:“卜占之道,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張伯爵能書未濟,亦未必即知赤壁之敗……”世事因果糾纏,不是那麽容易算得一清二楚的,好比說我算得你明日有禍,可是究竟是哪方麵禍患,是否能夠禳避,就未必算得出來啦。我估摸著,張祿雖然寫下這則預言,但在事情具體發生之前,他真未必明了其中確切含義,也就根本沒法警告你。
郝元節這是按常理推論,當然實際上張祿是知道曹操會有赤壁之敗的,就連大致經過,誰求的風,誰放的火,也都一清二楚——隻要演義的虛構成分別太多——那就不是郝元節所可以料想得到的啦。
婁圭婁子伯正好也在曹操身邊,二人並馬而行,聽了這段對話,他也趁機進言說:“孟德乃以為周瑜所敗耶?敗我軍者,實我而非人也……”其實咱們不是被孫劉聯軍打敗的,而是被自己的驕傲心態打敗的。就算張祿預先把這場敗仗跟你說明白了,你就一定能夠避免敗局嗎?在駐軍江北之前,你知道赤壁跟哪兒啊?在火燒起來之前,你知道大冬天的江上會刮東南風嗎?而且這幾年來連敗袁紹、平遼東,繼而南征,劉表給嚇得咽了氣,劉琮束手而降,劉備兵敗長阪,咱們軍中誰不以為平定江南易如反掌啊——就算張祿十多年前預言了今日之敗,你也肯定拋諸腦後,根本就想不起來。
曹操聽了,臉上不禁一紅:“子伯所言是也,敗因在我,無可諉過於人。”
郝元節瞥了婁圭一眼,心說這種話也就你能說,你跟曹操是老交情,敢於當麵頂撞,別人怕都沒這個膽兒……可是你這麽直言不諱,不給曹操留麵子,如今曹操大權在握,氣量反倒日見狹窄,不知道他還能夠容你多久啊……
曹操自我反省過後,又慨歎道:“未知張伯爵安在,可能複見否?”
郝元節趕緊接口,說我也很想念伯爵,前日卜得一卦,貌似過不多久,便有相見之期。曹操大喜,趕緊關照:“若伯爵來訪元節,可速引來相見!”
話音才落,忽聽遠處一聲長嘯:“曹公別來無恙乎?”
曹操雙腿緊夾馬腹,把腰肢略略一挺,屁股欠起來,撐長了脖子朝前方一望,不禁喜出望外:“吾方說伯爵,伯爵便至矣!”
前方候在道旁的,正是張祿張伯爵,他心裏還吐槽:“不該是‘說曹操,曹操到’麽?這話怎麽給安我身上了……”於是急前兩步,與曹操見禮。
曹操跳下馬來還禮,然後緊緊拉住張祿的手:“十餘載未見,先生風采一如往昔,吾則老矣。”婁圭趕緊勒停隊伍,說丞相得遇故人,估計要懇談一番,大家夥兒不如暫且歇下吧。
正好這天也算走了不近的道兒了,眼瞧著周邊環境尚可,曹操便命安營,等帳篷搭起來,他就扯著張祿進入帳中敘話。當然在此之前,兩人,再包括婁圭、郝元節,就已經寒暄了老半天啦,互道別情——張祿當然不會提天上的“政變”,隻說自己一直跟深山中修行而已。
等到入帳坐定,曹操就問張祿,說你當日的預言,如今還真應驗了……不知道先生今日前來,還有什麽教我的嗎?張祿微微一笑:“吾今奉師命下山,欲往蠻荒之地訪一高人,恐道險難行,欲請曹公麾下勇將授以格鬥之技……”當然不能提我學武藝是為了將來去打天公的,隻說要深入蠻荒,怕碰見什麽野獸或者妖魔鬼怪,故此才要臨陣磨槍。
曹操不接他的話,卻反問道:“先生道行精深,尚須凡間技藝乎?”
張祿隨口編瞎話,說我修道才不過十來年,真說不上什麽精深……也就疾病不侵、諸邪難近而已,可是誰知道那些荒僻野蠻之地、深山老林之中,都有些什麽妖蛾子啊,多學幾招傍身,才可策以萬全。
郝元節插嘴問:“伯爵欲往何處去?”
張祿心說哪兒才足夠蠻荒呢?眼珠一轉,便即答道:“欲經南中而向盤越。”
盤越國又名漢越國,在後世印度的東北角上,東鄰緬甸、西瀕布拉馬普特拉河。不過這年月的緬甸北部,其實歸屬益州永昌郡管轄,所以說盤越是漢朝的鄰國,也可以算是屬國,曾經派遣使者入貢過永昌。要再往遠了說,就算張祿記得那些古國的舊名,曹操、郝元節他們也未必能夠聽得懂啊,但說起盤越,大家夥兒都知道——當然啦,除了名字和大致方位外,餘皆一無所知。
可是曹操並不關心張祿要去哪兒,將會遭逢何等艱險,他隻是反複請求張祿再給自己算一卦,設個預言。張祿笑道:“論卜,吾不如元節也……”曹操說怎麽會,你看我這迴赤壁兵敗,郝元節就算不到,而你十多年前就能寫下“未濟”二字來。
張祿說了,我有見得著的地方,也有見不著的地方,元節有見得著的地方,也有見不著的地方,不能因為我視力好點兒,看得遠點兒,就認定我觀察力一定比郝元節要強啊。元節卜算能見細微,我卻隻是觀其大略而已……
他緊著解釋,曹操卻絕然不信,但看張祿死活不肯鬆口,幹脆,我直接問你得了——“請教先生,漢祚可得久乎?”
張祿“嘿嘿”一笑:“公自姓曹,不姓劉,漢祚久否,與公何幹?”
表麵上象是在反問,在隨口糊弄,可曹操多聰明啊,當場就聽明白了其中的真意。他一琢磨這不錯啊,那我就反複提問題,請張伯爵迴答好了。於是二問:“天下可得定於一否?”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吾可得目見否?”
“公曩昔時,豈不見天下定於一耶?”你過去看見過,至於未來麽……哈哈,你自己猜。
“吾可得久壽乎?”
張祿心說曹操活了多久來著?五十幾還是六十幾?要命啊,我不記得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反正你活不到七十歲就對了。
“吾之大敵,孫權耶?劉備耶?”
張祿撚須而笑道:“孫仲謀徒守父兄基業爾,何足道哉。劉玄德當世梟雄,可與曹公並為龍鳳。”
曹操心裏有數了,想了一想,繼續問道:“吾昔討董,在滎陽汴水為徐榮所敗,身幾不免;後兗州為呂布所奪,唯餘三城;伐宛而喪子侄,並歿大將典韋;今在赤壁,為周瑜小兒所敗……似此敗績,還尚有否?”
張祿心說什麽滎陽汴水,這事兒我都不知道……你還會不會吃大敗仗,那我哪兒記得清啊?我隻記得漢末三國時代共有三場足以改變天下大勢的戰役,官渡其一,赤壁第二,第三是夷陵——那就跟你曹孟德沒關係啦。隨口答道:“從無常勝之將,不敗之軍,敗而能整,知恥後勇,斯可無懼矣。”
曹操心說聽你這話,我可能還有敗仗要吃……迴想那不久前江上騰飛的烈焰,百千檣櫓,瞬間化作飛灰,不禁雄心壯誌大受打擊,於是仰天而歎:“吾自興兵以來,蹉跌實多,人事紛擾,何如先生之無憂也。吾欲修仙,未知可否?”
婁圭當場就驚了,心說曹操要撂挑子,這話兒怎麽說的……正待要勸,張祿卻搶先開了口:“吾能舍棄凡事,故能修仙,曹公能否?自古以來,無長生之帝王,亦無駐世之神仙,或求其實,或求其名,各有所需耳。曹公牽絆紅塵過深,恐不能得仙緣也。”
他本來就覺得曹操的問題一個比一個難迴答,哪怕再怎麽假裝高深也沒用,自己這半仙的腦子都快轉不過來啦,而如今曹操竟然又起了頹唐之心,竟然想要追求仙道……這話題不能再讓對方領著了,咱們還是趕緊扯迴來吧。
於是再申前議,希望曹操能夠幫忙介紹一二大將,教授自己武藝:“未識徐公明在否?且聞曹公麾下有虎侯許仲康,力能提牛,祿可得一見乎?”
曹操既然開始有點兒自暴自棄,也就沒心情再問日後之事了,終於迴複張祿,說徐晃不在——“吾留其與滿寵共守漢津矣。”但是許禇在,我這就把他叫進來跟你相見。
張祿是沒料到,許禇竟然是包了滿身的紗布,拄著拐進來的……原來那日赤壁兵敗,許仲康力護曹操,身上連中了好幾箭,一條胳膊還讓火給燎了,半邊兒皮肉全都是黑的。不過他向來體質好,就這樣還能夠跨馬擰槍,當先開道。誰成想隨即敗兵湧入華容,那地方道路本就狹窄,再加上前幾日下過暴雨,滿地的泥濘,難以行走,劉備還追在屁股後麵縱火……結果許禇一個不慎,馬失前蹄,滾下來的時候大腿正巧別在一塊石頭上,當場就骨折了……
張祿心說就你這德性,怎麽可能教我武藝啊,看起來這趟算是白跑。於是在跟許褚互相致意以後,他就站起身來,向曹操告辭。
其實他這會兒沒地方可去,張堅暫且離開了天柱山,打算去偷襲某位下凡的天仙,事先跟張祿打過招唿了,我要是事了返山,到時候自會想辦法通知你,沒我的指令,你切切不可再迴天柱。所以張祿滿可以跟著曹軍返迴許都,等許褚傷好,可問題是……那樣曹操必然會問個不停啊,自己這裝神棍可已經裝得很辛苦啦。
而即便沒有這個因素、難點,張祿也不想跟曹操混太長時間。他發現確實萬事皆有因果,因果糾纏,就能把人牢牢地束縛在凡間。他此前跟曹操說:“曹公牽絆紅塵過深,恐不能得仙緣也。”那並非隨口敷衍,而確實是有感而發。
你想啊,要是我當初不臨時起意,要去拜訪曹操,就不會先入袁營,也不會跟劉根做過一場;曹操因此不會認識郤儉,也不會日後命郤儉改名換姓,為他總管修道人;沒有自己和郤儉跟曹操的交情,張堅不會化身王真,暫棲曹營;張堅不入曹營,必然不會認識許褚,也就不會讓自己下山來向許仲康討教武藝……
這一重重的因果,全都連接在了一起,其結果就是,隔著十好幾年,把自己二度送到了曹操麵前。
眼瞧著曹操年歲漸老,又剛在赤壁敗了一場,雄心逐漸消磨,竟起修仙之意。本來曹操籠絡了不少的修道者,不說當猴兒耍吧,也沒把他們太當一迴事兒,可以說等同倡優,如今這心態一變,將來怎樣就不好說啦。這會兒自己再跟曹操接觸多了,會不會因緣糾葛,鬧出更多妖蛾子來呢?
不成,我不能久留,還是先告辭吧,再琢磨該往哪兒去……要不然,我真去印度瞧瞧?
readx;曹操在赤壁兵敗之後,才終於想明白了張祿十多年前下過的預言。當日張祿索要了朱砂,在木牘上寫下“未濟”兩個字,曹操對郝元節說了:“紅字者,乃喻赤壁也;未濟者,雲吾終不得渡長江也。且未濟之卦,上離下坎,豈非江上用火之象乎?”
郝元節這也才恍然大悟,不禁撫掌:“吾不如伯爵遠矣。”
曹操既然想明白了,多少有點兒不大高興,說張祿既然能夠在十多年前就料到我今日赤壁之敗,他為什麽不明說,而要打啞謎呢?倘若我明了他的真意,預先有所防備,就不至於吃那麽大一個敗仗啊。
郝元節幫張祿向曹操解釋:“卜占之道,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張伯爵能書未濟,亦未必即知赤壁之敗……”世事因果糾纏,不是那麽容易算得一清二楚的,好比說我算得你明日有禍,可是究竟是哪方麵禍患,是否能夠禳避,就未必算得出來啦。我估摸著,張祿雖然寫下這則預言,但在事情具體發生之前,他真未必明了其中確切含義,也就根本沒法警告你。
郝元節這是按常理推論,當然實際上張祿是知道曹操會有赤壁之敗的,就連大致經過,誰求的風,誰放的火,也都一清二楚——隻要演義的虛構成分別太多——那就不是郝元節所可以料想得到的啦。
婁圭婁子伯正好也在曹操身邊,二人並馬而行,聽了這段對話,他也趁機進言說:“孟德乃以為周瑜所敗耶?敗我軍者,實我而非人也……”其實咱們不是被孫劉聯軍打敗的,而是被自己的驕傲心態打敗的。就算張祿預先把這場敗仗跟你說明白了,你就一定能夠避免敗局嗎?在駐軍江北之前,你知道赤壁跟哪兒啊?在火燒起來之前,你知道大冬天的江上會刮東南風嗎?而且這幾年來連敗袁紹、平遼東,繼而南征,劉表給嚇得咽了氣,劉琮束手而降,劉備兵敗長阪,咱們軍中誰不以為平定江南易如反掌啊——就算張祿十多年前預言了今日之敗,你也肯定拋諸腦後,根本就想不起來。
曹操聽了,臉上不禁一紅:“子伯所言是也,敗因在我,無可諉過於人。”
郝元節瞥了婁圭一眼,心說這種話也就你能說,你跟曹操是老交情,敢於當麵頂撞,別人怕都沒這個膽兒……可是你這麽直言不諱,不給曹操留麵子,如今曹操大權在握,氣量反倒日見狹窄,不知道他還能夠容你多久啊……
曹操自我反省過後,又慨歎道:“未知張伯爵安在,可能複見否?”
郝元節趕緊接口,說我也很想念伯爵,前日卜得一卦,貌似過不多久,便有相見之期。曹操大喜,趕緊關照:“若伯爵來訪元節,可速引來相見!”
話音才落,忽聽遠處一聲長嘯:“曹公別來無恙乎?”
曹操雙腿緊夾馬腹,把腰肢略略一挺,屁股欠起來,撐長了脖子朝前方一望,不禁喜出望外:“吾方說伯爵,伯爵便至矣!”
前方候在道旁的,正是張祿張伯爵,他心裏還吐槽:“不該是‘說曹操,曹操到’麽?這話怎麽給安我身上了……”於是急前兩步,與曹操見禮。
曹操跳下馬來還禮,然後緊緊拉住張祿的手:“十餘載未見,先生風采一如往昔,吾則老矣。”婁圭趕緊勒停隊伍,說丞相得遇故人,估計要懇談一番,大家夥兒不如暫且歇下吧。
正好這天也算走了不近的道兒了,眼瞧著周邊環境尚可,曹操便命安營,等帳篷搭起來,他就扯著張祿進入帳中敘話。當然在此之前,兩人,再包括婁圭、郝元節,就已經寒暄了老半天啦,互道別情——張祿當然不會提天上的“政變”,隻說自己一直跟深山中修行而已。
等到入帳坐定,曹操就問張祿,說你當日的預言,如今還真應驗了……不知道先生今日前來,還有什麽教我的嗎?張祿微微一笑:“吾今奉師命下山,欲往蠻荒之地訪一高人,恐道險難行,欲請曹公麾下勇將授以格鬥之技……”當然不能提我學武藝是為了將來去打天公的,隻說要深入蠻荒,怕碰見什麽野獸或者妖魔鬼怪,故此才要臨陣磨槍。
曹操不接他的話,卻反問道:“先生道行精深,尚須凡間技藝乎?”
張祿隨口編瞎話,說我修道才不過十來年,真說不上什麽精深……也就疾病不侵、諸邪難近而已,可是誰知道那些荒僻野蠻之地、深山老林之中,都有些什麽妖蛾子啊,多學幾招傍身,才可策以萬全。
郝元節插嘴問:“伯爵欲往何處去?”
張祿心說哪兒才足夠蠻荒呢?眼珠一轉,便即答道:“欲經南中而向盤越。”
盤越國又名漢越國,在後世印度的東北角上,東鄰緬甸、西瀕布拉馬普特拉河。不過這年月的緬甸北部,其實歸屬益州永昌郡管轄,所以說盤越是漢朝的鄰國,也可以算是屬國,曾經派遣使者入貢過永昌。要再往遠了說,就算張祿記得那些古國的舊名,曹操、郝元節他們也未必能夠聽得懂啊,但說起盤越,大家夥兒都知道——當然啦,除了名字和大致方位外,餘皆一無所知。
可是曹操並不關心張祿要去哪兒,將會遭逢何等艱險,他隻是反複請求張祿再給自己算一卦,設個預言。張祿笑道:“論卜,吾不如元節也……”曹操說怎麽會,你看我這迴赤壁兵敗,郝元節就算不到,而你十多年前就能寫下“未濟”二字來。
張祿說了,我有見得著的地方,也有見不著的地方,元節有見得著的地方,也有見不著的地方,不能因為我視力好點兒,看得遠點兒,就認定我觀察力一定比郝元節要強啊。元節卜算能見細微,我卻隻是觀其大略而已……
他緊著解釋,曹操卻絕然不信,但看張祿死活不肯鬆口,幹脆,我直接問你得了——“請教先生,漢祚可得久乎?”
張祿“嘿嘿”一笑:“公自姓曹,不姓劉,漢祚久否,與公何幹?”
表麵上象是在反問,在隨口糊弄,可曹操多聰明啊,當場就聽明白了其中的真意。他一琢磨這不錯啊,那我就反複提問題,請張伯爵迴答好了。於是二問:“天下可得定於一否?”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吾可得目見否?”
“公曩昔時,豈不見天下定於一耶?”你過去看見過,至於未來麽……哈哈,你自己猜。
“吾可得久壽乎?”
張祿心說曹操活了多久來著?五十幾還是六十幾?要命啊,我不記得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反正你活不到七十歲就對了。
“吾之大敵,孫權耶?劉備耶?”
張祿撚須而笑道:“孫仲謀徒守父兄基業爾,何足道哉。劉玄德當世梟雄,可與曹公並為龍鳳。”
曹操心裏有數了,想了一想,繼續問道:“吾昔討董,在滎陽汴水為徐榮所敗,身幾不免;後兗州為呂布所奪,唯餘三城;伐宛而喪子侄,並歿大將典韋;今在赤壁,為周瑜小兒所敗……似此敗績,還尚有否?”
張祿心說什麽滎陽汴水,這事兒我都不知道……你還會不會吃大敗仗,那我哪兒記得清啊?我隻記得漢末三國時代共有三場足以改變天下大勢的戰役,官渡其一,赤壁第二,第三是夷陵——那就跟你曹孟德沒關係啦。隨口答道:“從無常勝之將,不敗之軍,敗而能整,知恥後勇,斯可無懼矣。”
曹操心說聽你這話,我可能還有敗仗要吃……迴想那不久前江上騰飛的烈焰,百千檣櫓,瞬間化作飛灰,不禁雄心壯誌大受打擊,於是仰天而歎:“吾自興兵以來,蹉跌實多,人事紛擾,何如先生之無憂也。吾欲修仙,未知可否?”
婁圭當場就驚了,心說曹操要撂挑子,這話兒怎麽說的……正待要勸,張祿卻搶先開了口:“吾能舍棄凡事,故能修仙,曹公能否?自古以來,無長生之帝王,亦無駐世之神仙,或求其實,或求其名,各有所需耳。曹公牽絆紅塵過深,恐不能得仙緣也。”
他本來就覺得曹操的問題一個比一個難迴答,哪怕再怎麽假裝高深也沒用,自己這半仙的腦子都快轉不過來啦,而如今曹操竟然又起了頹唐之心,竟然想要追求仙道……這話題不能再讓對方領著了,咱們還是趕緊扯迴來吧。
於是再申前議,希望曹操能夠幫忙介紹一二大將,教授自己武藝:“未識徐公明在否?且聞曹公麾下有虎侯許仲康,力能提牛,祿可得一見乎?”
曹操既然開始有點兒自暴自棄,也就沒心情再問日後之事了,終於迴複張祿,說徐晃不在——“吾留其與滿寵共守漢津矣。”但是許禇在,我這就把他叫進來跟你相見。
張祿是沒料到,許禇竟然是包了滿身的紗布,拄著拐進來的……原來那日赤壁兵敗,許仲康力護曹操,身上連中了好幾箭,一條胳膊還讓火給燎了,半邊兒皮肉全都是黑的。不過他向來體質好,就這樣還能夠跨馬擰槍,當先開道。誰成想隨即敗兵湧入華容,那地方道路本就狹窄,再加上前幾日下過暴雨,滿地的泥濘,難以行走,劉備還追在屁股後麵縱火……結果許禇一個不慎,馬失前蹄,滾下來的時候大腿正巧別在一塊石頭上,當場就骨折了……
張祿心說就你這德性,怎麽可能教我武藝啊,看起來這趟算是白跑。於是在跟許褚互相致意以後,他就站起身來,向曹操告辭。
其實他這會兒沒地方可去,張堅暫且離開了天柱山,打算去偷襲某位下凡的天仙,事先跟張祿打過招唿了,我要是事了返山,到時候自會想辦法通知你,沒我的指令,你切切不可再迴天柱。所以張祿滿可以跟著曹軍返迴許都,等許褚傷好,可問題是……那樣曹操必然會問個不停啊,自己這裝神棍可已經裝得很辛苦啦。
而即便沒有這個因素、難點,張祿也不想跟曹操混太長時間。他發現確實萬事皆有因果,因果糾纏,就能把人牢牢地束縛在凡間。他此前跟曹操說:“曹公牽絆紅塵過深,恐不能得仙緣也。”那並非隨口敷衍,而確實是有感而發。
你想啊,要是我當初不臨時起意,要去拜訪曹操,就不會先入袁營,也不會跟劉根做過一場;曹操因此不會認識郤儉,也不會日後命郤儉改名換姓,為他總管修道人;沒有自己和郤儉跟曹操的交情,張堅不會化身王真,暫棲曹營;張堅不入曹營,必然不會認識許褚,也就不會讓自己下山來向許仲康討教武藝……
這一重重的因果,全都連接在了一起,其結果就是,隔著十好幾年,把自己二度送到了曹操麵前。
眼瞧著曹操年歲漸老,又剛在赤壁敗了一場,雄心逐漸消磨,竟起修仙之意。本來曹操籠絡了不少的修道者,不說當猴兒耍吧,也沒把他們太當一迴事兒,可以說等同倡優,如今這心態一變,將來怎樣就不好說啦。這會兒自己再跟曹操接觸多了,會不會因緣糾葛,鬧出更多妖蛾子來呢?
不成,我不能久留,還是先告辭吧,再琢磨該往哪兒去……要不然,我真去印度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