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前幾章忘說了——
新書起航,特別需要推薦票,需要投資人,需要收藏,大家給個麵子……)
王威和高君雅想殺李淵,這事放在史書上講也就是一小段。但真正來到當時的曆史場景之中,兩個人私底下肯定商議過很多次。
說實話,王威和高君雅想殺李淵是可以理解的,兩個人都是楊廣的心腹,到太原任職就是受了楊廣指令專來監察。
如果李淵真的造反,二人皆有不察之罪,掉腦袋是輕的。
而田參軍,史書上記載,他其實是個識時務的,後來還混進了李淵的大將軍府。
舞馬再看眼前的田德平,顯然涉事極深。
“諸多事情都與正史不合,那麽王威和高君雅的結局也未必是史書講的那樣。我絕不能想當然,以為自己肯定沒有性命之憂。”
想到這裏,舞馬因為雨祭在正史裏最終泡湯而略微鎮定的心態繃緊了一些。
正廳裏三人說話聲音本就不大,舞馬離得又遠,聽著飄飄渺渺,幾乎沒落著幾句。
他略作思量,馭著灰蛇往三人方向遊去。身後的拉扯之力愈拽愈緊,仿佛是從後邊密室自家身體處順出一根彈簧拽住了灰蛇。
“不行……一定得聽聽他們在說什麽。”
硬是往前行了七八米,便寸步難移了。
好在到了這個距離,三人說話的聲音漸漸清晰。
他附耳聽過去,大抵是王威誇讚田德平血祭有功,測出李淵必有反意之類的,還說一定會向聖君請功。
不一會兒,三個人又商量起祈雨大會和獻祭的事情。
時間就定在了兩日之後,真是夠催命。
選定的地點有兩處,一個是晉祠,另一個是位於晉陽鄉的祭壇。
高君雅堅持在晉祠祈雨,理由是晉祠連接氣脈,老天聽得見黎民百姓的唿聲,求雨成功的可能更大。
王威則偏向於晉陽鄉,因為晉祠主事與李淵親近,旦要動手,很容易暴露。
王威指著高君雅鼻子罵了半天——
“你腦子壞掉了罷?”
“求雨?我們是要殺李淵的!”
高君雅也是頭鐵,隻說濫殺無辜,豈是忠義之士所為。若非李淵大勢已成,打一開始他就不同意做這種下三濫的事情。
末了,還叮囑田德平,獻祭的時候一定要給祭品一個痛快,還要保證他魂魄得以安息,不會成為孤魂野鬼。
兩個人那邊吵著,舞馬便在琢磨:曆史上的祈雨大會到底是沒搞成的。否則,李淵的皇帝也做不得。
至於沒搞成的原因,是因為王威、高君雅這邊出了個內奸,一個比芝麻還小的官——晉陽縣晉陽鄉鄉長劉世龍。
想到這裏,舞馬精神一振:是啊,劉世龍既然是內奸,肯定常在郡丞府走動。
“要想活命,必須想辦法找到他。”
腦子裏念頭剛一動,門外便來通傳:
劉世龍來訪了——原來,王威早就打定主意要在晉陽鄉辦事,把劉世龍請過來正好商議。
高君雅一下子炸毛了,“姓劉的要是李淵的人怎麽辦?豈不是害死個人。”
田德平說:“咱們不妨先試探一番,看情況再說。”
三人這才達成一致,請劉世龍進來。
守衛出去通報不久,從門外緩步走進一個青袍中年男子,頭頂雙翅官帽。倆兒翅膀梢頭都是往上翹的,看著有些滑稽。
眼睛不大,但眼神瞧著十分機警,未等進門就四下打量起來。
舞馬邊往前挪移,邊觀察劉世龍。見他一副機靈鬼的樣子,心下倒有些安定了。
劉世龍既然來了,可見曆史大抵還在軌道上。就是不知他能不能從王威口中套出消息來。
舞馬也不敢掉以輕心,馭著灰蛇使勁兒往劉世龍那邊挪去,以防事情有變。
劉世龍進了大廳,王威含笑迎進,賜座末席,又逐一與他介紹廳中兩人。
劉世龍客氣一番,便道:“不知郡丞召見屬下,有何事吩咐。”
王威便說劉世龍在晉陽鄉政績卓然,眾口皆碑,自己有意向聖君舉薦,予他重用一番。
劉世龍不露聲色,說了一番謙詞。
王威點頭稱讚,又說自己很久之前向唐公舉薦過劉世龍,但唐公說他能力雖出眾,資曆卻甚淺,還需好生曆練一番。
聽了王威一番話,舞馬立刻明白過來——李淵世襲唐國公,又是太原一把手,說唐公指的自然就是李淵。
而王威肚子裏的彎彎繞繞的確有點門道。
他編排李淵的話,褒中帶貶,合情合理,也不像刻意詆毀,更有真實感。
自古以來,毀人前程,如同擋人財路,奪人妻子,食人骨肉。
劉世龍若不是早就上了李淵的船,這會兒估計得把李淵恨死。
在聽王威說完之後,劉世龍表現出了一個基層曆練多年的鄉幹部和一個大唐開國功臣應有的素質——
他先是楞了一下,過了一會兒,才麵紅耳赤,說道:
“李淵老賊欺人太甚!枉我平日裏對他恭恭敬敬,狗鼠輩竟然這般待我……我真是……”
言語之間,咬牙切齒,神情憎怨。舞馬暗自為他鼓掌。
王威則朝著唐公府的方向瞄了瞄,“劉鄉長可要慎言啊……”
“我去他姥姥的,”
劉世龍伸手遙指李淵府邸的方向,
“他李淵現今是深受聖寵,但此賊卻未必對聖上忠心。我近來嚐聽人談起,說李淵募兵規模甚大,似乎很有反意。郡丞何不上表朝廷,參他一本心懷叵測、意圖謀反!”
“哦?你可有實證?”
“隻要予我些時間……”
王威正要說些什麽。
田德平卻憤而擊桌,怒道:“區區一個鄉官兒,膽敢汙蔑唐公,你自己不想活,不要連累我等。”
“這……”
王威楞了一下,“田參軍何必如此苛責,劉鄉長……隻是發發牢騷嘛。”
田德平道:“此人空口無憑,隻因唐公不肯提攜,便夾私報複,誹謗朝廷重臣,可見道德敗壞,品質惡劣,不堪大用。”
這話罷了,一旁王威和劉世龍都在發懵。
遠處的舞馬卻想明白了,田德平一定是看出了什麽紕漏。
這可不是什麽好訊號。
“我不能坐以待斃!”
經過一番挪移,舞馬距離劉世龍隻有兩三米遠的距離,身後巨大的拉扯之力不斷撕拽著。他痛的快要昏過去,卻依然咬牙堅持。
眼瞧著距離劉世龍越來越近,便琢磨該怎樣把訊息告訴劉世龍——
他說的話旁人隻能聽見頭兩個字。這遠遠不夠,需要透露的訊息太多了。
忽聽劉世龍指著田德平,怒目而視:
“郡丞莫聽此人胡言亂語,倘若唐公真有反意,他一個小小的司兵參軍,船小好調頭。郡丞您位高權重……”
“放肆!”
田德平起身與王威拱手,“請恕卑職無禮,這便將其拿下,看看他從哪裏借來的膽子。”
“你敢……”
“罷了罷了,”王威似乎是瞧出了田德平話外有音,眼睛珠子轉了轉,起來假作和事佬,
“我們同在晉陽為官,何必鬧得如此不愉快。這樣罷,世龍且先迴去,請等著我的好消息。”
劉世龍憤憤看了田德平一眼,幾度張嘴,到底還是站起身,拱手打算告辭。
此時,舞馬堪堪挪到劉世龍腦後一寸之距,往前猛地一掙,一口氣鑽進了他腦殼裏。
抵住快要昏過去的狀態,舞馬大喝一句:
“殺李淵!王威……要殺李淵!”
說完,再也頂不住巨力揪扯,像彈簧一般縮了迴去,卷著灰蛇的身體,連滾帶爬摔到屏風後的角落裏。
再看劉世龍,告辭的話說完了,人卻沒有走,眼睛溜溜地四下張望,多半是聽見了舞馬說的話。
沒錯,舞馬反複思量之後,決定用“殺李”作為開頭——
無論是祈雨,平叛,祭祀,密室,還是李淵,這些提示語都隻會讓劉世龍一頭霧水。
“殺李”就再明白不過了。
在太原,李淵就是最大的李。
想殺李淵的人,隻會是王威、高君雅。
劉世龍隻需要知道王威想殺李淵便已足夠。
然後,劉鄉長就可以按照曆史中既定的軌跡,完成一輩子最大的使命——
向李淵告密,打開晉陽起兵的洪閘,一瀉而下,成就大唐盛世這條浩蕩的河。
舞馬望向劉世龍。
此時此刻,劉世龍表現出的是一種矛盾反差的狀態——懵逼而又機警。
他分明是聽到了舞馬的話,但還沒有反應過來話裏的意思。
便站在原地,眼睛咕溜溜地轉,期待方才傳話的人能在多說一點什麽。
田德平冷笑道:“劉鄉長等著用膳麽?”
劉世龍眼神飄飄忽忽看向田德平,忽然,捂著胸口,癱倒在地上,
“救命……救……命!”
廳內三人連忙站起身,圍了上去。
舞馬不禁想喊一聲“幹得漂亮”——劉世龍當然是假裝的。
他昏倒在這裏,王威必定會將其留在府上休養,再請大夫為其醫治。
隻要劉世龍留在這裏,舞馬便還有機會透露更多的訊息。鄉長大人的腦子果真轉的快。
高君雅似乎粗通醫術,察探一番,說道:“劉鄉長怕是公務繁重,休息不佳,有中風之兆,但一時還要不得命。”
“原是如此,”
王威擔慮稍稍懈去。又想獻祭就在眼前,這事兒可真不吉利,還是把人醫好趕緊送走算了。
“來人扶去後廳休息,再遣來個大夫瞧瞧。”
田德平湊在耳邊,低語道:“不可,萬萬不可。”
“又怎麽了。”
田德平與王威使了個眼色,朝劉世龍努了努嘴,“還是叫人將劉鄉長速速抬去醫館醫治,否則一來一去耽誤了時間,反倒不好。”
高君雅道:“劉鄉長昏厥至此,怎經得起路途顛簸?”
田德平道:“劉鄉長昏厥至此,怎經得起片刻耽擱?”
終是王威明白了田德平的意思,便說:“那便請幾個健壯轎夫把劉鄉長抬去醫館,叮囑路上小心謹慎,切忌顛簸。”
高君雅還要說什麽,卻被王威揮手止住。
舞馬趴在拐角,隻得長歎一聲。心想這個田德平心思細膩,算是個角色。
劉世龍方被抬出去,田德平便說道:“二位留守,可是忘了後廳之中,還有見不得人的東西。”
高君雅道:“他都這副模樣了,還有什麽可擔慮的?”
田德平道:“就算他現在死了,也好過我等給他害慘了。”
高君雅道:“郡丞將劉世龍喚來,不正是要其為我所用?”
王威道:“先前的確是這般想的……”說著,瞧向田德平。
“這位劉鄉長貌似忠誠,”
田德平往門外行遠的擔架瞧去,眼睛眯成一條縫,
“我卻猜他早就投了李淵——若不然,郡丞許諾為其邀功請賞之時,怎不見他有半點欣喜?怕是李淵早就許他封侯列將了。”
高君雅道:“說不定此人城府很深,喜怒不形於色。又或者,他真心為百姓著想,於仕途前程看得不重。”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從古至今,莫不如此。哪裏有人不圖名,不為利,不想當官的?”
田德平道:“他肯當鄉長,便肯當縣丞;肯當縣丞,便敢做刺史;敢做刺史,就敢位極人臣;敢位極人臣,便連皇位也未必不能肖想了,本朝開國聖人,不就是這般創得大隋基業的麽。”
“至於城府麽,”
田德平道:
“此人的確有一些,但不過是淺坑之深。你瞧郡丞方才談及李淵,劉鄉長那一番做作姿態,他與郡丞不知如何關係,與你我不過初次相見,遠不到這般掏心置腹的地步罷?
如此急於站隊,要麽是愣頭青一個。
要麽就是他早就和李淵串通一氣,想詐出我等苦心謀劃!”
好吧,舞馬也勉強為田德平鼓個掌……
新書起航,特別需要推薦票,需要投資人,需要收藏,大家給個麵子……)
王威和高君雅想殺李淵,這事放在史書上講也就是一小段。但真正來到當時的曆史場景之中,兩個人私底下肯定商議過很多次。
說實話,王威和高君雅想殺李淵是可以理解的,兩個人都是楊廣的心腹,到太原任職就是受了楊廣指令專來監察。
如果李淵真的造反,二人皆有不察之罪,掉腦袋是輕的。
而田參軍,史書上記載,他其實是個識時務的,後來還混進了李淵的大將軍府。
舞馬再看眼前的田德平,顯然涉事極深。
“諸多事情都與正史不合,那麽王威和高君雅的結局也未必是史書講的那樣。我絕不能想當然,以為自己肯定沒有性命之憂。”
想到這裏,舞馬因為雨祭在正史裏最終泡湯而略微鎮定的心態繃緊了一些。
正廳裏三人說話聲音本就不大,舞馬離得又遠,聽著飄飄渺渺,幾乎沒落著幾句。
他略作思量,馭著灰蛇往三人方向遊去。身後的拉扯之力愈拽愈緊,仿佛是從後邊密室自家身體處順出一根彈簧拽住了灰蛇。
“不行……一定得聽聽他們在說什麽。”
硬是往前行了七八米,便寸步難移了。
好在到了這個距離,三人說話的聲音漸漸清晰。
他附耳聽過去,大抵是王威誇讚田德平血祭有功,測出李淵必有反意之類的,還說一定會向聖君請功。
不一會兒,三個人又商量起祈雨大會和獻祭的事情。
時間就定在了兩日之後,真是夠催命。
選定的地點有兩處,一個是晉祠,另一個是位於晉陽鄉的祭壇。
高君雅堅持在晉祠祈雨,理由是晉祠連接氣脈,老天聽得見黎民百姓的唿聲,求雨成功的可能更大。
王威則偏向於晉陽鄉,因為晉祠主事與李淵親近,旦要動手,很容易暴露。
王威指著高君雅鼻子罵了半天——
“你腦子壞掉了罷?”
“求雨?我們是要殺李淵的!”
高君雅也是頭鐵,隻說濫殺無辜,豈是忠義之士所為。若非李淵大勢已成,打一開始他就不同意做這種下三濫的事情。
末了,還叮囑田德平,獻祭的時候一定要給祭品一個痛快,還要保證他魂魄得以安息,不會成為孤魂野鬼。
兩個人那邊吵著,舞馬便在琢磨:曆史上的祈雨大會到底是沒搞成的。否則,李淵的皇帝也做不得。
至於沒搞成的原因,是因為王威、高君雅這邊出了個內奸,一個比芝麻還小的官——晉陽縣晉陽鄉鄉長劉世龍。
想到這裏,舞馬精神一振:是啊,劉世龍既然是內奸,肯定常在郡丞府走動。
“要想活命,必須想辦法找到他。”
腦子裏念頭剛一動,門外便來通傳:
劉世龍來訪了——原來,王威早就打定主意要在晉陽鄉辦事,把劉世龍請過來正好商議。
高君雅一下子炸毛了,“姓劉的要是李淵的人怎麽辦?豈不是害死個人。”
田德平說:“咱們不妨先試探一番,看情況再說。”
三人這才達成一致,請劉世龍進來。
守衛出去通報不久,從門外緩步走進一個青袍中年男子,頭頂雙翅官帽。倆兒翅膀梢頭都是往上翹的,看著有些滑稽。
眼睛不大,但眼神瞧著十分機警,未等進門就四下打量起來。
舞馬邊往前挪移,邊觀察劉世龍。見他一副機靈鬼的樣子,心下倒有些安定了。
劉世龍既然來了,可見曆史大抵還在軌道上。就是不知他能不能從王威口中套出消息來。
舞馬也不敢掉以輕心,馭著灰蛇使勁兒往劉世龍那邊挪去,以防事情有變。
劉世龍進了大廳,王威含笑迎進,賜座末席,又逐一與他介紹廳中兩人。
劉世龍客氣一番,便道:“不知郡丞召見屬下,有何事吩咐。”
王威便說劉世龍在晉陽鄉政績卓然,眾口皆碑,自己有意向聖君舉薦,予他重用一番。
劉世龍不露聲色,說了一番謙詞。
王威點頭稱讚,又說自己很久之前向唐公舉薦過劉世龍,但唐公說他能力雖出眾,資曆卻甚淺,還需好生曆練一番。
聽了王威一番話,舞馬立刻明白過來——李淵世襲唐國公,又是太原一把手,說唐公指的自然就是李淵。
而王威肚子裏的彎彎繞繞的確有點門道。
他編排李淵的話,褒中帶貶,合情合理,也不像刻意詆毀,更有真實感。
自古以來,毀人前程,如同擋人財路,奪人妻子,食人骨肉。
劉世龍若不是早就上了李淵的船,這會兒估計得把李淵恨死。
在聽王威說完之後,劉世龍表現出了一個基層曆練多年的鄉幹部和一個大唐開國功臣應有的素質——
他先是楞了一下,過了一會兒,才麵紅耳赤,說道:
“李淵老賊欺人太甚!枉我平日裏對他恭恭敬敬,狗鼠輩竟然這般待我……我真是……”
言語之間,咬牙切齒,神情憎怨。舞馬暗自為他鼓掌。
王威則朝著唐公府的方向瞄了瞄,“劉鄉長可要慎言啊……”
“我去他姥姥的,”
劉世龍伸手遙指李淵府邸的方向,
“他李淵現今是深受聖寵,但此賊卻未必對聖上忠心。我近來嚐聽人談起,說李淵募兵規模甚大,似乎很有反意。郡丞何不上表朝廷,參他一本心懷叵測、意圖謀反!”
“哦?你可有實證?”
“隻要予我些時間……”
王威正要說些什麽。
田德平卻憤而擊桌,怒道:“區區一個鄉官兒,膽敢汙蔑唐公,你自己不想活,不要連累我等。”
“這……”
王威楞了一下,“田參軍何必如此苛責,劉鄉長……隻是發發牢騷嘛。”
田德平道:“此人空口無憑,隻因唐公不肯提攜,便夾私報複,誹謗朝廷重臣,可見道德敗壞,品質惡劣,不堪大用。”
這話罷了,一旁王威和劉世龍都在發懵。
遠處的舞馬卻想明白了,田德平一定是看出了什麽紕漏。
這可不是什麽好訊號。
“我不能坐以待斃!”
經過一番挪移,舞馬距離劉世龍隻有兩三米遠的距離,身後巨大的拉扯之力不斷撕拽著。他痛的快要昏過去,卻依然咬牙堅持。
眼瞧著距離劉世龍越來越近,便琢磨該怎樣把訊息告訴劉世龍——
他說的話旁人隻能聽見頭兩個字。這遠遠不夠,需要透露的訊息太多了。
忽聽劉世龍指著田德平,怒目而視:
“郡丞莫聽此人胡言亂語,倘若唐公真有反意,他一個小小的司兵參軍,船小好調頭。郡丞您位高權重……”
“放肆!”
田德平起身與王威拱手,“請恕卑職無禮,這便將其拿下,看看他從哪裏借來的膽子。”
“你敢……”
“罷了罷了,”王威似乎是瞧出了田德平話外有音,眼睛珠子轉了轉,起來假作和事佬,
“我們同在晉陽為官,何必鬧得如此不愉快。這樣罷,世龍且先迴去,請等著我的好消息。”
劉世龍憤憤看了田德平一眼,幾度張嘴,到底還是站起身,拱手打算告辭。
此時,舞馬堪堪挪到劉世龍腦後一寸之距,往前猛地一掙,一口氣鑽進了他腦殼裏。
抵住快要昏過去的狀態,舞馬大喝一句:
“殺李淵!王威……要殺李淵!”
說完,再也頂不住巨力揪扯,像彈簧一般縮了迴去,卷著灰蛇的身體,連滾帶爬摔到屏風後的角落裏。
再看劉世龍,告辭的話說完了,人卻沒有走,眼睛溜溜地四下張望,多半是聽見了舞馬說的話。
沒錯,舞馬反複思量之後,決定用“殺李”作為開頭——
無論是祈雨,平叛,祭祀,密室,還是李淵,這些提示語都隻會讓劉世龍一頭霧水。
“殺李”就再明白不過了。
在太原,李淵就是最大的李。
想殺李淵的人,隻會是王威、高君雅。
劉世龍隻需要知道王威想殺李淵便已足夠。
然後,劉鄉長就可以按照曆史中既定的軌跡,完成一輩子最大的使命——
向李淵告密,打開晉陽起兵的洪閘,一瀉而下,成就大唐盛世這條浩蕩的河。
舞馬望向劉世龍。
此時此刻,劉世龍表現出的是一種矛盾反差的狀態——懵逼而又機警。
他分明是聽到了舞馬的話,但還沒有反應過來話裏的意思。
便站在原地,眼睛咕溜溜地轉,期待方才傳話的人能在多說一點什麽。
田德平冷笑道:“劉鄉長等著用膳麽?”
劉世龍眼神飄飄忽忽看向田德平,忽然,捂著胸口,癱倒在地上,
“救命……救……命!”
廳內三人連忙站起身,圍了上去。
舞馬不禁想喊一聲“幹得漂亮”——劉世龍當然是假裝的。
他昏倒在這裏,王威必定會將其留在府上休養,再請大夫為其醫治。
隻要劉世龍留在這裏,舞馬便還有機會透露更多的訊息。鄉長大人的腦子果真轉的快。
高君雅似乎粗通醫術,察探一番,說道:“劉鄉長怕是公務繁重,休息不佳,有中風之兆,但一時還要不得命。”
“原是如此,”
王威擔慮稍稍懈去。又想獻祭就在眼前,這事兒可真不吉利,還是把人醫好趕緊送走算了。
“來人扶去後廳休息,再遣來個大夫瞧瞧。”
田德平湊在耳邊,低語道:“不可,萬萬不可。”
“又怎麽了。”
田德平與王威使了個眼色,朝劉世龍努了努嘴,“還是叫人將劉鄉長速速抬去醫館醫治,否則一來一去耽誤了時間,反倒不好。”
高君雅道:“劉鄉長昏厥至此,怎經得起路途顛簸?”
田德平道:“劉鄉長昏厥至此,怎經得起片刻耽擱?”
終是王威明白了田德平的意思,便說:“那便請幾個健壯轎夫把劉鄉長抬去醫館,叮囑路上小心謹慎,切忌顛簸。”
高君雅還要說什麽,卻被王威揮手止住。
舞馬趴在拐角,隻得長歎一聲。心想這個田德平心思細膩,算是個角色。
劉世龍方被抬出去,田德平便說道:“二位留守,可是忘了後廳之中,還有見不得人的東西。”
高君雅道:“他都這副模樣了,還有什麽可擔慮的?”
田德平道:“就算他現在死了,也好過我等給他害慘了。”
高君雅道:“郡丞將劉世龍喚來,不正是要其為我所用?”
王威道:“先前的確是這般想的……”說著,瞧向田德平。
“這位劉鄉長貌似忠誠,”
田德平往門外行遠的擔架瞧去,眼睛眯成一條縫,
“我卻猜他早就投了李淵——若不然,郡丞許諾為其邀功請賞之時,怎不見他有半點欣喜?怕是李淵早就許他封侯列將了。”
高君雅道:“說不定此人城府很深,喜怒不形於色。又或者,他真心為百姓著想,於仕途前程看得不重。”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從古至今,莫不如此。哪裏有人不圖名,不為利,不想當官的?”
田德平道:“他肯當鄉長,便肯當縣丞;肯當縣丞,便敢做刺史;敢做刺史,就敢位極人臣;敢位極人臣,便連皇位也未必不能肖想了,本朝開國聖人,不就是這般創得大隋基業的麽。”
“至於城府麽,”
田德平道:
“此人的確有一些,但不過是淺坑之深。你瞧郡丞方才談及李淵,劉鄉長那一番做作姿態,他與郡丞不知如何關係,與你我不過初次相見,遠不到這般掏心置腹的地步罷?
如此急於站隊,要麽是愣頭青一個。
要麽就是他早就和李淵串通一氣,想詐出我等苦心謀劃!”
好吧,舞馬也勉強為田德平鼓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