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午後,萬裏無雲。
聖京城南城門口,此時已經密密麻麻站滿了錦衣衛和守城將士。
肅殺之氣不言而喻!
城門兩側跪滿了文武百官,一個個將頭壓得很低,大氣都不敢喘。
今日,出海三年多的皇帝陛下就要迴京了。
沒有人知道,皇帝陛下到底有沒有求得長生之藥,但不管如何,真龍天子迴京,那絕對是一件天大之事。
尤其對於如今的聖京城而言,更是如此。
自從葉孤城擾亂欽天監,劈開西城牆之後,聖京城的氣氛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公子哥們似乎沒有以前那麽招搖了,聖京城的風月場所,也隨之關閉了一大批。
至於其中緣由,普通百姓又怎會知道?
很快,禮樂聲由遠及近,浩浩蕩蕩的儀仗隊動作整齊劃一,正向著聖京城而來。
儀仗隊之後,一台明黃色的八騎大駕緩緩而來,車輦行進速度並不快,走得極為穩當。
不多久,鑾輿來到城門口,文武百官齊聲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高過禮樂,直達九天。
那鑾輿之中卻傳來了一聲輕微的冷哼,令在場所有官員都是一陣心慌畏懼。
更有甚者,已經開始雙腿打顫,幾乎就要跪不住了。而有些人則是冷汗直流,背脊已然濕透。
麵對這位曾經的大舜朝最大梟雄,文武百官有誰不怕?
這位真龍天子不在京城之時,有些官員使勁蹦躂,如今聖上歸朝,是否也到了清算的時候?
真龍一聲吼,人頭滿地走。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那可不是瞎說的。
鑾輿在禮樂聲之中,緩緩順著寬闊大道向北而行,駛向皇宮。
而今日的南華大街兩側,沒有任何一個行人,連周邊房屋所有的門窗,都是緊閉的。
而在鑾輿之後,則又是一長條的儀仗,在那後麵才是國師大人。
見到了國師,眾多官員紛紛露出敬畏尊崇的表情,心中稍安,朝堂終於不會再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麵了。
而國師周密則麵無表情,甚至都不曾看他們一眼,隻是一言不發跟隨那真龍儀仗,進入了皇城之中。
文武百官都是一臉的茫然,以前的國師大人可不會如此,即便不善言笑,但至少不像今天這般麵色陰沉。
當天傍晚時分,一場血腥屠殺在聖京城悄然展開。
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三品兩位,四品五位,五品十三位,六品及以下二十多位,統統都被抄了家。
執行之人,乃是皇帝的親衛軍——禦林軍,刑部、兵部、京都衙役通通不得插手!
為何?罪證太多,已經數不過來。
逑州旱災救災不力、守城的中郎將毫無分寸、拉幫結派、欽天監護持陣法不力、八州流言四起擾亂民心、北方三州物資緊缺......
所有京官都知道,今天必然會是一次大清算,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清算的力度會如此之大。
大到何種程度?能夠參加朝會的官員,近乎一半都丟了腦袋。
若是按照以往,國師大人為了穩定朝政格局,或許還會出麵諫言幾句,畢竟被抄家的官員之中,有不少都是他的得意門生。
可是這一次,國師大人卻沒有絲毫動作,迴朝之後便一直待在自己府上,沒有出過門。
誰都不知道,這一切為何會來的如此突然,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皇帝陛下必然沒能尋得真仙。
要說這一次六部之中受到影響最大的,自然是戶部。
因為,這一次“賑災不力”成為了最大的罪名。
災情整整持續了兩年多不說,還造成了國祚動蕩,各地流寇大肆猖獗,進一步惡化了國運的穩定。
朝中所有人都明白,這不是最終的清算結果,因為除了聖京城之外,逑州各地官員,都要麵臨輕重不一的罪責。
朝中少了那麽多空缺,怎麽辦?這根本不需要擔心,下麵有的是人能夠頂上。
一時間,眾多在清水衙門燒冷灶的年輕官員,一夜之間就青雲直上,坐到了高位,甚至不乏有人一下子連跳數級。
有些官員很不明白,如今國祚不穩,為何皇帝陛下迴朝第一時間就要對朝堂進行大清理,就不怕國運更加低落嗎?
當然,他們又怎會知道那位真龍天子的想法?最多隻敢在心裏胡亂猜測而已。
這一夜,京官幾乎沒有一人能夠睡得安穩,被治罪的,要麽進了大牢,要麽已經被秘密處死;沒被治罪的,則一個個膽戰心驚,生怕下一個就會輪到自己。
今夜,聖京城的百姓們,也都早早熄了燈,因為街道之上的錦衣衛太多了,多到讓他們感到害怕。
誰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惹事?那絕對是找死!
按理來說,欽天監罪責不輕,作為副監的李斯也該受到重罰,但不知為何,皇帝陛下卻將主要責任,都推到了那位已死的監正大人身上,反而對李斯的處罰很輕。
這讓李斯有些難以置信,但又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受到太多的牽連。
但不知為何,他總覺得這裏麵似乎有什麽蹊蹺,但究竟哪裏不對,他又說不上來。
第二日朝堂之上,聖元殿之內,一下子多了許多年輕麵容。
他們雖然都是第一次參加朝會,但是麵色卻都很是平靜,幾乎沒有人出現太過怯場的情況。
他們的晉升,除了皇帝陛下欽點之外,還有國師大人的首肯。
大舜王朝當今聖上迴朝之後的第一次朝會,便發布了一道道聖旨詔書。
不管是逑州賑災、北方物資、國運穩固、討伐流寇等等,細到每一個州,每一座城市的負責官員,通通都在詔書之中詳細任命。
當文武百官見識到此番陣仗,他們才意識到,當年那位親自平定“群胡之亂”的梟雄皇帝,是真的迴來了。
試問,在這樣一位君王的身旁,有哪個不怕死的,膽敢有任何一丁點兒小心思?
誰敢有,那昨天被清算的那些曾經的朝中大佬,便是他們的下場。
出人意料的是,國師大人並未出席這一場朝會,至於緣由,並不知曉,也沒人敢提。
就這樣,大舜王朝新的統治時代就此開始。
在穩定了中原亂局之後,聖京城便要將所有精力,全部放到北方了。
聖京城南城門口,此時已經密密麻麻站滿了錦衣衛和守城將士。
肅殺之氣不言而喻!
城門兩側跪滿了文武百官,一個個將頭壓得很低,大氣都不敢喘。
今日,出海三年多的皇帝陛下就要迴京了。
沒有人知道,皇帝陛下到底有沒有求得長生之藥,但不管如何,真龍天子迴京,那絕對是一件天大之事。
尤其對於如今的聖京城而言,更是如此。
自從葉孤城擾亂欽天監,劈開西城牆之後,聖京城的氣氛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公子哥們似乎沒有以前那麽招搖了,聖京城的風月場所,也隨之關閉了一大批。
至於其中緣由,普通百姓又怎會知道?
很快,禮樂聲由遠及近,浩浩蕩蕩的儀仗隊動作整齊劃一,正向著聖京城而來。
儀仗隊之後,一台明黃色的八騎大駕緩緩而來,車輦行進速度並不快,走得極為穩當。
不多久,鑾輿來到城門口,文武百官齊聲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高過禮樂,直達九天。
那鑾輿之中卻傳來了一聲輕微的冷哼,令在場所有官員都是一陣心慌畏懼。
更有甚者,已經開始雙腿打顫,幾乎就要跪不住了。而有些人則是冷汗直流,背脊已然濕透。
麵對這位曾經的大舜朝最大梟雄,文武百官有誰不怕?
這位真龍天子不在京城之時,有些官員使勁蹦躂,如今聖上歸朝,是否也到了清算的時候?
真龍一聲吼,人頭滿地走。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那可不是瞎說的。
鑾輿在禮樂聲之中,緩緩順著寬闊大道向北而行,駛向皇宮。
而今日的南華大街兩側,沒有任何一個行人,連周邊房屋所有的門窗,都是緊閉的。
而在鑾輿之後,則又是一長條的儀仗,在那後麵才是國師大人。
見到了國師,眾多官員紛紛露出敬畏尊崇的表情,心中稍安,朝堂終於不會再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麵了。
而國師周密則麵無表情,甚至都不曾看他們一眼,隻是一言不發跟隨那真龍儀仗,進入了皇城之中。
文武百官都是一臉的茫然,以前的國師大人可不會如此,即便不善言笑,但至少不像今天這般麵色陰沉。
當天傍晚時分,一場血腥屠殺在聖京城悄然展開。
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三品兩位,四品五位,五品十三位,六品及以下二十多位,統統都被抄了家。
執行之人,乃是皇帝的親衛軍——禦林軍,刑部、兵部、京都衙役通通不得插手!
為何?罪證太多,已經數不過來。
逑州旱災救災不力、守城的中郎將毫無分寸、拉幫結派、欽天監護持陣法不力、八州流言四起擾亂民心、北方三州物資緊缺......
所有京官都知道,今天必然會是一次大清算,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清算的力度會如此之大。
大到何種程度?能夠參加朝會的官員,近乎一半都丟了腦袋。
若是按照以往,國師大人為了穩定朝政格局,或許還會出麵諫言幾句,畢竟被抄家的官員之中,有不少都是他的得意門生。
可是這一次,國師大人卻沒有絲毫動作,迴朝之後便一直待在自己府上,沒有出過門。
誰都不知道,這一切為何會來的如此突然,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皇帝陛下必然沒能尋得真仙。
要說這一次六部之中受到影響最大的,自然是戶部。
因為,這一次“賑災不力”成為了最大的罪名。
災情整整持續了兩年多不說,還造成了國祚動蕩,各地流寇大肆猖獗,進一步惡化了國運的穩定。
朝中所有人都明白,這不是最終的清算結果,因為除了聖京城之外,逑州各地官員,都要麵臨輕重不一的罪責。
朝中少了那麽多空缺,怎麽辦?這根本不需要擔心,下麵有的是人能夠頂上。
一時間,眾多在清水衙門燒冷灶的年輕官員,一夜之間就青雲直上,坐到了高位,甚至不乏有人一下子連跳數級。
有些官員很不明白,如今國祚不穩,為何皇帝陛下迴朝第一時間就要對朝堂進行大清理,就不怕國運更加低落嗎?
當然,他們又怎會知道那位真龍天子的想法?最多隻敢在心裏胡亂猜測而已。
這一夜,京官幾乎沒有一人能夠睡得安穩,被治罪的,要麽進了大牢,要麽已經被秘密處死;沒被治罪的,則一個個膽戰心驚,生怕下一個就會輪到自己。
今夜,聖京城的百姓們,也都早早熄了燈,因為街道之上的錦衣衛太多了,多到讓他們感到害怕。
誰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惹事?那絕對是找死!
按理來說,欽天監罪責不輕,作為副監的李斯也該受到重罰,但不知為何,皇帝陛下卻將主要責任,都推到了那位已死的監正大人身上,反而對李斯的處罰很輕。
這讓李斯有些難以置信,但又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受到太多的牽連。
但不知為何,他總覺得這裏麵似乎有什麽蹊蹺,但究竟哪裏不對,他又說不上來。
第二日朝堂之上,聖元殿之內,一下子多了許多年輕麵容。
他們雖然都是第一次參加朝會,但是麵色卻都很是平靜,幾乎沒有人出現太過怯場的情況。
他們的晉升,除了皇帝陛下欽點之外,還有國師大人的首肯。
大舜王朝當今聖上迴朝之後的第一次朝會,便發布了一道道聖旨詔書。
不管是逑州賑災、北方物資、國運穩固、討伐流寇等等,細到每一個州,每一座城市的負責官員,通通都在詔書之中詳細任命。
當文武百官見識到此番陣仗,他們才意識到,當年那位親自平定“群胡之亂”的梟雄皇帝,是真的迴來了。
試問,在這樣一位君王的身旁,有哪個不怕死的,膽敢有任何一丁點兒小心思?
誰敢有,那昨天被清算的那些曾經的朝中大佬,便是他們的下場。
出人意料的是,國師大人並未出席這一場朝會,至於緣由,並不知曉,也沒人敢提。
就這樣,大舜王朝新的統治時代就此開始。
在穩定了中原亂局之後,聖京城便要將所有精力,全部放到北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