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幾天的時間,溫柔的春風就吹化了草原上厚厚的積雪,似乎又沒過幾天,一陣牛毛細雨之後,遍地枯黃的牧草根部就發出了嫩綠的小芽,冬眠的大地猛然蘇醒過來了。
我脫掉了沉重的皮得勒(蒙古皮袍)和又厚又硬的氈靴,換上了烏日根的老伴給我做的新蒙古袍和黑亮的皮馬靴,那叫一個爽!烏日根的大女兒圖雅瞪大一雙火辣辣的圓眼睛看著我說:“哎呀!溫德•;阿哈(高個子哥哥),岡格勒白那(太漂亮了)!”我誇張地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原地轉身,笨拙地對她做了一個獻哈達的舞蹈動作。
美中不足的是:我那歡蹦亂跳的小青馬在冬季裏跑丟了,隻能借烏日根那匹骨瘦如柴的老黑馬代步,看著它那一步三晃的樣子,讓人既可憐又無奈,在路上,多一半的時間,是我在牽著它走,而不是它馱著我走。更糟糕的是:它總是在啃地上的嫩草芽,牽都牽不動。名義上是我在騎馬,實際上比我一個人步行還慢。
一隻小老虎似的大狸花貓緊跟在我後麵,那是我的愛貓黃子。因為我居無定所,它也就象一隻小狗一樣,常跟在我的馬屁股後麵四處流浪
阿都欽(大馬群的馬倌) 阿勒達的小兒子達賴前幾天發高燒,隻上過兩個月“赤腳醫生學習班”的我,在他們家忙了三天三夜,一邊翻著[赤腳醫生手冊],一邊照貓畫虎地現買現賣:打針、吃藥、針灸、刮痧,外加拔罐子,經過我手忙腳亂的一通折騰,小家夥的燒還真的退了。今天我牽著老黑馬就是要到他們家去的,一是看看小達賴恢複的怎麽樣,二是把老黑馬放歸大馬群,最後,更重要的是,過兩天大隊打馬鬃,看看能不能借一匹好一點的馬騎騎。
我牽著大黑馬向幾十裏外大馬倌阿勒達的春營盤走去。後麵一陣馬蹄聲,不用問,準是老烏日根的大女兒圖雅,她就跟我的愛貓黃子一樣,象是我的小尾巴,一有機會,就跟著我到處跑。果然是圖雅,她騎著一匹小花馬追了上來,到了跟前,她跳下馬,和我並肩走著。
圖雅“阿哈(哥哥)”長,“阿哈”短地在一旁不斷地向我請教漢語和醫學方麵的知識,讓我好為人師的虛榮心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滿足。其實她問的許多醫學問題我也不懂,我隻能“哼-啊-這-是-”地敷衍或胡侃一通,看著她那認真的小樣,忍不住在心裏偷著樂。
今天真正是風和日麗,草原上發出一陣陣嫩草芽的清香。百靈鳥抖著翅膀停在高高的空中,發出一串串悅耳的歌聲。大狸花貓黃子在草地上撒著歡兒跑著、跳著,不知又在追著什麽小動物。我和圖雅牽著馬,說說笑笑地在草原上向前走著,並不感到特別辛苦,反倒成了一種享受。
我從懷裏掏出一支小口琴,邊走邊吹著。我用雙手上下嚴嚴實實地捂住整個口琴,忽而一放一捂地發出“翁——哇——”的怪裏怪氣伴聲,忽而雙手快速抖動著發出連續的顫音,舌頭在嘴含的琴格上忙亂地打著大小伴奏和合弦,盡可能地顯擺著我的吹奏技巧。伴著我的琴聲,圖雅用她那略帶童聲的女高音唱起來: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麵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要是有人來問我,這是什麽地方?我就驕傲地告訴他,這是我的家鄉……”
跟她那甜美的歌聲相比,我的口琴聲隻能算是噪音。
在一大片平坦的緩坡下麵,有兩頂蒙古包,這就是阿勒達的春營盤。蒙古牧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處營盤,除了冬營盤基本定居在長滿高草的低窪處,其他三季都在遼闊的大草原上遊牧,每十幾天就需要搬一迴家,這就是所謂“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未完待續
我脫掉了沉重的皮得勒(蒙古皮袍)和又厚又硬的氈靴,換上了烏日根的老伴給我做的新蒙古袍和黑亮的皮馬靴,那叫一個爽!烏日根的大女兒圖雅瞪大一雙火辣辣的圓眼睛看著我說:“哎呀!溫德•;阿哈(高個子哥哥),岡格勒白那(太漂亮了)!”我誇張地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原地轉身,笨拙地對她做了一個獻哈達的舞蹈動作。
美中不足的是:我那歡蹦亂跳的小青馬在冬季裏跑丟了,隻能借烏日根那匹骨瘦如柴的老黑馬代步,看著它那一步三晃的樣子,讓人既可憐又無奈,在路上,多一半的時間,是我在牽著它走,而不是它馱著我走。更糟糕的是:它總是在啃地上的嫩草芽,牽都牽不動。名義上是我在騎馬,實際上比我一個人步行還慢。
一隻小老虎似的大狸花貓緊跟在我後麵,那是我的愛貓黃子。因為我居無定所,它也就象一隻小狗一樣,常跟在我的馬屁股後麵四處流浪
阿都欽(大馬群的馬倌) 阿勒達的小兒子達賴前幾天發高燒,隻上過兩個月“赤腳醫生學習班”的我,在他們家忙了三天三夜,一邊翻著[赤腳醫生手冊],一邊照貓畫虎地現買現賣:打針、吃藥、針灸、刮痧,外加拔罐子,經過我手忙腳亂的一通折騰,小家夥的燒還真的退了。今天我牽著老黑馬就是要到他們家去的,一是看看小達賴恢複的怎麽樣,二是把老黑馬放歸大馬群,最後,更重要的是,過兩天大隊打馬鬃,看看能不能借一匹好一點的馬騎騎。
我牽著大黑馬向幾十裏外大馬倌阿勒達的春營盤走去。後麵一陣馬蹄聲,不用問,準是老烏日根的大女兒圖雅,她就跟我的愛貓黃子一樣,象是我的小尾巴,一有機會,就跟著我到處跑。果然是圖雅,她騎著一匹小花馬追了上來,到了跟前,她跳下馬,和我並肩走著。
圖雅“阿哈(哥哥)”長,“阿哈”短地在一旁不斷地向我請教漢語和醫學方麵的知識,讓我好為人師的虛榮心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滿足。其實她問的許多醫學問題我也不懂,我隻能“哼-啊-這-是-”地敷衍或胡侃一通,看著她那認真的小樣,忍不住在心裏偷著樂。
今天真正是風和日麗,草原上發出一陣陣嫩草芽的清香。百靈鳥抖著翅膀停在高高的空中,發出一串串悅耳的歌聲。大狸花貓黃子在草地上撒著歡兒跑著、跳著,不知又在追著什麽小動物。我和圖雅牽著馬,說說笑笑地在草原上向前走著,並不感到特別辛苦,反倒成了一種享受。
我從懷裏掏出一支小口琴,邊走邊吹著。我用雙手上下嚴嚴實實地捂住整個口琴,忽而一放一捂地發出“翁——哇——”的怪裏怪氣伴聲,忽而雙手快速抖動著發出連續的顫音,舌頭在嘴含的琴格上忙亂地打著大小伴奏和合弦,盡可能地顯擺著我的吹奏技巧。伴著我的琴聲,圖雅用她那略帶童聲的女高音唱起來: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麵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要是有人來問我,這是什麽地方?我就驕傲地告訴他,這是我的家鄉……”
跟她那甜美的歌聲相比,我的口琴聲隻能算是噪音。
在一大片平坦的緩坡下麵,有兩頂蒙古包,這就是阿勒達的春營盤。蒙古牧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處營盤,除了冬營盤基本定居在長滿高草的低窪處,其他三季都在遼闊的大草原上遊牧,每十幾天就需要搬一迴家,這就是所謂“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