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野兔常沿一定的路線跑動,在雪地上踏出一條條有密密腳印的小道。黃昏時分,獵人在兔子腳印最密集或者必須經過的小道上下套子,套子用細鐵絲做成,是活套,直徑約十多厘米,下緣距地麵兩指,另一頭固定在大塊的凍土塊或凍牛糞上。野兔從這裏跑過時,頭從套子中穿過,鐵絲套在脖子上,拖著重物跑不了多遠就窒息了。獵人天不亮就得去收套子,否則套中的野兔常會被狐狸,狼或鷹吃掉。“嗚——哇,嗚——哇……”的聲音就是野兔垂死掙紮時的叫聲。現在你該明白了吧:狐狸是奔快死的野兔來的。
我學免子叫當然是蘇斯琴手把手教的,可惜,我是個不爭氣的徒弟,至今,槍口上還沒塗過狐狸血。(獵人打到獵物後,要在槍口上塗一點獵物的血,這是蒙古草原古老的習俗。)就連今天撞在我槍口的狐狸都大搖大擺地走掉了,鬱悶啊!
幾座沙崗間有一大片平地,長滿了高大茂密的柳樹林,林中坐落著兩頂蒙古包,這就是蘇斯琴的冬營盤。蒙古包的框架由可折疊的柳條製“哈那牆”、頂部的“烏尼杆”、木製的門和頂部中央的圓形“陶瑙”組成,上麵複蓋著氈子縫製的氈片,一般頂部兩層,周圍三層,用馬鬃繩綁牢固定。門一般朝向東南方,中央是一個邊長不足一米的方木框,內置一張高約三十厘米的小方木桌,木框和門之間是一塊與木框同寬的木製地板;木地板東北邊是灶台和幹牛糞箱;蒙古包內其他的地方都輔著毛氈或地毯。在包內各種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主人在正麵(西北),客人在左麵(西南),女人在灶台前的木地板上。男女坐的姿勢也不同:男人盤腿坐,女人單腿跪坐在地上。
我垂頭喪氣地從五花馬上跳下來,把馬拴在榆木馬樁上,悻悻地鑽進蒙古包裏,隻見蘇斯琴、在民兵連和我一塊扛機槍的道爾吉和另一個我不認識的高個子中年人盤腿圍坐在包中間的小木桌邊。蘇斯琴的妻子桑吉德瑪單腿跪坐在門前木地板上,在燒茶。
因為沙窩子裏燒柴豐富,這裏的爐灶很特別,沒有灶門口,泥爐壁上隻有一個小孔,燒柴全用清一色指頭粗的幹柳條棍,插入小孔中,燒完一根再燒一根。
“神槍手,快把狐狸拿來,我幫你剝皮筒子!”壯得象一頭牛似的道爾吉看到我懊惱的樣子,故意一本正經地逗我說,又馬上對我做了一個鬼臉,憨厚的圓盤大臉上露出一副壞相,撇著嘴說:“嘖,嘖,嘖,就憑你那打氈片的槍,隻配打兔子。”(當地獵人不用霰彈槍,就是滑膛槍也用獨彈,霰彈內需加厚氈片,故戲稱為打氈片的槍。) “那一定是碰上名狐額登嘎勒了吧!” 蘇斯琴也壓低了聲音打趣我。
額登嘎勒(金色的火焰)是一隻狐狸的名子,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狐狸還有名子,但是在白音。高勒的沙窩子裏,確實有一隻名叫額登嘎勒的狐狸,據說:他全身都是金黃金黃的,脊背和兩肩卻是火紅火紅的,沒有一根雜毛。在好獵手如雲的白音。高勒,連十幾歲的孩子都會打槍叫狐狸,好的獵狗更是數也數不清,但多年來,大家對它卻無可奈何,隻能看著它象一團金色的火焰飄動在柳叢和沙包之間。就連永不言敗的蘇斯琴,提起額登嘎勒,也會底氣不足,聲音不知不覺地低了八度,平添了幾分敬意。我今天說不定就真的碰上了額登嘎勒,要不是它施展法術,我的槍絕不會連續兩次都不響;不對,這隻狐狸毛色純白,更象銀色白雪公主,而不象金色火焰王子……
“我就不信有什麽名狐,我一定要抓住它。”那個高個子中年人低沉的聲音打斷了我的胡思亂想。我不禁向他望去,隻見他幹瘦的臉上,長了一個鷹鉤鼻,雙目細長上吊,薄薄的嘴唇,嘴角下撇,身穿一件白布吊麵鑲金邊的皮袍,顯得精幹利索。蘇斯琴說他叫哈勒。巴拉,來自西烏珠穆沁旗,是當地響當當的獵手,尤其善於馴狗,這次帶著三隻狗,專為額登嘎勒而來。
我在蒙古包外見過這三隻狗,有兩隻體形不大,象他們的主人一樣又瘦又高,毛短皮薄,頭小嘴尖,頸屈如弓,兩隻小耳朵向上豎起,一黃一白,分別叫夏勒和查幹。此種狗在當地被叫做細狗。小狗出生後尚未睜眼時,獵人就精挑細選,挑出最好的狗崽,並從小就嚴格訓練,經再三淘汰後,入選的小狗一歲時去勢(割去睾丸),如表現仍然良好,在兩歲開始捕獵。細狗捕獵欲極強,嗅覺特別靈敏,善於跟蹤,不僅速度快而且下口狠,能在飛跑的同時狠狠咬住獵物。而有一些獵狗,如:德國黑背狼犬,不僅跑得不如細狗快,並且快跑時張不開口;又如:香港賽狗場的靈緹,速度雖快,但嗅覺較差。而另一隻狗體形威武雄壯,身高如二歲子小牛,頭大如鬥,一身黑毛又粗又長,兩眼上方有兩個黃點,名叫哈勒。此種狗俗稱四眼狗,又名蒙古獒,常為黑黃色,體重可達六十公斤,極其勇猛,獨鬥四五隻惡狼也不過是小菜一碟,而且對主人絕對忠誠,牧人用它守護家和畜群。我真的很奇怪:如今藏獒身價百倍,而品色、勇猛和忠誠絕不亞於藏獒的蒙古獒卻無人問津。
據蘇斯琴講:有一次,狼群在夜裏襲擊了哈勒巴拉的羊群,四眼狗哈勒在營盤內就地咬死了頭狼,護住羊群,細狗夏勒和查幹對落荒而逃的狼群窮追不舍,一路竟又咬死了三隻狼,而其中一隻狼是被咬死在十幾裏外的山坡上。想不到這兩隻體重隻有狼一半的細狗,竟是如此的兇悍!這三隻狗更善於獵狐,尤其是大智若愚的四眼狗,別看速度不如細狗,卻能跟據天時、地勢和獵物的種類,抄近路迂迴包圍和設伏堵截,捉到的狐狸甚至比兩隻細狗還多,是哈勒巴拉的最愛。有一次,哈勒巴拉答應給一個朋友兩張狐皮,這天朋友來了,哈勒。巴拉請他先喝茶,自己帶著三隻狗出去,客人一壺奶茶還沒喝完,狗已經把兩隻狐狸抓迴來了,真如探囊取物一般。
——未完待續
我學免子叫當然是蘇斯琴手把手教的,可惜,我是個不爭氣的徒弟,至今,槍口上還沒塗過狐狸血。(獵人打到獵物後,要在槍口上塗一點獵物的血,這是蒙古草原古老的習俗。)就連今天撞在我槍口的狐狸都大搖大擺地走掉了,鬱悶啊!
幾座沙崗間有一大片平地,長滿了高大茂密的柳樹林,林中坐落著兩頂蒙古包,這就是蘇斯琴的冬營盤。蒙古包的框架由可折疊的柳條製“哈那牆”、頂部的“烏尼杆”、木製的門和頂部中央的圓形“陶瑙”組成,上麵複蓋著氈子縫製的氈片,一般頂部兩層,周圍三層,用馬鬃繩綁牢固定。門一般朝向東南方,中央是一個邊長不足一米的方木框,內置一張高約三十厘米的小方木桌,木框和門之間是一塊與木框同寬的木製地板;木地板東北邊是灶台和幹牛糞箱;蒙古包內其他的地方都輔著毛氈或地毯。在包內各種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主人在正麵(西北),客人在左麵(西南),女人在灶台前的木地板上。男女坐的姿勢也不同:男人盤腿坐,女人單腿跪坐在地上。
我垂頭喪氣地從五花馬上跳下來,把馬拴在榆木馬樁上,悻悻地鑽進蒙古包裏,隻見蘇斯琴、在民兵連和我一塊扛機槍的道爾吉和另一個我不認識的高個子中年人盤腿圍坐在包中間的小木桌邊。蘇斯琴的妻子桑吉德瑪單腿跪坐在門前木地板上,在燒茶。
因為沙窩子裏燒柴豐富,這裏的爐灶很特別,沒有灶門口,泥爐壁上隻有一個小孔,燒柴全用清一色指頭粗的幹柳條棍,插入小孔中,燒完一根再燒一根。
“神槍手,快把狐狸拿來,我幫你剝皮筒子!”壯得象一頭牛似的道爾吉看到我懊惱的樣子,故意一本正經地逗我說,又馬上對我做了一個鬼臉,憨厚的圓盤大臉上露出一副壞相,撇著嘴說:“嘖,嘖,嘖,就憑你那打氈片的槍,隻配打兔子。”(當地獵人不用霰彈槍,就是滑膛槍也用獨彈,霰彈內需加厚氈片,故戲稱為打氈片的槍。) “那一定是碰上名狐額登嘎勒了吧!” 蘇斯琴也壓低了聲音打趣我。
額登嘎勒(金色的火焰)是一隻狐狸的名子,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狐狸還有名子,但是在白音。高勒的沙窩子裏,確實有一隻名叫額登嘎勒的狐狸,據說:他全身都是金黃金黃的,脊背和兩肩卻是火紅火紅的,沒有一根雜毛。在好獵手如雲的白音。高勒,連十幾歲的孩子都會打槍叫狐狸,好的獵狗更是數也數不清,但多年來,大家對它卻無可奈何,隻能看著它象一團金色的火焰飄動在柳叢和沙包之間。就連永不言敗的蘇斯琴,提起額登嘎勒,也會底氣不足,聲音不知不覺地低了八度,平添了幾分敬意。我今天說不定就真的碰上了額登嘎勒,要不是它施展法術,我的槍絕不會連續兩次都不響;不對,這隻狐狸毛色純白,更象銀色白雪公主,而不象金色火焰王子……
“我就不信有什麽名狐,我一定要抓住它。”那個高個子中年人低沉的聲音打斷了我的胡思亂想。我不禁向他望去,隻見他幹瘦的臉上,長了一個鷹鉤鼻,雙目細長上吊,薄薄的嘴唇,嘴角下撇,身穿一件白布吊麵鑲金邊的皮袍,顯得精幹利索。蘇斯琴說他叫哈勒。巴拉,來自西烏珠穆沁旗,是當地響當當的獵手,尤其善於馴狗,這次帶著三隻狗,專為額登嘎勒而來。
我在蒙古包外見過這三隻狗,有兩隻體形不大,象他們的主人一樣又瘦又高,毛短皮薄,頭小嘴尖,頸屈如弓,兩隻小耳朵向上豎起,一黃一白,分別叫夏勒和查幹。此種狗在當地被叫做細狗。小狗出生後尚未睜眼時,獵人就精挑細選,挑出最好的狗崽,並從小就嚴格訓練,經再三淘汰後,入選的小狗一歲時去勢(割去睾丸),如表現仍然良好,在兩歲開始捕獵。細狗捕獵欲極強,嗅覺特別靈敏,善於跟蹤,不僅速度快而且下口狠,能在飛跑的同時狠狠咬住獵物。而有一些獵狗,如:德國黑背狼犬,不僅跑得不如細狗快,並且快跑時張不開口;又如:香港賽狗場的靈緹,速度雖快,但嗅覺較差。而另一隻狗體形威武雄壯,身高如二歲子小牛,頭大如鬥,一身黑毛又粗又長,兩眼上方有兩個黃點,名叫哈勒。此種狗俗稱四眼狗,又名蒙古獒,常為黑黃色,體重可達六十公斤,極其勇猛,獨鬥四五隻惡狼也不過是小菜一碟,而且對主人絕對忠誠,牧人用它守護家和畜群。我真的很奇怪:如今藏獒身價百倍,而品色、勇猛和忠誠絕不亞於藏獒的蒙古獒卻無人問津。
據蘇斯琴講:有一次,狼群在夜裏襲擊了哈勒巴拉的羊群,四眼狗哈勒在營盤內就地咬死了頭狼,護住羊群,細狗夏勒和查幹對落荒而逃的狼群窮追不舍,一路竟又咬死了三隻狼,而其中一隻狼是被咬死在十幾裏外的山坡上。想不到這兩隻體重隻有狼一半的細狗,竟是如此的兇悍!這三隻狗更善於獵狐,尤其是大智若愚的四眼狗,別看速度不如細狗,卻能跟據天時、地勢和獵物的種類,抄近路迂迴包圍和設伏堵截,捉到的狐狸甚至比兩隻細狗還多,是哈勒巴拉的最愛。有一次,哈勒巴拉答應給一個朋友兩張狐皮,這天朋友來了,哈勒。巴拉請他先喝茶,自己帶著三隻狗出去,客人一壺奶茶還沒喝完,狗已經把兩隻狐狸抓迴來了,真如探囊取物一般。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