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都葬在這裏吧。如果將來我有這麽一天,我也葬在這裏。”


    任重背負著雙手,站在一堆新立的墳前,緩緩說道。


    這裏是星火城內城處的一塊空地,裏麵穿插錯落著擺了不少墓。


    墳包大約都是一樣的規製,白石黑碑,碑上刻了名號與密密麻麻的小字堆砌成的生平簡介,也就是所謂的墓誌銘了。


    在源星之上,隻有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且青史留名的人才有資格得到墳墓。


    能在這一片特殊的墓地中安葬的,更是貴不可言。


    譬如馬達福、於承德、王兆富、史煊……,以及文磊夫婦等等人。


    現在,這裏又多了幾個新的名字。鄭甜、白峰、歐又寧……


    所謂落葉歸根,就是這樣了。鄭甜等人沒能主動迴到故土,但故土卻跨越數千光年來接了他們。


    這是一場算不上宏大的葬禮,參與的人也隻有寥寥數十。


    甚至還有人正在興衝衝地給自己選地方。


    任重看著擺成一排的鄭甜小隊的墓碑,又看了看陳菡語,說道:“現在隻剩下我們倆了。”


    陳菡語嗯了一聲,“是的。”


    沒什麽遺憾,比起他們這一代人的父輩,死後能得到一個墓,已經是無法言說的時代進步。


    隨後,任重又在墓地裏走了一圈,在每一座墓碑的前方擺上一束花。


    這行為沒什麽實際意義,也就是個寄托。


    可似乎是後勤人員的準備不夠充分,等任重走到最簡陋,隻有一個小土包,但位置卻在正中央的墳包前時,手裏竟空了,沒有花束了。


    負責後勤的源星管理人員大吃一驚,正要再去準備,任重卻擺了擺手,走到一旁,從地上摘下一朵綠色葉子的蒲公英花束,再迴到這小土包前,將其輕輕插在地裏。


    輕風再起,白絮飛揚。


    時間又迴到了原點,卻依然不知道她的名字。


    隨後,任重便索性在源星上住下。


    但其他人倒各有去處。


    鞠清蒙與馬瀟淩迴了星空赤鋒甲,再次冷凍沉眠。


    於燼和胡楊和家族,以及文磊家族、王兆富家族、江開家族和戴德蒙家族的眾人倒是去了赤鋒族的行政主星艦,開始在韓至信、特西斯·亞爾遜和安德拉·洛克等人的幫帶下著手熟悉如今的赤鋒軍團管理事務。


    雖然於燼與胡楊等人的絕對壽命遠大於韓至信等人,但在源星上時,大部分時間都處在冷凍沉眠中,如今麵對的赤鋒族,無論人口規模還是生產力規模,乃至於軍備力量和社會氛圍,都與源星有極大的差別。


    所以就算源星上這些人都頗有經驗,也深得任重的信任,但要想融入進赤鋒族目前的社會管理體係,倒還需要大量的學習。


    在這所有人裏麵,於燼和胡楊的地位最是特殊,擺明了是要接班韓至信、宋青橋、特西斯等人的軍政管理大權的接班人。


    是的,韓至信等人不知不覺間也已經老了,赤鋒族又一次走到了權力交接的分岔路口。


    很顯然,赤鋒族接下來麵對的局麵,將會更複雜,更困難。


    侯爵大人有意讓自己過去的老班底來為新時代奠基,保駕護航。


    起初時,宋青橋和特西斯等幾個新生代心頭還有些不服氣,但郭登淮與袁擒虎等老資曆沒說什麽,他們也不好講怪話。


    任重當然知曉這些狀況,卻並未幹涉。


    赤鋒族與一般文明不同,有他這定海神針在場,下麵的人無論怎樣爭權奪利,本質上都是良性競爭,不會發展成當初他與劉安之間那種你死我活互相拖後腿的關係。


    沒過多久,胡楊便在全擬真模擬交戰中異軍突起,連戰連捷,斬獲名望。


    短短半月後,胡楊便已經通過了最高評級的考核,並開始奔赴前線,從一支小規模艦隊開始,帶隊參與到赤鋒族與升華者圍剿大軍的廝殺爭奪中。


    在接下來的半月內,胡楊連續建功,在赤鋒族內部的戰功體係中評分也是越來越高,權柄越來越大,手中掌握的艦隊規模也越來越大。由她本人主戰的戰區更是漸漸占到了上風。


    胡楊主攻的戰區外部,卻正是帝國溫樂公爵為任重提供的逃生通道方位。


    到了這程度,韓至信等人自然便明白了為何袁擒虎與郭登淮等源星老人對胡楊心服口服。


    原來,別人真不是靠的資曆在混圈子,而是有真本事。這位侯爵大人的老鄉竟與兵祖鄭甜是一個等級的指揮官,當真恐怖。源星真是一個好地方。


    胡楊在赤鋒族內迅速聲名鵲起時,於燼這個號稱是侯爵大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心腹的中年人,反倒不顯山露水,一直隻在安靜的學習。


    但再沒人膽敢輕視他。配偶都這水平,他又能差到哪裏去?


    除了這些管理層麵的變動,更深層次的變動卻發生在科研與生產力層麵。


    源星科學院與赤鋒科學院這任重麾下的兩大體係碰撞到了一起,堪稱火星撞地球,又恰似老鄉見老鄉。


    雖然兩者都在任重和孫艾的調派之下做事,但差別極大的外部環境的確孕育出了不同的思維模式。


    在楊米思的帶領下,赤鋒科學院做事大開大合,格外講究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甭管做什麽項目,首先考慮的就是把海量資源堆進去,哪怕製造個一次性的巨構工程來完成實驗,也舍得下這血本。


    但內有大量宗師級學者的源星科學院卻沒這資源,多年以來,倒是更講究純靠大腦與計算去琢磨理論層麵的東西,做什麽都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但凡是可以用數據模擬計算的,就絕不做實驗。在這般狀態下,源星科學院內部孕育了大量雖然缺乏實操,但格外擅長理論推導的學者。


    過去時,任重來充當中介,讓兩者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現在雙方碰到了一起,合二為一,可以自由交流,不再需要任重來轉一手,效率提升豈止一倍計算。


    除此之外,赤鋒軍團內部的大量行星艦也開始照著源星艦抄作業。


    所有人都知道原生態星球的好處。


    這正是赤鋒族這遊牧民族當前亟需的東西。


    此外,大量艦船改造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接下來,赤鋒軍團內部的所有行星艦、堡壘艦與大中小型艦船都會擁有源星艦那般運動能力。


    時光荏苒,轉眼四年過去。


    任重看了看外部戰區圖,說道:“該走了,我們要去升華者的腹地。寇可往,我亦可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活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中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中物並收藏複活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