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十一年裏,能源、材料與生物技術是艦隊最重要的三大科研板塊。三者的重要程度相近,但你表現出了最好旳全麵才能,所以當初清蒙提拔了你。我認可她的判斷,這些年你做得還不錯。”
看著依然年輕的任重站起身,拍了拍伊蘇·洛克的肩膀。
也不知從何時開始,任重養成了喜歡拍別人肩膀的習慣。
或許他是出於本能,但旁人卻總會因他這略顯親近的小動作而倍感振奮。
伊蘇·洛克上任時年僅24歲,到如今剛好年過三旬,雖然營養充足,還有更好的抗衰老藥劑,讓三十歲的他看著並不顯老,眼角處隻有少量皺紋,但麵相上伊蘇還是要比任重更顯老許多。
不過伊蘇還是精神一振,重重點頭,擲地有聲道:“多謝大人誇讚。我定再接再厲,不負所托。”
“嗯,去吧。我隻是例行蘇醒,暫時沒有特殊安排,你自己去忙。”
勉勵了一下對方,等人走了,任重又坐迴辦公桌上,打開星圖。
片刻後,任重突然張口:“小艾。”
“在!”
任重:“給我準備一艘飛梭。”
任重建立了戰功,並且戰功已經通過了帝國超網的審核,他已然擁有了終身伯爵以及世襲子爵的雙重爵位。如果他能帶著巨殖細胞順利抵達南九星,進入帝國疆域,亦或是在沿途時就將巨殖細胞中的基因寶庫全部準確解譯,並得到皇家科學院的認證,那麽他將會獲得世襲伯爵的爵位。
帝國已經根據爵位的變化給他公布了更多的新技術。
在這十一年裏,源星艦隊從未停止過更新裝備。也就是沒有太空船塢,不然艦隊甚至還想把年輪艦與武裝戰艦的主體結構、動力模塊與力場護盾等等核心部件也給更新改良一下,讓艦隊整體達到接近0.15倍光速的巡航速度。
大的不能動,小的倒是好弄。
如今源星艦隊已經全麵改良了偵察艦的性能,完成全麵改造的偵察艦被被命名為“眼睛”。眼睛擁有以0.15倍光速長距離巡航的功能,在火力、探測手段、偽裝能力、艦體強度等多個方麵遠強於上一代偵察艦。
除此之外,源星艦隊還重新研發了乘員數為十五人的中小型戰艦,被命名為“強弓”。強弓艦可裝載兩百枚中程導彈,頂部有兩管加強型束能炮,外側還有共計六十四門使用了自推力子彈的動能高速機槍,以及三十二門小型束能炮。強弓艦有兩種類型,其中一種是載人戰艦,另一種是裝載了人工智能矽芯片,具備一定自學習和仿生邏輯的無人艦。
但這十一年裏年真正最精華的成果,卻是由錢門十子與源星星係內的軍工研究院隔空合作開發的多功能特種艦——“飛梭”。飛梭擁有0.2倍光速巡航的能力,並且極其靈活。艦體中大量運用了來自母皇艦增殖子體的拆解材料,表麵還使用了臨界毒刺的表皮合成物塗料,又有來自“紊亂”的信息流幹擾裝置。到目前為止,整個艦隊也隻造出十九艘來,隻會配備給最精銳的戰士。其中十八艘已經被外派到前方執行偵查預警任務,還留了一艘在尋跡者飛船內待命。
孫艾沒有問任重打算用飛梭來幹嘛,隻在五分鍾後告訴他已經準備妥當。
一個小時後,任重坐進了這艘被他自己命名為時光號的飛梭飛船。
飛梭運用了仿生學原理,形態看起來仿佛一隻大號蝠鱝。
這種特別的造型大幅度減少了飛船的正麵投影麵積,降低了在高速機動中正麵碰撞宇宙微塵的概率。
更寬大的雙翼表麵卻又布滿了形如人體皮膚唿吸孔的結構,可以將宇宙微塵高效率吸入內部,使其作為噴射介質引擎的推進劑。
此外,雙翼中又集成了大量仿生及電子元器件,進行了重新布局,集成度極高。
它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尾巴中有著串聯的九個強磁場渦輪加速結構。這些渦輪結構可將帶電粒子持續加速到0.21倍光速,並將其推射出去以提供反推力,可將飛梭的飛行速度快速提升到0.2倍光速。
表麵看來,飛梭的巡航速度似乎與水滴艦相差仿佛,但考慮到飛梭的超長續航以及更快的加速性能,兩者的技術水平便根本不在一個層麵。
這艘飛梭可謂是結合了源星科學院與艦船科學院全部智慧的工業設計之精華,宛如藝術品。
同時,飛梭的出現代表源星艦隊在宇航飛船的設計與製造層麵全麵跳出了殖民地文明的水準,達到了全新高度。
這種提升速度簡直快得令人匪夷所思。
要知道,任重成為準伯爵才隻有十一年,科技解禁也就這麽長的時間,並且艦隊依然在太空荒蕪區前進,沒有充足的外部資源,也沒辦法修建大型實驗設備。
可即便如此,源星艦隊吸收轉化帝國科技的速度仿佛絲毫未受影響。這支艦隊變成了一塊海綿,正鯨吞虹吸般消化著龐大的知識體係。
這奇特的進化速度引起了南鄉伯劉安的進一步警惕。
在這十一年裏,劉安吩咐心腹手下利用南鄉伯這南鄉星團法定領主的特權,以每年一次的頻率定期接管源星超網節點,以監督源星艦隊的科技進程,並將這行為美其名曰為指導工作,目的是要幫助源星艦隊快速消化母皇艦巨殖細胞中的財富。
劉安也改變了自己的複蘇規律,從原本的每十年七天把頻率提高到了每年三天。
劉安每一次醒來都有“驚喜”。
他眼睜睜看著這些出生自殖民地的卑微殖人以極快的速度成長起來。
這甚至讓他產生幻覺,尋思這源星艦隊也太邪門,天才的比例也太高了一點。
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全麵吸收帝國科技,絕不可能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少部分人的功勞,必定是有至少一代人裏批量爆發,產生了一大堆聰明且自律的技術骨幹。
“源星殖民地的人的潛力太可怕了。真要讓這群人抵達南九星,順利融入帝國,恐怕我還真有陰溝裏翻船的可能。”
劉安如此尋思著。
……
時光號飛梭悄無聲息地脫離了尋跡者飛船,以0.1倍光速為初速,經過短短一天的加速,達到了0.2倍光速,持續加速度為35.43g。
在新型深海液緩衝層的幫助下,躺坐著的任重並未感到什麽不適。
“叔叔你為什麽要一個人出來,雖然前方沒什麽危險,但你也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尋跡者飛船裏才對。”孫艾終於忍不住問了一句。
任重笑道:“之前我們不是判斷信息流傳遞的速度會變化麽?我們即將離開源太陽兩光年,得去一探究竟。”
孫艾疑惑道:“那也該是別人的事啊,你哪能這點事都親自出馬。你好歹也是伯爵了呢。”
任重隻再微笑搖頭,並未迴答。
他心裏有種直覺。這直覺告訴他,得自己去驗證。
時間過去六天,時光號慢慢放緩了速度。
根據星圖顯示,任重即將抵達分界線。
在兩光年這個距離尺度內,皇家科學院提供給子爵的定位技術精度為誤差不大於100萬公裏。
時光號已經進入了這正負百萬公裏的區域,意味著他隨時可能感知到變化。
現在時光號的飛行速度是每秒一百公裏,可以隨時停下來。
任重的精神保持高度緊張。
他自命不凡地認為,當飛船通過信息流傳遞速度變化的交界線時,自己一定能察覺到什麽。
一小時又四十三分鍾後,飛船裏突然響起孫艾的驚唿。
“信息流的傳遞速度變成每秒一千光年了!”
任重驚問,“怎麽測出來的?”
孫艾:“我先用的是飛梭自帶的測試儀,但對照距離太短,誤差非常大,隻能確定傳遞速度一下子達到了每秒一百光年以上。然後我又試著和後方艦隊進行點對點通訊以校正誤差,測出來的數值就是無限接近每秒一千光年。”
任重愕然。
就完全沒感覺嘛!
“掉頭迴去,看看變化。”
在接下來的六個小時內,孫艾與位於艦隊中央的源水星保持著實時通訊,任重也一直注視著模擬計算出來的信息流傳遞速度。
一直是每秒一千光年。
良久後,任重一擺手,“停下吧,就在這裏等艦隊本部,沒有繼續往迴走的必要了。”
“叔叔你怎麽了?”
孫艾察覺到任重的語氣裏有些蕭瑟,顯得有點空落落的,似乎略顯落寞。
任重搖搖頭,“沒什麽。”
其實此時他已經可以篤定,在飛出邊界的瞬間,自己便已經失去了複活能力。
這發生得非常突然,毫無征兆,也沒有什麽霞光萬丈宇宙異象來彰顯儀式感,讓原本做了很多心理建設的他仿佛重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他仰躺在駕駛椅裏,手指輕輕敲打扶手。
片刻後,他再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翻到最後一頁,看著7740這個數字,失神良久。
隨後他拿起筆記本,抬手一扔,將其扔進了旁邊的通道,再將束能炮切換為發散模式,對準前方。
一道擴散光束從飛梭前段炮口轟將出來,正正命中筆記本,並在0.001秒內將其分解為基本粒子。
“結束了。”
他低聲念叨一句。
用了七千七百四十次複活,他完成了原始的能力積累,也彌補了身為21世紀的“古人”與這古盤星係裏的四國時代的知識代差,又改變了源星文明的結構,留下了一個基地,還獲得了帝國伯爵之位。
不能再奢求更多,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好。
“唿!倒也好,省得我做任何事都總想著還有退路。長久以來,這已經讓我心中產生了惰性。在小範圍內小打小鬧倒是夠用,可當我手中勢力牽扯到的層麵達到星團級,甚至星域級之後,就算複活重置可以覆蓋全宇宙,也終究會有叫我無能為力的狀況出現。”
任重在心裏如此想著。
比如在接下來的某個時間段,假如他遭遇到覆蓋範圍超過兩光年的大範圍打擊。
隻有一個月的複活重置時間,壓根飛都飛不出去,那複活再多次,也隻是反反複複的死亡,毫無意義。
真正正確的思路,應該是行事更加小心謹慎,壓根就別讓自己落入那般境地。
所以,雖然預知能力沒有複活看起來那麽bug,但在特定的場景,麵對特定的需求時,反而更重要。
他心中沒有迷惘,沒有失落。
他甚至開始感謝這命運。
既然已經發生,就默默的接受。
接下來,是要見真章的時候了。
任重捏了捏拳頭。
在等待艦隊本部的這段時間內,任重出於個人習慣,還是在心頭揣測了一下複活的原理。
他做了很多種推論,建立了諸多假說,再逐一排除,最終想出個略顯靠譜的推論來。
“在21世紀時,曾經有過一種假說。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是由一顆以無限大的速度高速運動的基本粒子組成。這顆粒子的速度快到跨越了時間的概念,是高維物質。在同一個時間內,它同時存在於宇宙中的任何一處,並通過抖動來對外釋放信息與能量。”
“這些信息與能量組成了宇宙中的物質與能量,包括輻射波、中微子、誇克、光、實體物質,都是這顆粒子釋放出的能量的外在表現。”
“假定這個理論是正確的。那麽在我離開邊界之前,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應該被一分為二了。其中一個更大的粒子生成了邊界之外的宇宙萬物,另一個小一號的粒子生成了邊界之內的萬事萬物,包括我自己。”
“在我離開邊界的瞬間,小一號的粒子被我的身體帶了出來,並與形成宇宙的大粒子合二為一。兩者原本就是一體,隻不過被人為剝離了,所以兩者的融合並未引發任何能量震蕩,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就像是不同的液體混合後的擴散運動一樣。”
“並且,這融合的過程應該是不可逆的。所以即便我已經返迴到曾經存在的邊界內部,信息流的傳遞速度依然沒有變化,始終恆定在每秒一千光年。”
“之前,在這半徑兩光年的雞蛋殼內部,那枚被剝離出來的粒子控製著一切變化,包括空間、時間、弦波、信息流等等等一切。”
“另外,剝離粒子的是一種力,這種力一直存在著。這種力拉拽著粒子,控製著它的移動和震動方式,就仿佛是無數根絲線牽連在這一方空間內的每一個誇克之上。當我死亡後,這股力開始做功,將這一片空間內的一切存在拽迴到一個月前,也就是完成了重置。”
“在接下來的時間加速過程中,這股力卻又拽著包括時間在內的一切存在往前趕。”
“先前那重置的過程,從邏輯上講,與龐加萊迴歸有相似之處。但區別是龐加萊迴歸是利用無限漫長的時間,讓一切基本粒子按照完全隨機的規律運動,再最終形成和過去一模一樣的分布與結構。這重置卻是直接往迴拽,仿佛網絡遊戲中的服務器迴滾。這是偽·龐加萊迴歸。在我死後,時間並沒有繼續往前走。”
“至於那小粒子藏在哪裏?應該就藏在莪的思維中,所以其他人的思維也被重置了,隻有我保持著全部的記憶。‘網’對貢獻點的判定建立在我的記憶基因之上,我的記憶基因一直伴隨著記憶的延長而加長,所以‘網’會誤判,並讓我在死後完全繼承之前用催眠獲取的貢獻點。”
念及此,任重又深吸口氣,隻覺自己又發現了更大的秘密。
每一次重置區域內的一切,必然要消耗能量。
接下來的時間加速,也依然要消耗能量。
這力量打破了宇宙內部的能量守恆,擾亂了宇宙的正常運行,甚至可以說是篡改了宇宙常量。
這能量隻可能來自宇宙之外。
這股將宇宙萬物一分為二的神秘力量究竟是什麽?
從何而來?
誰在控製?
意圖是什麽?
任重打開了飛梭的蓋板,目光穿過透明罩,看向漆黑的宇宙,低聲喃喃自語。
“你是誰?為什麽要幫我?”
看著依然年輕的任重站起身,拍了拍伊蘇·洛克的肩膀。
也不知從何時開始,任重養成了喜歡拍別人肩膀的習慣。
或許他是出於本能,但旁人卻總會因他這略顯親近的小動作而倍感振奮。
伊蘇·洛克上任時年僅24歲,到如今剛好年過三旬,雖然營養充足,還有更好的抗衰老藥劑,讓三十歲的他看著並不顯老,眼角處隻有少量皺紋,但麵相上伊蘇還是要比任重更顯老許多。
不過伊蘇還是精神一振,重重點頭,擲地有聲道:“多謝大人誇讚。我定再接再厲,不負所托。”
“嗯,去吧。我隻是例行蘇醒,暫時沒有特殊安排,你自己去忙。”
勉勵了一下對方,等人走了,任重又坐迴辦公桌上,打開星圖。
片刻後,任重突然張口:“小艾。”
“在!”
任重:“給我準備一艘飛梭。”
任重建立了戰功,並且戰功已經通過了帝國超網的審核,他已然擁有了終身伯爵以及世襲子爵的雙重爵位。如果他能帶著巨殖細胞順利抵達南九星,進入帝國疆域,亦或是在沿途時就將巨殖細胞中的基因寶庫全部準確解譯,並得到皇家科學院的認證,那麽他將會獲得世襲伯爵的爵位。
帝國已經根據爵位的變化給他公布了更多的新技術。
在這十一年裏,源星艦隊從未停止過更新裝備。也就是沒有太空船塢,不然艦隊甚至還想把年輪艦與武裝戰艦的主體結構、動力模塊與力場護盾等等核心部件也給更新改良一下,讓艦隊整體達到接近0.15倍光速的巡航速度。
大的不能動,小的倒是好弄。
如今源星艦隊已經全麵改良了偵察艦的性能,完成全麵改造的偵察艦被被命名為“眼睛”。眼睛擁有以0.15倍光速長距離巡航的功能,在火力、探測手段、偽裝能力、艦體強度等多個方麵遠強於上一代偵察艦。
除此之外,源星艦隊還重新研發了乘員數為十五人的中小型戰艦,被命名為“強弓”。強弓艦可裝載兩百枚中程導彈,頂部有兩管加強型束能炮,外側還有共計六十四門使用了自推力子彈的動能高速機槍,以及三十二門小型束能炮。強弓艦有兩種類型,其中一種是載人戰艦,另一種是裝載了人工智能矽芯片,具備一定自學習和仿生邏輯的無人艦。
但這十一年裏年真正最精華的成果,卻是由錢門十子與源星星係內的軍工研究院隔空合作開發的多功能特種艦——“飛梭”。飛梭擁有0.2倍光速巡航的能力,並且極其靈活。艦體中大量運用了來自母皇艦增殖子體的拆解材料,表麵還使用了臨界毒刺的表皮合成物塗料,又有來自“紊亂”的信息流幹擾裝置。到目前為止,整個艦隊也隻造出十九艘來,隻會配備給最精銳的戰士。其中十八艘已經被外派到前方執行偵查預警任務,還留了一艘在尋跡者飛船內待命。
孫艾沒有問任重打算用飛梭來幹嘛,隻在五分鍾後告訴他已經準備妥當。
一個小時後,任重坐進了這艘被他自己命名為時光號的飛梭飛船。
飛梭運用了仿生學原理,形態看起來仿佛一隻大號蝠鱝。
這種特別的造型大幅度減少了飛船的正麵投影麵積,降低了在高速機動中正麵碰撞宇宙微塵的概率。
更寬大的雙翼表麵卻又布滿了形如人體皮膚唿吸孔的結構,可以將宇宙微塵高效率吸入內部,使其作為噴射介質引擎的推進劑。
此外,雙翼中又集成了大量仿生及電子元器件,進行了重新布局,集成度極高。
它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尾巴中有著串聯的九個強磁場渦輪加速結構。這些渦輪結構可將帶電粒子持續加速到0.21倍光速,並將其推射出去以提供反推力,可將飛梭的飛行速度快速提升到0.2倍光速。
表麵看來,飛梭的巡航速度似乎與水滴艦相差仿佛,但考慮到飛梭的超長續航以及更快的加速性能,兩者的技術水平便根本不在一個層麵。
這艘飛梭可謂是結合了源星科學院與艦船科學院全部智慧的工業設計之精華,宛如藝術品。
同時,飛梭的出現代表源星艦隊在宇航飛船的設計與製造層麵全麵跳出了殖民地文明的水準,達到了全新高度。
這種提升速度簡直快得令人匪夷所思。
要知道,任重成為準伯爵才隻有十一年,科技解禁也就這麽長的時間,並且艦隊依然在太空荒蕪區前進,沒有充足的外部資源,也沒辦法修建大型實驗設備。
可即便如此,源星艦隊吸收轉化帝國科技的速度仿佛絲毫未受影響。這支艦隊變成了一塊海綿,正鯨吞虹吸般消化著龐大的知識體係。
這奇特的進化速度引起了南鄉伯劉安的進一步警惕。
在這十一年裏,劉安吩咐心腹手下利用南鄉伯這南鄉星團法定領主的特權,以每年一次的頻率定期接管源星超網節點,以監督源星艦隊的科技進程,並將這行為美其名曰為指導工作,目的是要幫助源星艦隊快速消化母皇艦巨殖細胞中的財富。
劉安也改變了自己的複蘇規律,從原本的每十年七天把頻率提高到了每年三天。
劉安每一次醒來都有“驚喜”。
他眼睜睜看著這些出生自殖民地的卑微殖人以極快的速度成長起來。
這甚至讓他產生幻覺,尋思這源星艦隊也太邪門,天才的比例也太高了一點。
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全麵吸收帝國科技,絕不可能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少部分人的功勞,必定是有至少一代人裏批量爆發,產生了一大堆聰明且自律的技術骨幹。
“源星殖民地的人的潛力太可怕了。真要讓這群人抵達南九星,順利融入帝國,恐怕我還真有陰溝裏翻船的可能。”
劉安如此尋思著。
……
時光號飛梭悄無聲息地脫離了尋跡者飛船,以0.1倍光速為初速,經過短短一天的加速,達到了0.2倍光速,持續加速度為35.43g。
在新型深海液緩衝層的幫助下,躺坐著的任重並未感到什麽不適。
“叔叔你為什麽要一個人出來,雖然前方沒什麽危險,但你也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尋跡者飛船裏才對。”孫艾終於忍不住問了一句。
任重笑道:“之前我們不是判斷信息流傳遞的速度會變化麽?我們即將離開源太陽兩光年,得去一探究竟。”
孫艾疑惑道:“那也該是別人的事啊,你哪能這點事都親自出馬。你好歹也是伯爵了呢。”
任重隻再微笑搖頭,並未迴答。
他心裏有種直覺。這直覺告訴他,得自己去驗證。
時間過去六天,時光號慢慢放緩了速度。
根據星圖顯示,任重即將抵達分界線。
在兩光年這個距離尺度內,皇家科學院提供給子爵的定位技術精度為誤差不大於100萬公裏。
時光號已經進入了這正負百萬公裏的區域,意味著他隨時可能感知到變化。
現在時光號的飛行速度是每秒一百公裏,可以隨時停下來。
任重的精神保持高度緊張。
他自命不凡地認為,當飛船通過信息流傳遞速度變化的交界線時,自己一定能察覺到什麽。
一小時又四十三分鍾後,飛船裏突然響起孫艾的驚唿。
“信息流的傳遞速度變成每秒一千光年了!”
任重驚問,“怎麽測出來的?”
孫艾:“我先用的是飛梭自帶的測試儀,但對照距離太短,誤差非常大,隻能確定傳遞速度一下子達到了每秒一百光年以上。然後我又試著和後方艦隊進行點對點通訊以校正誤差,測出來的數值就是無限接近每秒一千光年。”
任重愕然。
就完全沒感覺嘛!
“掉頭迴去,看看變化。”
在接下來的六個小時內,孫艾與位於艦隊中央的源水星保持著實時通訊,任重也一直注視著模擬計算出來的信息流傳遞速度。
一直是每秒一千光年。
良久後,任重一擺手,“停下吧,就在這裏等艦隊本部,沒有繼續往迴走的必要了。”
“叔叔你怎麽了?”
孫艾察覺到任重的語氣裏有些蕭瑟,顯得有點空落落的,似乎略顯落寞。
任重搖搖頭,“沒什麽。”
其實此時他已經可以篤定,在飛出邊界的瞬間,自己便已經失去了複活能力。
這發生得非常突然,毫無征兆,也沒有什麽霞光萬丈宇宙異象來彰顯儀式感,讓原本做了很多心理建設的他仿佛重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他仰躺在駕駛椅裏,手指輕輕敲打扶手。
片刻後,他再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翻到最後一頁,看著7740這個數字,失神良久。
隨後他拿起筆記本,抬手一扔,將其扔進了旁邊的通道,再將束能炮切換為發散模式,對準前方。
一道擴散光束從飛梭前段炮口轟將出來,正正命中筆記本,並在0.001秒內將其分解為基本粒子。
“結束了。”
他低聲念叨一句。
用了七千七百四十次複活,他完成了原始的能力積累,也彌補了身為21世紀的“古人”與這古盤星係裏的四國時代的知識代差,又改變了源星文明的結構,留下了一個基地,還獲得了帝國伯爵之位。
不能再奢求更多,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好。
“唿!倒也好,省得我做任何事都總想著還有退路。長久以來,這已經讓我心中產生了惰性。在小範圍內小打小鬧倒是夠用,可當我手中勢力牽扯到的層麵達到星團級,甚至星域級之後,就算複活重置可以覆蓋全宇宙,也終究會有叫我無能為力的狀況出現。”
任重在心裏如此想著。
比如在接下來的某個時間段,假如他遭遇到覆蓋範圍超過兩光年的大範圍打擊。
隻有一個月的複活重置時間,壓根飛都飛不出去,那複活再多次,也隻是反反複複的死亡,毫無意義。
真正正確的思路,應該是行事更加小心謹慎,壓根就別讓自己落入那般境地。
所以,雖然預知能力沒有複活看起來那麽bug,但在特定的場景,麵對特定的需求時,反而更重要。
他心中沒有迷惘,沒有失落。
他甚至開始感謝這命運。
既然已經發生,就默默的接受。
接下來,是要見真章的時候了。
任重捏了捏拳頭。
在等待艦隊本部的這段時間內,任重出於個人習慣,還是在心頭揣測了一下複活的原理。
他做了很多種推論,建立了諸多假說,再逐一排除,最終想出個略顯靠譜的推論來。
“在21世紀時,曾經有過一種假說。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是由一顆以無限大的速度高速運動的基本粒子組成。這顆粒子的速度快到跨越了時間的概念,是高維物質。在同一個時間內,它同時存在於宇宙中的任何一處,並通過抖動來對外釋放信息與能量。”
“這些信息與能量組成了宇宙中的物質與能量,包括輻射波、中微子、誇克、光、實體物質,都是這顆粒子釋放出的能量的外在表現。”
“假定這個理論是正確的。那麽在我離開邊界之前,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應該被一分為二了。其中一個更大的粒子生成了邊界之外的宇宙萬物,另一個小一號的粒子生成了邊界之內的萬事萬物,包括我自己。”
“在我離開邊界的瞬間,小一號的粒子被我的身體帶了出來,並與形成宇宙的大粒子合二為一。兩者原本就是一體,隻不過被人為剝離了,所以兩者的融合並未引發任何能量震蕩,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就像是不同的液體混合後的擴散運動一樣。”
“並且,這融合的過程應該是不可逆的。所以即便我已經返迴到曾經存在的邊界內部,信息流的傳遞速度依然沒有變化,始終恆定在每秒一千光年。”
“之前,在這半徑兩光年的雞蛋殼內部,那枚被剝離出來的粒子控製著一切變化,包括空間、時間、弦波、信息流等等等一切。”
“另外,剝離粒子的是一種力,這種力一直存在著。這種力拉拽著粒子,控製著它的移動和震動方式,就仿佛是無數根絲線牽連在這一方空間內的每一個誇克之上。當我死亡後,這股力開始做功,將這一片空間內的一切存在拽迴到一個月前,也就是完成了重置。”
“在接下來的時間加速過程中,這股力卻又拽著包括時間在內的一切存在往前趕。”
“先前那重置的過程,從邏輯上講,與龐加萊迴歸有相似之處。但區別是龐加萊迴歸是利用無限漫長的時間,讓一切基本粒子按照完全隨機的規律運動,再最終形成和過去一模一樣的分布與結構。這重置卻是直接往迴拽,仿佛網絡遊戲中的服務器迴滾。這是偽·龐加萊迴歸。在我死後,時間並沒有繼續往前走。”
“至於那小粒子藏在哪裏?應該就藏在莪的思維中,所以其他人的思維也被重置了,隻有我保持著全部的記憶。‘網’對貢獻點的判定建立在我的記憶基因之上,我的記憶基因一直伴隨著記憶的延長而加長,所以‘網’會誤判,並讓我在死後完全繼承之前用催眠獲取的貢獻點。”
念及此,任重又深吸口氣,隻覺自己又發現了更大的秘密。
每一次重置區域內的一切,必然要消耗能量。
接下來的時間加速,也依然要消耗能量。
這力量打破了宇宙內部的能量守恆,擾亂了宇宙的正常運行,甚至可以說是篡改了宇宙常量。
這能量隻可能來自宇宙之外。
這股將宇宙萬物一分為二的神秘力量究竟是什麽?
從何而來?
誰在控製?
意圖是什麽?
任重打開了飛梭的蓋板,目光穿過透明罩,看向漆黑的宇宙,低聲喃喃自語。
“你是誰?為什麽要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