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仗義提刀爭日月,扶屍流血換山河。

    設擂廣招天下義,誅盡不平萬民樂。

    且說那漢子一招“迴身鞭”打得又急 ,恨,準,毒,薑消以勢以待,這一刹間,隨著一聲低吼,身形如風中羽毛,飄然奪過,隻聽‘喀嚓’一聲,一棵碗口粗的揚樹,被那漢子一掃兩段,薑消大為驚訝,此乃少林‘鐵臂功’,若非薑消奪閃得急,必傷無凝。

    薑消躲過險招,向那漢子勁貫單掌,一招“力劈華山”,漢子麵色略為驚奇,隨即,身霍地後吸丈許,化解薑消勁力,這一掌正好砍在那截樹樁上,‘啪’一聲,樹樁立為兩半,漢子脫口叫道;“好一個鐵沙掌!”

    今日真乃棋逢對手,虎見雄師,一個虎嘯山鳴,勢若駭浪巨濤,一個平沙落雁,形若鵝毛隨風,一個蒼龍出海,八方震驚,一個狸貓探爪,四麵懼栗。一時間鬥得誰東誰西,亦難分辯,但見:

    鐵臂武林絕, 沙掌亦稱雄。

    平沙落雁技藝絕,勝敗難分定。

    雙掌勁如風,迴旋見機動。

    一招童子拜觀音,跳出圈外逃遁。

    薑消猝然間手腳一慢,後退幾步,漢子見有機可趁,恕哼一聲,刹息施出一招‘劈麵掌’,薑消目睹威勢,氣沉丹田,施出‘迴手撩陽’此乃虛招,漢子剛分神,薑削大咳一聲,施出‘童子推磚’全力一擊,正中漢子左肋,他雖然練就了一身硬功夫,但薑削此掌以施出全力,漢子身形後退,緊接著躍身直起,跳出圈外,抱拳說“後會有期”說罷搖身橫起,向這林中逃奔。

    仁義,王氏,眾家人合力奮戰,殺得官兵七零八落。突然有人叫道“呂勾被人殺死了”幾個垂死掙紮的家夥,聽到喊聲,誰願賣命,都丟盔棄甲,各自逃命。

    這場殘戰,從卯時殺到未時,薑家院內,屍首狼籍,慘不目睹。

    被薑消打退的漢子姓啥名誰,翠薈又是何許人,眾人有所不知。

    此漢子乃湖北應城人氏,姓李名渚,自幼學得幾手拳腳,自持武藝高強,在家鄉是一條地頭蛇,搶男霸女,無惡不做。一天,他和幾個地痞無賴,騎馬狂街,知道他的人早僻三分,行人見到他,如鹿遇虎,各自僻讓。

    這天,有一外地來的青年,瘦的皮包骨頭,風吹立倒,順街而行,他聞到吆喝之聲,便行於道邊。

    “那裏來的窮鬼,擋住我的去路”李諸吼叫,說著‘啪’的一鞭向這青年劈頭蓋臉地打來。青年心想,大道朝天,各走一半,況我又靠路邊,你還行兇打人,未免螃蟹走路,太霸道了,於是將身子一斜,一招‘順手牽羊’,李諸身不由己,翻身下馬。

    隻見李諸翻身下馬,咬牙切齒,眼放兇光,手指青年陰森冷笑;“哼!有目無珠的東西,今日犯在我手上,要你死無葬身之地”

    青年心想:得理還不讓人,饒人處且饒人三分,讓我死無葬身之地。笑話,那裏黃土不埋人?他抱拳帶笑道;“在下乃鄉野粗人,不懂規矩,多有冒犯,請公子見涼”

    李諸見這青年力單瘦小,一氣可以吹上西天,想在這裏給幾個哥兒露一番手腳,鼻孔裏‘哼’了一聲,一招‘毒蛇出洞’,直向青年咽喉而來。青年心思;此人真的想要我的命,我才活了一十八個春秋,就這樣去死?甭想,他不慌不忙,若無其事的來了一個鉤腳。李諸覺身形飄起,不由自主的飛身丈許,“撲通”一聲,倒在地上,其他無賴見勢,拍手叫絕,但看到主人 狼狽倒地,知道事情不妙,拔腿便跑,待李諸爬起來時,鼻青眼腫,額前還生了個紫杏兒。他滿腔怒氣,正想發作,抬頭一看青年像遇到什麽魔力,這青年周身仿佛裹者一層氣機,不容侵犯。他知道遇到了武林高手,不敢戀戰,便抱拳道:“請壯士留名”青年道:“習武者要講德行,不能以武欺人,你要化惡為善,我姓胡名六朗,咱後會有期”說罷揚長而去。

    李諸心想,什麽胡流浪,原來是個無家可歸的流浪兒,哼!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自那以後,李諸就萌發了報仇雪恨之念,浪跡江湖,拜師學藝。在江湖上認識了少林敗類寶仁和尚,寶仁傳給他“彌勒手”和“鐵臂功”功法,他得到少林真傳,便隱居在深山練功,三年後,練就了一雙鐵臂功江湖綽號“鐵臂李”他自覺功力超人,就四處找胡六朗報仇雪恨,探聽到胡六朗是西北三俠之一的“空中行”,他早就聞聽到西北三俠的厲害,知道自己的工夫報仇是不可能的,於是憑者自己的蠻力,霸山為王。

    濮陽縣令高清統看到清政府腐敗,天下大亂,自己乃武士出身,心想何不趁次機會拉籠一批武林高手,待時升高發家。因此他將李諸收買在手下,捉拿王維虎時還有李諸的一份功勞。

    高清統本想將王維虎殺頭示眾,但有想到白蓮教的餘黨和天理教的人會找他報仇,就想了個萬全之策,先判重刑入獄,後流戊邊疆,暗地裏派李諸殺害即可,隻可惜黃梁未醒,反引起一場殺身之禍。

    且說一場參戰之後,翠薈戰死,王氏身受重傷,家仆一個個身戰殺場而捐軀。翠薈之死讓蓮霞哽咽不止,八歲那年:蓮霞隨父去範陽,路過五雲鎮時遇到一乞討女孩,寒冬臘月,北風卷著雪花,那小女孩光著屁股,身無寒衣,綣縮在一家酒店門前,篷頭逅麵,黑裏透黃的麵孔,清瘦的怕人,一雙黑色的大眼睛裏,布滿憂愁的傷跡。父女倆看到這可憐的孩子,動生憐憫之心。問清那小孩身世後,便決定引迴家撫養。

    原來那小女孩的父親名叫揚鴻斌,是白蓮教起義時姚之富手下的得力戰將,在1798年春,姚之富軍隊配合王聰兒進陝西攻長安,因清軍防範森嚴,退迴湖北,不辛被追擊的清軍和地主武裝包圍在鄙西邊境,王聰兒,姚之富身戰殺場,跳崖自盡。母親田氏因患重病,無錢醫治離開了人世。可憐隻留下著小女孩在人世漂流。

    羌消漆下無兒,隻有一千金蓮霞,知道這孤兒身世後,就收為義女,好給蓮霞做伴。翠薈性格溫和,自到羌家與蓮霞形影不離。倆人親比姐妹,她聰明伶俐,吃苦好學,和蓮霞早習武,晚習文,十八般武器練得嫻熟。前年端午,姐妹去趕廟會,這年頭,雖說民不聊生,可對求神問卜沒人能忘。次日,微風送柳,蝴蝶追戲,廟會熱鬧異常。達官貴人,闊老太太,鄉村布衣,討食乞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眾如雲。

    姐妹倆到嶽王廟前,談論著精忠報國的嶽飛,詛咒著貪生怕死的高宗和眉顏奴裨的秦燴。此時,廟外傳來了“救命”的唿聲。她倆出得廟門,見廟右山腰一年青媳婦小腳顛簸。口中嬌喊。身後幾個如狼似虎的漢子追著,前麵便是一懸崖。常言道:“見死不救,妄自為人”。

    “大白天欺負良家婦女,天理難容”翠薈粉麵頓變。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一個疾步縱起向山腰奔去,還未趕到,幾個漢子將媳婦逼到懸崖邊,在前是崖後是獸的情況下,媳婦失去了理智,隻顧跳崖而不知鬥獸。翠薈將氣一提足尖一點,勢如蜻蜓掠水,撲向那夥賊人麵前,一頓拳腳,但見遇拳之人麵朝天,遇腳之人背朝地。直打得那夥人鬼哭狼嚎,抱頭逃竄。

    所救媳婦名易梅,本地人氏,丈夫被抓去當兵丁,一去杳無音信,家中隻有花甲婆婆,著弱婆孤媳常受人欺,剛才追趕她的乃高清統的兒子高洪,高洪狐借虎威,仗父錢權。帶一幫打手,沽酒嫖賭,偷雞摸狗為業。這易梅生得天資國色,聰俊有德,高洪見她獨媳好欺,多次想汙淩,但都未能得手。今天易梅出門。想在菩薩麵前燒個香求個平安。小腳弓跬路途,遇上高洪,若非翠薈功夫遜色,險些身綴懸崖。

    蓮霞迴想著和翠薈的一幕幕,越想越傷心,眾人看到此情景都眼圈紅了。

    哭有何幹?這裏以成是非之地,難於安身,眾人決議投奔起義軍,安身之後,在做計議。

    且說林清率領的天理教義軍正在山東一帶活動,羌消將家中的值錢家當收拾停當。眾人將翠薈等人屍體葬於清淨林地,備好馬匹行李,便向山東而去。

    四月的風,悠悠輕輕,涼涼爽爽,,真乃:“吹麵不寒楊柳風”。人馬進範縣,渡黃河,入境山東。這日來到挺拔險峻,遐身於世的東嶽泰山,泰山聳立於華北平原,景色壯麗,文人俠士,常遊於此。他們在泰山遊覽了一日,這裏有吸引人的日觀峰,南天門,黑龍潭等名勝古跡。

    過了泰山,到了益都。益都城內,朱門樓房,參差不齊。眾人尋得一家客棧,暫且住下。

    羌消,仁義,王維虎三人在城內遊曆,來到市東,見一擂台。“此擂乃少林苦行僧所立”仁義向羌消和王維虎說道;“看來咱們是有緣觀看”。來到台前,一對醒目對聯耀入眼簾,上聯:拳收南北好漢,下聯:腳踹東西雄傑,橫連:有來無迴。

    王維虎心想:和尚擺擂,大有來頭此擂設二十多日,為何不撤,那副對聯大有妙道“拳收南北好漢”此收豈不一語雙關,實乃收南北好漢,“腳踹東西雄傑”並非英雄豪傑,那雄傑同熊桀,看來熊桀實指武林敗類。“有來無迴”分明是在聚江湖朋友。此刻,天已黃昏,夕陽斜日晚霞殷紅西天。三人轉身迴客棧,擺酒敘舊論新,談政治,道現實。不覺夜深人靜,酒罷各自休息。

    次日,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春意生機,四月的益都大街小巷,商客貨郎,行人遊客,叫買叫賣。來到擂場,但見文人墨客,武生俠士,熙熙攘攘,衣著個異,五方土音皆歸一處。

    但見擂台上刀槍棍棒,林立有致。捎傾,一僧人來到台前,此人約二十六七,身無七尺,體無牛壯,雙目有神,天庭飽滿,國字臉地閣方圓,乃少林苦行僧也。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此人貌無驚人之處,未曾料到,設擂二十多日無人能勝。

    和尚立於台上,笑容可恭抱拳道:貧僧在次設雷,時近一月,今乃最後一日,多謝各位朋友,光臨捧場。言罷,拉開拳架,行起拳來,羌消,仁義一看,心想著是什麽拳法,一無定架二無拳形更無什麽招法,如同小兒玩耍。王維虎見狀,心中暗暗一怔,豈不是師傅說言:“無形拳”拳法嗎?師傅說過,此拳隻有師叔石基建舞得,師叔性格古怪,乃武林隱客,行跡不定,江湖綽號-無形怪俠,師祖是河北宣化人,武功奇絕,世間少傳,一生收得三個徒弟,大徒弟無形怪俠石基建,二徒弟江湖瘋手吳仁智,三徒弟是師傅上下行羌送期,師祖收的三個徒弟各受一套拳法,以拳形取號,三個徒弟的拳法可以互克互生,師祖有訓:不讓徒兒互換拳法,師祖死後,三個徒兒各自遊蕩江湖,江湖人稱“奇拳怪招三星箭”,這少林和尚怎麽學得師叔拳法,莫非師叔在少林寺青澄照古佛,收了這個徒弟不成?

    和尚行完一趟拳,麵不改色,氣不噓喘說道:那位壯士願給貧僧指教。言罷,隻見一青年身著青衫,腰束紅帶,腳蹬一雙青布平底鞋,飛上了擂台。“壯士留名”“在下蘇龍,請大師進招”交起手來,但見蘇龍施乃剛柔相濟的青龍拳法,跌撲翻滾,穿奔跳躍,輕猛速疾,翻轉圓滑,時而青龍擺尾,時而烏龍絞柱,波浪起伏

    瀟灑飄逸伸縮交替,穿轉速巧,輕如喜鵲攀枝,猛如秋風掃葉。和尚以靜製動,別看他出手無拳架可應敵有兩下,就是無形拳法說雲:別看樣子醜,要講防身有兩手。蘇龍身法變化莫測,激戰了一會自隻功淺力薄,他抽身拜拳,願拜和尚為師。

    台下一小老頭見蘇龍敗狀,他咧嘴一笑,整個身懸地騰空,快如疾風中的秋葉,飛上擂台,台下觀眾無不驚訝,和尚見這小老頭功夫精堪,仔細看,但見他尖尖的下巴長滿胡須,眸子裏閃著凜人兇光,,不可一世。小老頭乃武林高手江湖綽號-獨行燕子。他原和“無形怪俠”有過一劍之仇,今日見和尚會無形拳法,認定他就是“無形怪俠”的徒弟,想那他出氣。

    不等和尚答腔,“獨行燕子”一個急轉,送出疾風一掌,和尚側身一閃,隻覺一股奇熱擦身而過,老頭再施展毒招,身勢猝然當空拔起,駛出拔浪排空,向和尚落下,和尚猝轉掌勢中夾著一股疾風,擊向老頭,老頭怒嘯一聲預感不好,身字急滾,和尚倏身騰空用出全力,一腳踏向老頭,老頭躲閃未急,當即噴出一口鮮血,和尚注視了一下,並無生命危險,唿出幾人扶了下去。看著這場驚心動魄的格鬥,羌消道:此人武功到了爐火青純的地步,他形散神凝,真乃武林奇人,王維虎說:不妨一試,羌消,仁義未來的及勸阻,他以飛身上了擂台,羌消,仁義想那橫連寫的“有來無迴”這次王維虎去得迴不得了。“壯士留下尊姓貴名”和尚見一漢子上了擂台問道“姓破,名無形,還請大師手下留情”和尚心裏暗驚“破無形”識得此拳,來著不善。和尚擺開拳架,蓄勢以待,王維虎一個蹣跚步法,風卷殘雲般晃臂出招,形身婆紗,身法怪異,和尚身形連搖帶擰,雙臂翻飛。羌消,仁義二人早已把心提到嗓門,拉屎纂拳頭,暗地裏使勁。王維虎如穿梁燕子以奇快的二元金剪指猝然點向和尚麵目,和尚轉身急退,王維虎一個倒折,又向和尚擊來一招推山掌,和尚覺得此掌勁力沉著,左躍三丈避開掌風,接著施展一招烏龍迴江,王維虎施展一招山羊低頭。兩人拳法奇怪觀眾屏住唿吸,隻聽得掌擊迴風,腳震地裂,隻見人影重重,塵挨漫空。羌消,仁義,見維虎有此絕招真是出唿意料。和尚施展出無形拳法的一百零三招,全讓王維虎克製,王維虎生招克招,和尚克招生招。和尚心想,二虎相爭,必有一傷,我這奇拳怪招,全讓人家以破,今日必輸無疑,常言道:武藝都是道真經,任意變化勢無群。豈知怪得小兒玩,打法天下是真形。想不到今日讓人克製無形拳法,次人真乃“破無形”他剛一分神,,王維虎施展一招猿猴摘桃,和尚躲閃不及,外衣被抓破內衣外露,內衣上印有彌勒佛坐像,王維虎見狀,頓時驚訝。欲知後事,請看下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伉儷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力並收藏伉儷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