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7月5日,我於“意外”中認識了王建剛。這是一次地地道道的偶然相遇,更像是命中注定,雖然我從不相信命。
盛夏的關中,土地忙於生長綠葉和開花,盡最大努力裝扮這個世界。人們在這個世界裏汗流浹背的幹活,那是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但這個世界的這個季節對於我來說是清閑的,正在軍醫大學讀書的我,如期迴到父母所在的城市西安休暑假。剛進家門那陣子,我和父母親總有說不完的話,可沒過幾天,話匣子就空了。因為父親常外出散步,母親忙於上班,獨自在家的我連當個聽眾的資格都失去了,平時不是看書就是到公園去看風景,這已成為我豐富假期生活的特定方式。
我最愛去又離家最近的公園有個很吉祥的名字,叫興慶公園,它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據史書記載,它原是唐玄宗在潘邸時,與其兄弟五人的住宅。雖說年代久遠,但皇家氣派依舊十足,亭閣長廊,小橋流水,花豔樹綠,可謂風景無處不誘人。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如同往常一樣來到公園,可剛剛走到假山前,突然從身後傳來洪鍾般的吼聲:“你怎麽偷別人東西?幹這種傷天害理的勾當,下次不能再偷東西了,你走吧。”我迴頭一看,隻見一個身著軍裝的年輕軍人放走了小偷之後,轉身將錢包送到了我的手中,我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驚呆了,接過錢包不知說什麽好,連聲道謝。“沒什麽,應該的。”對方邊說邊和戰友們匆匆離去。我好半天才迴過神來,突然想起怎麽沒問對方的名字和地址,以後怎麽感謝別人?但後悔已晚,那名見義勇為者已走出了我的視線。
錢包雖然完璧歸趙,但我的心情卻被攪得煩亂,哪還有心情遊園。在迴家的路上,我的雙手像長在口袋裏似的,生怕錢包再遭不測。
剛進門,我本想把今天發生的“不幸”向母親痛訴一番,可沒等我開口,母親就數落起來了:“又到哪兒瘋去了?趕快收拾一下,有客人要來。”
我莫名其妙的問:“什麽客人?”
母親說:“托人給你介紹的對象,是個空軍飛行員,一會就到,你看一看,如果願意就點點頭,不願意就搖搖頭。”
“點頭?搖頭?還哈腰哩!”我一邊嘟囔著一邊和母親開始忙活,收拾房間,把桌子上多餘的東西都收拾起來,擦桌子、掃地、放茶杯,一切準備就緒,隻欠那個讓我“點頭”或“搖頭”的人到來。等到快做晚飯的時候來了一位熟人,他對母親說:“今天來不了了,小夥子今天外出有事,沒法聯係,下周再說吧。”
又是一個星期天,身為軍人的我依然保持著在軍校的作息習慣。按時起床的我與在軍營所不同的是可以隨意支配時間。吃過早飯、收拾好房間,我特意打扮了一番之後便到隔壁鄰居家串門去了,正說得熱鬧,突然聽到母親叫我的名字,將“秀兒”這兩個字叫得滿院子響,我應聲趕緊迴到家中,一進門就看見兩個年輕小夥子表情嚴肅的坐在客廳裏。坐在另一邊的母親立即起身拉住了我的手介紹說:“這就是我的大女兒文秀,剛剛提了幹部,現正在軍醫大學上學。”牽線的人也主動介紹:“這是王建剛同誌,空軍飛行員,是連級幹部。”
我抬頭看了看那名穿軍裝的年輕小夥子,高高的個子,寬厚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大大的眼睛,兩道濃密的眉毛,高聳的鼻子,寬寬的額頭,英俊的麵孔,微黃的皮膚,麵頰部還有幾顆青春痘。戴著解放帽,紅色的帽徽紅色的領章將他的麵色襯托得神采飛揚,即莊重又大方,氣度不凡。
好像在哪兒見過?我在心裏嘀咕著。
因為是初次見麵,大家都顯得拘謹,還是介紹人有經驗,會把握時機,她在我們不經意對視的當兒,向男方咵起我的好。她說這姑娘長的跟畫似的,個子高挑,身材勻稱,細嫩的皮膚白裏透紅,秀氣的臉龐,端莊的五官,標誌而優雅,賢淑而美麗,既大方又文質彬彬,姿態優美而健康……
“噢!原來是你。”就在介紹人說書般流暢地介紹我的當兒,王建剛冷不丁冒出這麽一句話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了神,唯有我和建剛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介紹人莫名其妙的問:“你們認識?”
王建剛說:“上星期在公園裏遇見過。”
我馬上接著說:“多虧他在公園裏把偷我錢包的小偷給抓住,把錢包奪迴來還給了我。”
大家聽了都喜形於色,介紹人趁熱打鐵地說:“那就不用多說了,既然你們已經見過麵,那就自己談吧,互相再進一步了解了解。”
母親看我沒有給她發出早已約定的“點頭”或“搖頭”的暗號,就借故把我叫出門問:“怎麽樣?談還是不談?”
我說:“看人還不錯,那就先談吧。”
迴到屋內,母親適時問了問王建剛的家庭情況,王建剛說他的父母是山東農村的,家裏有四個姊妹,家庭條件不好,比較貧窮。當時,我並沒有在意王建剛的家庭,我對王建剛存在著一種感激之情,崇敬之意,我認為王建剛是一個能保護自己的人。因為我的母親知道我對王建剛的第一印象不錯,她便將這個消息耳語給了介紹人,介紹人不失時機的說:“文秀,你和小王出去轉轉,我和你媽媽想談談別的事。”就這樣,介紹人十分巧妙的為我和王建剛“製造”了一個相互了解的條件。
我和王建剛並肩走在曾是自己無數次走過的馬路上,所不同的是,身邊走著的是一個與我的人生開始相關的人。我倆一邊走著,一邊談著各自的經曆。王建剛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省吃儉用的供他上學。上初中時離家較遠,住在學校裏,一個星期迴家拿一次幹糧。那時,家裏糧食短缺,每個星期隻能帶三天的口糧,前三天吃菜窩頭喝點開水,後三天就得自己挖野菜充饑。有時同學給他帶上點吃的。班裏有位女同學對他最同情,經常給他帶吃的,到了夏季,帶的饅頭放不住,第三天就發黴了,發了黴也不舍得丟,求校灶上的師傅幫忙給蒸一下再吃。有時家裏沒有玉米麵,就帶紅薯幹充饑……
“那時候的肚子真餓啊,總是吃不飽。現在吃空勤灶,頓頓大米飯,有魚有肉還配水果,做夢都沒想到能吃的這麽好!”王建剛感慨的說。
王建剛的成長經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然而,王建剛的心卻是忐忑不安的,從他言談的語氣中我能明顯感受到。因為,我們倆人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曆落差太大了。對於王建剛來說,我是地地道道的出身名門,父親是老紅軍、高幹,母親也是國家幹部,在縣政府上班,還是個女局長呢。我是他們的掌上明珠,且自身條件也相當優越。入伍當年就被評為“五好”戰士,第二年入了黨,並被推薦參加軍級單位的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接著又被推薦上大學,現在第七軍醫大學讀醫療專業。
從言談中我還能感覺到,此時的王建剛顯得底氣不足,心中充滿疑慮,因為有好長時間他竟然連一個字也沒說。
打破僵局的是我。我說自從那天在公園裏遇見後,我的第一感覺是你這個人正直、可靠。在迴家的路上,我一直後悔沒問你的姓名和單位,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連感謝的機會都沒有了。
王建剛連忙接過話頭:“什麽叫緣分?這就是緣分。”就這樣我們越說越近,越講越有說不完的話,是相同的事業和相同的戎裝使我們的心貼在了一起。
我們互相留了通信地址,戀戀不舍的分手。分手後,王建剛立即向組織匯報了我的基本情況,經政治審查,組織上批準他與我建立戀愛關係,從此,我們開始了漫長的戀愛生活。那時,我們各處一地,天南海北。王建剛在西北航空兵某師,我在南方第七軍醫學校讀書,郵遞員成為我們表達愛意和思念的使者。三年中我們隻見過一次麵,直到1973年我軍校畢業,我們這才談婚論嫁。70年代的軍人婚禮可以說是簡樸的、革命化的婚禮。
婚禮是在一個星期天的晚上舉行的,地點是在王建剛所在部隊的一間會議室。按照主持人口令,新娘和新郎向首長、來賓敬禮,然後,夫妻相互敬禮,充滿了軍營色彩。
完成了“閱兵式”的婚禮議程後,我開始給戰友們發糖點煙,有幾個好熱鬧的戰友故意將煙弄濕,我連續點了三次他們才肯放過。之後,所有參加婚禮的戰友們陪同我們一起迴新房。
說是新房,其實就是一間臨時客房,布置十分簡單,一張雙人木床,床上兩條黃軍被整齊的放在一起,一張桌子,桌子上麵放著印有喜字的暖水瓶和兩個茶杯。當年提倡艱苦樸素,因此,我從上海帶迴來的一束塑料花也沒敢擺放,怕別人說有小資產階級情調。桌子上放的是毛主席語錄,戰友鬧洞房時唱的是毛主席詩詞歌《蝶戀花》,一切都是在“紅色”的氣氛中展開和結束的。
終成眷屬之後不久,我倆便迴到了各自的部隊,過起了相隔千裏的單身生活。
盛夏的關中,土地忙於生長綠葉和開花,盡最大努力裝扮這個世界。人們在這個世界裏汗流浹背的幹活,那是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但這個世界的這個季節對於我來說是清閑的,正在軍醫大學讀書的我,如期迴到父母所在的城市西安休暑假。剛進家門那陣子,我和父母親總有說不完的話,可沒過幾天,話匣子就空了。因為父親常外出散步,母親忙於上班,獨自在家的我連當個聽眾的資格都失去了,平時不是看書就是到公園去看風景,這已成為我豐富假期生活的特定方式。
我最愛去又離家最近的公園有個很吉祥的名字,叫興慶公園,它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據史書記載,它原是唐玄宗在潘邸時,與其兄弟五人的住宅。雖說年代久遠,但皇家氣派依舊十足,亭閣長廊,小橋流水,花豔樹綠,可謂風景無處不誘人。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如同往常一樣來到公園,可剛剛走到假山前,突然從身後傳來洪鍾般的吼聲:“你怎麽偷別人東西?幹這種傷天害理的勾當,下次不能再偷東西了,你走吧。”我迴頭一看,隻見一個身著軍裝的年輕軍人放走了小偷之後,轉身將錢包送到了我的手中,我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驚呆了,接過錢包不知說什麽好,連聲道謝。“沒什麽,應該的。”對方邊說邊和戰友們匆匆離去。我好半天才迴過神來,突然想起怎麽沒問對方的名字和地址,以後怎麽感謝別人?但後悔已晚,那名見義勇為者已走出了我的視線。
錢包雖然完璧歸趙,但我的心情卻被攪得煩亂,哪還有心情遊園。在迴家的路上,我的雙手像長在口袋裏似的,生怕錢包再遭不測。
剛進門,我本想把今天發生的“不幸”向母親痛訴一番,可沒等我開口,母親就數落起來了:“又到哪兒瘋去了?趕快收拾一下,有客人要來。”
我莫名其妙的問:“什麽客人?”
母親說:“托人給你介紹的對象,是個空軍飛行員,一會就到,你看一看,如果願意就點點頭,不願意就搖搖頭。”
“點頭?搖頭?還哈腰哩!”我一邊嘟囔著一邊和母親開始忙活,收拾房間,把桌子上多餘的東西都收拾起來,擦桌子、掃地、放茶杯,一切準備就緒,隻欠那個讓我“點頭”或“搖頭”的人到來。等到快做晚飯的時候來了一位熟人,他對母親說:“今天來不了了,小夥子今天外出有事,沒法聯係,下周再說吧。”
又是一個星期天,身為軍人的我依然保持著在軍校的作息習慣。按時起床的我與在軍營所不同的是可以隨意支配時間。吃過早飯、收拾好房間,我特意打扮了一番之後便到隔壁鄰居家串門去了,正說得熱鬧,突然聽到母親叫我的名字,將“秀兒”這兩個字叫得滿院子響,我應聲趕緊迴到家中,一進門就看見兩個年輕小夥子表情嚴肅的坐在客廳裏。坐在另一邊的母親立即起身拉住了我的手介紹說:“這就是我的大女兒文秀,剛剛提了幹部,現正在軍醫大學上學。”牽線的人也主動介紹:“這是王建剛同誌,空軍飛行員,是連級幹部。”
我抬頭看了看那名穿軍裝的年輕小夥子,高高的個子,寬厚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大大的眼睛,兩道濃密的眉毛,高聳的鼻子,寬寬的額頭,英俊的麵孔,微黃的皮膚,麵頰部還有幾顆青春痘。戴著解放帽,紅色的帽徽紅色的領章將他的麵色襯托得神采飛揚,即莊重又大方,氣度不凡。
好像在哪兒見過?我在心裏嘀咕著。
因為是初次見麵,大家都顯得拘謹,還是介紹人有經驗,會把握時機,她在我們不經意對視的當兒,向男方咵起我的好。她說這姑娘長的跟畫似的,個子高挑,身材勻稱,細嫩的皮膚白裏透紅,秀氣的臉龐,端莊的五官,標誌而優雅,賢淑而美麗,既大方又文質彬彬,姿態優美而健康……
“噢!原來是你。”就在介紹人說書般流暢地介紹我的當兒,王建剛冷不丁冒出這麽一句話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了神,唯有我和建剛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介紹人莫名其妙的問:“你們認識?”
王建剛說:“上星期在公園裏遇見過。”
我馬上接著說:“多虧他在公園裏把偷我錢包的小偷給抓住,把錢包奪迴來還給了我。”
大家聽了都喜形於色,介紹人趁熱打鐵地說:“那就不用多說了,既然你們已經見過麵,那就自己談吧,互相再進一步了解了解。”
母親看我沒有給她發出早已約定的“點頭”或“搖頭”的暗號,就借故把我叫出門問:“怎麽樣?談還是不談?”
我說:“看人還不錯,那就先談吧。”
迴到屋內,母親適時問了問王建剛的家庭情況,王建剛說他的父母是山東農村的,家裏有四個姊妹,家庭條件不好,比較貧窮。當時,我並沒有在意王建剛的家庭,我對王建剛存在著一種感激之情,崇敬之意,我認為王建剛是一個能保護自己的人。因為我的母親知道我對王建剛的第一印象不錯,她便將這個消息耳語給了介紹人,介紹人不失時機的說:“文秀,你和小王出去轉轉,我和你媽媽想談談別的事。”就這樣,介紹人十分巧妙的為我和王建剛“製造”了一個相互了解的條件。
我和王建剛並肩走在曾是自己無數次走過的馬路上,所不同的是,身邊走著的是一個與我的人生開始相關的人。我倆一邊走著,一邊談著各自的經曆。王建剛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省吃儉用的供他上學。上初中時離家較遠,住在學校裏,一個星期迴家拿一次幹糧。那時,家裏糧食短缺,每個星期隻能帶三天的口糧,前三天吃菜窩頭喝點開水,後三天就得自己挖野菜充饑。有時同學給他帶上點吃的。班裏有位女同學對他最同情,經常給他帶吃的,到了夏季,帶的饅頭放不住,第三天就發黴了,發了黴也不舍得丟,求校灶上的師傅幫忙給蒸一下再吃。有時家裏沒有玉米麵,就帶紅薯幹充饑……
“那時候的肚子真餓啊,總是吃不飽。現在吃空勤灶,頓頓大米飯,有魚有肉還配水果,做夢都沒想到能吃的這麽好!”王建剛感慨的說。
王建剛的成長經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然而,王建剛的心卻是忐忑不安的,從他言談的語氣中我能明顯感受到。因為,我們倆人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曆落差太大了。對於王建剛來說,我是地地道道的出身名門,父親是老紅軍、高幹,母親也是國家幹部,在縣政府上班,還是個女局長呢。我是他們的掌上明珠,且自身條件也相當優越。入伍當年就被評為“五好”戰士,第二年入了黨,並被推薦參加軍級單位的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接著又被推薦上大學,現在第七軍醫大學讀醫療專業。
從言談中我還能感覺到,此時的王建剛顯得底氣不足,心中充滿疑慮,因為有好長時間他竟然連一個字也沒說。
打破僵局的是我。我說自從那天在公園裏遇見後,我的第一感覺是你這個人正直、可靠。在迴家的路上,我一直後悔沒問你的姓名和單位,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連感謝的機會都沒有了。
王建剛連忙接過話頭:“什麽叫緣分?這就是緣分。”就這樣我們越說越近,越講越有說不完的話,是相同的事業和相同的戎裝使我們的心貼在了一起。
我們互相留了通信地址,戀戀不舍的分手。分手後,王建剛立即向組織匯報了我的基本情況,經政治審查,組織上批準他與我建立戀愛關係,從此,我們開始了漫長的戀愛生活。那時,我們各處一地,天南海北。王建剛在西北航空兵某師,我在南方第七軍醫學校讀書,郵遞員成為我們表達愛意和思念的使者。三年中我們隻見過一次麵,直到1973年我軍校畢業,我們這才談婚論嫁。70年代的軍人婚禮可以說是簡樸的、革命化的婚禮。
婚禮是在一個星期天的晚上舉行的,地點是在王建剛所在部隊的一間會議室。按照主持人口令,新娘和新郎向首長、來賓敬禮,然後,夫妻相互敬禮,充滿了軍營色彩。
完成了“閱兵式”的婚禮議程後,我開始給戰友們發糖點煙,有幾個好熱鬧的戰友故意將煙弄濕,我連續點了三次他們才肯放過。之後,所有參加婚禮的戰友們陪同我們一起迴新房。
說是新房,其實就是一間臨時客房,布置十分簡單,一張雙人木床,床上兩條黃軍被整齊的放在一起,一張桌子,桌子上麵放著印有喜字的暖水瓶和兩個茶杯。當年提倡艱苦樸素,因此,我從上海帶迴來的一束塑料花也沒敢擺放,怕別人說有小資產階級情調。桌子上放的是毛主席語錄,戰友鬧洞房時唱的是毛主席詩詞歌《蝶戀花》,一切都是在“紅色”的氣氛中展開和結束的。
終成眷屬之後不久,我倆便迴到了各自的部隊,過起了相隔千裏的單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