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女為悅己者容!不知是否因了桑子明的緣故,翩翩的衣著越發綺麗到不可收拾,上課故意借口熱,脫掉寬大無趣的運動衫,裏麵露出的襯衣簡直如《聊齋》中鞏仙的袖裏乾坤,什麽雪紡、網綢、喬其紗,還有金蒽與紗麗,叫得出叫不出名目,顏色新異、樣式也奇怪,永遠不肯好好的兩相對稱,綁紮纏繞裹,無所不用其奇,將垂墜仿製得如同印度女郎,偶爾再用一條亮箔珠繡的頭巾代替棒球帽,年邁的任課老師看了惟有搖頭而已。
我因幼年修習古箏,即使功課再緊也不曾荒廢,父母也覺得可怡心養性,便也隨我去。最近經常彈的是《山之高》: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我所思兮並不在遠道,但卻比蓬山還遠了一萬重,當他們的笑語擊打著我耳膜的時候,我的心因為淩遲而血肉模糊起來——所以翩翩,無論我們以前曾怎樣相愛,也還是徒勞。因為我們注定經不起這個考驗,而這個考驗的名稱,叫作桑子明!
並且翩翩,他,是我先看到的!
翩翩為迎合桑子明的趣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要我借了一遝張愛鈴的小說,並肉麻地背誦其間的詞句,“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為了配合這清純哀婉的旗幟,連服裝也一改往日的浮華之風,全身色係改用格陵蘭島冰山海霧的冷色彩:冰白、透青、纖綠,細節之處用蕾絲用鏤花用流蘇,用壓褶壓燙出的魚鰭和貝殼紋,偶爾配合一下學校的海軍藍校裙,讓人無可挑剔。
這本是小女兒的把戲,但桑子明未必如我看得這麽通透,但看通透了又如何?在他眼裏葉翩翩正是狡捷玲瓏的小狐狸,正一點點偷取他的憐惜與驚歎——翩翩的這點小手段,對付子明這樣的青蔥少年是足夠了!我黯然想著,心中的不安之情也在一日日堆積起來,像無形的絲線,緊緊束縛,掙脫不了,痛徹心肺,幾近煎熬——翩翩,你的愛是阿修羅之愛,自私任性、梟殺偏執,而我,其實比你也好不到哪去!我終於懂得在寺院裏所見的阿修羅塑像,我們注定和她夙緣極深——即使曾經如何一同在佛前發誓許願,也還是不夠,隻因這個世上,很多東西,不能共享!
翩翩生就一張水晶般的麵孔,黛眉蹙起似蘊涵著無限的心事,《詩經》裏說: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翩翩纖長的十指、飄逸的眼神、小而柔軟的唇,隨時一揚睫,便有千言萬語要訴說。但這不過是做戲罷了,翩翩如果去當演員一定是一等一的賣座,這樣的好天賦,演給一個人,不知道覺不覺得可惜。然而隻這樣翩翩仍嫌不夠,衣著上更加不惜工本地張揚賣弄:周末聚會她永遠穿和年齡時代不相符的低胸緊身大篷裙,或者是小腰半長袖仿英國王室梨白色日禮服。可以不穿校服的日子,其他女孩子以為一襲白裙就浪漫到了盡頭,惟獨翩翩的長裙用飄逸的輕紗搭配多層次不規則的剪裁,牽牽絆絆好似再也醒不過來的夢,有種材料穿起來乍一看象曼妙的敦煌飛天,翩翩說叫作嫘縈——聽著約略是哪個古代名妓或者皇室寵妃的名字。
我鎮日心思恍惚,座位的角度使我避無可避地看到這一切,隻好時不時停下筆,裝假視覺疲憊向遠處眺望——日月如綺,窗前的樹被風吹過,微微搖曳的影倒映在課本上,仿如是某人頎長的身影。神思遊弋間,仿佛那書上一個一個的字都成了烏黑的瞳仁,夾在黃昏疏影裏繚亂不定,一層靜一層涼。等我自我水光灩灩中抬頭,才驚覺自己的成績是每況愈下,然卻無可挽迴,仿佛路走到一半突然忘記了所為何來,心裏頭浮現出的無能為力和悲哀是那麽遙遠,遙遠到似乎發生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星球,跟現實的自己毫不相幹。
翩翩嬌嫩地背誦敦煌曲子給桑子明聽,“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我微微搖搖頭,這不是敦煌曲,這是詞牌令,是晚唐韋莊寫的《思帝鄉》。隻因他是著名的花間派代表詞人,用詞一貫婉約清雅,一旦大膽起來,反而讓人不可置信。但是我並沒有去糾正她,就象她的穿著,突然反璞歸真起來,誰又糾正的了?那明黃、魏紫、天青……鳶尾花一般的亮色,且一並衍生出湛藍、緋紅、嫣紫,檸檬黃和大溪地橙,用莫奈慣用的光線角度表現出來,遮掩在翩翩身上,雪雯水霽一樣的撩人心思。
但是師長們的全副注意力並未被翩翩吸引殆盡,他們扼腕歎息且痛心疾首甚至威逼利誘希望我仍然是重點大學的希望之星,但我驀地覺得疲憊,好象體內的哪根弦刹那斷裂且無法再續——怎樣形容才好?這好比是建築、信仰以及體係一類的東西,一旦坍塌便無法修複——我第一次對那些爭第一的日子感到質疑並索然無味,那些過去的、不停地被比來比去的年頭——與別人比與自己比,一個接一個的大方向小目標,千難萬難又毫無意義,實現了能怎樣?不實現又如何?卻如井底之蛙般捧著一個個有形無形的獎章竊喜不已——我受夠了,這樣活著何止象工蜂,簡直比一隻木偶還不如!
那時候開始流行王菲那華麗頹廢又略帶童音的叛逆唱腔,王菲模仿的是冰島歌手比約克,國內所有想出名的女歌手都拚命模仿她——而模仿的最成功的便是台灣女歌手許茹雲,她的成名作《突然想愛你》我幾乎記得全部歌詞:“突然想愛你 在這昏暗的夜裏 看著你專注的背影 觸動了我的心 突然想愛你 在這擁擠的人群裏 哼著你心愛的歌曲 吞沒你占領我的心 愛到極度瘋狂 愛到心都潰乏 愛到讓空氣中有你沒你都不一樣 愛到極度瘋狂 愛到(你)無法想像 愛到像狂風吹落的風箏 失去了方向 幾乎忘了怎麽去唿吸 在每次與你擦肩的瞬息 如今是你讓我想起 那停擺已久的心靈……”不過是一首極普通的流行歌曲,伴奏用的也是簡單的鋼琴和貝司,但是被她用淒婉清麗的唱腔演繹起來卻有說不出的美好,仿佛海市蜃樓一般,近在咫尺卻又毫不相幹。
這股頹廢淫靡之風一直延續到服裝界,時尚雜誌裏預告冬裝的模特都紛紛做帝政遺風打扮:鮮豔繡花的披風鬥篷搭配緊身褲和九分襪,長及膝上的靴子在當年特別受歡迎。各個品牌爭相複古,又將這複古推至淫晦——東方式的淫晦:印度風情的麝香黃隱藏在紫綢掀開的香風裏,藏青布的繡襖偏用桃紅杉子做抹胸,翡翠織錦大領毛衣翻出一截石榴紅,而日本設計師將這一切都合理化風格化,有一件天價的大氅,象牙色生絲麵生滾出一圈銀狐毛,大馬士革紅織錦的豔麗裏子嵌滿了紫金線浮雕花。而翩翩就不惜重金地買下來,這摩治哥式的長外衣,顏色尤其稀絕,可以和任何燈光溶成漠漠沙地,領口袖端設計成古希臘的寬敞樣式,密密鑲著兩圈動物皮毛,說不清是水獺還是駝絨,然而一舉手一投足,在摺起一角或翻起的袖筒中又能窺見細致的繡工。
我冷眼看著桑子明愈陷愈深的眼神,想起李白的《陌上桑》: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可是就算我等斷了腸子,這浮萍一樣的男子,怕是和我也沒什麽相幹——我一向自詡聰明,難道連這一點也看不穿麽?
其實我是看穿了的,可是看穿了反倒更加難過;其實我是看穿了的,可是看穿了依舊情難自抑;其實我是看穿了的,可是看穿了卻更加自暴自棄——我到底是怎麽了,失常如此?
人生自古有情癡——誰說癡枉,與色相無關!
我因幼年修習古箏,即使功課再緊也不曾荒廢,父母也覺得可怡心養性,便也隨我去。最近經常彈的是《山之高》: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我所思兮並不在遠道,但卻比蓬山還遠了一萬重,當他們的笑語擊打著我耳膜的時候,我的心因為淩遲而血肉模糊起來——所以翩翩,無論我們以前曾怎樣相愛,也還是徒勞。因為我們注定經不起這個考驗,而這個考驗的名稱,叫作桑子明!
並且翩翩,他,是我先看到的!
翩翩為迎合桑子明的趣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要我借了一遝張愛鈴的小說,並肉麻地背誦其間的詞句,“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為了配合這清純哀婉的旗幟,連服裝也一改往日的浮華之風,全身色係改用格陵蘭島冰山海霧的冷色彩:冰白、透青、纖綠,細節之處用蕾絲用鏤花用流蘇,用壓褶壓燙出的魚鰭和貝殼紋,偶爾配合一下學校的海軍藍校裙,讓人無可挑剔。
這本是小女兒的把戲,但桑子明未必如我看得這麽通透,但看通透了又如何?在他眼裏葉翩翩正是狡捷玲瓏的小狐狸,正一點點偷取他的憐惜與驚歎——翩翩的這點小手段,對付子明這樣的青蔥少年是足夠了!我黯然想著,心中的不安之情也在一日日堆積起來,像無形的絲線,緊緊束縛,掙脫不了,痛徹心肺,幾近煎熬——翩翩,你的愛是阿修羅之愛,自私任性、梟殺偏執,而我,其實比你也好不到哪去!我終於懂得在寺院裏所見的阿修羅塑像,我們注定和她夙緣極深——即使曾經如何一同在佛前發誓許願,也還是不夠,隻因這個世上,很多東西,不能共享!
翩翩生就一張水晶般的麵孔,黛眉蹙起似蘊涵著無限的心事,《詩經》裏說: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翩翩纖長的十指、飄逸的眼神、小而柔軟的唇,隨時一揚睫,便有千言萬語要訴說。但這不過是做戲罷了,翩翩如果去當演員一定是一等一的賣座,這樣的好天賦,演給一個人,不知道覺不覺得可惜。然而隻這樣翩翩仍嫌不夠,衣著上更加不惜工本地張揚賣弄:周末聚會她永遠穿和年齡時代不相符的低胸緊身大篷裙,或者是小腰半長袖仿英國王室梨白色日禮服。可以不穿校服的日子,其他女孩子以為一襲白裙就浪漫到了盡頭,惟獨翩翩的長裙用飄逸的輕紗搭配多層次不規則的剪裁,牽牽絆絆好似再也醒不過來的夢,有種材料穿起來乍一看象曼妙的敦煌飛天,翩翩說叫作嫘縈——聽著約略是哪個古代名妓或者皇室寵妃的名字。
我鎮日心思恍惚,座位的角度使我避無可避地看到這一切,隻好時不時停下筆,裝假視覺疲憊向遠處眺望——日月如綺,窗前的樹被風吹過,微微搖曳的影倒映在課本上,仿如是某人頎長的身影。神思遊弋間,仿佛那書上一個一個的字都成了烏黑的瞳仁,夾在黃昏疏影裏繚亂不定,一層靜一層涼。等我自我水光灩灩中抬頭,才驚覺自己的成績是每況愈下,然卻無可挽迴,仿佛路走到一半突然忘記了所為何來,心裏頭浮現出的無能為力和悲哀是那麽遙遠,遙遠到似乎發生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星球,跟現實的自己毫不相幹。
翩翩嬌嫩地背誦敦煌曲子給桑子明聽,“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我微微搖搖頭,這不是敦煌曲,這是詞牌令,是晚唐韋莊寫的《思帝鄉》。隻因他是著名的花間派代表詞人,用詞一貫婉約清雅,一旦大膽起來,反而讓人不可置信。但是我並沒有去糾正她,就象她的穿著,突然反璞歸真起來,誰又糾正的了?那明黃、魏紫、天青……鳶尾花一般的亮色,且一並衍生出湛藍、緋紅、嫣紫,檸檬黃和大溪地橙,用莫奈慣用的光線角度表現出來,遮掩在翩翩身上,雪雯水霽一樣的撩人心思。
但是師長們的全副注意力並未被翩翩吸引殆盡,他們扼腕歎息且痛心疾首甚至威逼利誘希望我仍然是重點大學的希望之星,但我驀地覺得疲憊,好象體內的哪根弦刹那斷裂且無法再續——怎樣形容才好?這好比是建築、信仰以及體係一類的東西,一旦坍塌便無法修複——我第一次對那些爭第一的日子感到質疑並索然無味,那些過去的、不停地被比來比去的年頭——與別人比與自己比,一個接一個的大方向小目標,千難萬難又毫無意義,實現了能怎樣?不實現又如何?卻如井底之蛙般捧著一個個有形無形的獎章竊喜不已——我受夠了,這樣活著何止象工蜂,簡直比一隻木偶還不如!
那時候開始流行王菲那華麗頹廢又略帶童音的叛逆唱腔,王菲模仿的是冰島歌手比約克,國內所有想出名的女歌手都拚命模仿她——而模仿的最成功的便是台灣女歌手許茹雲,她的成名作《突然想愛你》我幾乎記得全部歌詞:“突然想愛你 在這昏暗的夜裏 看著你專注的背影 觸動了我的心 突然想愛你 在這擁擠的人群裏 哼著你心愛的歌曲 吞沒你占領我的心 愛到極度瘋狂 愛到心都潰乏 愛到讓空氣中有你沒你都不一樣 愛到極度瘋狂 愛到(你)無法想像 愛到像狂風吹落的風箏 失去了方向 幾乎忘了怎麽去唿吸 在每次與你擦肩的瞬息 如今是你讓我想起 那停擺已久的心靈……”不過是一首極普通的流行歌曲,伴奏用的也是簡單的鋼琴和貝司,但是被她用淒婉清麗的唱腔演繹起來卻有說不出的美好,仿佛海市蜃樓一般,近在咫尺卻又毫不相幹。
這股頹廢淫靡之風一直延續到服裝界,時尚雜誌裏預告冬裝的模特都紛紛做帝政遺風打扮:鮮豔繡花的披風鬥篷搭配緊身褲和九分襪,長及膝上的靴子在當年特別受歡迎。各個品牌爭相複古,又將這複古推至淫晦——東方式的淫晦:印度風情的麝香黃隱藏在紫綢掀開的香風裏,藏青布的繡襖偏用桃紅杉子做抹胸,翡翠織錦大領毛衣翻出一截石榴紅,而日本設計師將這一切都合理化風格化,有一件天價的大氅,象牙色生絲麵生滾出一圈銀狐毛,大馬士革紅織錦的豔麗裏子嵌滿了紫金線浮雕花。而翩翩就不惜重金地買下來,這摩治哥式的長外衣,顏色尤其稀絕,可以和任何燈光溶成漠漠沙地,領口袖端設計成古希臘的寬敞樣式,密密鑲著兩圈動物皮毛,說不清是水獺還是駝絨,然而一舉手一投足,在摺起一角或翻起的袖筒中又能窺見細致的繡工。
我冷眼看著桑子明愈陷愈深的眼神,想起李白的《陌上桑》: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可是就算我等斷了腸子,這浮萍一樣的男子,怕是和我也沒什麽相幹——我一向自詡聰明,難道連這一點也看不穿麽?
其實我是看穿了的,可是看穿了反倒更加難過;其實我是看穿了的,可是看穿了依舊情難自抑;其實我是看穿了的,可是看穿了卻更加自暴自棄——我到底是怎麽了,失常如此?
人生自古有情癡——誰說癡枉,與色相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