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川堪查過何麓周邊的地形,每天在山上跑不是白跑的,跑的結果就是對地形地勢了若指掌。何麓背麵三麵環山,山脊和山穀交錯形成,山頂上倒像個小平原。山脊上植被茂密,倒還好,暴雨衝刷下不會形成泥石流之類的重災,但是山穀就像是一條條天然的河道,暴雨之後滿山的雨水匯集到河穀裏,從天而降,水借山勢,就變成了迅猛無匹的山洪。山腳下四個村莊,隨時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


    這些山穀並不順暢,蜿蜒曲折,九曲十八彎,盤曲在大山之上。山穀裏又有巨石和枯木,巨石祼露在山穀裏,枯木擋住了雨水的去路,暴雨之時山上水開始在山穀裏積蓄。喇叭形的山穀分散的水流集束到一起時,更容易誘發山洪。何保正也說了,興化的曆史上,每年哪怕沒有大暴雨,這山洪也要帶走幾條人命,仿佛是山神府裏缺家丁了,在收割人命給他使役。


    山上原本就有地下水,是山體斷層製造出來的地下湧泉,一但暴雨來臨,山體裏的含水量飽和我,岩層裂隙裏的水體壓力也會驟增,同樣會增加山洪的概率,加之山上大片的毛竹林,涵水能力偏弱,暖濕空氣與林區的冷空氣交匯時,會形成局部強降水的鋒麵雨,種種跡象都表明,這場厄爾尼諾帶來的,絕不僅僅是以往普通小降雨。


    村民們很少見到梁川如此嚴肅地對待這件事,以前哪怕是大旱持久,他也是笑著,隨便弄了個桔槔搭了個水車就將這旱災的影響消減到了最小,按他說的這次的大澇,他卻出動了全村的人。


    興化發大水?那也是南溪南岸才應該頭疼的問題,北麵的地勢太高了,曆史上除了偶爾幾次水患過重將北岸的部分這農田也淹了以外,就是山上的山洪,哪裏會有什麽危害?


    何保正見梁川如此謹慎地對待這個事,把自己手頭做蚊香的事情交待給了妻子王氏,自己扛著钁頭第一個跟在梁川的後麵,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來做這些防洪工程。村民們見何保正自己也來了,也就更不好說什麽了,大家拿起家中的農具,按約定全部到香樟樹下集合,然後由梁川分配工作。


    梁川讓何保正先清點了一下人數,村子裏除孟良臣他們家其他家都派人來了。孟良臣家就他一個人還有一個老母,沒有其他勞動力了,他又不會做農事,況且孩子們的學業耽擱不起,他們家就免了。招弟和他大哥分家了,招弟自己也來了,但是他大哥與大嫂都沒有出現,梁川皺了皺眉頭,這家人他一直搞不懂,自始至終,好像都是天天窩在那個漆黑的小破草房子裏,既不事生產,也不與人交流。


    梁川很欣慰,不論他們是自願的還是被逼無奈的,防洪這事沒有第二次機會,出了事想挽救成本會更高,損失也會更大,亡羊補牢就太晚了。


    眾人雖然對梁川的做法還是將信將疑,但是大部分人的心理還是無所謂的,因為眼下是農閑的時節,地裏的莊稼長勢基本都穩定了,現在澆水也隻是簡單的豁開田埂,把水流引進自己的田地就行,一小會的功夫就能灌溉好。大家是閑得沒事,支持一下梁川的工作,他們的女人現在倒比自己這個一家之主還忙,天天給梁川做工,男人總不能什麽事都不幹吧,人太閑的時候就容易生病。。


    梁川領著眾人上山,首要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山上所有下山的蜿蜒至山下的山穀喇叭口拓寬,山洪變猛就是因喇叭口快速收縮,洪水壓力變大流速變快,衝到山下猛不可擋。臨行前農具是每家自己帶的,竹筐這些工具則是由梁川分發,他就是做這個的,現在無償分發給村民們,店裏現在存貨也不少,不差這麽幾個。


    山高林密,還好有太陽遮陰,在山上幹活也不顯得有多累,更何況大夥人數眾多,一項工程分攤下來,一個人要做的工作量其實也不大。幾十號人有人砍樹有人清障,將砍下來的樹木搬到空曠的高處。另一部分人就負責挖土地,拓寬加深山穀裏的溝壑。這些溝壑加深一下,就能成為天然的河道,引導著山裏的積水往低窪地帶流去,山穀口的喇叭口去掉以後,山洪匯聚到一起後,就不會水位猛漲,而是緩緩流往山下。


    但是即是這樣一個小工程,一個村子的壯丁還是足足做了三天,梁川身體力行,自己拿著斧頭砍樹劈木,他的斧頭威力巨大,他一個的工作量頂得上好幾個村子裏的壯勞力。


    眾人見梁川這麽親和,自己幹起活來心裏怨氣也不會那麽大,大家都是為了村子的利益嘛,梁川人家這種能力都能拉下臉來自己做,咱這些普通人還有什麽不可以的。


    梁川自從建議村民們家裏有錢的就盡量換成糧食,許多人都聽進去了,現在他們工作時不時就互相交流著,今天你家又換了多少糧食,今天的米價是多少。雖然別的村子不知道為什麽他們好好地這麽瘋狂地換糧,但是他們的熱情不減,還是樂此不疲地去換糧,因為梁川自己就收了好多糧食,將何氏宗祠都填滿了。跟著梁川做就不會有錯,誰讓人家是一個能人呢,連孩子們的先生孟先生都對梁川的話言聽計從,咱們大字不識一個的白丁啥也不懂,更得跟著聰明人學著點。


    清理完山穀**的喇叭口,接著就是山穀的穀道。穀道是山洪的河床,要是山洪改道,流往山腳下的村莊那後果不堪設想。這山穀連綿到山腳下,梁川帶領眾人山穀的缺口堵上,山穀往中間切深下去,清理堵在山穀裏的樹木還有泥石,就像在給河床清淤一樣。一條山道上大的石頭清掉,就留下一些小石頭,河床就是隻有泥巴,那也不好,泥沙容易被衝走。


    砍出來的木頭都是整理到空曠的地方,沒有隨意丟棄,未來幾個月可能陰雨連綿,到時候光有米可不行,家裏還得有柴才有飯吃呢,這些柴堆在一起後,每天的活做完就開始分這些柴,每個人都拿一點,用竹筐裝著背迴家。農家人很會過日子,不用梁川來說他們也會這麽做,這些柴哪怕不是自己燒,背上集市上賣,也能賣個很好的價錢哩。


    何麓後麵的這山僅有一條大的山穀,正對著村莊,山穀到了山腳下就消失了。但是山洪要是來了,這水可不會消失。梁川領著眾人清理完山裏麵的山穀,愣是清出了一條河床出來。山腳下再率著眾人深挖溝渠。兩條渠一條是連接山穀準備消化山洪水的溝渠順著山體背靠著何麓一直延伸到南溪邊上,將水排到河裏。


    另一條則是與山水村隔開的溝渠。


    其他三個村子同樣存在與何麓一樣的山洪隱患,但是他們沒有在意,甚至何麓人在做這些工事的時候,還竭盡冷嘲熱諷,何麓村民現在可不怕這些窮鬼,抄起家夥就想與他們幹仗。現在何麓村械鬥的兇名可是遠近有名,一個村子單挑人家三個村子,把何麓的兇名給打出來了。


    他們不做咱們可得好好做。眾人在兩個村子中間挖了一條深三尺有餘,寬約五尺的排水渠,在原來澆水用的水溝基礎上拓寬開來的。所以工程量也小了很多,挖出來的渠土就堆在何麓這一個邊的渠岸上,又加了一層防護。


    光挖這些山穀還有溝渠,一個村子的壯勞力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梁川帶著大部分親自上陣,一個月下來,身上的皮膚曬得古銅油亮,完全變成了一個莊稼漢的模樣。


    範殿元他們的甘蔗地雖然也是在何麓界內,但是他們大可不必擔心,因為梁川在教他們種甘蔗的時候,這地田壟就堆得很高,地裏的排水也設計得十分合理,積水的時候把田埂破開,水馬上就流光了。


    整個何麓田地裏每塊地的排水引水渠都重新挖深了一遍,現在就是連續下他一年的雨,眾人也不用擔心地裏的莊稼會被水淹或是泡壞了,因為地裏的水會多了自然會流到排水渠裏,順著排到南溪。


    河渠也挖好以後,梁川便帶著村民們每家每戶地巡查了一遍,誰家屋頂的茅草瓦片有殘缺漏口的,趕緊組織人馬一起紮草重砧,要是要補瓦片的,材料費由自己家出錢,梁川讓趙小品來幫忙修緝。


    有些土房子年久失個了,牆都裂開了大縫,梁川是組織著眾人一並修複,土房子一泡水之後,那危險性更大,要不修繕好,連月雨折騰下來,非塌不可。村民們本來是跟著梁川挖溝挖渠的,這些能防洪大家也都看在眼裏,怎麽挖著挖著就變成修房子了,有些人看著自己屋子破了也舍不得修一下,原來狠不下來心,倒是趁著這個機會,家家戶戶有洞補洞,有塌補塌,人家在看在眼裏,這三郎原來又是打著防洪的名義給大家好處了,變著法兒的給大夥兒修房子呢,這光工費都能省了好大一筆錢啊。


    梁川沒想到自己的行為又讓村民誤會了,他是實實在在往防洪防澇這方麵去想的,大災之前要是不未雨綢繆,臨時抱佛腳屎急了才挖茅廁,那就有得哭了。


    一忙活兩個月就過去了,眾人頭頂上的太陽還是一如既往。大家忙完了各自迴去,雖然沒什麽怨言,卻不免有些替梁川擔心起來了,梁川在縣衙裏曾信誓旦旦地說這三個月內必定會下雨,兩個時間轉眼已過,防洪的工事也做妥善了,這雨呢?大澇呢?要是三個月沒有大澇梁川可是要被刺配潮州的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蕩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賊大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賊大膽並收藏蕩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