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自殺警鈴

    治療持續了一段時間,徐大夫覺得蘇甦的抑鬱程度非常重,在後麵的治療中,有時候徐大夫覺得會失去她,覺得她常常處於緊張狀態,總會找點什麽方法來脫離痛苦,覺得她很可能自殺。

    這一次是第一百三十八次會診。

    諮詢師:“感覺如何?”

    來訪者:“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說話時的態度漫不經心。

    諮詢師:“遇到的事情,哪件印象最深?”

    來訪者:“自殺。”

    諮詢師:“仔細說說。”

    來訪者:“其實我嚐試過自殺。”

    諮詢師:“哦。”

    來訪者:“是的,我嚐試過。”

    諮詢師:“那是什麽時候?”

    來訪者:“很多年以前。”

    諮詢師:“在什麽地方?”

    來訪者:“在。。。。。。”

    諮詢師:“別著急,慢慢說。”

    來訪者:“我想想。”

    來訪者:“我好像記得是在我弟弟那裏。”

    諮詢師:“你弟弟?”

    來訪者:“是呀,我弟弟。”

    來訪者:“在我弟弟那裏,在一個二樓的陽台上,我跳下去。”說話的神情開始表現出緊張,語速也開始加快。

    諮詢師:“別急,別急,慢慢說。”

    來訪者:“我記得是在一個晚上。”

    來訪者:“那個晚上很讓人沮喪。”

    沉默了一會兒。

    諮詢師:“別著急,想一想,慢慢說。”語氣很溫和。

    來訪者:“我記得,我弟弟和我母親都在。”

    來訪者:“他們讓我出去辦一件什麽事?什麽事?我想不起來了。我出去了,後來又迴來了,迴來的時間有些晚。”

    來訪者:“啊!”很慌的樣子。

    諮詢師:“別慌,慢慢說。”

    來訪者:“記不起來了!我忘記了!”

    諮詢師:“沒關係,以後再慢慢地迴憶。”

    徐大夫伸出手來,蘇甦用顫抖的,枯瘦的手指,緊緊的握住了徐大夫的手。蘇甦的兩隻手緊緊地握著,猛烈地顫抖著。

    。。。。。。

    蘇甦覺得自己是逃出診室的。

    “不錯,幻想性錯覺,當碰到隨機的圖像或聲音時,會下意識認為其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看到白雲的形狀時會聯想到恐龍,熱熔爐之中的耶穌,或者聽到聲音響起時就認為來了短信,這些都是幻想性錯覺。以上兩點的共通之處是刺激物本身是客觀中立並無任何暗示性意義的;這些意義的來源不過是觀測者自己的主觀認知。如果你們和我一樣,是個為了各種瑣事而日夜奔忙的可憐人,你們很可能也和我一樣……常常對自己的大腦憤恨不已—這個驕傲地占據了我們全身最高戰略點、對其他各個器官頤指氣使、並被號稱是決定了我們作為“萬物之靈長”的地位的家夥,經常漫不經心地辜負了我們殷切的期望,甚至在我們最需要它的時候無恥地拋棄了我們。”蘇甦在離開診室之後的胡思亂想讓她臉上浮現出一絲諷刺的笑容。

    蘇甦:它的記憶毫不牢靠,當我們路遇多年不見的老友時,它讓我們張口結舌地叫不出對方的名字……哈哈哈……。它常常缺乏理性:一件五百塊的大衣打上五折會讓我們歡喜異常,可是一輛十萬元的轎車減價兩百五十塊卻很少讓任何人動容,而實際上,哪怕幼兒園小朋友也該知道,一小包糖果裏的一顆水果糖並不比一大包糖果裏的那一顆更加香甜。而最讓人氣憤的是,它總是為我們製造麻煩:它讓我們受挫後,最該奮起的時候身陷抑鬱的深淵,雖然它也明知道稍後我們將會為此痛心疾首悔恨不已——事實上,我倒是很羨慕黑衣裁判有這樣的待遇呢……。

    一陣寒顫從蘇甦的脊背上掠過:

    當我們被感覺欺騙,當我們屈服於短期的快樂而犧牲了長遠的幸福,當我們的日常交流裏充滿了詞不達意的誤會和歧義,當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另一個自己做著令人精疲力竭的鬥爭,當我們對這一切感到無能為力……。我們的大腦是一個無比奇妙的驚人器官,同時又是一團不可理喻的混亂係統。而這混亂,卻恰恰源自把它打造得如此驚人的那隻魔手,一個高產而盲目,有效卻又憊懶的機製——達爾文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自然選擇。

    雖然有許多科學家認為,我們頭腦中不盡人意的地方,一定暗含進化上的優勢,隻是為了在其他方麵適應自然而不得不做出的犧牲;但是,我卻不這麽認為,我們大腦的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隻是折射出我們遠古祖先的構成,以及大腦在進化中,身後所拖的那條長長的曆史軌跡。而這,正反映了進化的本質。

    和全能的、胸有成竹且一蹴而就的神創萬物不同,和我們平時有目的的、刻苦提高自己的個人進步也不同,自然進化中充滿了偶然的隨機事件、馬虎湊合的解決方案、誤入歧途的演化方向、以及數不勝數的不可逆轉、隻能修補的錯誤。而且,在這種進化的方式裏,任何一個高等物種都是從低等物種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這種“進化的慣性”決定了物種在發展的同時,必須接受並保存相當部分來自曆史的烙印;而被引入的新機製,必須和舊的機製一起工作,而不可能把它全然推翻,一切從頭開始。

    在三百五十萬年前的東非,當一個成人和一個孩子把他們的腳印並排印在火山塵埃之上時,他們不會料到自己的後裔將離開非洲,將人類的足跡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而他們顱骨之內那塊灰白柔軟的組織將在短短幾百萬年間增重兩倍有餘,一舉使他們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在這一枚枚急劇增長的大腦內部,一些偉大的的變化開始發生:我們第一次超越了動物的直覺和本能,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掌握語言、數學和科技,學會了嚴密的邏輯推理……。在我們史無前例的新大腦內部,開出了一朵又一朵絢爛的智慧之花。可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是,與此同時,那個舊的、屬於叢林時代的、充滿了相對簡單而直接的反射行為的大腦,依然處於我們頭顱深處,替我們打理日常生活,而且它的正常工作,依然是我們大腦賴以轉動的基本。

    事實上,許多驕傲的人類所沒有意識到的是,我們離遠古的祖先和今日林稍上密被長毛的遠親,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遙遠。且不說我們控製體溫、心跳、唿吸的中樞神經係統幾乎是從爬行動物那裏全盤繼承而來,哪怕是更加高級,更加“人類”的神經功能,也脫不開舊大腦的模式:我們的強大的記憶係統和小鼠相比,在基本儲存機製上並無二致;掌管我們喜怒哀樂的情感中樞所使用的化學物質,往往也被其他哺乳動物的相似中樞所使用;至於我們不到臨陣不磨槍的壞毛病,居然在猴子身上也可見到。哈哈哈,科學實驗表明,隻有當猴子感到自己馬上就要受到獎勵時,它們的工作質量才會達到它們本應達到的高度,否則這些尖嘴猴腮的家夥消極怠工的嘴臉和我們如出一轍。我們那個靠直覺、隻顧眼下、邏輯不清而反應迅速的舊大腦和愛分析、算計將來、理智而需要深思的新大腦,彼此依賴卻又常起衝突。事實上,我們腦海裏時時發生的天人交戰,在很多時候是新舊大腦之間的爭鬥,是現代人類和叢林遠祖的爭鬥,是一個層層蛻變到“理智而高貴”的自我和一個牢不可破的“原始而衝動”的自我之間的、永恆的爭鬥。而遺憾的是,我們往往在一個又一個需要作出決定的重要關頭,身不由己地落入了舊大腦的陷阱,做出短視、不理智、有悖於我們智慧的行為。人類高度發展的大腦導致我們所生存的世界突飛猛進地變化,而並不完美、依賴自然選擇的進化機製卻僅能緩慢前行。從根本上來說,我們新舊大腦之間的衝突,所反應的正是這一快一慢之間的不合拍。我們的煩惱,實際上來自於現代社會生活所要求我們達到的那個“自我”,我們自認為我們可以達到的那個“自我”,和我們新舊大腦共同作用下,我們實際所成為的那個“自我”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既然如此的話……。

    自然科學看來,大腦內的分子沒有任何特殊,要說特殊複雜的,也就是其組織結構。因此隻要能保持其組織結構關係不變的情況下,更換分子,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能否更換分子不損壞意識本身的連續不變,就要研究大腦本身的結構了,這方麵研究差得遠呢,這是科學的禁區邊緣,牽扯到人道問題,隻能靠猜測和湊巧碰到的實例來驗證。

    或者以計算機的術語來說的話,這個問題就是大腦的硬件是否可以部件熱插拔?或者停機,冷插拔之後能否係統重新啟動。而以現有資料來看,顯然重新啟動(死而複生)是基本沒有前例的,也就是人腦類似於網絡計算機,是沒有自啟動功能的。至於前者,熱插拔,就要看大腦結構本身了,這方麵研究畢竟不是很多,以計算機的經驗來看,邊緣係統成立的可能性比較大(運動神經,小腦,腦幹,延髓之類),核心的就比較困難了。大腦一樣是由神經細胞組成的,人的神經係統是一個難以隔斷的大的整體,一般所定義出的大腦,並沒有定義出不可更換的大腦的明確邊際。所謂一個分子不可替換,就有明顯的誇大了。大腦經受創收後,恢複功能,或者其他部分替代某些失去部分功能的例子……還是有的……。

    不錯,“兩個大腦”之間的鬥爭。我們一步步看到的,正是這個過程……。

    你可能認為人的意識就像電燈開關,不是開就是關,但是真的是這樣嗎?真實似乎是模糊不清的……。荒山野嶺間,看山跑死馬的事不是沒有……。至今沒有消息……。

    蘇甦的腦袋此時正枕在徐大夫診所那個專門安放患者痛苦腦袋的枕頭上。

    蘇甦挑起眉毛,驚異地看著徐大夫,像是突然中了魔怔一般。

    徐大夫嚐試給蘇甦做精神分析,大概在分析性治療持續了一年半之後,有一次,正是蘇甦狀況特別糟糕的時候,徐大夫突然對她說:“你願意在說話的時候抓住我的手指嗎?這說不定會有幫助。”蘇甦說:“我不明白我是出於什麽動機,我不想這樣做,但是當時我很絕望。”徐大夫非常擔心,於是稍微移動了一下沙發,靠近她,伸出兩根手指遞給她。

    這時,奇跡發生了。蘇甦抓住徐大夫的手指,徐大夫立刻有這樣一種感覺,當然不是對蘇甦,而是對徐大夫自己。

    這就像沒長牙的嬰兒咬著空奶嘴。這就是蘇甦當時的感覺。

    “當時,我什麽都沒有說……我當時的反應,就好像諮詢室裏麵坐著一個我的分析師。我不敢說這個舉動對我們的治療有決定性的意義,但是這的確克服了一個非常艱難的僵局,度過了一個非常危險的時刻,為我們的治療贏得了時間。”徐大夫在治療日記中寫道:“此後,我們又繼續進行了幾年的分析性治療,不斷取得了一個個成功。夢是心理諮詢過程中經常談論到的話題。拋開弗洛伊德關於夢的潛意識的揭示作用而外,夢的談論也是心理諮詢過程中很好的一種治療方式。談論夢,可以讓患者更有效地安靜下來,能夠更快地進入自我領悟的狀態。有時候,夢的嚴格意義上的解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患者從夢出發,想到了什麽,感受到了什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夢的地位類同於藝術治療中的繪畫、舞蹈和音樂。事實是:自殺有些是衝動行為,但仍有一些則是在仔細考慮之後才實行的。”

    “自殺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

    但事實是:“從自殺者的角度看,幾乎所有采取自殺行動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自殺的跡象:

    1首先,是言語上的跡象,有可能是直接說出來,也有可能是間接說出。其中間接向人表示出的方式舉例如下:

    *談論與自殺有關的事情或拿自殺開玩笑;

    *談論自殺的計劃,包括自殺的方法,時間和地點;

    *流露出無助、無望的情感;

    *與親朋告別;

    *談論自己現有的自殺工具;等等。

    直接說出的話語比如說:

    *"我希望我已死去";

    *"我再也不想活了";等等。

    間接說出的話語比如說:

    *"我所有的問題馬上就要結束了";

    *"我討厭現在的生活";

    *"現在的生活一點意義都沒有";

    *"現在的生活不值得活下去";

    *"無論怎樣都沒有關係了";

    *"我不再關心身邊的任何事情了";

    *"現在沒人能幫得了我";

    *"沒有我,別人會生活得更好";

    *"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的生活一點意義也沒有";等等。2然後,是看行為上的征兆,通常比較明顯的行為上的征兆如下:

    *出現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如中斷與他人的交往,或危險行為增加);

    *抑鬱的表現(情緒的改變,睡眠或食欲的改變);

    *感到無助;

    *表現出絕望的樣子;

    *睡眠過多或過少;

    *大部分時候都在說厭煩;

    *顯著的長胖很多或者消瘦很多;

    *寫關於死亡的詩歌或文章;

    *行為有點控製不住的樣子;

    *對大多數活動失去興趣;

    *放棄一切榮譽;

    *寫遺書;

    *不再有幽默感;

    *麵臨著"受到侮辱"的情況;

    *麵臨著"失敗"的情況;

    *感到極端的內疚或羞愧;

    *出現非理性行為;

    *對死亡或者等死的事情很關注;

    *做事不顧一切;

    *易怒;

    *經常無緣無故出現頭痛、胃痛等症狀;

    *不再在乎個人外表;

    *人格發生變化;

    *在學習或工作中表現變得很差;

    *有條理地安排後事;

    *頻繁出現意外事故;

    *飲酒或吸毒的量增加;

    *不能集中精神。

    以上是根據現有的研究總結的一些自殺行為發生之前的行為和言語上的征兆,但需要強調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自殺者都會在自殺前表現出自殺征兆,有些人會把他們的痛苦、抑鬱情緒深深地埋藏下來,因為他們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強者,又或者是因為現在的社會給自殺者往往會貼上不好的標簽,會認為他們有病,因此他們不希望自己被認為是弱者,所以他們會將心理的感受隱藏起來。

    但是大多數人確實顯示出了自殺的預警信息,所以我們需要注意這些表現出來的自殺預警信號,並盡力去鑒別。如果我們確實發現某些人表現出了自殺預警信息,我們需要盡全力幫助他們。

    對於自殺者來說,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並不是因為不想活了,而是把自殺當做了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自殺確實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但不是唯一的一種,也不是最好的一種,總會找到其他更好的方法。自殺者認為自殺是一種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內在的問題是負麵的情感,如抑鬱、焦慮、喪失、持續的厭倦、氣憤或其他令人不愉快感;外在的問題包括與外部環境相關的強烈的喪失、內疚或憤怒感等。因此日複一日的生活瑣事變得越來越激烈,情感越來越痛苦。在所有自殺危機中,情感痛苦是一個主要方麵。自殺者認為痛苦狀況是無法逃避的,無法忍受的,永無止境的。

    。。。。。。

    蘇甦經曆過這一切,她感到挫敗,感到孤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千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儀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儀萍並收藏人生千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