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瑾的出現且擒住那全身濕透披頭散發的朱佑雲,程閔倒不覺得奇怪,隻暗暗擔心。畢竟烏蘭落入他手中,若然找不迴寶盒,難以救出烏蘭。要找到寶盒就得先找到曾軒。時不待人,他趕緊下山,四處尋找,卻如大海撈針。
正當他失望之時,忽然隱約聽見有人喊道:“曾軒,你哪裏跑?”
他精神為之一振,立即朝喊聲的地方奔過去,轉出一塊巨石,看見兩人影一前一後於石林中疾馳。
奪路而逃的是曾軒,持劍從後追趕的竟是大哥宋義。程閔實在驚喜,本擔心大哥中了蛛毒有性命之憂的,如今重逢實在是好。於是他展開輕功追上。
曾軒被大水衝走數十丈,幸得武功高強才能脫險,爬上岸後頭發淩亂,衣衫濕透,氣還沒喘順,驚見宋義不知從何處冒出,自知真氣耗半,難是敵手,便如喪家之犬亂竄,桀驁之氣無影無蹤。
這時他忽然見程閔現身,不禁心驚:一個宋義自己尚能招架得住,但加上一個程閔,如何應付得了?
程閔一近,樂道:“大哥,小弟幫你一把。”
宋義突見程閔出現自然歡喜,卻拒絕道:“閔弟好意,大哥心領了。但這是大哥與曾軒之間的恩怨,得與他獨戰一場。”然後一擺大劍,道:“曾軒,你囚禁我的家人,更下毒將我毒害,大仇不得不報。”
曾軒見宋義不自量力,暗暗得意,心想:隻要你不與程閔聯手,我還有何懼?見宋義挺劍刺來便閃身迎上。
程閔在旁緊張觀望,在兩人交手十招之後心安了不少。大哥雖退隱江湖,但武功招式不退反進,劍法越來越犀利,一招一式,既穩又妙,十足大俠之風。
再看曾軒,拳腳功夫較於武當大會時增進了許多,可惜對手乃是宋義,一早落於下風。雖然他掌風有毒令人畏懼,但宋義本已中了火燃蛛毒,不再在乎,不躲不避,越戰越勇。
曾軒很快意識到這一點,想:宋義要與我同歸於盡,我怎會是對手?隻好施展一招孔雀開屏,以掌風逼開一條出路,然後閃身逃去。
宋義打得正酣,豈能曾軒得逞?追上後一招太極劍,在曾軒背上劃開兩條血痕。
曾軒倒地,咬牙切齒的怒視宋義。但很快他哈哈一笑,道:“雖被你打敗,但我不給你解藥,你與你妻子中的蛛毒永遠解不了,還不是要給我陪葬。”
這話正好刺中宋義痛楚。他去而複返本是為了取解藥。看著妻子與子妍受罪,他心如刀割,更為心痛的則是妻子肚子裏那還未出世的孩子。無論如何,他都得從曾軒得到解藥,哪怕為此丟了性命。他上前點住曾軒穴道,逼問解藥下落。
曾軒道:“這毒是沒解藥的。”剛說出口,他隨即愣住,看著程閔,若是沒解藥,程閔怎還會活著?
程閔拿出雪蓮丹,道:“火燃蛛並非無藥可解。解藥便在我手上。”
宋義驚喜,道:“閔弟,它真能解火燃蛛毒?”
程閔道:“千真萬確。”
曾軒臉色變青,自知大難臨頭。
宋義哈哈大笑,道:“曾軒,你多行不義。我宋義便替天行道,誅你狗賊。”然後舉劍刺出。
“劍下留人。”原是上官正率人趕到。他對宋義道:“宋大俠,皇上有令,讓本官親手擒拿曾軒,暫不能殺他。”
宋義哼了一聲,道:“此人不殺,留來何用?”
上官正喝道:“大膽,難道你要抗旨?”
曾軒可不想就此死在宋義劍下,唯有使出保命招數,道:“上官大人,我手上有劉瑾貪汙枉法的證據。隻要你保我不死,我便能助你除了那大奸賊。”
扳倒劉瑾大奸賊乃上官正畢生的心願。他立即蹲下,向曾軒問道:“你此話當真。”
曾軒道:“生死關頭,我不說假話。”
上官正趕緊把手一揮,十多名士兵把曾軒圍住,不讓宋義對其下毒手。
程閔忽然明白劉瑾為何要自己搶迴寶盒了。試問誰又會想到我與劉瑾之間會有承諾呢?我搶走了寶盒,劉瑾不但得以脫身,還能反咬曾軒誣蔑之罪。實在是一石二鳥的妙計。劉瑾城府至深,我若秉承忠義,任由曾軒與上官正在皇上麵前揭露他的罪狀,蘭兒必然沒命。
再三思量之下,程閔突然出手,擊飛三名士兵,破了缺口,一手提起曾軒,展開輕功逃去。
上官正與宋義一愣,不明白程閔怎麽相救仇人曾軒?宋義展開輕功追趕,喊道:“閔弟,你怎麽了?為何要將他救走?”
程閔知道大哥的輕功不在自己之下,但又不能向他解釋原因,怕被阻攔,情急之下拿出裝有雪蓮丹的瓷瓶往軟土那兒丟去,道:“大哥,解蛛毒的解藥就在那兒。你拿去救中蛛毒的人吧。”
宋義隻得停下腳步,拾起瓷瓶後看見程閔已走得很遠,再去追趕也是無謂。
程閔翻山越嶺,一口氣跑了三十裏路才停下,把曾軒往地上一丟,道:“我並非是為了救你。而是要你把裝有劉瑾罪證的寶盒交給我。”
曾軒冷笑兩聲道:“我早就看出來你是裝清高的人。現在想獨攬頭功?哼,我偏不成全你。”
程閔用雲天劍頂著曾軒喉嚨,道:“你不交出,我便取你性命。”曾軒哈哈大笑,道:“你殺呀,殺了我,你的寶貝妹妹就成了寡婦,你未出生的外甥也成了沒爹的可憐蟲。”
“你......”程閔氣怒,但也無可奈何。
“你下不了手,那便讓老乞丐來殺了他吧。有他這樣的丈夫,妻子會無地自容。孩子長大後也以有這樣的爹爹而蒙羞一生。現在殺了倒是幹幹淨淨。”一佝僂從樹後走出來,正是神龍怪乞龍三。
程閔驚異,道:“師傅,你怎麽會在這?”
龍三道:“你把他抓走,師傅便一路跟著。你隻是沒發現罷了。”
程閔覺得慚愧,擔心師傅誤會,道:“師傅,其實我......”
龍三擺了擺手道:“我徒兒做什麽事都有原則的。師傅相信你決不是為貪功又或者與劉賊同流合汙才避問曾軒關於寶盒的下落的。”說完轉身對曾軒道:“老乞丐沒什麽本事,但對於逼供刑求,折磨人那玩兒十分在行。不想受苦便快老實說出寶盒藏在哪?”
曾軒深知那藏有劉瑾罪證的盒子是自己的救命稻草,豈能輕易說出?因而對龍三的問話不理不睬。
龍三突然把手中竹棒往曾軒左膝蓋敲下去,“喀嚓”一聲,膝蓋全碎。曾軒慘叫一聲,差點昏厥。龍三又問道:“還不肯說麽?是不是想對稱一點,把右腿也給廢了?”
曾軒本來不是有氣節之人,受不了折磨,痛苦說道:“寶盒被埋在京城第一樓後院的榕樹底下。”
龍三對程閔道:“此人是個鼠輩,雖曾得勢一陣子,但貪生怕死的本質改不了。相信沒有說謊。你趕緊迴京城,拿了寶盒,該幹嘛就幹嘛。他便交由師傅處置吧。”
程閔拜別師傅,施展輕功往京城趕去。進入城內,找到京城第一樓,在後院的榕樹下果真挖出了寶盒,打開一看,全是劉瑾用來記錄各地官員奉上的賄賂銀子的賬目,足足有十本。這些證據足夠把劉瑾砍十次頭抵罪了。
現時離三天之限還有段距離,程閔忽生一計,找來筆墨紙硯,把賬本抄了一遍,擱筆時已是第二天的清晨。他找來油布,把所抄的賬本包好,找了個隱秘的地方藏好,然後帶上寶盒,去到東城門。等了一會,果真看到白發太監領著一頂轎子來到。他同樣被蒙上雙眼,任由他們帶往金鑾山莊。
依然是在竹林見到了劉瑾。劉瑾從程閔手中接過寶盒,小心翼翼打開,檢查一番才道:“看來本座托付對人了。程公子果真有本事。請坐下來喝一杯水酒,當作本座酬謝之意。”
程閔道:“不必了,蘭兒在哪?”
劉瑾往程閔身後一指,道:“不正走著過來嗎?”
程閔急不及待的轉身,頓覺眼前一亮。隻見烏蘭衣著華麗,珠光寶氣盈盈走來。那含笑的雙頰白裏透紅,光滑無比,哪有毀容之痕?
他快步走過去,抓住烏蘭雙手,動情說道:“蘭兒,你當初為何獨自離去?我找你找得好苦呀。還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著你了。”
烏蘭答道:“我當時臉上的劍痕實在是醜。我不能讓你看到,所以一走了之。後來毒發難撐,暈倒在路邊,醒來的時候已經在這了。”
程閔道:“那你現在的臉?”
烏蘭道:“劉公公找來名醫替我消去了劍痕。怎樣?與以前一樣美嗎?”
程閔點頭道:“美,你什麽時候都非常美的。”
烏蘭羞答答道:“哎呀,想不到你這麽會哄人開心。之前還以為你是塊木頭呢。你......你以後得每天都要哄我開心呀。”
程閔道:“每天?為什麽要每天呢?”
烏蘭的笑臉突然僵住,道:“你......你,難道你說話不算話了?”
程閔道:“難道我說了要負責任的話?是什麽時候?”
烏蘭生氣道:“在破廟前,你與師姐說的那番話我都聽見啦。想不到這時卻要反悔。”
程閔哈哈一笑,道:“我說的話當然記得,等稟明父母,咱們便成親。”
烏蘭苦戀程閔,今終修成正果,心裏說不出的甜蜜。起初她以為程閔說要娶自己是因良心過意不去,內疚之下才不得而為。但見程閔為了自己鋌而走險,真心易見,不再懷疑。
這時,劉瑾插話道:“好令人羨慕的一對小情人呀。不過是不應該多謝本座一下呢?”
烏蘭拉著程閔走過去,各拿起一杯酒。烏蘭道:“小女子得以真容見人,全是公公之勞。在此敬公公一杯,以表謝意。”
劉瑾笑眯眯的看著兩人把酒喝了下去,然後再飲,忽然歎息道:“哎,可惜可惜。”
烏蘭問道:“可惜什麽呀?”
劉瑾道:“多好的一對神仙眷侶。可惜命不久矣啦。難道不可惜嗎?”
程閔一驚,難道劉賊在酒裏下了毒,急忙運氣,並無異常,才放下心來。
烏蘭道:“小女子不知公公這番話是什麽意思?”
劉瑾道:“本座托程閔找迴寶盒。相信他不無好奇從而打開過寶盒。他知道如此重大的秘密,本座豈能留他活著?”
烏蘭道:“於是你便在酒裏下了毒,要毒死我們?”
劉瑾輕輕點了點頭。
烏蘭對程閔道:“你剛剛運功是否有異常?”
程閔搖頭道:“並無異常?”
烏蘭又對劉瑾道:“公公不防也運功調息一下,看看有沒有不適?”
劉瑾見程閔與烏蘭如此鎮定,不禁生疑,忍不住運氣,丹田隱隱作痛,乃中毒跡象,大驚之下道:“怎......怎麽會這樣?中毒的應該是你們才對呀?”
烏蘭得意說道:“我早已料到你會殺人滅口。因此便把毒酒給對換。我們喝的是瓊漿玉液,你喝的才是丹頂紅。”
劉瑾麵色鐵青,大喊道:“快,快拿解藥來。”
眾侍衛頓時亂成一團。烏蘭與程閔則乘亂揚長離去。離開金鑾山莊,烏蘭道:“你猜猜替我治臉上傷的神醫是誰?”
程閔搖頭道不知道。
烏蘭道:“說出來你也不信,她是位還不到十八歲的姑娘,名字叫李倩兒。可惜她是一個啞巴,與她談不了心。不過她身邊時刻跟隨著一位英俊的捕快,對她非常體貼。他們多半是一對情人吧。”
程閔雖然覺得此事巧合得有點不可思議,不過仍替倩兒與周一南開心,願兩人有情人終成眷屬。他便把自己與李倩兒相識的經過以及李倩兒割舌救母的事講給烏蘭聽。
烏蘭聽完好生佩服。過了一會,她道:“咱們迴西域去吧。相比中原,我更喜歡西域的寧靜與無憂。”
程閔道:“好,你去哪我便跟著去哪。不過在迴去之前得辦兩件事。”
半個月後,一消息令朝野振奮不已。作惡多端的大太監劉瑾被正德下令抄家,並將劉瑾在太和殿前淩遲處死。
瞬時,京城每個角落都充滿歡笑聲,鞭炮聲與鑼鼓聲。對於正德為何處死劉瑾,坊間傳言是有一名俠士夜闖紫禁城,把劉瑾貪汙的賬本奉上。賬本上的賬目簡直是觸目驚心,正德龍顏大怒,才下旨將劉瑾處死。
第二天,尚書府張燈結彩,來客不斷,歡聲笑語。原是禁軍統領上官飛雲大喜的日子,迎娶西域首富趙家堡之女趙丹。兩人本已暗生情愫,後來上官飛雲舍命救趙丹,心意昭然,情投意合,喜結良緣。
夜裏,一對新人在新房裏喝完交杯酒。趙丹忽然愣住,指著案台上的一把劍,道:“相公,那不是雲天劍麽?”
上官飛雲趕緊走過去,拿起那把劍細看,道:“確實是雲天劍。”
趙丹有點傷心,道:“這麽說程大哥來過了,還把雲天劍送給我們作賀禮。但為什麽他出現呢?”
上官飛雲道:“閔弟劫走了反賊曾軒,已是朝廷的重犯。今天的來賓多為朝廷中人,閔弟才不願當麵祝賀我們。”
趙丹道:“不知道大哥與師妹此刻怎麽樣了?”
上官飛雲道:“他們神仙眷侶,逍遙自在,一定非常快活。”
九宮山,楓葉殷紅,和風陣陣,乃四季中最美的時候。
程閔攜著烏蘭的手走在山路上。但他卻無暇看美景,忐忑不安,越是近神女山莊,心越亂。
終於進了神女山莊,珠兒與裴芳琳迎了出來。
珠兒一見程閔,雙眼突然一紅,哽咽道:“程大哥,你來晚了,姐姐她......她已經死了。”
這句話如晴天霹靂,使得程閔搖搖欲墜。他不敢相信珠兒所說,道:“情兒她死了?這......這怎麽可能?”
烏蘭也驚愕不已,道:“上次分別之時,陳姐姐還好好的,怎會......”她見程閔如此傷心,不禁心疼,不忍再往下說。
裴芳琳道:“自從陳情隨我們迴到神女山莊,一直鬱鬱不歡,對慕容白的死更是深深內疚。久而久之,積勞成疾,不久便病死了。”
烏蘭見珠兒哭成淚人,但裴芳琳似乎無動於衷,語氣平淡,不禁生疑,道:“既然人死了必然有墓,請你們帶我們去陳姐姐的墳墓前。”
裴芳琳道:“那請跟我來吧。”說完果真把兩人帶到一墳墓前。墓碑上刻著陳情之墓。有一老人家站在墓碑前,獨自垂淚。
程閔認得那人是陳情的父親陳永,看來陳情確實已死。當即難忍熱淚,放聲痛哭。
陳永在程閔身旁說道:“女兒在臨死前說她對不住你,三番四次的誤會了你,讓你原諒她,也別在惦記著她。還說真正愛你關心你的人其實是烏蘭姑娘,希望你不要辜負烏蘭姑娘的一片真心。”
程閔在陳情的墓前不吃不喝坐了三天,烏蘭不離不棄的陪著。
到了第四天,程閔忽然站起,牽著烏蘭的手往山下走去。
兩人經過一座橋時,遠遠看見對麵山道有六名尼姑下山抬水。驚見當中有一名極像陳情,除了沒頭發,簡直是一模一樣。
程閔正要衝過去卻被烏蘭拉住。烏蘭道:“別過去,陳姐姐確實已經死了。你就讓身處佛門中的另一個她安靜的活下去吧。”
不久,六名尼姑上了橋。但那個酷似陳情的尼姑自始至終沒有抬頭看程閔一眼,嘴裏默默的念著經文從程閔與烏蘭身邊走過去。
自此,靜心庵不遠處多了幾間茅屋,乃程閔與烏蘭的住所。
原來程閔難以舍棄已削發為尼的陳情,選擇留下相伴。而烏蘭毫無怨言,對她來說,隻要能與心愛之人相伴,已心滿意足。
夕陽西下,寺院鍾聲敲響,倦鳥歸巢,一切事與物都顯得祥和平淡。
全書完
題外話:
所謂佳人姿色冠首卻紅顏多舛,惹得狂蜂浪蝶,意拆鴛鴦。雖心意決然,情係程郎,奈何他人設計陷害,是非纏身,誤會連連。
母仇蓋天,為報仇恨,委身下嫁無緣人。慕容欣喜,豈料暴行敗露,以死謝罪。情心自責,久久不能自拔,自覺程烏才是天作之合,獨自垂淚割愛,看破紅塵,不戀情愛,投入空門,孑然一身。
這樣的結局曾令一些喜歡陳情的讀者不滿,說這樣對她實在是殘忍。我也曾想改一改結局,雖然不會讓程閔享齊人之福,但也不讓陳情落得個削發為尼的下場。
不過再仔細想想,覺得不必去改了,就留點遺憾,留點惆悵吧。
要明白,現實中愛情本來就是這樣。並非所有相愛的人都能如願的走到一起。既然相愛,路漫漫長,得經得起風浪。或許陳情與程閔之間愛是真實的、真誠的,但卻缺乏了最重要的元素----信任。
慕容白處心積慮的去破壞,使得陳情一而再,再而三的懷疑程閔,最後為了報仇,竟然要委身嫁給慕容白。相比之下,烏蘭對程閔可謂是一心一意,甚至連命都賠上也在所不惜。
起初,程閔對烏蘭不是不愛,而是不敢去愛。
猶豫不決是程閔的最大缺點。
直到最後,他才肯定,原來已經愛上了烏蘭,對陳情隻剩關心,而沒有了愛。
其實在慕容山莊,陳情也清楚了,在程閔心裏,真正在乎的人已不是自己,而是烏蘭。捫心自問,與烏蘭相比,自己為程閔所做的實在太少。
一個真正愛她的慕容白自殺了,對她來說打擊不少,深深自責,難以釋懷。最後,遁入空門或許是最好的選擇,既能成全程閔與烏蘭,又能減少心中對慕容白的愧疚。
正當他失望之時,忽然隱約聽見有人喊道:“曾軒,你哪裏跑?”
他精神為之一振,立即朝喊聲的地方奔過去,轉出一塊巨石,看見兩人影一前一後於石林中疾馳。
奪路而逃的是曾軒,持劍從後追趕的竟是大哥宋義。程閔實在驚喜,本擔心大哥中了蛛毒有性命之憂的,如今重逢實在是好。於是他展開輕功追上。
曾軒被大水衝走數十丈,幸得武功高強才能脫險,爬上岸後頭發淩亂,衣衫濕透,氣還沒喘順,驚見宋義不知從何處冒出,自知真氣耗半,難是敵手,便如喪家之犬亂竄,桀驁之氣無影無蹤。
這時他忽然見程閔現身,不禁心驚:一個宋義自己尚能招架得住,但加上一個程閔,如何應付得了?
程閔一近,樂道:“大哥,小弟幫你一把。”
宋義突見程閔出現自然歡喜,卻拒絕道:“閔弟好意,大哥心領了。但這是大哥與曾軒之間的恩怨,得與他獨戰一場。”然後一擺大劍,道:“曾軒,你囚禁我的家人,更下毒將我毒害,大仇不得不報。”
曾軒見宋義不自量力,暗暗得意,心想:隻要你不與程閔聯手,我還有何懼?見宋義挺劍刺來便閃身迎上。
程閔在旁緊張觀望,在兩人交手十招之後心安了不少。大哥雖退隱江湖,但武功招式不退反進,劍法越來越犀利,一招一式,既穩又妙,十足大俠之風。
再看曾軒,拳腳功夫較於武當大會時增進了許多,可惜對手乃是宋義,一早落於下風。雖然他掌風有毒令人畏懼,但宋義本已中了火燃蛛毒,不再在乎,不躲不避,越戰越勇。
曾軒很快意識到這一點,想:宋義要與我同歸於盡,我怎會是對手?隻好施展一招孔雀開屏,以掌風逼開一條出路,然後閃身逃去。
宋義打得正酣,豈能曾軒得逞?追上後一招太極劍,在曾軒背上劃開兩條血痕。
曾軒倒地,咬牙切齒的怒視宋義。但很快他哈哈一笑,道:“雖被你打敗,但我不給你解藥,你與你妻子中的蛛毒永遠解不了,還不是要給我陪葬。”
這話正好刺中宋義痛楚。他去而複返本是為了取解藥。看著妻子與子妍受罪,他心如刀割,更為心痛的則是妻子肚子裏那還未出世的孩子。無論如何,他都得從曾軒得到解藥,哪怕為此丟了性命。他上前點住曾軒穴道,逼問解藥下落。
曾軒道:“這毒是沒解藥的。”剛說出口,他隨即愣住,看著程閔,若是沒解藥,程閔怎還會活著?
程閔拿出雪蓮丹,道:“火燃蛛並非無藥可解。解藥便在我手上。”
宋義驚喜,道:“閔弟,它真能解火燃蛛毒?”
程閔道:“千真萬確。”
曾軒臉色變青,自知大難臨頭。
宋義哈哈大笑,道:“曾軒,你多行不義。我宋義便替天行道,誅你狗賊。”然後舉劍刺出。
“劍下留人。”原是上官正率人趕到。他對宋義道:“宋大俠,皇上有令,讓本官親手擒拿曾軒,暫不能殺他。”
宋義哼了一聲,道:“此人不殺,留來何用?”
上官正喝道:“大膽,難道你要抗旨?”
曾軒可不想就此死在宋義劍下,唯有使出保命招數,道:“上官大人,我手上有劉瑾貪汙枉法的證據。隻要你保我不死,我便能助你除了那大奸賊。”
扳倒劉瑾大奸賊乃上官正畢生的心願。他立即蹲下,向曾軒問道:“你此話當真。”
曾軒道:“生死關頭,我不說假話。”
上官正趕緊把手一揮,十多名士兵把曾軒圍住,不讓宋義對其下毒手。
程閔忽然明白劉瑾為何要自己搶迴寶盒了。試問誰又會想到我與劉瑾之間會有承諾呢?我搶走了寶盒,劉瑾不但得以脫身,還能反咬曾軒誣蔑之罪。實在是一石二鳥的妙計。劉瑾城府至深,我若秉承忠義,任由曾軒與上官正在皇上麵前揭露他的罪狀,蘭兒必然沒命。
再三思量之下,程閔突然出手,擊飛三名士兵,破了缺口,一手提起曾軒,展開輕功逃去。
上官正與宋義一愣,不明白程閔怎麽相救仇人曾軒?宋義展開輕功追趕,喊道:“閔弟,你怎麽了?為何要將他救走?”
程閔知道大哥的輕功不在自己之下,但又不能向他解釋原因,怕被阻攔,情急之下拿出裝有雪蓮丹的瓷瓶往軟土那兒丟去,道:“大哥,解蛛毒的解藥就在那兒。你拿去救中蛛毒的人吧。”
宋義隻得停下腳步,拾起瓷瓶後看見程閔已走得很遠,再去追趕也是無謂。
程閔翻山越嶺,一口氣跑了三十裏路才停下,把曾軒往地上一丟,道:“我並非是為了救你。而是要你把裝有劉瑾罪證的寶盒交給我。”
曾軒冷笑兩聲道:“我早就看出來你是裝清高的人。現在想獨攬頭功?哼,我偏不成全你。”
程閔用雲天劍頂著曾軒喉嚨,道:“你不交出,我便取你性命。”曾軒哈哈大笑,道:“你殺呀,殺了我,你的寶貝妹妹就成了寡婦,你未出生的外甥也成了沒爹的可憐蟲。”
“你......”程閔氣怒,但也無可奈何。
“你下不了手,那便讓老乞丐來殺了他吧。有他這樣的丈夫,妻子會無地自容。孩子長大後也以有這樣的爹爹而蒙羞一生。現在殺了倒是幹幹淨淨。”一佝僂從樹後走出來,正是神龍怪乞龍三。
程閔驚異,道:“師傅,你怎麽會在這?”
龍三道:“你把他抓走,師傅便一路跟著。你隻是沒發現罷了。”
程閔覺得慚愧,擔心師傅誤會,道:“師傅,其實我......”
龍三擺了擺手道:“我徒兒做什麽事都有原則的。師傅相信你決不是為貪功又或者與劉賊同流合汙才避問曾軒關於寶盒的下落的。”說完轉身對曾軒道:“老乞丐沒什麽本事,但對於逼供刑求,折磨人那玩兒十分在行。不想受苦便快老實說出寶盒藏在哪?”
曾軒深知那藏有劉瑾罪證的盒子是自己的救命稻草,豈能輕易說出?因而對龍三的問話不理不睬。
龍三突然把手中竹棒往曾軒左膝蓋敲下去,“喀嚓”一聲,膝蓋全碎。曾軒慘叫一聲,差點昏厥。龍三又問道:“還不肯說麽?是不是想對稱一點,把右腿也給廢了?”
曾軒本來不是有氣節之人,受不了折磨,痛苦說道:“寶盒被埋在京城第一樓後院的榕樹底下。”
龍三對程閔道:“此人是個鼠輩,雖曾得勢一陣子,但貪生怕死的本質改不了。相信沒有說謊。你趕緊迴京城,拿了寶盒,該幹嘛就幹嘛。他便交由師傅處置吧。”
程閔拜別師傅,施展輕功往京城趕去。進入城內,找到京城第一樓,在後院的榕樹下果真挖出了寶盒,打開一看,全是劉瑾用來記錄各地官員奉上的賄賂銀子的賬目,足足有十本。這些證據足夠把劉瑾砍十次頭抵罪了。
現時離三天之限還有段距離,程閔忽生一計,找來筆墨紙硯,把賬本抄了一遍,擱筆時已是第二天的清晨。他找來油布,把所抄的賬本包好,找了個隱秘的地方藏好,然後帶上寶盒,去到東城門。等了一會,果真看到白發太監領著一頂轎子來到。他同樣被蒙上雙眼,任由他們帶往金鑾山莊。
依然是在竹林見到了劉瑾。劉瑾從程閔手中接過寶盒,小心翼翼打開,檢查一番才道:“看來本座托付對人了。程公子果真有本事。請坐下來喝一杯水酒,當作本座酬謝之意。”
程閔道:“不必了,蘭兒在哪?”
劉瑾往程閔身後一指,道:“不正走著過來嗎?”
程閔急不及待的轉身,頓覺眼前一亮。隻見烏蘭衣著華麗,珠光寶氣盈盈走來。那含笑的雙頰白裏透紅,光滑無比,哪有毀容之痕?
他快步走過去,抓住烏蘭雙手,動情說道:“蘭兒,你當初為何獨自離去?我找你找得好苦呀。還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著你了。”
烏蘭答道:“我當時臉上的劍痕實在是醜。我不能讓你看到,所以一走了之。後來毒發難撐,暈倒在路邊,醒來的時候已經在這了。”
程閔道:“那你現在的臉?”
烏蘭道:“劉公公找來名醫替我消去了劍痕。怎樣?與以前一樣美嗎?”
程閔點頭道:“美,你什麽時候都非常美的。”
烏蘭羞答答道:“哎呀,想不到你這麽會哄人開心。之前還以為你是塊木頭呢。你......你以後得每天都要哄我開心呀。”
程閔道:“每天?為什麽要每天呢?”
烏蘭的笑臉突然僵住,道:“你......你,難道你說話不算話了?”
程閔道:“難道我說了要負責任的話?是什麽時候?”
烏蘭生氣道:“在破廟前,你與師姐說的那番話我都聽見啦。想不到這時卻要反悔。”
程閔哈哈一笑,道:“我說的話當然記得,等稟明父母,咱們便成親。”
烏蘭苦戀程閔,今終修成正果,心裏說不出的甜蜜。起初她以為程閔說要娶自己是因良心過意不去,內疚之下才不得而為。但見程閔為了自己鋌而走險,真心易見,不再懷疑。
這時,劉瑾插話道:“好令人羨慕的一對小情人呀。不過是不應該多謝本座一下呢?”
烏蘭拉著程閔走過去,各拿起一杯酒。烏蘭道:“小女子得以真容見人,全是公公之勞。在此敬公公一杯,以表謝意。”
劉瑾笑眯眯的看著兩人把酒喝了下去,然後再飲,忽然歎息道:“哎,可惜可惜。”
烏蘭問道:“可惜什麽呀?”
劉瑾道:“多好的一對神仙眷侶。可惜命不久矣啦。難道不可惜嗎?”
程閔一驚,難道劉賊在酒裏下了毒,急忙運氣,並無異常,才放下心來。
烏蘭道:“小女子不知公公這番話是什麽意思?”
劉瑾道:“本座托程閔找迴寶盒。相信他不無好奇從而打開過寶盒。他知道如此重大的秘密,本座豈能留他活著?”
烏蘭道:“於是你便在酒裏下了毒,要毒死我們?”
劉瑾輕輕點了點頭。
烏蘭對程閔道:“你剛剛運功是否有異常?”
程閔搖頭道:“並無異常?”
烏蘭又對劉瑾道:“公公不防也運功調息一下,看看有沒有不適?”
劉瑾見程閔與烏蘭如此鎮定,不禁生疑,忍不住運氣,丹田隱隱作痛,乃中毒跡象,大驚之下道:“怎......怎麽會這樣?中毒的應該是你們才對呀?”
烏蘭得意說道:“我早已料到你會殺人滅口。因此便把毒酒給對換。我們喝的是瓊漿玉液,你喝的才是丹頂紅。”
劉瑾麵色鐵青,大喊道:“快,快拿解藥來。”
眾侍衛頓時亂成一團。烏蘭與程閔則乘亂揚長離去。離開金鑾山莊,烏蘭道:“你猜猜替我治臉上傷的神醫是誰?”
程閔搖頭道不知道。
烏蘭道:“說出來你也不信,她是位還不到十八歲的姑娘,名字叫李倩兒。可惜她是一個啞巴,與她談不了心。不過她身邊時刻跟隨著一位英俊的捕快,對她非常體貼。他們多半是一對情人吧。”
程閔雖然覺得此事巧合得有點不可思議,不過仍替倩兒與周一南開心,願兩人有情人終成眷屬。他便把自己與李倩兒相識的經過以及李倩兒割舌救母的事講給烏蘭聽。
烏蘭聽完好生佩服。過了一會,她道:“咱們迴西域去吧。相比中原,我更喜歡西域的寧靜與無憂。”
程閔道:“好,你去哪我便跟著去哪。不過在迴去之前得辦兩件事。”
半個月後,一消息令朝野振奮不已。作惡多端的大太監劉瑾被正德下令抄家,並將劉瑾在太和殿前淩遲處死。
瞬時,京城每個角落都充滿歡笑聲,鞭炮聲與鑼鼓聲。對於正德為何處死劉瑾,坊間傳言是有一名俠士夜闖紫禁城,把劉瑾貪汙的賬本奉上。賬本上的賬目簡直是觸目驚心,正德龍顏大怒,才下旨將劉瑾處死。
第二天,尚書府張燈結彩,來客不斷,歡聲笑語。原是禁軍統領上官飛雲大喜的日子,迎娶西域首富趙家堡之女趙丹。兩人本已暗生情愫,後來上官飛雲舍命救趙丹,心意昭然,情投意合,喜結良緣。
夜裏,一對新人在新房裏喝完交杯酒。趙丹忽然愣住,指著案台上的一把劍,道:“相公,那不是雲天劍麽?”
上官飛雲趕緊走過去,拿起那把劍細看,道:“確實是雲天劍。”
趙丹有點傷心,道:“這麽說程大哥來過了,還把雲天劍送給我們作賀禮。但為什麽他出現呢?”
上官飛雲道:“閔弟劫走了反賊曾軒,已是朝廷的重犯。今天的來賓多為朝廷中人,閔弟才不願當麵祝賀我們。”
趙丹道:“不知道大哥與師妹此刻怎麽樣了?”
上官飛雲道:“他們神仙眷侶,逍遙自在,一定非常快活。”
九宮山,楓葉殷紅,和風陣陣,乃四季中最美的時候。
程閔攜著烏蘭的手走在山路上。但他卻無暇看美景,忐忑不安,越是近神女山莊,心越亂。
終於進了神女山莊,珠兒與裴芳琳迎了出來。
珠兒一見程閔,雙眼突然一紅,哽咽道:“程大哥,你來晚了,姐姐她......她已經死了。”
這句話如晴天霹靂,使得程閔搖搖欲墜。他不敢相信珠兒所說,道:“情兒她死了?這......這怎麽可能?”
烏蘭也驚愕不已,道:“上次分別之時,陳姐姐還好好的,怎會......”她見程閔如此傷心,不禁心疼,不忍再往下說。
裴芳琳道:“自從陳情隨我們迴到神女山莊,一直鬱鬱不歡,對慕容白的死更是深深內疚。久而久之,積勞成疾,不久便病死了。”
烏蘭見珠兒哭成淚人,但裴芳琳似乎無動於衷,語氣平淡,不禁生疑,道:“既然人死了必然有墓,請你們帶我們去陳姐姐的墳墓前。”
裴芳琳道:“那請跟我來吧。”說完果真把兩人帶到一墳墓前。墓碑上刻著陳情之墓。有一老人家站在墓碑前,獨自垂淚。
程閔認得那人是陳情的父親陳永,看來陳情確實已死。當即難忍熱淚,放聲痛哭。
陳永在程閔身旁說道:“女兒在臨死前說她對不住你,三番四次的誤會了你,讓你原諒她,也別在惦記著她。還說真正愛你關心你的人其實是烏蘭姑娘,希望你不要辜負烏蘭姑娘的一片真心。”
程閔在陳情的墓前不吃不喝坐了三天,烏蘭不離不棄的陪著。
到了第四天,程閔忽然站起,牽著烏蘭的手往山下走去。
兩人經過一座橋時,遠遠看見對麵山道有六名尼姑下山抬水。驚見當中有一名極像陳情,除了沒頭發,簡直是一模一樣。
程閔正要衝過去卻被烏蘭拉住。烏蘭道:“別過去,陳姐姐確實已經死了。你就讓身處佛門中的另一個她安靜的活下去吧。”
不久,六名尼姑上了橋。但那個酷似陳情的尼姑自始至終沒有抬頭看程閔一眼,嘴裏默默的念著經文從程閔與烏蘭身邊走過去。
自此,靜心庵不遠處多了幾間茅屋,乃程閔與烏蘭的住所。
原來程閔難以舍棄已削發為尼的陳情,選擇留下相伴。而烏蘭毫無怨言,對她來說,隻要能與心愛之人相伴,已心滿意足。
夕陽西下,寺院鍾聲敲響,倦鳥歸巢,一切事與物都顯得祥和平淡。
全書完
題外話:
所謂佳人姿色冠首卻紅顏多舛,惹得狂蜂浪蝶,意拆鴛鴦。雖心意決然,情係程郎,奈何他人設計陷害,是非纏身,誤會連連。
母仇蓋天,為報仇恨,委身下嫁無緣人。慕容欣喜,豈料暴行敗露,以死謝罪。情心自責,久久不能自拔,自覺程烏才是天作之合,獨自垂淚割愛,看破紅塵,不戀情愛,投入空門,孑然一身。
這樣的結局曾令一些喜歡陳情的讀者不滿,說這樣對她實在是殘忍。我也曾想改一改結局,雖然不會讓程閔享齊人之福,但也不讓陳情落得個削發為尼的下場。
不過再仔細想想,覺得不必去改了,就留點遺憾,留點惆悵吧。
要明白,現實中愛情本來就是這樣。並非所有相愛的人都能如願的走到一起。既然相愛,路漫漫長,得經得起風浪。或許陳情與程閔之間愛是真實的、真誠的,但卻缺乏了最重要的元素----信任。
慕容白處心積慮的去破壞,使得陳情一而再,再而三的懷疑程閔,最後為了報仇,竟然要委身嫁給慕容白。相比之下,烏蘭對程閔可謂是一心一意,甚至連命都賠上也在所不惜。
起初,程閔對烏蘭不是不愛,而是不敢去愛。
猶豫不決是程閔的最大缺點。
直到最後,他才肯定,原來已經愛上了烏蘭,對陳情隻剩關心,而沒有了愛。
其實在慕容山莊,陳情也清楚了,在程閔心裏,真正在乎的人已不是自己,而是烏蘭。捫心自問,與烏蘭相比,自己為程閔所做的實在太少。
一個真正愛她的慕容白自殺了,對她來說打擊不少,深深自責,難以釋懷。最後,遁入空門或許是最好的選擇,既能成全程閔與烏蘭,又能減少心中對慕容白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