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那些弟子道:“快去拿弓箭,將他射死。”
“拿什麽弓箭呀?把繩子砍斷,便能摔死他啦。”那個人說完便準備砍斷繩子。
程閔一急,想:四周除了石壁便是深穀,哪裏還有藏身之所呀?不過天無絕人之路,他很快發現在左手邊往下約五丈的地方凸出一塊大平石,上麵竟無積雪。他估量了一下,跳落到平石上,風險雖大,但總比立即死在別人手上強百倍。決心一下,他便雙腳一用力,朝平石飛了下去。
“天哪!他跳下去啦。”那些弟子驚唿叫道。
幸好風吹得不大,程閔得以穩穩落在平石上。很快,他一陣狂喜,因為在平石後麵竟有一狹長的縫隙,似乎看到逃生的曙光,不及細想便走了進去。
縫隙的確太小了,程閔屏氣收腹,側身而行才勉強進入。約走了五六丈,才慢慢寬闊起來,最後到了一間幹淨的石室中。借著微弱的光線,看見四周空蕩無物,不過石壁上卻刻有圖案,相信有人住過。
而程閔卻急著尋找出口,沒心思留意上麵刻了什麽圖案。找了很久,四周石壁嚴密無縫,哪裏會有出口?他失望的坐下,甚是無奈。但疲倦使他很快睡著了。
當他醒過來後再仔細找尋了一遍,結果還是一樣。想:既然山中有此石洞,洞壁有刻圖,應有人住過,更該有路出去。否則前人是怎麽進來?不會每次都與我一般,從斷崖邊跳下平石上,再走進來的吧?誰會老冒這個險呀?難道出路會在壁圖上?但剛才都摸索過了,沒發現呀。算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看看壁圖刻了什麽也好。於是他拿出火褶,仔細觀看。
原來石壁所刻乃是一套名叫神鬼七絕的劍法。第一招兩指上豎,長劍橫擺,似是起劍式,名曰仙人指路。程閔笑了笑,覺得這套劍法並沒什麽高明之處。不過龍三曾與他講過,練武講究的是循序漸進,切忌急功近利,否則事倍功半,且易誤入歧途。再說練一下劍當消磨時間的,於是乎,他便照著圖案,擺了個起劍式。與其同時,丹田竟有一股暖流慢慢湧起,隨即在任督二脈中遊走一圈,讓人神清氣爽,渾身是勁。
程閔雖覺奇怪,但卻不多想,接著練第二招鬼哭神嚎。鬼哭神嚎這一招包含四式,分別是橫、揮、劈、刺。每一式都是靠內力將長劍震動發出刺耳的聲音,從而迷惑敵手。
程閔此時的內力已是世間少有,因此這一招對於他來說不是難事。半柱香不到,長劍便在他渾厚無比的內力催動下,嗡嗡發響,於石室裏不斷迴蕩,將幾隻正在冬眠的蝙蝠震醒,倉促飛出,但隨即掉下。因為這幾隻蝙蝠的髒腑已被長劍所發出的響聲震碎了。
程閔見狀,暗暗吃驚。想不到這套劍法威力竟如此厲害,而且還很容易學會。於是他迫不及待的研究起第三招。這第三招名曰鬼使神差,一招兩式。從招式來看,酷似太極劍法。其要領乃是以柔克剛,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第一式指桑罵槐,長劍輕輕刺出,一點,一挑,一撥。看似輕描淡寫,實質是借力打力,將對手兵器甩開。若是對付兩個以上的對手時,則可以無聲色的將一方的招式轉攻向另一方,省心也省力,確實是妙招。第二式粘皮著骨,其旨全在一個粘字,用內力透過長劍,粘住對手兵器,將對手勁力頃刻化為烏有。對付重兵器最為有效。
“拿什麽弓箭呀?把繩子砍斷,便能摔死他啦。”那個人說完便準備砍斷繩子。
程閔一急,想:四周除了石壁便是深穀,哪裏還有藏身之所呀?不過天無絕人之路,他很快發現在左手邊往下約五丈的地方凸出一塊大平石,上麵竟無積雪。他估量了一下,跳落到平石上,風險雖大,但總比立即死在別人手上強百倍。決心一下,他便雙腳一用力,朝平石飛了下去。
“天哪!他跳下去啦。”那些弟子驚唿叫道。
幸好風吹得不大,程閔得以穩穩落在平石上。很快,他一陣狂喜,因為在平石後麵竟有一狹長的縫隙,似乎看到逃生的曙光,不及細想便走了進去。
縫隙的確太小了,程閔屏氣收腹,側身而行才勉強進入。約走了五六丈,才慢慢寬闊起來,最後到了一間幹淨的石室中。借著微弱的光線,看見四周空蕩無物,不過石壁上卻刻有圖案,相信有人住過。
而程閔卻急著尋找出口,沒心思留意上麵刻了什麽圖案。找了很久,四周石壁嚴密無縫,哪裏會有出口?他失望的坐下,甚是無奈。但疲倦使他很快睡著了。
當他醒過來後再仔細找尋了一遍,結果還是一樣。想:既然山中有此石洞,洞壁有刻圖,應有人住過,更該有路出去。否則前人是怎麽進來?不會每次都與我一般,從斷崖邊跳下平石上,再走進來的吧?誰會老冒這個險呀?難道出路會在壁圖上?但剛才都摸索過了,沒發現呀。算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看看壁圖刻了什麽也好。於是他拿出火褶,仔細觀看。
原來石壁所刻乃是一套名叫神鬼七絕的劍法。第一招兩指上豎,長劍橫擺,似是起劍式,名曰仙人指路。程閔笑了笑,覺得這套劍法並沒什麽高明之處。不過龍三曾與他講過,練武講究的是循序漸進,切忌急功近利,否則事倍功半,且易誤入歧途。再說練一下劍當消磨時間的,於是乎,他便照著圖案,擺了個起劍式。與其同時,丹田竟有一股暖流慢慢湧起,隨即在任督二脈中遊走一圈,讓人神清氣爽,渾身是勁。
程閔雖覺奇怪,但卻不多想,接著練第二招鬼哭神嚎。鬼哭神嚎這一招包含四式,分別是橫、揮、劈、刺。每一式都是靠內力將長劍震動發出刺耳的聲音,從而迷惑敵手。
程閔此時的內力已是世間少有,因此這一招對於他來說不是難事。半柱香不到,長劍便在他渾厚無比的內力催動下,嗡嗡發響,於石室裏不斷迴蕩,將幾隻正在冬眠的蝙蝠震醒,倉促飛出,但隨即掉下。因為這幾隻蝙蝠的髒腑已被長劍所發出的響聲震碎了。
程閔見狀,暗暗吃驚。想不到這套劍法威力竟如此厲害,而且還很容易學會。於是他迫不及待的研究起第三招。這第三招名曰鬼使神差,一招兩式。從招式來看,酷似太極劍法。其要領乃是以柔克剛,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第一式指桑罵槐,長劍輕輕刺出,一點,一挑,一撥。看似輕描淡寫,實質是借力打力,將對手兵器甩開。若是對付兩個以上的對手時,則可以無聲色的將一方的招式轉攻向另一方,省心也省力,確實是妙招。第二式粘皮著骨,其旨全在一個粘字,用內力透過長劍,粘住對手兵器,將對手勁力頃刻化為烏有。對付重兵器最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