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齊伯與齊嬸二人成親,兩口子都在薑耘昭的母親劉舒意身邊當差。
薑耘昭母親出嫁,他們兩口子便做了陪房,到了薑家。而唯一的女兒則被劉舒意放了文書改為良籍,並且贈送嫁妝許配了一個不錯的丈夫,現在日子過的很好。
也就是因為劉舒意這份善心,兩個人才會這樣兢兢業業的服侍劉舒意,甚至願意陪著她唯一的女兒離開京城來到七家村這樣的地方過農人一般艱辛的生活。
在這二人看來,既然劉舒意成全了自家女兒的一輩子,他們也有義務成全劉舒意唯一女兒的一輩子!
劉家是商人出身,在京城裏雖然沒什麽地位,但是卻有用不完的錢,劉舒意當年養尊處優的生活比起京城裏那些所謂大家小姐都不遑多讓,甚至還要更加嬌慣幾分。
作為最的得寵的大小姐身邊的人,齊伯也好,齊嬸也好,實際上都是很輕省的,不要說種地什麽的,就是重一點的活兒也不曾做過,這麽多年過去,倒是將這門種地的手藝給荒廢了。
現在重新撿起,到底有些生疏。
薑耘昭原本隻是這麽隨口說一句,她不懂種地,自然不知道這些,隻是聽人說起肥料不足的地莊稼不長等等的話,才貿然開口。
原也是為了掩飾自己改造荒地做良田的打算,卻不想誤打誤撞讓齊伯想起了當初那些本事來,齊伯雖然年紀不小了,可雄心卻在仍然想著自己要是好好種地,也能有一番作為。
第二日一大早,匆匆吃了早飯,齊伯就閑不住了,信心滿滿的帶著村子裏幾個地少一直在給他幫忙的後生去堆肥造肥料去了。
他就不相信憑著自己當初那樣的本事,還不能把這些地養肥養熟了。
這些活他早年就做過,但是顯然七家村這樣的地方還是用最原始的種植方法,根本沒有堆肥養田的做法。對於齊伯這些莫名其妙的做法,他們都保持了觀望的態度。
齊伯也不理會這些人,隻管專心致誌的忙著田裏和堆肥的事兒。
在齊伯看來,幾十畝地,足夠一個小姑娘生活,要是京城那邊一直都不安排人來接姑娘,姑娘也能依仗這些土地生活。有了這些地,自家姑娘以後的日子也算是有保障了!
齊伯的熱情掩飾了薑耘昭的小心思,隻是,問題還是存在。
薑耘昭困擾的是齊嬸都不會讓她去田裏,怕她被曬黑了,將來迴京城被人看不起。
薑耘昭無奈隻能央求齊嬸幫忙去送飯拎饅頭筐子,齊嬸勉強不過,也隻能答應下來。
雖然心裏還存著讓姑娘將來迴京城的想法,但是齊嬸也知道,這或許就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
老爺能將姑娘送到這裏來,要接姑娘迴去還不知道是那一年呢。若老爺真的隻是想懲戒姑娘,送到京郊外的莊子不就成了?何必要送這麽遠?
姑娘適應農家生活或許也是一份出路,畢竟誰都不知道將來姑娘到底會不會真的就成為一個農婦。
薑耘昭頭上戴著大大的鬥笠,愉快的拎著筐子跟著齊嬸走在田間小路上,腳下盛開的小野花絲絲縷縷的香味讓薑耘昭覺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薑耘昭或許是繼承了她母親的心地善良,就算是如今自己家裏的生活算不得很好,可是她還是安排盡量照顧好雇來的人。
除了給工錢,雇來的人還能免費吃一頓中午飯,吃的都是幹飯,有時候是糙米飯,有時候是二合麵的饅頭。對七家村這些不農忙的時候連幹飯都吃不上的人來說,有糙米飯與二合麵的饅頭吃已經很不錯了。
這都是些淳樸的漢子,他們心思單純美好,覺得吃了薑耘昭家裏這麽多的糧食已經很不好意思了,總不能讓主家花錢還花糧食,故而都是想著法子貼補些東西。
薑耘昭家裏這些日子吃的菜都是村子裏這些人送過來的,倒是沒花一文錢,投李報桃,薑耘昭又想著法子找屠夫買了些肥肥的肉來燉菜,如此油水可足的多了。
村子裏好些人都說,能吃到這樣的飯菜,真是享福了,幹起活來,自是更加用心賣力。
這些人發現,因為這幾天吃的比較好,身上的力氣可多了不少,就算是在薑家幹一天活兒,迴去之後還能幹些自己家裏的活兒。這可都是薑姑娘的功勞。
就是齊嬸也對此有些意見,覺得姑娘花錢太厲害,原本不用花這些肉錢的,現在日子不好過,能省一點算一點。
但是薑耘昭說了,這樣的錢不用省,花出去多少,就能賺迴來多少。這些人長期吃不飽,做活的時候自然沒有力氣,現在吃飽了,有力氣了,速度上來了,自家那些地裏就能早日下種。
齊嬸聽薑耘昭說的也有道理,就不勉強了。
果然就像是薑耘昭說的,她這些投入沒有白費,倒是與這些雇來的人之間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薑孝民聽到這話,是王氏說的,王氏喋喋不休的說著薑耘昭如何不懂事如何敗家竟然請雇來的人頓頓吃肉等等的話。
薑孝民看看自家飯桌上這點兒稀粥,想起薑耘昭家裏飯桌子上可能擺著大盆添了肉的菜,實在是有些食不下咽。
那二合麵的饅頭,還有糙米飯,就著散發出濃鬱肉香的菜,想想就覺得好吃。
「他爹,不成咱們明天也去找薑耘昭那小蹄子商量去幹活。」王氏眼珠子滴溜溜的轉著,還真就想到了法子。
薑孝民看看王氏,再垂眸看看自己,還是搖頭了:「就咱們兩個這樣子,估計她不能要。」
他可是聽說了,薑耘昭那邊雇的人都是勤勞肯幹的壯年勞力,而且,那小蹄子不知道怎麽尋摸的人,找的居然都是老實肯幹活,最不偷奸耍滑的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阿德給她幫忙了,要不然她初來乍到的懂什麽?
不過,可以肯定,他們兩口子這樣子,除了吃飯還行,幹活是一點都沒力,薑耘昭哪裏肯要?
</br>
薑耘昭母親出嫁,他們兩口子便做了陪房,到了薑家。而唯一的女兒則被劉舒意放了文書改為良籍,並且贈送嫁妝許配了一個不錯的丈夫,現在日子過的很好。
也就是因為劉舒意這份善心,兩個人才會這樣兢兢業業的服侍劉舒意,甚至願意陪著她唯一的女兒離開京城來到七家村這樣的地方過農人一般艱辛的生活。
在這二人看來,既然劉舒意成全了自家女兒的一輩子,他們也有義務成全劉舒意唯一女兒的一輩子!
劉家是商人出身,在京城裏雖然沒什麽地位,但是卻有用不完的錢,劉舒意當年養尊處優的生活比起京城裏那些所謂大家小姐都不遑多讓,甚至還要更加嬌慣幾分。
作為最的得寵的大小姐身邊的人,齊伯也好,齊嬸也好,實際上都是很輕省的,不要說種地什麽的,就是重一點的活兒也不曾做過,這麽多年過去,倒是將這門種地的手藝給荒廢了。
現在重新撿起,到底有些生疏。
薑耘昭原本隻是這麽隨口說一句,她不懂種地,自然不知道這些,隻是聽人說起肥料不足的地莊稼不長等等的話,才貿然開口。
原也是為了掩飾自己改造荒地做良田的打算,卻不想誤打誤撞讓齊伯想起了當初那些本事來,齊伯雖然年紀不小了,可雄心卻在仍然想著自己要是好好種地,也能有一番作為。
第二日一大早,匆匆吃了早飯,齊伯就閑不住了,信心滿滿的帶著村子裏幾個地少一直在給他幫忙的後生去堆肥造肥料去了。
他就不相信憑著自己當初那樣的本事,還不能把這些地養肥養熟了。
這些活他早年就做過,但是顯然七家村這樣的地方還是用最原始的種植方法,根本沒有堆肥養田的做法。對於齊伯這些莫名其妙的做法,他們都保持了觀望的態度。
齊伯也不理會這些人,隻管專心致誌的忙著田裏和堆肥的事兒。
在齊伯看來,幾十畝地,足夠一個小姑娘生活,要是京城那邊一直都不安排人來接姑娘,姑娘也能依仗這些土地生活。有了這些地,自家姑娘以後的日子也算是有保障了!
齊伯的熱情掩飾了薑耘昭的小心思,隻是,問題還是存在。
薑耘昭困擾的是齊嬸都不會讓她去田裏,怕她被曬黑了,將來迴京城被人看不起。
薑耘昭無奈隻能央求齊嬸幫忙去送飯拎饅頭筐子,齊嬸勉強不過,也隻能答應下來。
雖然心裏還存著讓姑娘將來迴京城的想法,但是齊嬸也知道,這或許就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
老爺能將姑娘送到這裏來,要接姑娘迴去還不知道是那一年呢。若老爺真的隻是想懲戒姑娘,送到京郊外的莊子不就成了?何必要送這麽遠?
姑娘適應農家生活或許也是一份出路,畢竟誰都不知道將來姑娘到底會不會真的就成為一個農婦。
薑耘昭頭上戴著大大的鬥笠,愉快的拎著筐子跟著齊嬸走在田間小路上,腳下盛開的小野花絲絲縷縷的香味讓薑耘昭覺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薑耘昭或許是繼承了她母親的心地善良,就算是如今自己家裏的生活算不得很好,可是她還是安排盡量照顧好雇來的人。
除了給工錢,雇來的人還能免費吃一頓中午飯,吃的都是幹飯,有時候是糙米飯,有時候是二合麵的饅頭。對七家村這些不農忙的時候連幹飯都吃不上的人來說,有糙米飯與二合麵的饅頭吃已經很不錯了。
這都是些淳樸的漢子,他們心思單純美好,覺得吃了薑耘昭家裏這麽多的糧食已經很不好意思了,總不能讓主家花錢還花糧食,故而都是想著法子貼補些東西。
薑耘昭家裏這些日子吃的菜都是村子裏這些人送過來的,倒是沒花一文錢,投李報桃,薑耘昭又想著法子找屠夫買了些肥肥的肉來燉菜,如此油水可足的多了。
村子裏好些人都說,能吃到這樣的飯菜,真是享福了,幹起活來,自是更加用心賣力。
這些人發現,因為這幾天吃的比較好,身上的力氣可多了不少,就算是在薑家幹一天活兒,迴去之後還能幹些自己家裏的活兒。這可都是薑姑娘的功勞。
就是齊嬸也對此有些意見,覺得姑娘花錢太厲害,原本不用花這些肉錢的,現在日子不好過,能省一點算一點。
但是薑耘昭說了,這樣的錢不用省,花出去多少,就能賺迴來多少。這些人長期吃不飽,做活的時候自然沒有力氣,現在吃飽了,有力氣了,速度上來了,自家那些地裏就能早日下種。
齊嬸聽薑耘昭說的也有道理,就不勉強了。
果然就像是薑耘昭說的,她這些投入沒有白費,倒是與這些雇來的人之間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薑孝民聽到這話,是王氏說的,王氏喋喋不休的說著薑耘昭如何不懂事如何敗家竟然請雇來的人頓頓吃肉等等的話。
薑孝民看看自家飯桌上這點兒稀粥,想起薑耘昭家裏飯桌子上可能擺著大盆添了肉的菜,實在是有些食不下咽。
那二合麵的饅頭,還有糙米飯,就著散發出濃鬱肉香的菜,想想就覺得好吃。
「他爹,不成咱們明天也去找薑耘昭那小蹄子商量去幹活。」王氏眼珠子滴溜溜的轉著,還真就想到了法子。
薑孝民看看王氏,再垂眸看看自己,還是搖頭了:「就咱們兩個這樣子,估計她不能要。」
他可是聽說了,薑耘昭那邊雇的人都是勤勞肯幹的壯年勞力,而且,那小蹄子不知道怎麽尋摸的人,找的居然都是老實肯幹活,最不偷奸耍滑的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阿德給她幫忙了,要不然她初來乍到的懂什麽?
不過,可以肯定,他們兩口子這樣子,除了吃飯還行,幹活是一點都沒力,薑耘昭哪裏肯要?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