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公安。
時近黃昏,夕陽西下,晚霞染紅天際。
公安城樓上,呂蒙依著城牆,細品《春秋左氏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夏六月,齊師、宋師次於郎。公子偃曰:‘宋師不整,可敗也。宋敗,齊必還,請擊之。’公弗許。……”
呂蒙低聲誦讀魯莊公十年間所發生的事件,即曹劌論戰與姬偃敗宋,退齊之案例。
自呂蒙追隨關羽作戰起,呂蒙因目不識丁,被關羽多有訓誡。在呂蒙升任將軍後,關羽多次勸學,言大丈夫不可不讀書,否則何以治兵,繼而表示他願傳授《左傳》與呂蒙。
見關羽這般勸學,呂蒙深感羞愧,則跟隨關羽習讀起《左傳》。漸漸幾年下來,呂蒙認識不少字,對於《左傳》上的故事也是多有了解。
放下竹簡,呂蒙感歎道:“曹劌知兵之人,莊公是為英主。若無莊公、曹劌,魯國必受齊國之折辱。”
在呂蒙感歎間,關羽握劍而來,說道:“然魯之亡國,亦要追溯於莊公。”
得見那魁梧雄壯的身軀,呂蒙急忙施禮,說道:“君侯安好!”
“不必多禮!”
關羽扶起呂蒙,笑道:“世人讀曹劌論戰,常言莊公無謀,曹劌多智。子明能見莊公之英,可見已深讀《左傳》也!”
“嘿嘿!”
呂蒙笑了幾聲,說道:“多賴君侯教誨,蒙得以習讀《左傳》。”
關羽心生考究,問道:“子明既言魯莊公為英主,不知何出此言?”
呂蒙沉吟少許,說道:“莊公母文薑與兄齊襄公私通,致使父桓公被齊公所害。莊公繼位年幼,隱忍不發,順以齊國。待齊襄公亡,出兵犯齊。”
“然惜齊有公子小白,得以霸春秋。後縱管仲入齊,得以讓齊霸中原。魯得其主,但莊公不得其時。”
“曹劌論戰,明為論戰,實為論民。莊公雖治政尋常,但卻得人心。且能賞識曹劌,非英主不能為也!”
魯莊公屬於是魯國少有的英主,隱忍成年,一擊報仇。然同時代下,齊桓公出世,他錯失大才管仲,導致齊與魯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
然所幸魯莊公識趣,被霸主齊桓公折服,加入了齊國大家庭,齊魯進入蜜月期。
至於魯國亡於魯莊公之語,則是魯莊公在末期沒有處理好宮廷關係,國內的三桓勢力崛起,最終還是由齊桓公擦屁股。這般操作下來,後繼者魯僖公已無力遏製三桓勢力。
“彩!”
關羽目露讚賞之色,戲謔說道:“以子明今之才略,非複楚下阿蒙矣!”
呂蒙,汝南富陂人。身在吳地,可稱吳下阿蒙;若在楚地,可稱楚下阿蒙。
呂蒙挺起胸膛,說道:“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君侯何見事之晚乎!”
關羽拍著呂蒙的肩膀,笑道:“今時見之,何言晚也!”
“嘿嘿!”
呂蒙向關羽拱手,感激說道:“君侯不棄蒙粗鄙,授以《左傳》,蒙當感激不盡。”
關羽捋著長須,說道:“授子明《左傳》,當某愛惜子明資質。君多有謀略,不習讀兵書,何以將重兵?”
“多謝君侯教誨!”
言語間,呂蒙見關羽眉目不展,問道:“君侯莫非有心憂之事?可是大王北伐不利?”
“嗯!”
關羽與呂蒙關係親密,今下也不隱瞞,說道:“不瞞子明,大王因軍中瘟疫大起,已從壽春撤軍,至合肥紮營,由仲邈督治疫病。”
“那張將軍呢?”呂蒙問道。
關羽微歎一聲,說道:“翼德兵力不多,難以與曹洪、馬超、張郃較量。先前日翼德見久戰無果,不顧伯言勸諫,尋機出戰。不料被曹洪、曹休所敗,幸得伯言率軍接應,方才全身而退。”
“大王兵退合肥,翼德兵馬受挫,我軍坐視南郡,除仲邈所統偏軍外,此役北伐寡有成果。三年圖治,僅得淮東百裏之地,所言勝果太少。若是這般北伐,不知何年方可北伐成功?”
說著,關羽輕捶城牆,煩惱說道:“自某坐鎮南郡以來,與曹仁對峙多年。其固守不戰,每歲僅知修繕城壘,擴建城郭,在那襄陽外建有三座小城,得有山水之利,實屬可惡。”
蓋或是金口之役敗得才慘,南郡人口眾多,加之新建公安城。今漢水之形勢非是曆史上的曹強劉弱,而是劉強曹弱。
如此形勢下,曹操擔憂曹仁腦抽犯傻,不斷向曹仁強調襄樊的重要性,讓他固守襄樊城池就好,不要在沒有水師之利的情況下,腦抽攻打南郡。
曹仁真將曹操的話聽進去了,坐鎮襄樊近十年,每年的日常活動就是修城牆,蓄糧草,積甲兵。
二、三萬人守襄樊,每年除了種田外,就在襄樊城外的險要結寨築城,看得關羽頭皮發麻。
這樣的工事,光靠人啃是啃不下。二、三萬人守襄樊,劉備率舉國之兵十餘萬之眾去打襄樊,即便死傷過半,估摸也打不下襄樊。
這也是為什麽這次北伐,劉備不想打襄樊的核心原因。處在狹窄的地區間,又是在攻防戰,曹魏作為防守方,極大有利於他們的作戰。
呂蒙皺著眉頭,說道:“襄樊由曹仁經營多年,城高溝深,城寨遏險,甲兵充沛,易守難攻,不可輕戰。”
說著,呂蒙輕捶城牆,說道:“除非曹仁主動出戰,否則我軍則難克襄樊!”
關羽手捋長須,說道:“誘曹仁出戰,往歲之時多有嚐試。然曹仁深曉我軍水師之利,不敢深入漢水。”
頓了頓,關羽強調說道:“欲取襄樊,必誘曹仁出戰,敗其軍,覆其師,奪其城。往昔誘敵之策,甚是淺薄,易受他人所識。”
呂蒙沉吟良久,說道:“班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今欲取城,需入虎穴,方可得城。蒙以為往歲之時,非曹仁不敢戰,而是不能戰。”
“公安城堅,水師便捷。曹仁出戰,多遭兵敗,故唯守城,不能與我軍戰之。”
關羽望著城外的漢水,說道:“往昔誘曹仁出戰,其所獲之利寡。今若以重利誘之,曹仁或願出戰一搏。”
“重利誘之?”
“對!”
關羽拍了拍城牆,說道:“往昔利寡,曹仁不願出戰,若舍巨利與之,曹仁當會意動出戰!”
呂蒙沉吟幾許,說道:“敢問君侯,何為重利?”
思慮一番,關羽問道:“佯裝不敵,可誘曹仁出戰否?”
呂蒙搖了搖頭,說道:“昔曹劌論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今以小惠,何以誘曹仁出戰?”
“子明可有見解?”關羽少有向呂蒙請教,問道。
呂蒙捋著短須,說道:“君侯既言舍得之語,何不如命人降曹,以讓曹仁有可趁之機。”
“曹仁有勇無謀,然恐曹操識得真偽。”關羽說道。
“嗯!”
呂蒙思慮再三,說道:“南郡富庶,戶籍數萬。曹仁得之,必是欣喜。今若能誘曹仁率軍深入,或有機會敗之。”
關羽眯起丹鳳眼,說道:“子明可是欲使人偽降曹仁,誘其輕進,後尋機敗之?”
“對!”
呂蒙點頭說道:“以南郡為餌,使人暗通曹仁。行偽降之策,誘曹仁出戰。”
說著,呂蒙強調說道:“曹操多謀狡詐,若行偽降之策,需以假亂真方可。”
關羽捋須深思,說道:“誘曹仁出戰,尋機敗之,此為可行之策。然某以為南陽之間,或有賊寇及不順之人,若能遣人暗通之。裏表唿應下,襄樊或一舉可下!”
“對!”
呂蒙興奮說道:“君侯治南郡多年,恩威江漢。曹仁常年興發徭役修城,百姓或有怨言,君侯派人暗通之,或可尋得義士,為我大漢效力。”
關羽微微頷首,認可說道:“荊州刺史胡修治下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荊北百姓難言安寧。”
“那君侯欲遣何人偽降曹仁?”呂蒙問道。
關羽沉吟少許,說道:“武漢為我國之中樞,南郡為屏障之地,無大王之令,不可輕動江陵之兵。此事需得大王允諾,方可施行。若輕易動兵,引起武漢震動,則你我之過也!”
眼下南漢的首都在武漢,關羽所坐鎮的南郡,作為武漢的屏障,幾乎是不敢輕動。出於負責考慮,關羽每次用兵都會向上請示。
當然謀取襄樊,也非關羽一人所能決,當要得到劉備同意。而且關羽針對襄樊的作戰,必是南漢與北魏之間的再次對抗。
“君侯英明!”呂蒙讚道。
《漢紀·黃呂王魯傳》:初,關羽謂蒙曰:“大丈夫立世,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羽不悅,願親授《左傳》,蒙乃始隨學。
及羽治公安,與蒙論學,笑曰:“君今者才略,非複楚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君侯何見事之晚乎!”
(本章完)
時近黃昏,夕陽西下,晚霞染紅天際。
公安城樓上,呂蒙依著城牆,細品《春秋左氏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夏六月,齊師、宋師次於郎。公子偃曰:‘宋師不整,可敗也。宋敗,齊必還,請擊之。’公弗許。……”
呂蒙低聲誦讀魯莊公十年間所發生的事件,即曹劌論戰與姬偃敗宋,退齊之案例。
自呂蒙追隨關羽作戰起,呂蒙因目不識丁,被關羽多有訓誡。在呂蒙升任將軍後,關羽多次勸學,言大丈夫不可不讀書,否則何以治兵,繼而表示他願傳授《左傳》與呂蒙。
見關羽這般勸學,呂蒙深感羞愧,則跟隨關羽習讀起《左傳》。漸漸幾年下來,呂蒙認識不少字,對於《左傳》上的故事也是多有了解。
放下竹簡,呂蒙感歎道:“曹劌知兵之人,莊公是為英主。若無莊公、曹劌,魯國必受齊國之折辱。”
在呂蒙感歎間,關羽握劍而來,說道:“然魯之亡國,亦要追溯於莊公。”
得見那魁梧雄壯的身軀,呂蒙急忙施禮,說道:“君侯安好!”
“不必多禮!”
關羽扶起呂蒙,笑道:“世人讀曹劌論戰,常言莊公無謀,曹劌多智。子明能見莊公之英,可見已深讀《左傳》也!”
“嘿嘿!”
呂蒙笑了幾聲,說道:“多賴君侯教誨,蒙得以習讀《左傳》。”
關羽心生考究,問道:“子明既言魯莊公為英主,不知何出此言?”
呂蒙沉吟少許,說道:“莊公母文薑與兄齊襄公私通,致使父桓公被齊公所害。莊公繼位年幼,隱忍不發,順以齊國。待齊襄公亡,出兵犯齊。”
“然惜齊有公子小白,得以霸春秋。後縱管仲入齊,得以讓齊霸中原。魯得其主,但莊公不得其時。”
“曹劌論戰,明為論戰,實為論民。莊公雖治政尋常,但卻得人心。且能賞識曹劌,非英主不能為也!”
魯莊公屬於是魯國少有的英主,隱忍成年,一擊報仇。然同時代下,齊桓公出世,他錯失大才管仲,導致齊與魯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
然所幸魯莊公識趣,被霸主齊桓公折服,加入了齊國大家庭,齊魯進入蜜月期。
至於魯國亡於魯莊公之語,則是魯莊公在末期沒有處理好宮廷關係,國內的三桓勢力崛起,最終還是由齊桓公擦屁股。這般操作下來,後繼者魯僖公已無力遏製三桓勢力。
“彩!”
關羽目露讚賞之色,戲謔說道:“以子明今之才略,非複楚下阿蒙矣!”
呂蒙,汝南富陂人。身在吳地,可稱吳下阿蒙;若在楚地,可稱楚下阿蒙。
呂蒙挺起胸膛,說道:“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君侯何見事之晚乎!”
關羽拍著呂蒙的肩膀,笑道:“今時見之,何言晚也!”
“嘿嘿!”
呂蒙向關羽拱手,感激說道:“君侯不棄蒙粗鄙,授以《左傳》,蒙當感激不盡。”
關羽捋著長須,說道:“授子明《左傳》,當某愛惜子明資質。君多有謀略,不習讀兵書,何以將重兵?”
“多謝君侯教誨!”
言語間,呂蒙見關羽眉目不展,問道:“君侯莫非有心憂之事?可是大王北伐不利?”
“嗯!”
關羽與呂蒙關係親密,今下也不隱瞞,說道:“不瞞子明,大王因軍中瘟疫大起,已從壽春撤軍,至合肥紮營,由仲邈督治疫病。”
“那張將軍呢?”呂蒙問道。
關羽微歎一聲,說道:“翼德兵力不多,難以與曹洪、馬超、張郃較量。先前日翼德見久戰無果,不顧伯言勸諫,尋機出戰。不料被曹洪、曹休所敗,幸得伯言率軍接應,方才全身而退。”
“大王兵退合肥,翼德兵馬受挫,我軍坐視南郡,除仲邈所統偏軍外,此役北伐寡有成果。三年圖治,僅得淮東百裏之地,所言勝果太少。若是這般北伐,不知何年方可北伐成功?”
說著,關羽輕捶城牆,煩惱說道:“自某坐鎮南郡以來,與曹仁對峙多年。其固守不戰,每歲僅知修繕城壘,擴建城郭,在那襄陽外建有三座小城,得有山水之利,實屬可惡。”
蓋或是金口之役敗得才慘,南郡人口眾多,加之新建公安城。今漢水之形勢非是曆史上的曹強劉弱,而是劉強曹弱。
如此形勢下,曹操擔憂曹仁腦抽犯傻,不斷向曹仁強調襄樊的重要性,讓他固守襄樊城池就好,不要在沒有水師之利的情況下,腦抽攻打南郡。
曹仁真將曹操的話聽進去了,坐鎮襄樊近十年,每年的日常活動就是修城牆,蓄糧草,積甲兵。
二、三萬人守襄樊,每年除了種田外,就在襄樊城外的險要結寨築城,看得關羽頭皮發麻。
這樣的工事,光靠人啃是啃不下。二、三萬人守襄樊,劉備率舉國之兵十餘萬之眾去打襄樊,即便死傷過半,估摸也打不下襄樊。
這也是為什麽這次北伐,劉備不想打襄樊的核心原因。處在狹窄的地區間,又是在攻防戰,曹魏作為防守方,極大有利於他們的作戰。
呂蒙皺著眉頭,說道:“襄樊由曹仁經營多年,城高溝深,城寨遏險,甲兵充沛,易守難攻,不可輕戰。”
說著,呂蒙輕捶城牆,說道:“除非曹仁主動出戰,否則我軍則難克襄樊!”
關羽手捋長須,說道:“誘曹仁出戰,往歲之時多有嚐試。然曹仁深曉我軍水師之利,不敢深入漢水。”
頓了頓,關羽強調說道:“欲取襄樊,必誘曹仁出戰,敗其軍,覆其師,奪其城。往昔誘敵之策,甚是淺薄,易受他人所識。”
呂蒙沉吟良久,說道:“班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今欲取城,需入虎穴,方可得城。蒙以為往歲之時,非曹仁不敢戰,而是不能戰。”
“公安城堅,水師便捷。曹仁出戰,多遭兵敗,故唯守城,不能與我軍戰之。”
關羽望著城外的漢水,說道:“往昔誘曹仁出戰,其所獲之利寡。今若以重利誘之,曹仁或願出戰一搏。”
“重利誘之?”
“對!”
關羽拍了拍城牆,說道:“往昔利寡,曹仁不願出戰,若舍巨利與之,曹仁當會意動出戰!”
呂蒙沉吟幾許,說道:“敢問君侯,何為重利?”
思慮一番,關羽問道:“佯裝不敵,可誘曹仁出戰否?”
呂蒙搖了搖頭,說道:“昔曹劌論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今以小惠,何以誘曹仁出戰?”
“子明可有見解?”關羽少有向呂蒙請教,問道。
呂蒙捋著短須,說道:“君侯既言舍得之語,何不如命人降曹,以讓曹仁有可趁之機。”
“曹仁有勇無謀,然恐曹操識得真偽。”關羽說道。
“嗯!”
呂蒙思慮再三,說道:“南郡富庶,戶籍數萬。曹仁得之,必是欣喜。今若能誘曹仁率軍深入,或有機會敗之。”
關羽眯起丹鳳眼,說道:“子明可是欲使人偽降曹仁,誘其輕進,後尋機敗之?”
“對!”
呂蒙點頭說道:“以南郡為餌,使人暗通曹仁。行偽降之策,誘曹仁出戰。”
說著,呂蒙強調說道:“曹操多謀狡詐,若行偽降之策,需以假亂真方可。”
關羽捋須深思,說道:“誘曹仁出戰,尋機敗之,此為可行之策。然某以為南陽之間,或有賊寇及不順之人,若能遣人暗通之。裏表唿應下,襄樊或一舉可下!”
“對!”
呂蒙興奮說道:“君侯治南郡多年,恩威江漢。曹仁常年興發徭役修城,百姓或有怨言,君侯派人暗通之,或可尋得義士,為我大漢效力。”
關羽微微頷首,認可說道:“荊州刺史胡修治下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荊北百姓難言安寧。”
“那君侯欲遣何人偽降曹仁?”呂蒙問道。
關羽沉吟少許,說道:“武漢為我國之中樞,南郡為屏障之地,無大王之令,不可輕動江陵之兵。此事需得大王允諾,方可施行。若輕易動兵,引起武漢震動,則你我之過也!”
眼下南漢的首都在武漢,關羽所坐鎮的南郡,作為武漢的屏障,幾乎是不敢輕動。出於負責考慮,關羽每次用兵都會向上請示。
當然謀取襄樊,也非關羽一人所能決,當要得到劉備同意。而且關羽針對襄樊的作戰,必是南漢與北魏之間的再次對抗。
“君侯英明!”呂蒙讚道。
《漢紀·黃呂王魯傳》:初,關羽謂蒙曰:“大丈夫立世,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羽不悅,願親授《左傳》,蒙乃始隨學。
及羽治公安,與蒙論學,笑曰:“君今者才略,非複楚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君侯何見事之晚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