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叡召集三州文武製定戰略時,出兵在即的霍峻並未閑著,在與顧雍確保後勤輜重充沛的情況下,渡江至江都練兵。


    北伐的十五萬大軍除了布防在邊境的數萬兵馬,從揚、江、武漢趕赴而來的十餘萬大軍在江都周邊紮營,其營壘綿延近百裏,水寨陸營,旌旗相連,舟舸穿梭,聲勢浩大!


    霍峻至江都練兵,主要是為了統一軍中號令,熟悉軍中各級將領,以及了解十餘萬大軍的虛實情況,以便在開春之後用兵北伐。


    中央禁軍不用多說,因常年赴邊作戰,且是南漢抽調四方精銳組建而成,其將士訓練有素,甲胄、器械為軍中上品。且南漢著重騎卒,步騎比例相對較高。


    揚州兵則因經常過江作戰,雖不及淮兵與禁軍,其兵馬相對較弱。兵馬勢力最次者,莫過江州郡兵,參與大規模戰事少,且多負責物資轉運,戰鬥力最弱。


    不過弱兵中亦有強兵,江州諸郡兵中以鄱陽郡兵最為驍勇。鄱陽郡兵之所以驍勇,與郡守周魴及鄱陽郡地理環境有關。


    鄱陽郡東臨群山,西接鄱陽湖。因有山水之勢,故有大量山賊、水寇盤踞其中,劫掠出沒過往商隊。如遇兵馬圍剿,則退守山水之間,令中樞為之頭疼。


    劉備在晚年冬巡時,在柴桑遇見縣令周魴,與之交談深感有驚奇,遂大膽委任周魴治理鄱陽郡,兼統郡兵。


    周魴上位之後,一邊招安山賊水寇,一邊操練郡兵。在了解匪寇老巢之後,周魴招安者為向導,發兵征剿之,境內為之太平,降得匪寇近萬戶。


    劉備為之大喜,封周魴為偏將軍,封都鄉侯,負責鄱陽、臨川、建安三郡防務,駐紮在上饒地區,其經多年征討,周魴帳下兵馬有八千人,可謂精銳。


    至於為何讓周魴負責江州南三郡防務,主要與江州所轄疆域有關。江州設立本質是為了削弱荊、揚二州,以便劉備以武漢駕馭吳楚,故江州不僅管轄鄱陽湖周圍諸郡,還有將建安郡(福建)納入統治。


    周魴所負責的三郡防務,其區域大體在後世的江西、福建二省!


    在漢末時期,江西、福建二省因山嶺眾多,故盤踞有大量蠻夷,為了統治這些蠻夷,故需駐兵以為威懾之用。且因黃射常年治理建安郡,中央也需要派兵震懾一二。


    二十年前,黃射以江夏換建安郡,劉備承黃射之情,一直讓黃射出任太守。而黃射挺能活,六旬有餘他的他,身體健壯,因家族在建安紮根,不願離開建安郡。


    得知南漢將大規模北伐,黃射非常識趣,讓兒子黃虔率三千精銳部曲北上,蓋有希望讓兒子繼承自己建安太守的念頭(1)。


    今霍峻便至江州軍營,周魴、黃虔等將校隨行左右。


    “不錯!”


    高台上,霍峻見江州兵馬已能看懂大軍調度令旗,排列出整齊軍陣,甚是滿意說道:“經多日調教,將士皆明令號,各部進退有序,此兵可用!”


    “不敢!”


    周魴帶頭拱手,說道:“江州兵馬尚有不足,魴當與各都尉多習陣法,令將士勤練武藝!”


    霍峻手搭腰帶上,笑道:“江州兵馬或不如逆魏強軍,但卻遠勝逆魏弱兵。”


    經曆多年征戰,曹魏精銳折損嚴重。曹叡擠出的近三十萬大軍,其中大部分是弱兵、新兵。江州兵馬戰鬥力或許不強,但若對付曹魏雜兵,隻能說綽綽有餘。


    就在霍峻言語間,侍從趨步而至,拱手說道:“稟大司馬,徐州最新軍情送達,十萬火急!”


    “好!”


    霍峻指著台下各部,說道:“元複統率各部操練,子魚隨孤而來。”


    “諾!”


    周魴與周瑜非同族,其為吳郡陽羨縣人。其與龐統、黃權經曆類似,先是入仕從政,在鍛煉中展露出軍事天賦,而後文吏轉武將。


    劉備去世的前幾年,周魴憑借其出色能力,已經被劉備所賞識,類似黃權那種模式,打算培養周魴,欲委以要職。可惜培養到一半,劉備便因患病駕崩。


    霍峻與劉備的判斷相同,周魴有成為督帥的潛力。當下為了培養周魴,霍峻拔其為昭義將軍,與太史亨分統江州兵馬。


    江州大營至江都有三十餘裏,霍峻乘馬奔馳至帥府。


    “大司馬!”


    見霍峻腳步匆匆而來,左右從吏不敢擋路,紛紛讓道行禮。


    入了大堂,霍峻將披在肩上的大氅交予左右,問道:“徐州有何最近軍情?”


    “都督!”


    蔣濟將巾帛交予霍峻,說道:“據斥候言,孫權下令,命胡質、孫禮棄守東海、琅琊二郡,將二郡兵馬收縮至穆陵關。孫權率軍民修繕齊長城之舊壘,青州兵馬大軍據屯大峴山。”


    趁著霍峻瀏覽巾帛期間,蔣濟繼續說道:“今齊魯地區,呂虔加固彭城,屯兵糧於內城;孫權收縮兵力,撤至穆陵。以濟觀魏軍之所為,當有東守大峴,西據彭城之意。”


    霍峻走到輿圖跟前,問道:“王淩兵馬何在?”


    蔣濟用木棍指向湖陸,說道:“兗州兵馬駐紮於湖陸,距彭城僅兩百多裏,距南武陽亦有兩百餘裏。觀其屯兵選置,當有防備我軍奇出泰山,突襲兗州之意。”


    霍峻目光凝視輿圖,問道:“今孫權更改舊時布置,不知諸君有何高見?”


    蔣濟沉吟少許,說道:“都督,孫權無故舍棄琅琊、東海二郡十餘縣,應是識破我軍欲圍開陽,以擊諸軍之方略!”


    圍開陽以逼魏軍野戰的方案,早在之前的軍事會議中就有被反複提及。畢竟霍峻所統兵馬眾多,根本不畏與魏軍野戰,反而為了盡快有戰果,漢軍巴不得魏軍主動野戰。


    “今魏軍主動舍棄琅琊、東海十餘縣,我軍不動兵戈可得數萬百姓,擴千裏之地,豈不樂哉!”


    丁奉笑了起來,大大咧咧說道:“以奉觀之,當是孫權知曉都督圍城打援之策,故主動撤離二城,聚重兵固守大峴,以退我北伐大軍。”


    丁奉跟隨霍峻征戰二十餘年,耳熟目染之下,丁奉已是漸懂兵法。今孫權所為,丁奉一眼就能看透。


    “怕是沒這麽簡單!”


    霍峻望著輿圖上狹長的沂、沭河穀,蹙眉說道:“孫權雖不善用兵,但卻有長謀。今舍二郡十餘縣,豈會專守穆陵而無遠見?縱孫權無遠見,曹叡豈會無長謀?”


    霍峻之前雖然藐視過孫權兵事才能,但不代表霍峻無視孫權,或是將瞧不起孫權。如之前所言,孫權能作為吳大帝,其必有宏偉之大見,故霍峻不信吳大帝的手段僅限於固守穆陵關。


    周魴思考少許,說道:“明公可是擔心此為孫權誘敵深入之策!”


    “或有可能!”


    霍峻負手背腰,說道:“今具體布置未知,難以判斷孫權用意!”


    蔣濟捋須而思,說道:“下邳至穆陵關,其道有七八百裏,道路漫長,恐孫權有意固守關隘,令輕兵出小道,劫抄我軍糧道。”


    “士元有何見解?”霍峻問道。


    龐統蹙眉良久,說道:“子通之語,統以為然也。當下魏軍屯兵據守,其當觀我軍進軍而用兵。如我軍直取穆陵,兗州兵馬必會趁機而動,反之亦然!”


    “至於兗州兵馬有何動作?”


    龐統沉吟片刻,說道:“若是順泗水而下,直取下邳,以斷我軍退路。或是與滿寵合兵,截斷泗水河流,困我軍於淮北。”


    聽著眾人分析,丁奉腦殼有點大,說道:“都督,那當下琅琊、東海二郡十餘縣可先取否?若是不取,是否轉兵向彭城。”


    “彭城城郭高而堅,當下如欲取彭城,可用泗水灌城!”


    蔣濟指向輿圖上的彭城,說道:“泗水或可破外郭,但欲下內城恐是不易。一旦時入秋季,泗水幹涸,大軍唯有撤兵。”


    “那入琅琊,直破穆陵關如何?”丁奉問道。


    蔣濟笑了笑,說道:“孫權集青州之兵固守穆陵關,我軍恐是難破之!”


    “長史莫非欺我!”


    丁奉臉色不太好看,說道:“據長史之語,彭城、穆陵皆難以被我軍所破,莫非欲令大軍就此罷兵!”


    “哈哈!”


    蔣濟與龐統相視而笑,說道:“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戰前深明二者之利弊,待敵己示不足之時,可發兵攻矣!”


    說著,蔣濟看向踱步而思的霍峻,問道:“不知都督欲如何用兵?”


    霍峻走了約有三、四步,停下腳步,抬頭看向輿圖上的琅琊,說道:“孫權舍琅琊、東海二郡與我,我軍豈能置之不理!”


    說著,霍峻看向眾人,沉聲說道:“沿用舊策,大軍行至下邳,轉取琅琊、東海,進取穆陵關!”


    丁奉不能理解,說道:“都督疑孫權有詐,何故再向琅琊、東海進軍?”


    霍峻淺淺而笑,說道:“守法之要在示敵以不足,攻法之要在示敵以有餘也。示敵以不足,則敵必來攻,此是敵不知其所攻者也;示敵以有餘,則敵必自守,此是敵不知其所守者也。”


    頓了頓,霍峻總結說道:“故而言之,今欲敗敵,當示敵以不足。”


    1《福建諸氏》:“南漢三興,衣冠南渡,始入閩者八族,即林、黃、陳、鄭、詹、邱、何、胡。……黃姓為江夏黃姓之後,南漢初年,建安太守黃射之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漢大司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府並收藏季漢大司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