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九在鏡閣小榭住了些時日,一邊修煉,閑暇之時,或陪蘇小小出遊於山水之間,或學那《庖氏廚技》上一些做菜技巧。

    這一日,正與蘇小小在小榭閑談,侍女突然急急忙忙奔了進來。

    “小姐不好了,外麵來了不少官兵,說要小姐前去答話。”

    “果然來了。”蘇小小略一皺眉。

    “在下陪蘇姑娘一同前去看看。”陳小九連忙起身。

    陳小九和賈姨媽陪著蘇小小一起穿過九曲橋,來到岸上。

    岸上此刻那錢萬才正帶著兩人,一個是官服穿戴,另一個則是穿了一身道袍,後麵帶了些衙役,外麵則圍著不少看熱鬧的人群。

    “那便是他兩個舅舅。”蘇小小輕聲跟陳小九說道。

    陳小九識神探出一查,那道士是個食氣中期的,實力顯然遠在自己之上。

    “蘇小小,你可知罪?”那縣官秦布仁踏前一步,開口喊道。

    “民女小小見過縣官大人,不知民女何罪之有?”

    “你前些日子肆意毆打民眾,現證人在此,速速隨我迴府衙聽審。”秦布仁一指那錢萬才。

    “他是自取其辱,縱容下人毆打石匠,本姑娘上前勸解,又調戲本姑娘,我自當還手,何罪之有?”

    “休得狡辯!給我捉拿迴府!”秦布仁一揮手,那些衙役立刻撲了上來。

    “哼!”這時候賈姨媽上前一揮袖,袖中飛出無數細針,那些衝上前來的衙役頓時一個個捂臉倒地,疼的在地上直翻滾。

    “小小伎倆,休得猖狂!”旁邊那道士裝扮的秦布義一揮手,撒出一把黃豆,落在地上,頓時變成一個個黃衣小兵,正是道門中級法術撒豆成兵。

    賈姨媽一看小兵衝來,又是一揮衣袖,撒出一把銀針,雖然刺上這些黃衣小兵,卻全然無用。

    旁邊陳小九一看不好,連忙上前,手中一把火符扔出,在那小兵之前燃起一道火牆,黃衣小兵全然不懼,繼續向前,不料遇到火牆就化成一縷灰燼。

    秦布義冷哼一聲,手中青劍一揮,一道雨水從天而降,一下將那火牆澆滅,後麵的小兵繼續上前。快靠近的時候,賈姨媽又是一揮衣袖,一股強大的力量把幾個小兵掀起飛了出去。

    “定!”秦布義大喝一聲,劍鋒一指,那些小兵頓時重如磐石,賈姨媽連揮幾下衣袖,沒能扇動,那些小兵依舊一步一步靠近過來。

    陳小九連忙拔劍上前,施展劍法,阻擋住那些小兵。

    “休得仗勢欺人!”這時候圍觀人群裏突然衝出一年輕書生,一閃身竄到秦布義身後,一揮長劍,砍向秦布義;秦布義正在指揮那些黃衣小兵,瘁不及防,猛的迴頭一看,連忙閃身躲避,不料那書生的劍太快,刷的一下把秦布義的右臂削落在地。

    秦布義連忙揮起左手連點穴位,隨後吞下一顆藥丸,血流不止,無法再行施展法術,那書生不管秦布義,飛身上前,起腳連踢,把那些黃衣小兵一一踢入湖中。

    縣官秦布仁一看不好,連忙招唿衙役抬著弟弟秦布義,一溜煙逃跑了。

    “錢塘蘇小小,拜謝先生相助!”蘇小小一看那書生出手不凡,連忙上前答謝。

    書生迴禮道:“學生鮑仁,久聞姑娘芳名,今日相見,果然名不虛傳。”

    蘇小小道:“如無不便,請到寒舍一敘。”

    鮑仁很是爽快,一口答應了,幾人迴到鏡閣小榭。

    幾人談了會,發現這鮑仁文才頗佳。

    “先生文武雙全,心胸磊落,為何不去報效國家呢?”蘇小小問道。

    “動亂之際,有力難效,何況我是將功名視作草芥的!”鮑仁迴道。

    “有為民作主之心,則英雄有用武之地。倘不能如願,再複歸山林,浪跡江湖為時未晚!”

    “我恃才反愚,經姑娘輕輕點撥,茅塞頓開。隻是我饑寒尚且不能自主,功名二字從何說起?”鮑仁遲疑了一會,開口答道。

    “明年春季正逢三年一度的會試,現在趕去還來得及,先生如不嫌棄,我願助你赴京應試。”蘇小小吩咐賈姨媽取出百兩銀錢交給鮑仁。

    “姑娘之情,深於潭水,我鮑仁永生不忘。”鮑仁慨然收下,深深一揖,隨後一看陳小九,“不知這位仁兄可要一同前往?”

    “在下天相,乃一修煉之人,這文武為官之道,怕是力不從心。”陳小九連忙答道。

    “不妨!不妨!既是修煉之人,這曆練也是應該的。”

    “既是如此,倒不妨結伴而行,隻是蘇姑娘這……”陳小九一想,老是呆在這裏也不是個辦法,總該出去曆練曆練,看這鮑仁為人慷慨豪爽,結伴而行倒也是不錯。

    “天相公子但去無妨,我這有賈姨媽在,想那道士受此重傷,一時半會的也是恢複不來。”

    陳小九一想也有道理,自己在這裏也是幫不上多大忙,一時也無去處,便點頭答應。

    “這本《海內異人錄》是一位前輩高人所贈,小小留著也是無用,天相公子既需曆練,想必用的著,不如轉贈給公子吧。”蘇小小說著取出本書遞給陳小九,陳小九翻開略一看,上麵記載了一些各地奇士異人的詳細信息,知道有用,便收好答謝。隨後兩人整點了下,告辭了蘇小小,便一同騎馬出發前往京城。一路上兩人談天說地,鮑仁性格豪爽,陳小九聰慧機敏,兩人同是身世寒磣,很是談的來。

    行了月餘,已是入冬時節,身上衣襖略顯單薄,已至山東樂安境內,再北上不遠即是直隸了,離京城也已不遠,兩人商量了下,決定先進城添置些冬衣。

    衣裳購置完畢,兩人在樂安城閑逛了會,隨後坐到小酒館一起飲酒。

    “聽說這山東人傑地靈,名人薈萃,可惜我倆急著趕考,改日會試完了有空倒是不妨一一拜訪。”陳小九說道。

    “眼下離開考時日所餘頗多,我們不妨察訪一下附近有何高人。”鮑仁迴道。

    “如此甚好。”陳小九點頭同意,隨後打開蘇小小送的那本《海內異人錄》,一一仔細查詢起來。

    “這附近有個兵法大師,叫孫武(注一),世人稱其為兵聖。”不一會就找到了個。

    “此人倒是聽說過,據說兵法了得,無人能及,在下仰慕已久,一會我們就去拜訪此人罷。”鮑仁連連點頭稱好。

    注一:孫武,也就是孫子,出生於約公元前535年,字長卿,後人又尊稱孫武子,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人。偉大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我國軍事理論的奠基者,著有《孫子兵法》傳世,此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傲世亂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家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家良人並收藏傲世亂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