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和多少貴族有過關係,她開始神誌不清,甚至忘記身份,忘記了自己是誰。這樣的一個人真的對我們有用?就算我們成功,控製了哈羅格的貴族,也不能複國。克萊夫似乎並不這麽認為。他隻想著除掉某人,讓另外的人替代她……”
……
“博明托帶來一個小女孩,本來以為是他的‘口糧’,卻被告知,小女孩身上有著一個吊墜,是王之後裔的信物。她或許真是王之後裔,但畢竟是一個常年流浪在外的人,其王之後裔的血脈中,摻有了賤民的血液,已經不再純潔……我不服氣!”
“小女孩?”
韋恩讀到這裏,神色一緊,又再次看了這一頁的日記,日記著重提到了博明托與小女孩有關,這再次印證了豪厄爾的說法——泰貝莎與“暗色之翼”在一起。
但他需要知道暗色之翼所在的地方,而不是這些重複的線索。
從目前來判斷,沒有任何線索,他隻能繼續往下看。
“……可惡,貝克竟然真的找到了小女孩的身份,是巴利圖裏王族的直係後裔。如果巴利圖裏還存在,她有可能是巴利圖裏王。真是過分,明明是一個雜種……”
韋恩眉頭輕抬,對希克斯使用“雜種”一詞不滿,同時,他也沒想到泰貝莎竟然有這種身份?
真是沒看出來。
“……今日,克萊夫殺死了康特,但我覺得這始終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康特之死直接將我們暴露在安德莉亞和其他公會麵前,冒險者會將矛頭指向我們。但克萊夫的理由也很充分——康特離我們很近了。他已經察覺到我們的要在,並找到了地下拍賣會,再進一步,就能發現我們。這對我們而言,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我們要殺死她,再扶持一個傀儡……
“這一切的前提是,那些貴族靠得住嗎?他們擁有豬一樣的腦子,他們或許還擁有老鼠一樣的膽量。當事件真的發生時,他們或許不會倒戈,但會像老鼠一樣,蜷縮在籠子裏,一動不動。如何利用這些棋子,確實要花費一些心思。”
……
“……已經決定了,6個人中,4人支持,2人反對——小丫頭也是支持,但她不算——克萊夫要求殺死博明托,並要求我們盡快帶著隨身物品,躲藏一段時間。我盡管投了反對票,但也清楚,博明托如果真是因為幾條人命被囚,早就放了出來。時間拖得越長,對我們越不利。如果他多嘴,說出了我們的事,那麽,我們就全完了。隻是,我沒想到,竟然是因倫多來負責這件事……那個狂人,估計博明托會死得很慘。”
……
韋恩每翻一頁,對“暗色之翼”的了解便更多一分。
這些人應該全部是被滅四個公國的後裔,而且,從日記可以看出,這個叫希克斯的人,真的很謹慎,考慮的事情很多。
盡管韋恩不知道這些人為何瞄準了康特,但正如希克斯所說,康特之死將很多人的目光轉移了過來,他與迦梅夫人間的合作,更是由這件事直接決定。
此外,也知道泰貝莎目前暫時還安全,或許與巴利圖裏王族後裔的身份有關。而因倫多是一個很難纏的人,甚至連希克斯都感到了壓抑。
從日記的表述中,不難推測,他們口中的某人正是安德莉亞。
為了盡可能多地爭取到貴族,他們必須要拿到聯合貴族的方法。
於是,嘉絲菲便出現了。
嘉絲菲的身份非常特殊,安德莉亞非常重視她,但她對於貴族而言,隻是一個“勇者”的名稱,因為沒有人知道她們的底細。這就頗有“微服私訪”的感覺。
正常來說,“微服私訪”的後續劇情是“裝x打臉”,但是嘉絲菲並沒有迎來這樣的結局,而是直接被“廢”掉了。
貴族與嘉絲菲有了關係,又會陷入進退兩難之地。
如果安德莉亞稍微軟弱一些,貴族持人數眾多的優勢,或許真的能扶持起一個傀儡。
可真實的安德莉亞並非是這樣,不僅有自己的手段,還有自己的秘密。以至於在結束了這件事後,他很有興趣“挖掘”一下安德莉亞的事情。
誰讓她是知道“勇者”內情的人呢?
當然,蒂希琳也是他的備選項之一。
再次迴到這件事上,無論是嘉絲菲,還是凱達·拜倫、卡雷·瓊斯,他們的悲慘遭遇和他,以及那扇被召喚出來的門,有莫大關係。
但責任在他嗎?
他被關起來三年,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麵對這些勇者。
如果不是吃下惡魔的心髒,他估計早就化成一具白骨了。
這種糟糕的經曆,他向誰訴苦?
責任也不在他,他也隻是為了要活下來而已。
當然,如果因為他的出來,產生蝴蝶效應,也挺有意思。
整本日記翻來覆去,始終沒有找到“暗色之翼”的所在地,他便將這本日記收到儲物戒指中,又繼續翻找書房,尋找其他線索。
無論希克斯有多麽仔細,他都不可能一次收起全部與暗色之翼有關的東西,總會露出一些蛛絲馬跡。
也有可能是提前收拾起來,放到安全的地方,比如這本日記就是被放在暗室裏。
韋恩幾乎將書架翻了一遍,依然沒有找到多餘的線索,便越發覺得被提前收起的可能性很大。
他抬頭看向四周,視線落在了那張畫像上。
“不可能吧?這也太爛俗了。”韋恩搖頭,正要轉身,卻又隱約看到畫像兩側潔淨的牆壁上留著一個手印,應該是有人曾經取下過畫像。
韋恩立刻跳起,摘下了畫像,看向畫像的後麵,果然藏著一本日記。
這本日記就比剛才那本破舊得多,紙張破舊,有些字跡也不清晰,更關鍵的是韋恩不認識上麵的文字,也與惡魔日記後麵的文字不一樣,這就讓韋恩有些在意了。
先毛了再說。
等有時間再慢慢研究。
果然,畫像後麵還是能藏東西的。
韋恩將第二本日記收起,掛好了畫像,但是,他依然沒有找到暗色之翼的所在地。
……
“博明托帶來一個小女孩,本來以為是他的‘口糧’,卻被告知,小女孩身上有著一個吊墜,是王之後裔的信物。她或許真是王之後裔,但畢竟是一個常年流浪在外的人,其王之後裔的血脈中,摻有了賤民的血液,已經不再純潔……我不服氣!”
“小女孩?”
韋恩讀到這裏,神色一緊,又再次看了這一頁的日記,日記著重提到了博明托與小女孩有關,這再次印證了豪厄爾的說法——泰貝莎與“暗色之翼”在一起。
但他需要知道暗色之翼所在的地方,而不是這些重複的線索。
從目前來判斷,沒有任何線索,他隻能繼續往下看。
“……可惡,貝克竟然真的找到了小女孩的身份,是巴利圖裏王族的直係後裔。如果巴利圖裏還存在,她有可能是巴利圖裏王。真是過分,明明是一個雜種……”
韋恩眉頭輕抬,對希克斯使用“雜種”一詞不滿,同時,他也沒想到泰貝莎竟然有這種身份?
真是沒看出來。
“……今日,克萊夫殺死了康特,但我覺得這始終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康特之死直接將我們暴露在安德莉亞和其他公會麵前,冒險者會將矛頭指向我們。但克萊夫的理由也很充分——康特離我們很近了。他已經察覺到我們的要在,並找到了地下拍賣會,再進一步,就能發現我們。這對我們而言,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我們要殺死她,再扶持一個傀儡……
“這一切的前提是,那些貴族靠得住嗎?他們擁有豬一樣的腦子,他們或許還擁有老鼠一樣的膽量。當事件真的發生時,他們或許不會倒戈,但會像老鼠一樣,蜷縮在籠子裏,一動不動。如何利用這些棋子,確實要花費一些心思。”
……
“……已經決定了,6個人中,4人支持,2人反對——小丫頭也是支持,但她不算——克萊夫要求殺死博明托,並要求我們盡快帶著隨身物品,躲藏一段時間。我盡管投了反對票,但也清楚,博明托如果真是因為幾條人命被囚,早就放了出來。時間拖得越長,對我們越不利。如果他多嘴,說出了我們的事,那麽,我們就全完了。隻是,我沒想到,竟然是因倫多來負責這件事……那個狂人,估計博明托會死得很慘。”
……
韋恩每翻一頁,對“暗色之翼”的了解便更多一分。
這些人應該全部是被滅四個公國的後裔,而且,從日記可以看出,這個叫希克斯的人,真的很謹慎,考慮的事情很多。
盡管韋恩不知道這些人為何瞄準了康特,但正如希克斯所說,康特之死將很多人的目光轉移了過來,他與迦梅夫人間的合作,更是由這件事直接決定。
此外,也知道泰貝莎目前暫時還安全,或許與巴利圖裏王族後裔的身份有關。而因倫多是一個很難纏的人,甚至連希克斯都感到了壓抑。
從日記的表述中,不難推測,他們口中的某人正是安德莉亞。
為了盡可能多地爭取到貴族,他們必須要拿到聯合貴族的方法。
於是,嘉絲菲便出現了。
嘉絲菲的身份非常特殊,安德莉亞非常重視她,但她對於貴族而言,隻是一個“勇者”的名稱,因為沒有人知道她們的底細。這就頗有“微服私訪”的感覺。
正常來說,“微服私訪”的後續劇情是“裝x打臉”,但是嘉絲菲並沒有迎來這樣的結局,而是直接被“廢”掉了。
貴族與嘉絲菲有了關係,又會陷入進退兩難之地。
如果安德莉亞稍微軟弱一些,貴族持人數眾多的優勢,或許真的能扶持起一個傀儡。
可真實的安德莉亞並非是這樣,不僅有自己的手段,還有自己的秘密。以至於在結束了這件事後,他很有興趣“挖掘”一下安德莉亞的事情。
誰讓她是知道“勇者”內情的人呢?
當然,蒂希琳也是他的備選項之一。
再次迴到這件事上,無論是嘉絲菲,還是凱達·拜倫、卡雷·瓊斯,他們的悲慘遭遇和他,以及那扇被召喚出來的門,有莫大關係。
但責任在他嗎?
他被關起來三年,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麵對這些勇者。
如果不是吃下惡魔的心髒,他估計早就化成一具白骨了。
這種糟糕的經曆,他向誰訴苦?
責任也不在他,他也隻是為了要活下來而已。
當然,如果因為他的出來,產生蝴蝶效應,也挺有意思。
整本日記翻來覆去,始終沒有找到“暗色之翼”的所在地,他便將這本日記收到儲物戒指中,又繼續翻找書房,尋找其他線索。
無論希克斯有多麽仔細,他都不可能一次收起全部與暗色之翼有關的東西,總會露出一些蛛絲馬跡。
也有可能是提前收拾起來,放到安全的地方,比如這本日記就是被放在暗室裏。
韋恩幾乎將書架翻了一遍,依然沒有找到多餘的線索,便越發覺得被提前收起的可能性很大。
他抬頭看向四周,視線落在了那張畫像上。
“不可能吧?這也太爛俗了。”韋恩搖頭,正要轉身,卻又隱約看到畫像兩側潔淨的牆壁上留著一個手印,應該是有人曾經取下過畫像。
韋恩立刻跳起,摘下了畫像,看向畫像的後麵,果然藏著一本日記。
這本日記就比剛才那本破舊得多,紙張破舊,有些字跡也不清晰,更關鍵的是韋恩不認識上麵的文字,也與惡魔日記後麵的文字不一樣,這就讓韋恩有些在意了。
先毛了再說。
等有時間再慢慢研究。
果然,畫像後麵還是能藏東西的。
韋恩將第二本日記收起,掛好了畫像,但是,他依然沒有找到暗色之翼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