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感謝之前出手相助,晚輩敬您一杯。”忘川舉著酒杯看向對麵的老道士說。
老道士欣然受之,將啃了半截的鹵豬爪放下手,端起酒杯“滋溜”一口,“你這小子倒也不壞,不過呢,就是有點太虛偽了。”
“還請前輩賜教,晚輩洗耳恭聽。”老道士的話若是放在以前,忘川定然會生氣。隻是此刻,他既然與老道士同桌吃酒,就已經打算敞開心扉。老道士是道家人,能夠有如此高深的修為,對於道和人生的領悟定然是遠遠超於他的。古人雲,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他此刻唯有求教的心思。
“賜教談不上,你小子自己想想過往。一方麵好心泛濫,想當個老好人,一方麵又狠厲果決,是也不是?遠的不說,就說昨晚的事,若你真心存善念,為何不留人一線生機?”老道士一改之前玩味嬉笑,鄭重的看著忘川。
老道士的話卻在忘川心中蕩起了漣漪,聽他的口氣,似乎對忘川的過往非常了解,這讓忘川不得心聲驚訝。迴想起往日之事,就拿漠煙鎮的事來說,他被仇恨蒙蔽了雙眼,一心隻想複仇,對歸海一策和大伯、三叔的家人與處之而後快,可是在複仇的過程中,他將自己的恨意轉嫁給漠煙鎮所有讓他看之不爽的人,將滿腔的怒火燒在這些人身上,甚至說出“願執修羅刀屠盡所有罪孽”這等狠絕的話。
可是當他目睹那些人死時的慘狀,又陷入自責之中,尤其是麵對白蕭的死亡時,他的內心更是動搖,就因為白蕭給了自己別人沒有給到的信任麽?
再聯想起昨晚麵對段天耀、魯氏三兄弟,自己本可以留他們一條性命,可是為什麽斷了他們的生機?真的因為他們他們之前犯下罪孽,而又一再相逼導致自己的狠絕嗎?不願屠天殺孽,卻又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下殺孽。若正因如此,為何對沁兒姑娘卻是另眼相待?難道沁兒姑娘沒有犯下罪孽嗎?
忘川想想,自己還真是一個虛偽至極的人,他甚至有些延誤自己的偽善。
“前輩批評的是,晚輩真是個虛偽的人。”忘川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他的心情此刻糟糕透了,不知何時自己卻成了最討厭的那種人。
“能夠認清自己,並且用於承認,還不算太糟。萬物有靈,這世間諸事萬物,並非唯惡唯善,善惡隻存乎於一念之間。執著於人之初,性本惡或性本善之輩皆為愚者,唯有心懷為善之心,行正義之事,方為正道,你可明白。”老道士語重心長地說。
老道士的話忘川雖然認同,但是他的心中仍存疑慮。
“常言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前輩,放眼這天下不平之事如過江之鯽,惡徒當道、弱者疾苦。一個人若是連一日三餐都維持,自己的親人都保護不了,又如何能行正義之事?”
“國家興,則百姓興,國家苦,則百姓苦,反之亦是此理。心存善心,教書育人,施飯醫病,善待親人,懲惡揚善此皆為常人可行之事,若人人皆遵此道,天下何以不太平?古人雲,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天下正因為有不平之事,有水深火熱之苦,才需要有為之士報效朝廷,為江山社稷謀福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此關乎於心,不關於能力高低。”
“敢問前輩,何為正義之事?”忘川問。
老道滿意地笑了笑,端起酒杯飲了一口酒後,頓了頓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乃正義,天地正道!”
晴天霹靂!老道士的話如同夏日驚雷,使得忘川渾身為之一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乃正義。”他揣摩著老道士的這句話,猶如久旱逢甘霖,使他在往昔渾渾噩噩的黑暗中尋找到了光明,指引著他未來的去路。
往年他雖在私塾裏念過幾年書,也聽過先生一些教導,可是當他遭遇禍事之後,原本先生的那些教導早已被他拋諸於腦後,他憤恨所有不平之事,卻是心中狹窄到隻能裝下爹娘、雪至;他想鏟除一切罪惡,卻又沉溺於仇恨悲痛中無法自拔。
老道士的一些話如醍醐灌耳,讓他釋然頓悟,他撲通跪在地上,恭敬地對著老道士磕了三個響頭,“前輩之言醍醐灌頂,晚輩受益匪淺。”
忘川的行為引來了店小二和掌櫃的注目,老道餘光一瞟,那兩人隻感覺有心底一毛,扭頭避開了老道的目光。
“起來吧!”老道士喝著酒說。
忘川並未起身,而是跪在地上說:“前輩,晚輩有一不情之請,還請前輩答應。”
“哦?不情之請,那你還是別說了。老道我一窮二白,身無長物的,即便是有心,也力有不逮啊!”
忘川著急地磕頭說:“懇請前輩收晚輩為徒,若是前輩不答應,晚輩就長跪不起。”
“喂,小子,你這是在威脅老道嗎?趕緊給我麻溜地起來,你這般跪著,叫他人如何看貧道?”老道嗬斥著,隻是他眼中卻是玩味地很,似是有意推辭,想看著忘川出醜。
忘川說:“古人雲,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前輩學識淵博、體悟天道,心懷天下,晚輩隻願在前輩身邊耳濡目染,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為天底下的百姓做一些善事。”
老道士盯著忘川清澈的眸子看了兩眼,見他如此真誠,於是說:“嗯,你先起來說話。”
忘川起身迴到桌前,帶著希冀看向老道士。老道士捋了捋稀鬆花白的胡須,說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可知這天下之人為何仍然要修道?”
忘川陷入沉思中,大道無情,人們為什麽還要修道呢?像歸海一策之流修道,是為了恃強淩弱;賽西施、綠綺之人修道是為了懲惡揚善;而沁兒姑娘這等妖族天生就會感知天地靈氣,妖族經受那麽多的天地限製仍然修道,想來應當是以壯自身,抵禦外辱吧。
思慮半晌,他開口說:“晚輩愚見,大道無情,而修道之人不絕,應當是欲掌握通天徹地之能,逆天改命吧。或是強壯自身、抵禦外辱,或是恃強淩弱,或是除惡揚善…總之這一切關乎於心,逆天改命。”
老道士點點頭,“孺子可教也。大道三千卻法則剛正鮮明,道似無情卻有情,大道於眾生皆留有一線。修道者本該順應天道,但人心難測,逆天改命並非忤逆大道法則,而是在一線轉機中尋求改變。然而芸芸眾生多執於小道耳,著眼於世俗利益,因而人心不古,浩然正氣不存。”
“……”
天色漸晚,忘川和老道士這頓酒一直喝到漁火初上,兩人交談了很久,雖然老道士隻字未提收徒一事,不過忘川卻感覺收獲頗豐,原本藏於心中的很多疑問都一一獲得開釋,對於老道士的博學更是敬佩不已。
“小子,這一頓酒貧道可沒白喝你的吧?”老道士抱著酒葫蘆晃了晃,打開瓶塞,一股股酒香撲鼻而來,他陶醉其中,鼻頭時不時微動。
“前輩這話見外了,能有幸得到前輩的開釋,晚輩真是三生有幸。”
老道士滿意地點點頭,“嗯…你小子還算有點見識。告訴你,這天底下不是每個人人都像你這般幸運,若是老道不高興,縱使王權富貴許諾,我也不帶正眼瞧的。”
忘川沒有質疑老道士的話,畢竟他對修行界的事不了解,因此對修為的高深沒有具體的概念。這天底下或許修為高深的修士大有人在,但是忘川並沒有見識過那些人的厲害,眼下他隻瞧見老道士抬手間便有翻雲覆雨之能,便是擁有三百年道行的狐沁兒在他手上都走不上一招,若他不是天下第一,誰會相信呢?最起碼忘川是相信的。
“那是自然,前輩,不知接下來您要前往何處?”忘川心想,若是老道士與自己同路的話,那麽又有更多的時間向他請教。
“閑雲野鶴,走哪算哪兒,怎麽你小子還想賴上貧道不成?”老道士笑著說。
忘川靈機一動,眼珠子轉了轉說,“前輩,晚輩正要前往靖州,不如前輩與在下一同前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晚輩也能向前輩多多請教。”
“照應是其次吧,說到底你小子還是惦記著貧道肚子裏的這點貨吧。”老道士揭穿了忘川的把戲,忘川頓感尷尬。
這時老道士起身,將酒葫蘆別在腰間,對著忘川說:“小子,看你誠心求道,貧道便給你一個機會。若是你能在一個時辰之內趕到鳳鳴山山巔,那麽老道便傳你些粗淺的法門,否則你與貧道還是橋歸橋、路歸路吧,如何?”
老道士這是答應收我為徒嗎?忘川喜出望外,激動地說:“前輩,您真的願意收晚輩為徒?”
老道士白了一眼忘川說:“想讓貧道收你為徒哪有那麽簡單,記住,你隻有一個時辰。”老道士帶著笑容朝著忘川看了兩眼,隨後不動聲色,人憑空消失在客棧。
“前輩,前輩…”忘川還未來及詢問鳳鳴山的具體位置,見老道士沒了蹤影,心中一頓抱怨,前輩您著什麽急,能把話講清楚了再走吧。
轉念想到老道士的條件,一個時辰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這鳳鳴山的位置還不知在哪兒,假若是遠在千裏之外,那該如何是好。他著急忙慌地拿起行禮,轉身衝到櫃台前,“掌櫃的,跟你打聽個事。”
“這位爺,您說”掌櫃的樂嗬嗬地打著算盤。
“掌櫃的,鳳鳴山你知道嗎?”忘川打聽道。
“這位爺,鳳鳴山那可是人盡皆知,”掌櫃地笑著說。
“此話怎講?”忘川心知這掌櫃的定是知道鳳鳴山所在,於是焦急的神情微緩。
“相傳以前有一隻金鳳凰飛入山中後,路過的人市場聽到山中有神鳥鳳鳴之聲。消息不脛而走,來自四麵八方的人都前去尋找神鳥的蹤跡卻都铩羽而歸……後來就不了了之。”
掌櫃的將鳳鳴山的故事簡要地敘述完,隨後歎了一口氣說:“嗨…這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故事,當不得真。再說了,鳳凰那是天上的神鳥,又豈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見著的。爺,聽您剛才與老道士的對話,你不會真打算去鳳鳴山吧?”
忘川點點頭說:“掌櫃的可知這鳳鳴山在何處,距離弘農大概多少裏路?”
掌櫃的說:“這位爺,勸您還是放棄吧。那老道士是故意刁難你的,鳳鳴山與弘農相距甚遠,約莫著有二三百裏路,您想要在一個時辰登上鳳鳴山頂,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忘川聞言心中一頓牢騷,這不著四六的老道真是可氣,提出這等條件擺明了是不想收我為徒。你若當真不願收我為徒可以直說,又何必戲弄與我。
轉念一想,那些世外高人收弟子總是會設下難題以考驗弟子的心性天資,老道是給我出這麽個難題莫非是也是想考驗考驗我?不行,我現在可不能打退堂鼓,一定要讓老道心悅誠服的收下我這名弟子,即便不是如我所想,我也要找他當麵問個清楚,為何要戲弄於我。
可是兩三百裏路限一個時辰趕到,這如何能完成得了?老道士可真是給我出了個天大的難題啊!上千裏遠的大漠我都征服了,還怕著區區兩百裏路?拚了,不能讓老道士小瞧了自己。
“掌櫃的,結賬。”忘川下定決心,躊躇滿誌。
“承蒙迴顧,共兩百三十七兩。”掌櫃笑嗬嗬看著忘川,兩手肥大的手互相揉搓著。
忘川心中一驚,一頓飯吃了兩百多兩銀子,老道士可真能造,不過想想今天的收獲,這可不是用銀子能買來的,心中立馬平衡了。幸好從段耀輝、魯氏兄弟身上搜刮出些銀子,足夠付這頓酒錢了。他從懷中掏出兩張銀票放在櫃台,“掌櫃的,麻煩你給我指個道,這錢就不用找了。”
“爺,您還真信老道士的話,前往鳳鳴山?”掌故瞥了一眼櫃台上的銀票,有些不解看著忘川,明知不可能而為之,是不是太傻了。
“嗯,既然應下約定,自然是要去的。掌櫃的,還麻煩你給在下指個道,”忘川說。
掌櫃見狀也不再多說什麽,“爺,您出了南門,約摸走上十裏路,有一條岔道,您沿著東邊的小道一直走,穿過一片樹林,就能看見一座聳入雲霄的大山,那便是鳳鳴山。”
“多謝掌櫃的。”忘川一溜煙衝出了客棧。
客棧的掌櫃端著那方紫砂壺嘬著茶水,“又是一個想修道想瘋了的人,可惜了。”
忘川一直往南城門奔跑,此刻街道上的行人越來越多,越是往城中去的街道上,行人擁堵得整條街道水泄不通,馬車難行。忘川見狀,索性縱身一躍,飛上屋頂,在屋頂上動若脫兔,奔行如風,風馳電掣。
出了南城門,按客棧掌櫃所言,約摸疾馳十裏路,眼前陡然出現了兩條岔路,一條徑直深入南方,一條兩人肩寬的小道順著東南方向延伸直至前方一片黑漆漆的是樹林中。
忘川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長時間的疾馳讓他渾身的衣服已經濕透,想想這才前進了十裏路,前方還有近兩百裏路等著自己,不由地苦笑,提起步子沿著小道進入了漆黑的樹林中。
此刻漆黑的空中懸著一輪小月牙,十分暗淡,樹林裏時而傳來一些鳥兒的怪鳴,讓人聽了心底直發毛。忘川剛衝進樹林中,驚得怪鳥亂飛,有幾隻一身黑羽、尖喙的鳥兒朝著他飛了過來,嚇得正在疾馳的忘川連忙伸手遮擋在眼前,那些鳥兒直接撞在他的手臂上,鋒利的爪子抓出一道道細細的傷痕。
還未來得及叫痛,他腳下被東西一絆,撲通摔倒在地上,啃了一嘴的泥。
“呸呸…”他起身揉了揉腰,看著四周幽森的樹影,月光進入林間,昏暗而蒼白,忘川打了一個激靈,“什麽鬼地方。”
正當他準備進入樹林深處時,忽然有樹枝斷裂的脆響傳入耳中,他心中一緊,有人跟上來了?難道是鳳鳴軒的人?心裏苦笑,我這是作了什麽孽,怎麽跟鳳鳴兩字較上勁了。
“大哥,這小子難道發現我們了?”離忘川十丈遠的地方,一棵參天大樹的樹冠頂端上站著兩人,穿著一身黑色的夜行衣,其中一人輕聲說。
另外一名黑衣人瞪了他一眼,笑聲嘀咕道:“讓你小心點,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了?!”
他不動神色的繼續疾馳著,他的神識早已放開,籠罩在周圍,明顯探查到有四個人在後麵不急不緩的跟著,他偷偷地抽出從段天耀手裏奪來的烏錐,隨時準備迎接四名黑衣人的攻擊。
帶頭的黑衣人小聲說:“應該沒發現咱們,兄弟們,準備上!”
老道士欣然受之,將啃了半截的鹵豬爪放下手,端起酒杯“滋溜”一口,“你這小子倒也不壞,不過呢,就是有點太虛偽了。”
“還請前輩賜教,晚輩洗耳恭聽。”老道士的話若是放在以前,忘川定然會生氣。隻是此刻,他既然與老道士同桌吃酒,就已經打算敞開心扉。老道士是道家人,能夠有如此高深的修為,對於道和人生的領悟定然是遠遠超於他的。古人雲,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他此刻唯有求教的心思。
“賜教談不上,你小子自己想想過往。一方麵好心泛濫,想當個老好人,一方麵又狠厲果決,是也不是?遠的不說,就說昨晚的事,若你真心存善念,為何不留人一線生機?”老道士一改之前玩味嬉笑,鄭重的看著忘川。
老道士的話卻在忘川心中蕩起了漣漪,聽他的口氣,似乎對忘川的過往非常了解,這讓忘川不得心聲驚訝。迴想起往日之事,就拿漠煙鎮的事來說,他被仇恨蒙蔽了雙眼,一心隻想複仇,對歸海一策和大伯、三叔的家人與處之而後快,可是在複仇的過程中,他將自己的恨意轉嫁給漠煙鎮所有讓他看之不爽的人,將滿腔的怒火燒在這些人身上,甚至說出“願執修羅刀屠盡所有罪孽”這等狠絕的話。
可是當他目睹那些人死時的慘狀,又陷入自責之中,尤其是麵對白蕭的死亡時,他的內心更是動搖,就因為白蕭給了自己別人沒有給到的信任麽?
再聯想起昨晚麵對段天耀、魯氏三兄弟,自己本可以留他們一條性命,可是為什麽斷了他們的生機?真的因為他們他們之前犯下罪孽,而又一再相逼導致自己的狠絕嗎?不願屠天殺孽,卻又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下殺孽。若正因如此,為何對沁兒姑娘卻是另眼相待?難道沁兒姑娘沒有犯下罪孽嗎?
忘川想想,自己還真是一個虛偽至極的人,他甚至有些延誤自己的偽善。
“前輩批評的是,晚輩真是個虛偽的人。”忘川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他的心情此刻糟糕透了,不知何時自己卻成了最討厭的那種人。
“能夠認清自己,並且用於承認,還不算太糟。萬物有靈,這世間諸事萬物,並非唯惡唯善,善惡隻存乎於一念之間。執著於人之初,性本惡或性本善之輩皆為愚者,唯有心懷為善之心,行正義之事,方為正道,你可明白。”老道士語重心長地說。
老道士的話忘川雖然認同,但是他的心中仍存疑慮。
“常言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前輩,放眼這天下不平之事如過江之鯽,惡徒當道、弱者疾苦。一個人若是連一日三餐都維持,自己的親人都保護不了,又如何能行正義之事?”
“國家興,則百姓興,國家苦,則百姓苦,反之亦是此理。心存善心,教書育人,施飯醫病,善待親人,懲惡揚善此皆為常人可行之事,若人人皆遵此道,天下何以不太平?古人雲,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天下正因為有不平之事,有水深火熱之苦,才需要有為之士報效朝廷,為江山社稷謀福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此關乎於心,不關於能力高低。”
“敢問前輩,何為正義之事?”忘川問。
老道滿意地笑了笑,端起酒杯飲了一口酒後,頓了頓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乃正義,天地正道!”
晴天霹靂!老道士的話如同夏日驚雷,使得忘川渾身為之一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乃正義。”他揣摩著老道士的這句話,猶如久旱逢甘霖,使他在往昔渾渾噩噩的黑暗中尋找到了光明,指引著他未來的去路。
往年他雖在私塾裏念過幾年書,也聽過先生一些教導,可是當他遭遇禍事之後,原本先生的那些教導早已被他拋諸於腦後,他憤恨所有不平之事,卻是心中狹窄到隻能裝下爹娘、雪至;他想鏟除一切罪惡,卻又沉溺於仇恨悲痛中無法自拔。
老道士的一些話如醍醐灌耳,讓他釋然頓悟,他撲通跪在地上,恭敬地對著老道士磕了三個響頭,“前輩之言醍醐灌頂,晚輩受益匪淺。”
忘川的行為引來了店小二和掌櫃的注目,老道餘光一瞟,那兩人隻感覺有心底一毛,扭頭避開了老道的目光。
“起來吧!”老道士喝著酒說。
忘川並未起身,而是跪在地上說:“前輩,晚輩有一不情之請,還請前輩答應。”
“哦?不情之請,那你還是別說了。老道我一窮二白,身無長物的,即便是有心,也力有不逮啊!”
忘川著急地磕頭說:“懇請前輩收晚輩為徒,若是前輩不答應,晚輩就長跪不起。”
“喂,小子,你這是在威脅老道嗎?趕緊給我麻溜地起來,你這般跪著,叫他人如何看貧道?”老道嗬斥著,隻是他眼中卻是玩味地很,似是有意推辭,想看著忘川出醜。
忘川說:“古人雲,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前輩學識淵博、體悟天道,心懷天下,晚輩隻願在前輩身邊耳濡目染,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為天底下的百姓做一些善事。”
老道士盯著忘川清澈的眸子看了兩眼,見他如此真誠,於是說:“嗯,你先起來說話。”
忘川起身迴到桌前,帶著希冀看向老道士。老道士捋了捋稀鬆花白的胡須,說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可知這天下之人為何仍然要修道?”
忘川陷入沉思中,大道無情,人們為什麽還要修道呢?像歸海一策之流修道,是為了恃強淩弱;賽西施、綠綺之人修道是為了懲惡揚善;而沁兒姑娘這等妖族天生就會感知天地靈氣,妖族經受那麽多的天地限製仍然修道,想來應當是以壯自身,抵禦外辱吧。
思慮半晌,他開口說:“晚輩愚見,大道無情,而修道之人不絕,應當是欲掌握通天徹地之能,逆天改命吧。或是強壯自身、抵禦外辱,或是恃強淩弱,或是除惡揚善…總之這一切關乎於心,逆天改命。”
老道士點點頭,“孺子可教也。大道三千卻法則剛正鮮明,道似無情卻有情,大道於眾生皆留有一線。修道者本該順應天道,但人心難測,逆天改命並非忤逆大道法則,而是在一線轉機中尋求改變。然而芸芸眾生多執於小道耳,著眼於世俗利益,因而人心不古,浩然正氣不存。”
“……”
天色漸晚,忘川和老道士這頓酒一直喝到漁火初上,兩人交談了很久,雖然老道士隻字未提收徒一事,不過忘川卻感覺收獲頗豐,原本藏於心中的很多疑問都一一獲得開釋,對於老道士的博學更是敬佩不已。
“小子,這一頓酒貧道可沒白喝你的吧?”老道士抱著酒葫蘆晃了晃,打開瓶塞,一股股酒香撲鼻而來,他陶醉其中,鼻頭時不時微動。
“前輩這話見外了,能有幸得到前輩的開釋,晚輩真是三生有幸。”
老道士滿意地點點頭,“嗯…你小子還算有點見識。告訴你,這天底下不是每個人人都像你這般幸運,若是老道不高興,縱使王權富貴許諾,我也不帶正眼瞧的。”
忘川沒有質疑老道士的話,畢竟他對修行界的事不了解,因此對修為的高深沒有具體的概念。這天底下或許修為高深的修士大有人在,但是忘川並沒有見識過那些人的厲害,眼下他隻瞧見老道士抬手間便有翻雲覆雨之能,便是擁有三百年道行的狐沁兒在他手上都走不上一招,若他不是天下第一,誰會相信呢?最起碼忘川是相信的。
“那是自然,前輩,不知接下來您要前往何處?”忘川心想,若是老道士與自己同路的話,那麽又有更多的時間向他請教。
“閑雲野鶴,走哪算哪兒,怎麽你小子還想賴上貧道不成?”老道士笑著說。
忘川靈機一動,眼珠子轉了轉說,“前輩,晚輩正要前往靖州,不如前輩與在下一同前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晚輩也能向前輩多多請教。”
“照應是其次吧,說到底你小子還是惦記著貧道肚子裏的這點貨吧。”老道士揭穿了忘川的把戲,忘川頓感尷尬。
這時老道士起身,將酒葫蘆別在腰間,對著忘川說:“小子,看你誠心求道,貧道便給你一個機會。若是你能在一個時辰之內趕到鳳鳴山山巔,那麽老道便傳你些粗淺的法門,否則你與貧道還是橋歸橋、路歸路吧,如何?”
老道士這是答應收我為徒嗎?忘川喜出望外,激動地說:“前輩,您真的願意收晚輩為徒?”
老道士白了一眼忘川說:“想讓貧道收你為徒哪有那麽簡單,記住,你隻有一個時辰。”老道士帶著笑容朝著忘川看了兩眼,隨後不動聲色,人憑空消失在客棧。
“前輩,前輩…”忘川還未來及詢問鳳鳴山的具體位置,見老道士沒了蹤影,心中一頓抱怨,前輩您著什麽急,能把話講清楚了再走吧。
轉念想到老道士的條件,一個時辰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這鳳鳴山的位置還不知在哪兒,假若是遠在千裏之外,那該如何是好。他著急忙慌地拿起行禮,轉身衝到櫃台前,“掌櫃的,跟你打聽個事。”
“這位爺,您說”掌櫃的樂嗬嗬地打著算盤。
“掌櫃的,鳳鳴山你知道嗎?”忘川打聽道。
“這位爺,鳳鳴山那可是人盡皆知,”掌櫃地笑著說。
“此話怎講?”忘川心知這掌櫃的定是知道鳳鳴山所在,於是焦急的神情微緩。
“相傳以前有一隻金鳳凰飛入山中後,路過的人市場聽到山中有神鳥鳳鳴之聲。消息不脛而走,來自四麵八方的人都前去尋找神鳥的蹤跡卻都铩羽而歸……後來就不了了之。”
掌櫃的將鳳鳴山的故事簡要地敘述完,隨後歎了一口氣說:“嗨…這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故事,當不得真。再說了,鳳凰那是天上的神鳥,又豈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見著的。爺,聽您剛才與老道士的對話,你不會真打算去鳳鳴山吧?”
忘川點點頭說:“掌櫃的可知這鳳鳴山在何處,距離弘農大概多少裏路?”
掌櫃的說:“這位爺,勸您還是放棄吧。那老道士是故意刁難你的,鳳鳴山與弘農相距甚遠,約莫著有二三百裏路,您想要在一個時辰登上鳳鳴山頂,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忘川聞言心中一頓牢騷,這不著四六的老道真是可氣,提出這等條件擺明了是不想收我為徒。你若當真不願收我為徒可以直說,又何必戲弄與我。
轉念一想,那些世外高人收弟子總是會設下難題以考驗弟子的心性天資,老道是給我出這麽個難題莫非是也是想考驗考驗我?不行,我現在可不能打退堂鼓,一定要讓老道心悅誠服的收下我這名弟子,即便不是如我所想,我也要找他當麵問個清楚,為何要戲弄於我。
可是兩三百裏路限一個時辰趕到,這如何能完成得了?老道士可真是給我出了個天大的難題啊!上千裏遠的大漠我都征服了,還怕著區區兩百裏路?拚了,不能讓老道士小瞧了自己。
“掌櫃的,結賬。”忘川下定決心,躊躇滿誌。
“承蒙迴顧,共兩百三十七兩。”掌櫃笑嗬嗬看著忘川,兩手肥大的手互相揉搓著。
忘川心中一驚,一頓飯吃了兩百多兩銀子,老道士可真能造,不過想想今天的收獲,這可不是用銀子能買來的,心中立馬平衡了。幸好從段耀輝、魯氏兄弟身上搜刮出些銀子,足夠付這頓酒錢了。他從懷中掏出兩張銀票放在櫃台,“掌櫃的,麻煩你給我指個道,這錢就不用找了。”
“爺,您還真信老道士的話,前往鳳鳴山?”掌故瞥了一眼櫃台上的銀票,有些不解看著忘川,明知不可能而為之,是不是太傻了。
“嗯,既然應下約定,自然是要去的。掌櫃的,還麻煩你給在下指個道,”忘川說。
掌櫃見狀也不再多說什麽,“爺,您出了南門,約摸走上十裏路,有一條岔道,您沿著東邊的小道一直走,穿過一片樹林,就能看見一座聳入雲霄的大山,那便是鳳鳴山。”
“多謝掌櫃的。”忘川一溜煙衝出了客棧。
客棧的掌櫃端著那方紫砂壺嘬著茶水,“又是一個想修道想瘋了的人,可惜了。”
忘川一直往南城門奔跑,此刻街道上的行人越來越多,越是往城中去的街道上,行人擁堵得整條街道水泄不通,馬車難行。忘川見狀,索性縱身一躍,飛上屋頂,在屋頂上動若脫兔,奔行如風,風馳電掣。
出了南城門,按客棧掌櫃所言,約摸疾馳十裏路,眼前陡然出現了兩條岔路,一條徑直深入南方,一條兩人肩寬的小道順著東南方向延伸直至前方一片黑漆漆的是樹林中。
忘川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長時間的疾馳讓他渾身的衣服已經濕透,想想這才前進了十裏路,前方還有近兩百裏路等著自己,不由地苦笑,提起步子沿著小道進入了漆黑的樹林中。
此刻漆黑的空中懸著一輪小月牙,十分暗淡,樹林裏時而傳來一些鳥兒的怪鳴,讓人聽了心底直發毛。忘川剛衝進樹林中,驚得怪鳥亂飛,有幾隻一身黑羽、尖喙的鳥兒朝著他飛了過來,嚇得正在疾馳的忘川連忙伸手遮擋在眼前,那些鳥兒直接撞在他的手臂上,鋒利的爪子抓出一道道細細的傷痕。
還未來得及叫痛,他腳下被東西一絆,撲通摔倒在地上,啃了一嘴的泥。
“呸呸…”他起身揉了揉腰,看著四周幽森的樹影,月光進入林間,昏暗而蒼白,忘川打了一個激靈,“什麽鬼地方。”
正當他準備進入樹林深處時,忽然有樹枝斷裂的脆響傳入耳中,他心中一緊,有人跟上來了?難道是鳳鳴軒的人?心裏苦笑,我這是作了什麽孽,怎麽跟鳳鳴兩字較上勁了。
“大哥,這小子難道發現我們了?”離忘川十丈遠的地方,一棵參天大樹的樹冠頂端上站著兩人,穿著一身黑色的夜行衣,其中一人輕聲說。
另外一名黑衣人瞪了他一眼,笑聲嘀咕道:“讓你小心點,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了?!”
他不動神色的繼續疾馳著,他的神識早已放開,籠罩在周圍,明顯探查到有四個人在後麵不急不緩的跟著,他偷偷地抽出從段天耀手裏奪來的烏錐,隨時準備迎接四名黑衣人的攻擊。
帶頭的黑衣人小聲說:“應該沒發現咱們,兄弟們,準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