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終將過去,光明仍會到來,光明時刻一到,整個四族聯盟立刻像一台巨大的機器,開動起來。
更多的水田種上了稻穀,更多的粗鹽和鹽礦石被開始加工提純晾曬,比爾長老的釀酒作坊也開始擴大規模了,各個部族所有的勞力,不分男女老幼,都被發動起來。
反正所有人的勞作,都會被記錄成貢獻值,將來的收益和收獲都會按照貢獻值來進行兌換。
在現在這個階段,沒有人有什麽私產,所有的田地、所有的狩獵收獲都是部落所有,所有人都通過自己的勞動,按照貢獻大小來得到收益。
部落會為所有成員家庭發放最基本的一些口糧,其他的就要靠部落成員自己去用勞動或者戰功換取了。
聯盟向草原其他所有部族都派出了使者,將布魯的條件告知每一個部族。
他們隻有兩個選擇,要不接受布魯的條件,加入新的以沃爾夫部族領導的四族聯盟為主導的部落聯盟,分享他們的巫術典籍和上古方塊字,要不就接受來自四族聯盟的戰爭。
當然也有第三條出路,就是離開草原,遷徙到別的地方去。
收到使者傳達的通告的十三個部族,強大的如伊戈爾部族,他們還不清楚四族聯盟的真實實力,他們也不知道沃爾夫部族已經兩次打敗了掠奪者,仍是自信滿滿,對於布魯的警告,嗤之以鼻。
畢竟草原各部還是一個原始落後的野蠻人社會,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相信有人能夠打破強大堅固的部族營地。
更多的中小部族則是持觀望態度,他們隻是對最近發生在沃爾夫部族、拜森部族、貝爾部族的事情有所耳聞,卻不肯接受現實,心存幻想。
布魯決心殺雞儆猴,這是從書上學來的一個詞語,意思是用一件小事警告對方。
布魯就是要用伊戈爾部族開刀,警告和震懾其他各個正在觀望的部族,他的使者不是和他們開玩笑的。
因為看到了必勝的希望,還因為戰後的戰利品劃分是按照出兵的多少和戰鬥過程中的貢獻大小來分配的,所以四族聯盟的其他三族都踴躍出兵,想要跟著實力雄厚的沃爾夫部族的常備軍撿點便宜。
布魯仍然親自帶兵出征,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武力,他帶上了足足五門弩炮,二十輛巨型貨車。
出動了四族聯盟所有的常備軍,此外還出動了五百民兵,沃爾夫部族兩百人,其他三族各一百人。
有戰象馭車代步,在路上花費的時間節省了很多,原本十多天的路,三天就到了。
伊戈爾部族做夢都沒想到,沃爾夫部族的反應如此迅速,來的如此之快。
弩炮一出場,伊戈爾部族的族長和長老們就後悔了,他們賴以頑抗的高大的寨牆再也不是他們的屏障。
五門弩炮輕輕鬆鬆的就把大門和寨牆砸的七零八落,接著全套金屬盔甲的沃爾夫常備軍的登場,更是令伊戈爾人目瞪口呆。
這是一支他們做夢也想象不出來的鋼鐵軍隊,手中的武器,身上的盔甲,完全與他們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甚至都沒有使用雲梯,而是直接從坍塌的營地大門殺進了伊戈爾部族的營地。
後麵的故事就沒有任何的懸念了,為了減少自身的傷亡,布魯指揮的大軍以弓弩為主,不與伊戈爾人短兵相接。
伊戈爾人的戰寵金眼雕雖然不斷從空中發起衝擊,可是迎接它們的是強弓勁弩,死傷慘重。
伊戈爾人雖然後悔,想要投降卻已經晚了,布魯鐵下心來,要用他們殺雞儆猴,不整點血淋淋的場麵,如何去震懾和恐嚇其他部族?
所以四族聯軍在幾乎消滅了伊戈爾部族所有的戰士之後,才停止戰鬥,俘虜了整個伊戈爾部族的族人,將近五千人成為了俘虜。
包括族長、長老、巫醫在內,伊戈爾部族的高層人物都成為了俘虜,拒絕投降的,一律斬首,願意投降的,可以保住性命。
伊戈爾部族的倉庫被洗劫一空,巫醫典籍和它們掌握的上古方塊字,不出意外的落入了布魯的手中。
伊戈爾部族不愧是千百年來的一直保持強大的大部族,他們掌握的巫醫典籍和上古方塊字都是迄今為止各部之中最多的,極大的豐富了布魯的收藏。
大軍凱旋之後,所有的戰利品和俘虜,都按照各族出兵比例和戰功大小進行了分配,沃爾夫部族自然是穩穩占了大頭,其他各族也喝了一頓好湯。
伊戈爾部族被滅族,真正的轟動了整個草原,達到了布魯想要的殺雞儆猴的效果,當沃爾夫部族的使者再次光臨各部的時候,他們紛紛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有兩個中等部族不願意受製於人,選擇了搬離草原,不過他們必須交出他們的巫醫典籍和掌握的上古方塊字。
其他十個部族,則都派出部族長老或是族長,跟隨沃爾夫部族的使者迴到大本營,簽訂盟約,願意加入新的部落聯盟,尊奉沃爾夫部族為主。
他們都獻出了自己的巫醫典籍和上古方塊字,並且同意在布魯需要開啟森林之神祭壇的傳送法陣之時,派出自己的巫醫來提供幫助。
他們還按照布魯的統一規劃,改革了部族戰士的編製,重新搬遷修建自己的營地,在聯盟的統一指揮下修建瞭望哨和烽火台,加入整個森林草原一體的預警係統。
在迷失森林之外,原先的部落聯盟大會的舊址上,四族聯盟的族人和工匠們開始平整土地,開挖地基,按照布魯的規劃和設計,建築一座草原上從未出現過的城池。
當然從規模上隻能算是一座城鎮,可是卻是草原上的第一座擁有城牆的營地。
用泥土、砂石、圓木等材料相互搭配,以夯土之法,修築的城牆,高達六米,厚兩米,真正算得上是史無前例的工程了。
幸虧有商隊留下的大批工匠,有戰象和野牛這樣的大型動物來出力,光明半年又沒有夜晚,可以一直施工。
因為這座新的城鎮要容納四個部族將近三萬人在一起生活,將來人口還會大量增加,所以城牆的規模很大,周長足有十二裏。
除了宏偉的城牆和四個高大的城門,圍繞著城牆,還要挖掘一條護城河,原本是挖壕溝,可是布魯在書上看到,在上古時期,人們更喜歡在壕溝中灌上水,變成護城河。
正好新的城鎮周圍有大河流過,從大河引水到護城河中很方麵,而且在城外的荒野上,將來也要開墾大量的農田,護城河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城牆的四角還修築了與城牆連成一體的箭塔,增加防守的力量,布魯甚至將弩炮也安置到了箭塔上。
不過這些事情有專門的長老們具體負責,布魯則把所有的巫術典籍和各部族收藏的上古方塊字都集中到了他的靜室之中。
更多的水田種上了稻穀,更多的粗鹽和鹽礦石被開始加工提純晾曬,比爾長老的釀酒作坊也開始擴大規模了,各個部族所有的勞力,不分男女老幼,都被發動起來。
反正所有人的勞作,都會被記錄成貢獻值,將來的收益和收獲都會按照貢獻值來進行兌換。
在現在這個階段,沒有人有什麽私產,所有的田地、所有的狩獵收獲都是部落所有,所有人都通過自己的勞動,按照貢獻大小來得到收益。
部落會為所有成員家庭發放最基本的一些口糧,其他的就要靠部落成員自己去用勞動或者戰功換取了。
聯盟向草原其他所有部族都派出了使者,將布魯的條件告知每一個部族。
他們隻有兩個選擇,要不接受布魯的條件,加入新的以沃爾夫部族領導的四族聯盟為主導的部落聯盟,分享他們的巫術典籍和上古方塊字,要不就接受來自四族聯盟的戰爭。
當然也有第三條出路,就是離開草原,遷徙到別的地方去。
收到使者傳達的通告的十三個部族,強大的如伊戈爾部族,他們還不清楚四族聯盟的真實實力,他們也不知道沃爾夫部族已經兩次打敗了掠奪者,仍是自信滿滿,對於布魯的警告,嗤之以鼻。
畢竟草原各部還是一個原始落後的野蠻人社會,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相信有人能夠打破強大堅固的部族營地。
更多的中小部族則是持觀望態度,他們隻是對最近發生在沃爾夫部族、拜森部族、貝爾部族的事情有所耳聞,卻不肯接受現實,心存幻想。
布魯決心殺雞儆猴,這是從書上學來的一個詞語,意思是用一件小事警告對方。
布魯就是要用伊戈爾部族開刀,警告和震懾其他各個正在觀望的部族,他的使者不是和他們開玩笑的。
因為看到了必勝的希望,還因為戰後的戰利品劃分是按照出兵的多少和戰鬥過程中的貢獻大小來分配的,所以四族聯盟的其他三族都踴躍出兵,想要跟著實力雄厚的沃爾夫部族的常備軍撿點便宜。
布魯仍然親自帶兵出征,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武力,他帶上了足足五門弩炮,二十輛巨型貨車。
出動了四族聯盟所有的常備軍,此外還出動了五百民兵,沃爾夫部族兩百人,其他三族各一百人。
有戰象馭車代步,在路上花費的時間節省了很多,原本十多天的路,三天就到了。
伊戈爾部族做夢都沒想到,沃爾夫部族的反應如此迅速,來的如此之快。
弩炮一出場,伊戈爾部族的族長和長老們就後悔了,他們賴以頑抗的高大的寨牆再也不是他們的屏障。
五門弩炮輕輕鬆鬆的就把大門和寨牆砸的七零八落,接著全套金屬盔甲的沃爾夫常備軍的登場,更是令伊戈爾人目瞪口呆。
這是一支他們做夢也想象不出來的鋼鐵軍隊,手中的武器,身上的盔甲,完全與他們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甚至都沒有使用雲梯,而是直接從坍塌的營地大門殺進了伊戈爾部族的營地。
後麵的故事就沒有任何的懸念了,為了減少自身的傷亡,布魯指揮的大軍以弓弩為主,不與伊戈爾人短兵相接。
伊戈爾人的戰寵金眼雕雖然不斷從空中發起衝擊,可是迎接它們的是強弓勁弩,死傷慘重。
伊戈爾人雖然後悔,想要投降卻已經晚了,布魯鐵下心來,要用他們殺雞儆猴,不整點血淋淋的場麵,如何去震懾和恐嚇其他部族?
所以四族聯軍在幾乎消滅了伊戈爾部族所有的戰士之後,才停止戰鬥,俘虜了整個伊戈爾部族的族人,將近五千人成為了俘虜。
包括族長、長老、巫醫在內,伊戈爾部族的高層人物都成為了俘虜,拒絕投降的,一律斬首,願意投降的,可以保住性命。
伊戈爾部族的倉庫被洗劫一空,巫醫典籍和它們掌握的上古方塊字,不出意外的落入了布魯的手中。
伊戈爾部族不愧是千百年來的一直保持強大的大部族,他們掌握的巫醫典籍和上古方塊字都是迄今為止各部之中最多的,極大的豐富了布魯的收藏。
大軍凱旋之後,所有的戰利品和俘虜,都按照各族出兵比例和戰功大小進行了分配,沃爾夫部族自然是穩穩占了大頭,其他各族也喝了一頓好湯。
伊戈爾部族被滅族,真正的轟動了整個草原,達到了布魯想要的殺雞儆猴的效果,當沃爾夫部族的使者再次光臨各部的時候,他們紛紛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有兩個中等部族不願意受製於人,選擇了搬離草原,不過他們必須交出他們的巫醫典籍和掌握的上古方塊字。
其他十個部族,則都派出部族長老或是族長,跟隨沃爾夫部族的使者迴到大本營,簽訂盟約,願意加入新的部落聯盟,尊奉沃爾夫部族為主。
他們都獻出了自己的巫醫典籍和上古方塊字,並且同意在布魯需要開啟森林之神祭壇的傳送法陣之時,派出自己的巫醫來提供幫助。
他們還按照布魯的統一規劃,改革了部族戰士的編製,重新搬遷修建自己的營地,在聯盟的統一指揮下修建瞭望哨和烽火台,加入整個森林草原一體的預警係統。
在迷失森林之外,原先的部落聯盟大會的舊址上,四族聯盟的族人和工匠們開始平整土地,開挖地基,按照布魯的規劃和設計,建築一座草原上從未出現過的城池。
當然從規模上隻能算是一座城鎮,可是卻是草原上的第一座擁有城牆的營地。
用泥土、砂石、圓木等材料相互搭配,以夯土之法,修築的城牆,高達六米,厚兩米,真正算得上是史無前例的工程了。
幸虧有商隊留下的大批工匠,有戰象和野牛這樣的大型動物來出力,光明半年又沒有夜晚,可以一直施工。
因為這座新的城鎮要容納四個部族將近三萬人在一起生活,將來人口還會大量增加,所以城牆的規模很大,周長足有十二裏。
除了宏偉的城牆和四個高大的城門,圍繞著城牆,還要挖掘一條護城河,原本是挖壕溝,可是布魯在書上看到,在上古時期,人們更喜歡在壕溝中灌上水,變成護城河。
正好新的城鎮周圍有大河流過,從大河引水到護城河中很方麵,而且在城外的荒野上,將來也要開墾大量的農田,護城河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城牆的四角還修築了與城牆連成一體的箭塔,增加防守的力量,布魯甚至將弩炮也安置到了箭塔上。
不過這些事情有專門的長老們具體負責,布魯則把所有的巫術典籍和各部族收藏的上古方塊字都集中到了他的靜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