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陳四海,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既然你這麽說,那朕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你迴去把通政司的事情交割一下,然後就和區大倫一起去內部府成立稅務司吧!”


    “是,陛下。”陳四海驚喜連連,忙答應道。


    等到陳四海走了之後,朱由校坐在椅子上,臉上的表情有些遲疑,同時又有一些猶豫。


    他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不是現在就應該做。


    輕輕的歎了一口氣,朱由校心情不太好。


    這件事情有些大,但是他還沒有想好要不要做,畢竟這件事情牽扯太廣,但現在真的是最好的時機;如果不做的話,或許以後都沒這麽好的機會了。


    想了想,朱由校揉了揉太陽穴,對陳洪說道:“你去把英國公給朕找來。”


    “是,皇爺。”陳洪答應了一聲就腳底抹油去找人了。


    事實上,朱由校要做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成立一個類似軍機處的衙門,把勳貴的勢力重新利用起來;同時也給文官找點事做,別讓他們總把矛頭指向內部,從外部給他們一點壓力。


    朱由校打算利用這一次的機會,也算是給勳貴一點獎賞,好好的安撫一下他們。除此之外,也算是拉攏和分化一下勳貴。


    接下來陳四海和區大倫那邊想必能查出一點東西來。這兩個人不是應付差事的人,肯定會把事情好好做,那麽就會查出一大批勳貴和勳戚的不法之事,到時候自己也要嚴懲他們。


    整肅勳貴和勳戚,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地步。


    但光整肅不獎賞,會失了人心,下麵的人人心惶惶,很多事情就不好辦,所以要給一些好處拉攏一下。


    這個準備新成立的軍機處衙門,就是朱由校給的好處。


    隻不過朱由校也有一些擔心,那就是勳貴們願不願意做?


    如果勳貴們不願意做,那麽事情就會變得很糟糕,趕鴨子上架不是辦法;如果他們願意做,那麽就好很多。


    所以,朱由校才要問英國公,這位軍方的首領。如果英國公願意的話,勳貴和勳戚那邊就沒什麽太大的問題,否則還是有很多麻煩。


    很快,英國公就來了。


    英國公的心情還算可以,今天的朝堂議事雖然談不上大獲成功,但也破壞了文官的企圖。


    我可以不成功,但是你也不能成功。英國公就是這麽想的,現在他的目的基本上已經達到了。


    “臣參見陛下。”見到朱由校之後,張維賢連忙躬身說道。


    “好了,愛卿免禮吧。”朱由校看著張維賢,笑著說道:“今天把愛卿找來,是有一件事情想和愛卿商量一下,想聽聽愛卿的意見。”


    張維賢愣了下,恭敬的說道:“陛下有什麽事情盡管吩咐。”


    “朕想恢複大都督府的舊製,想聽聽愛卿的意見。”朱由校語氣平淡的說道。


    但就這麽一句平淡的話,卻在張維賢的心裏麵掀起了驚濤駭浪。


    並不是因為其他的,而單單是因為大都督府這四個字。


    所謂的大都督府,其實是太祖皇帝設立的。


    那是在大明初年,仿宋代樞密院製度,中央設大都督府為最高軍事機關,掌握全國軍隊,既有統兵權,又有調兵權。


    洪武十三年,為分散中央機關兵權,避免“權臣握兵之害”,遂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隻有統兵權,而調兵權歸兵部,兩權分離。


    在文官方麵,太祖皇帝廢除了丞相;在武將方麵,太祖廢除了大都督府。正是因為這兩個政策,才加強了太祖皇帝的權力。


    這個大都督府的衙門也僅僅存在了20年而已,大明朝200多年了,根本沒人再提過這個衙門。


    所有人都知道,當初這個衙門為什麽被廢除。


    現在陛下居然要重新設立大都督府?


    陛下是怎麽想的?


    張維賢知道陛下在此時詢問自己,搞不好這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就是自己了。這怎麽能夠讓他不激動呢?


    可是張維賢的心裏也很遲疑,因為這件事情太大了,他坐上去可能會燙屁股。


    那真的是一個架在火上烤的位置。難道陛下隻是試探一下自己?


    可是試探自己,犯不著用大都督府來試吧?


    “今天隻是君臣私下商談。愛卿有什麽話,但講無妨。”朱由校看著張維賢,笑著說道。


    張維賢聽了這話之後,遲疑的說道:“陛下所說的大都督府,可是洪武年間的大都督府?”


    聽了張維賢的問題,朱由校沒有說話。


    自己自然不可能恢複洪武年間的大都督府。


    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廢除了大都督府,為的就是加強皇權。自己要是重新設立大都督府,那等於在開倒車。


    之所以提大都督府這幾個字,無非就是借一個名字罷了。


    大都督府設立的用意,其實就是從文官那裏分權,把一部分權力從文官那裏拿迴來,尤其是在內閣那裏的權力。


    朱由校也不可能讓大都督府成為另外一個內閣。


    朱由校看著張維賢說道:“並不是那個大都督府。”


    “那陛下所指的是?張維賢小心翼翼地問道。


    “與其說這是大都督府,不如說是另外一個內閣,隻不過這個內閣統管的是軍事,為朕參謀軍機,戰時調配各地衙門,加快速度和效率。畢竟軍情如火,現在的體係太過孱弱,速度也太慢了。”


    聽到朱由校這麽說,張維賢不但沒有失望,反而激動了起來。


    如果是原本的大都督府,張維賢還真的害怕。


    要知道,大都督府的第一任大都督那可是朱文正,太祖皇帝的親侄兒,可以說是戰功赫赫,可是最後落得了一個什麽下場?


    幽禁至死。


    大都督這個位置簡直就是一個燙手山芋,看起來風光,可是上去了就容易死。


    自己現在是大明勳貴第一人,家族傳承了200多年,可以說是榮寵之極,地位也非常的高,根本沒必要接這麽一個燙手山芋。如果為了一個大都督葬送了家族,那可真的犯不上。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張維賢根本不敢接這個大都督。


    但是陛下所說的就不一樣了,此時的大都督府與內閣的性質相同。


    當初內閣成立的時候是什麽性質?


    不過是陛下的參謀機構。發展到如今,權力可是大的很。


    如果在軍方也這麽搞,那麽這個大都督府可是很厲害的。自己在這個位置上不擔心被處置,而且還能有很多的權力,這就很關鍵了。


    於是張維賢定了定心神說道:“陛下,臣覺得陛下說的有道理。不過臣覺得有一點不太合適。”


    “哦,哪一點不太合適?”朱由校問道。


    “迴陛下,臣覺得叫大都督府不合適。如果要叫大都督府的話,可能會讓人聯想到以前的大都督府。”


    “但這就是一個新衙門,沒有必要用原來的名字。一來,叫一個新名字,可以讓人有一個新的感觸,取萬象更新之意。”


    “二來,不叫大都督府,也免得讓一些人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畢竟這是太祖皇帝當年廢除掉的。所以臣覺得可以換一個名字。”


    朱由校看著張維賢,感興趣的笑著說道:“那愛卿以為什麽名字比較合適?”


    “迴陛下,既然是參謀軍務,那不如就叫參謀處吧?”張維賢看了一眼朱由校,小心翼翼的說道:“唐代後期,軍中便有參謀一職,不過多為節度使私人雇傭。”


    “既然陛下想找一些人來參謀軍務,那麽不如將其列為常設,在百官之中選擇能征善戰之人,入主參謀處為參謀。”


    “此名簡單,讓人一聽就能夠明其意,同時也能夠讓人知道這隻是為陛下參謀軍機之所,而不是什麽統兵調兵的地方。”


    朱由校頗為詫異的看了一眼張維賢,真沒想到他居然能夠想到這個名字。


    事實上,這個名字一直在朱由校的內心之中。當然了,除了參謀處之外,朱由校還有其他幾個名字,比如最直接的軍機處。


    不過相比起來,參謀處好像更要高大上一些。


    想了想,朱由校說道:“如此,那就叫參謀處。愛卿既然有想法,那就迴去寫一個條呈然後送上來,咱們君臣再商議。”


    “是,陛下。”張維賢連忙答應了一聲。


    “那行,你去吧,這件事情要盡快,馬上就要過年了,總要有個結果。”朱由校看著張維賢,語重心長的吩咐道。


    “陛下放心,臣迴去就弄。”張維賢連忙躬身說道:“臣告退。”


    對於大明的朝局,張維賢是再清楚不過了。這年頭你的權力大小看的不是你的官職,而是你與皇帝的親屬遠近。


    那些太監是怎麽起來的?


    還不是因為跟皇帝的關係好?他們能夠每天見到陛下,搬弄起是非的都比別人要方便。


    如果這個參謀處能夠成立,那就是隨王伴駕的衙門。


    內閣之所以權力大,一方麵是因為掌控的權力,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他們是陛下的重臣。


    如果參謀處能夠跟在陛下身邊,雖然剛開始可能不太有權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陛下的信任更多,權力自然也就來了。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張維賢看得很清楚,這也是為什麽他否定了大都督府的名字,改叫參謀處的原因。


    大都督府這個名字,實在是太戳人心了。


    參謀處就低調多了。


    ————————————————


    因為發簡介也有很多人看不到……


    發作家說也有很多人看不到……


    還有人一直在問我書友群是多少……


    周周歡迎大家加入書友群:645915254


    全訂群:641093105(需要聯係會長發全訂截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做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紂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紂胄並收藏迴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