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唱片總公司給寧衛民施壓的事兒,最終完全演變成了一場自己打自己臉的鬧劇。


    原本他們以為寧衛民會驚慌失措,乖乖把兩張音樂專輯奉上。


    可結果卻發現自己碰上了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硬茬子。


    寧衛民不但沒被嚇破膽,沒妥協,沒趴下,而且還要玩“硬脫鉤”,打算去投奔別家音像出版社。


    這可是相當於雙方撕破臉了,寧衛民連絲毫餘地都沒給華夏唱片留,直接就掀桌子了。


    可問題是,華夏唱片又能怎麽樣呢?


    且不說他們原本目的隻是逐利,真把寧衛民給舉報了也是損人不利己。


    根本就落不著什麽實際好處,反而平白把合作夥伴變成了仇人。


    何況現在外國人在共和國境內,也是越來越吃香。


    就是普通的港商和外商過路一次,都會被地方政府當皇帝伺候著,一點不罕見。


    更別說帕瓦羅蒂、阿蘭德龍、鬆本慶子這樣赫赫有名的國際明星了。


    要是寧衛民果然跟鬆本慶子的事務所有著商務合作上的關係,如果他真的能用日本明星的事務所來簽訂音像出版合同。


    那他們還真就拿寧衛民沒轍了。


    不為別的,這件事的影響力可就大不一樣了。


    雖然按照國內現行的音像製品出版條例,一旦有外國人牽涉到音像製品的出版製作,這涉及到引入版本的管製問題,似乎更能輕易對寧衛民卡脖子了。


    但現實情況卻是相反的。


    如今的大環境下,文化管理部門肯定是歡迎外商投資的,尤其是國際明星名下的企業。


    既能賺錢,還有社會影響力,美其名曰,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弄不好他們要在其中弄鬼,連上級單位都得翻臉,一旦被抓住痛腳,還得吃不了兜著走。


    說白了,寧衛民在國內要有鬆本慶子的事務所護體,就相當於練了金鍾罩了。


    一般人,誰還治得了他呀!


    所以這事對於華夏唱片總公司可就尷尬了。


    合著他們就是哈巴狗紮了個狼架勢,不過叫喚了兩聲,結果卻被人家給當狼打了。


    那真是顏麵掃地,丟人都丟到姥姥家了。


    尤其是他們還不知道呢,京城分公司的經理馮朝年也對總公司的決策心生怨念。


    此時早就投敵叛變,立場已經站到寧衛民的陣營去了。


    無論說的話,辦的事,現在全都是向著寧衛民的,而且還隨時把總公司的動向向寧衛民匯報。


    他們就更是注定會以輸掉底褲的方式來慘淡收場。


    實際上在馮朝年裝腔作勢的刻意渲染,推波助瀾的不斷慫恿下。


    華夏總公司的一幹高層,是越來越後悔,越來越惶恐。


    終於明白他們拿寧衛民毫無辦法,人家有資金、有音樂製作能力,還有有外資背景和政策支持,怎麽都有恃無恐,而且都到哪兒都受歡迎。


    最終因為擔心一無所獲,不能不再派馮朝年去跟寧衛民說好話,決定跪地求和。


    沒的說,寧衛民此時再用不著慣著他們,畢竟事兒都是華夏唱片他們自己挑起來的。


    誰讓他們心術不正,想要趁火打劫來著?


    不給他們點教訓,長長記性還行!


    所以最後對於華夏唱片來說,不但是他們想要的沒拿著,原本可以拿到手的利益也丟了一大塊。


    實際上,華夏唱片跟寧衛民簽下的出版協議隻剩下了張嬙的一盤專輯。


    而且這迴不但沒有一分錢的管理費了,就連每張專輯原本的八毛利潤提成也變成了五毛。


    另外以出版五百萬盤磁帶計算,華夏唱片還得自行出資一百五十萬,承擔相應的製作費。


    並且迴款也要按照比例優先打給寧衛民。


    而且即便這樣堪稱“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合作條件。


    那還得由華夏唱片的總經理和書記一起出麵,親自擺酒設宴給寧衛民賠禮道歉才能拿到手。


    說白了,可真是枉做小人,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是何許來的呢?


    尤其因為簽約的時候,寧衛民確實是用的鬆本慶子事務所的名義。


    他還從滬海提拉來了兩個日本人,並且帶來了相關文件和法律證明書。


    華夏唱片那是真的被徹底唬住了,從此也真正正的老實了。


    別的不說,就說當他們見到兩個日本人對寧衛民是點頭哈腰,一個勁兒鞠躬。


    在他麵前竟然跟奴才一樣的順從,讓幹嘛幹嘛。


    華夏唱片的幾個領導,簡直懷疑自己是在做夢,當場驚詫得那眼珠子差點沒跟玻璃球一樣掉地上。


    這年頭,能讓洋大人俯首帖耳,哪怕是東洋人,也已經大大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能力。


    哪怕這時候他們聽說寧衛民是某位大領導的兒子,都不如親眼所見這一幕,對寧衛民心生的懼意和敬仰更多。


    這事兒要不是親眼所見,說出去誰信啊?


    這家夥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啊!


    他怎麽做到的呢?


    甭管怎麽說,反正不是華夏唱片能得罪得起啊!


    悔呀,真後悔!


    這世上要是有後悔藥吃就好了……


    不過要說句真心話,寧衛民雖然贏得很漂亮,也拿到了比最初計劃要好得多的合作條件。


    但他本人可沒有為此感到多麽得意,多麽暢快,反而心裏多少有點悲涼和無奈。


    想想看,他在自己的地盤,自己的家鄉,進行正常的商業投資。


    居然還需要靠這種辦法,才能有效震懾住宵小,保證自己的合法利益。


    竟然還需要借助狐假虎威,才能得到某些人公平合理的對待。


    這是一件多麽不可思議的事兒啊!


    所以對於這個結果,他也隻是認為勉強可以接受而已。


    遠不如他剛剛和皮具三廠達成的合作關係痛快。


    別忘了,他才剛剛以愛國商人的身份拒絕了那些想要利用外資企業去挖國家牆角的企業。


    轉而甘冒風險去投資扶持了一家京城瀕臨倒閉的企業。


    現在反過來,在音樂專輯的買賣上,他卻隻能采取截然相反的辦法來脫困破局。


    盡管借用的是自己未婚妻的勢吧,那也難免讓他泄氣沮喪啊!


    這就不是錢的事兒,重要的是在於他因此產生了失敗的挫折感!


    所以華夏唱片還真是活該啊!


    怎麽整治他們都不為過。


    說起來,就他們這樣的公司,居然也配以“華夏”冠名?


    還真是白瞎了“華夏”這兩個字了。


    至於崔建的那張專輯,寧衛民當然不是不做了。


    而是在馮朝年的牽線搭橋下,他決定換一家音像出版社合作,交給了“太平洋唱片”出版發行。


    以此作為對華夏唱片的懲罰,同時也免得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別看鬧出了這麽一事兒來,生氣是生氣,麻煩歸麻煩,但實打實的也是有些好處的。


    首先就是寧衛民在音像出版業內絕不再是籍籍無名之輩了。


    有華夏唱片道歉這事兒作為前車之鑒,大部分人一旦了解,就不會再把寧衛民當豬宰。


    “太平洋唱片”這家公司就很拎得清。


    雖然在馮朝年介紹下,最初也把小刀磨得飛快,還以為逮住了一頭大肥羊能往死了放血。


    甚至他們琢磨的比華夏唱片還美,想要的比華夏唱片還過分。


    居然惦記著隻用二十萬人民幣就能把崔建的音樂專輯從寧衛民手裏買斷。


    可當他們聽說這張專輯完全是在日本製作的,連封麵都是日本設計師給製作的,而且還是和鬆本慶子事務所簽約。


    他們就驚呆了,一下就蒸發了全部不切實際的想法。


    不為別的,就因為隻有搞音樂發行的專業人士,才懂得國內音樂和外麵引進磁帶的重大區別。


    想想看,要是一般人,能幹出這樣手筆的事兒?


    錢不錢的放一邊,關鍵是人家是行家啊,太專業了!


    尤其再進一步得知,寧衛民敢情已經和華夏唱片合作過一次了,這迴是因為華夏唱片的貪婪才決定另選別家合作的。


    無論資金、製作、還是市場風險,其實統統不用他們承擔。


    他們隻需出個版號,就能獲得管理費二十萬,每盤磁帶賣出去還能分五毛。


    那還有什麽不樂意的?


    這不就相當於馮朝年往他們手裏塞錢嗎?


    他們除了聯係一下經銷渠道,什麽風險和壓力都沒有,就能旱澇保收,怎麽都合適啊。


    何況這張專輯明顯是野心勃勃,初步發行就打算製作五百萬盤。


    保守計算,也能有上百萬的利潤,弄好了能有小三百萬。


    比他們自己發個六十萬的專輯還豐厚呢。


    傻子才會往外推!


    但最最關鍵的是,這張專輯的音樂質量果然是極其的過硬。


    聽過了母帶後,幾乎太平洋唱片的京城分公司,人人敬服,為之熱血澎湃。


    他們就發現,無論配樂、編曲還是後期,都屬於國內絕對製作不出來的絕對領先水平。


    別看《一無所有》這首歌已經在國內紅了,而且這場演出的主辦方也把演出中精彩曲目匯總出了磁帶,賣得極好。


    但他們錄製的音樂,質量是那個跟這個完全沒法比。


    哪怕都是一個人唱的,但音色和效果也是天差地別。


    所以雙方簽合同的時候,太平洋唱片一方對這件事也是相當重視,拿出了最大的誠意。


    哪怕不衝天上掉下來的這筆外財,他們也想認識一下寧衛民這個人。


    每個人都想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人能做出這麽大手筆的事兒來。


    居然這麽敢想敢幹,隻身跑到日本製作出一張足有讓國內所有熱血青年瘋狂的音樂專輯來。


    為此,太平洋唱片京城分公司的經理趙長青不但親自接待寧衛民,而且還讓京城分公司的所有下屬全部列席。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反正他們此舉比華夏唱片不知高明多少倍。


    不但給寧衛民留下了一種誠懇和謙卑的印象。


    也充分顯示太平洋唱片作為東道主對於合作夥伴,或者是說大客戶的絕對尊重。


    其次,也正因為太平洋唱片京城分公司的上上下下對寧衛民如此的禮遇和看重。


    合同簽好之後,太平洋唱片的經理趙長青不但要設宴留客,而且還主動帶著寧衛民參觀了他們的分公司,試圖發掘更多的合作機會,以及探討交流音樂製作方麵的心得。


    這無意中反而還送了寧衛民一筆外財。


    怎麽迴事啊?


    原來在參觀的過程裏,聽著趙長青的介紹,看著今年太平洋唱片發行的作品。


    忽然在一些滯銷的音樂磁帶中,有一盤名為《跨越四海的歌聲》的專輯,吸引了寧衛民的注意。


    他再仔細一看,這張專輯就像落入塵土裏的黃金一樣閃爍著誘人的光芒,差點沒晃瞎他的狗眼。


    誰的專輯啊?


    中美混血男神——斐翔!


    別說親身經曆過八十年代的成年人了,就是寧衛民這樣的,上輩子隻是個八零後的主兒。


    都知道斐翔在大陸內地曾經有多火!


    借助春晚,這位能夠邊唱邊跳,第一個把勁歌熱舞帶入內地的大個子,足足在內地的春晚霸屏了三年!


    甚至靠著一雙藍眼睛和英俊的臉,成了當時所有內地姑娘公認的夢中情人。


    不知道當時有多少大陸的姑娘表示過,非斐翔不嫁的豪言壯語。


    盡管這種隔空的山盟海誓,真能做到的人沒幾個,可也足以證明這位男星的魅力了。


    可以說要有他在,共和國其他的主流男歌星就別想出頭了,全得被他壓過去。


    所以這事兒就很奇怪了,他的音樂專輯怎麽可能滯銷呢?


    尤其寧衛民再一看這歌曲名錄,就越發感到奇怪。


    因為盡管這是一盤標準的翻唱專輯。


    像《惱人的秋風》和《冬天裏的一把火》都是翻唱的外國熱門迪斯科舞曲。


    此外,還有翻唱了文章的《故鄉的雲》,翻唱了崔苔青《今晚想念你》,翻唱了黃鶯鶯的《隻有分離》,翻唱了鳳飛飛的《好好愛我》,翻唱了林淑容的《我怎麽哭了》和《昨夜星辰》,翻唱了鄧妙華的《牽引》,翻唱了劉文正的《再愛我一次》,翻唱了andy williams《愛情故事》。


    說起來,唯一屬於斐翔自己個人的原創歌曲就是一首《流連》。


    但問題是這些歌曲的質量是真不賴啊,可以說是首首都是斐翔日後活躍在內地舞台的主打歌曲。


    據寧衛民看完全符合大陸的審美要求啊,他推張嬙不就用這辦法給推火的嗎?


    那怎麽還會水土不服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潮198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鑲黃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鑲黃旗並收藏國潮198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