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裏,寧衛民終於開始著手這次迴來的主要任務了。


    首先就是正式確定他要帶出國的人選,盡快為這些選定的人辦理出國務工手續。


    應該說,被寧衛民選中人員,大體和原計劃比,是沒有什麽變化的。


    早在去年就被寧衛民送到馬克西姆餐廳偷師的江大春、小查、楊峰、許春燕、戴紅,都是寧衛民早就心中屬意的人選。


    如今這五個人不但廚藝已經因此有了極大的提高,可以說是中餐、西餐兩門抱的人才了,他們每個人也早就為這件事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


    實際上,當這一天真正到來,接到正式通知的時候,他們之中就沒有人不高興的。


    這可是出國哎,而且是去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日本!


    如今在國內,想要出國的人都瘋了,社會上完全是一種非理性的狀態。


    大家普遍的共識是,無論你在這兒過得好是不好,一定是出去會更好。


    要不怎麽當今社會,人人都搜腸刮肚地找海外關係呢?


    要不怎麽那麽想出去的姑娘,連和外國人結婚的招兒都用上了呢?


    要不那麽多的明星,無論唱歌的還是演電影的都往外國跑呢?


    說起最後這種社會現象,老百姓的怨氣兒大了。


    想想看,大家好不容易才熟悉一個電影演員或者是歌唱演員。


    結果對方一出名兒就出國了。


    那我們看誰去,聽誰去?


    不過話說迴來了,這同樣能夠證明出國的吸引力有多大。


    現在誰都清楚,京城使館區許多可以辦簽證的大使館門前天天排長龍一樣的大隊。


    可哪怕是自費留學,能過簽證這關的十中無一。


    想想看吧,連大學生、研究生,和許多單位的頭頭腦腦想出去都不容易。


    “有能耐你出國去”,幾乎成了高級知識分子和大學生的口頭禪了。


    偏偏他們幾個顛大勺的居然有這樣的能耐,而且還是公派出國,那怎麽不讓人興奮?


    說實話,他們其實沒多麽高的覺悟。


    從不認為自己肩負著弘揚中華美食文化的使命,去日本是要做多麽有意義的事兒。


    可又有誰不想打開生活的另一扇窗,去看看外麵多彩的世界,感受別樣的人文,體會一下領先的科技和豐富的物質生活呢?


    哪怕隻是作為一個過客,能走出去見見世麵,也不白活這一世了。


    而且家人也會以他們為榮,感到麵上有光的。


    再說了,出去還有額外的工作補貼呢,迴來還有可以購買免稅電器的指標呢。


    像這樣實惠的大好事,可不是人人都夢寐以求嗎?


    尤其是江大春、小查這對師兄弟。


    他們因為當初辭職得罪了領導,遭遇了原單位的業內封殺。


    之後就一直隱姓埋名,躲在馬克西姆餐廳灰溜溜過日子。


    如今能夠得到這樣的出國工作機會,對他們而言,當然意義更加重大,遠非旁人所比。


    常言道,不蒸饅頭爭口氣嘛。


    想想看,當初給他們下蛆的領導作威作福那麽多年,至今也沒能走出國門,可他們卻走出去了,這說明什麽?


    說明他們都是有真本事的主兒!


    在原單位是遭受了不公平的對待,長期被埋沒了才華!


    他們原先的領導,非但不能知人善用,反倒和《水滸傳》的高求、蔡京一樣,是嫉才妒能的奸佞,這才逼走了他們。


    現在好了,他們無需再隱姓埋名,可以光明正大行走江湖了。


    這件事要是傳入原單位同事們的耳中,不但能讓當初給他們下蛆的領導顏麵掃地,也一定能把這心胸狹窄的老小子氣個半死。


    如此一來,他們對於寧衛民又怎麽能不感恩戴德呢?


    所以他們捋胳膊挽袖子鬥誌昂揚,捋胳膊挽袖子鬥誌昂揚。


    無論心氣兒和思想覺悟都要比其他三個人高一個層次。


    就衝寧衛民給了他們這樣的機會,成全了他們的體麵,為了報效寧衛民的賞識。


    他們也勢必盡心盡力,要讓壇宮在海外揚名立萬,讓小鬼子吃得心服口服啊。


    至於說到人員配置方麵的變化,倒也不是沒有。


    除了有兩個原本也被寧衛民看好廚師,因為一個人家裏有老人生病,另一個老婆懷孕這樣的原因,難以成行,寧衛民不能不另選他人之外。


    另外的,就得說是由張士慧和杜陽返聘來的退休廚師所引起的了。


    要知道,寧衛民擁有超前的眼光。


    他深知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麻婆豆腐、迴鍋肉、夫妻肺片、雞絲涼麵,這幾道川味兒家常菜對外國人的味蕾,具有多麽強大的征服力。


    別看大多數外國人都不善辛辣,可來自華夏的神秘力量,卻能讓大多數人一次成癮,齜牙咧嘴吃不夠。


    沒辦法,癮品類的東西就是這樣。


    初體驗往往不是很美好,但感受一定夠鮮明,讓你乍一接觸就忘不掉。


    雖然可能會如遭雷擊,有點發怵,再不敢嚐試。


    但用不了多久,忘不掉的體驗就會鼓勵你重新鼓起勇氣。


    然後就是痛並快樂著,徹底墮落。


    酒精如此,煙草如此,可口可樂如此,豆汁兒和鬆花蛋如此,川菜裏許多的家常菜同樣是這個道理。


    所以寧衛民就看中打峨眉酒家退下來的伍師傅,很想帶著這位老師傅跟著自己一起去東京。


    這樣一來,他的壇宮分店就等於川魯風味俱全,多了一把鋒銳的刀啊。


    還有,出於對日本人飲食習慣的了解。


    寧衛民當然也懂得素菜的重要性,便也想帶上“素菜劉”退休的劉師傅。


    這位老師傅除了精通“素菜劉”的招牌品種,素雞、腐竹絲、素什錦的製作,還擅長以純素食材的素頂湯製作。


    所以他做的素菜鮮美異常,能夠做到“素菜不素”,也就是口味上堪比葷菜。


    如果他的手藝和壇宮飯莊繼承恢複的宮廷素菜手法結合一下,弄不好就能蓋過京城名氣更大,專賣素席的“功德林”去。


    可問題是劉師傅好說,但伍師傅難辦。


    敢情張士慧和杜陽他們也早就看中這位擅長川菜的老師傅了。


    在這事兒上這倆小子還打得跟熱窯似的呢,就沒說誰願意退一步的。


    他們又怎麽會願意寧衛民再攪和進來,橫叉一杠子呢?


    所以在兩個下屬共同訴苦下,寧衛民倒不好一意孤行了,隻能大家坐下來一起商量。


    好在出國這件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很有吸引力,伍師傅自己本身也想去日本看看。


    這麽一來,幾個人一商量,最後就訂了一個互相都有所妥協的方案。


    伍師傅先去日本幹半年,然後跟杜陽去異地再幹一兩年。


    差不多等杜陽的分店立住了,伍師傅再迴京城的壇宮。


    這個方案是很科學的,反正杜陽要辦分店還有好多前期工作要做,一時半會也開不了火,寧衛民正好在此期間借助伍師傅之力。


    而伍師傅畢竟也是年過六十的人了,在異國他鄉肯定不習慣,也不宜待的時間太長,半年左右正合適。


    反正寧衛民也就需要幾道經典家常菜,伍師傅幫著他帶兩個合格的徒弟出來,時間還是夠用的。


    就這樣,經過了好事多磨的磋商和統計,最終出國人選確定如下。


    後廚由五個組長帶頭,兩個外聘的老師傅相助,還有十四個從原有各組選拔出的有經驗的廚師,以及六個前堂的服務人員,和兩個精通日語的保衛科幹事。


    外加一琵琶,一揚琴,兩個民樂樂師。


    最後還得帶上一個工藝美院凋塑係的畢業生,經過麵人湯的傳人董教授指點過的麵人師傅,總共三十一人。


    而等到確定了人選,接下來要做的事兒,就是和這些廚師們一起商量日本分店的菜單了。


    並且還要根據菜單準備一些可以直接帶出國的東西。


    畢竟華夏和日本的飲食習慣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而且那邊的物產也和國內大相徑庭。


    打個比方,日本和我們的飲食結構比較接近,又盛產海鮮和高品質牛肉,從西方進口的調料也很豐富。


    所以他們飲食中,往往以高級海味和牛肉為主。


    像海味、醬油、米醋、大醬、蝦油、咖喱和胡椒、芝麻、紫蘇、牛奶、奶酪、黃油的質量非常不錯,選擇性也多,完全不用擔心這方麵的原料供給問題。


    可是反過來,由於國土太小,物產貴乏,對於羊肉和河鮮,日本人就很不適應了,原料也很難搞到。


    另外,像花椒、大料、辣椒、孜然、蓽撥、木香、白止、甘鬆、辛夷、川穹、藿香、草果、小茴香、香菜、茉莉、山楂、蓮藕、荸薺、腐竹、粉絲、木耳、銀耳、黃花菜、陳醋、蠔油、五香粉、十三香、甜麵醬、芝麻醬、醬豆腐、韭菜花、鬆花蛋、鹹鴨蛋、郫縣豆瓣……


    這些在京城常見,卻有屬於華夏特有的香料、調料和輔料、茶葉、酒水,日本那邊哪兒找去啊?


    說句不好聽的,當前兩國的跨國貿易雖然每年都在大幅提升著。


    但還遠遠不夠,至今仍然還沒普及到食品類,甚至在東京連把中式菜刀都不好買。


    所以許多東西還是需要提前考慮,規劃得周全一些,才能揚長避短,少走彎路。


    比方說在羊肉和河魚原料構成的菜色上,哪怕許多都是京城的名菜,寧衛民也決定要大幅刪減。


    能先帶過去的調料和輔料,甚至是種子,最好能用行李箱帶過去才是,也免得該用的時候沒有,到時候抓瞎。


    還有一些陳列品也得考慮著,比方說那些李翰祥導演賣給他的皇帝和妃子們的劇裝複製品,還有一些京城特別工美藝術品,像絹人啊,鬃人啊,料器盆景啊。


    所以易拉得的拉杆箱又派上用場了,每人都發兩個,專門裝這些東西。


    至於生活用品,到時候每人就一個挎包隨身帶點貼身衣物和日常用的就行了。


    其他的一切全是公費承擔,去日本之後再統一購買。


    完全可以說,這加上寧衛民一共三十二人的勞工團,實質上也是一個中式調料的運輸團。


    別看他們送過去的東西,在國內真不值得什麽,可實際的利潤卻比賣白粉的還高呢。


    就是有一樣,到時候可千萬別讓機場的人發現他們行李裏帶著的菜刀,尤其是到了東京成田機場的時候,那弄不好日本警方就得產生巨大的誤會了。


    肯定會以為華夏來了個“菜刀隊”,要跑到東京興風作浪,和本地的雅庫紮尋仇或者是爭搶地盤呢。


    不得不說,寧衛民做出的如此安排,讓大部分知道這件事的人都覺著可樂。


    他們越琢磨越覺得此事滑稽的不可思議。


    因為通常情況下,這個年頭大多數的人出國,都是恨不得不把家給帶上。


    誰不知道國外的物價高啊?


    何況國內給出國人員特批的外匯數額又少得可憐。


    一般人收拾出國的行李,什麽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肥皂牙膏,衣服鞋帽,無所不包。


    而除了生活用品之外,價值兩毛八、二兩糧票一包的京花牌方便麵和一毛五一包的方便榨菜更是能裝多少裝多少。


    不為別的,帶全乎了出去之後才能增加生存能力,有效降低生活成本啊。


    可壇宮飯莊的這次集體出行可有意思了。


    與之恰恰相反,寧衛民安排他們全帶了一堆國內不值錢的東西出去。


    反而要去那邊花大錢給大家供給生活用品。


    不用說,在這些不了解日本情況的人眼裏,寧衛民的決定實在是顯得匪夷所思,很有點瘋狂。


    私下裏,他們也沒少把寧衛民的安排翻來覆去的說嘴,當笑話講,當閑篇聊。


    他們又有幾個人知道,其實寧衛民本質上也是在為了省錢啊。


    而且隻有這麽幹,那省下來的才是大錢。


    雖然說在日本的便利店打上幾天工,掙來的最低報酬就足夠一箱子調料的價錢了。


    可他們帶過去的東西要是在日本買可就不是原先的價錢了,這可是兩碼事兒啊。


    這也隻能說,打工者和領導的視線高度絕對不一樣。


    很多時候,一些問題也隻有領導才能看到,普通的職工是看不到的。


    其實許多看起來可笑的事情背後,都有著符合正常邏輯的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潮198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鑲黃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鑲黃旗並收藏國潮198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