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青雖然感覺心裏委屈,但還是率領一千軍兵,向那未知的北方出發了。


    一路上那支軍兵士氣也不怎麽高,畢竟此次前去,就代表著他們從此便脫離了精兵序列,一應待遇自然也會降低不少。


    他們平常又不比別人訓練的差,戰場上的人頭功也不比別人少,憑什麽看不起人?


    這其中怪就怪陶青偏偏選中了自己。


    陶青率領這支牢騷滿腹的軍馬,按照劉平給他輿圖上標注的位置,曉行夜宿,一路北行,如同奔赴刑場一般。


    他們越往北走,周圍越是荒涼,隨之心裏也越來越沉。


    定邊有“東接榆延,西通甘涼,南鄰環慶,北枕沙漠”之說,本就處在荒漠邊緣,在這後漢時代,已經算是邊陲了。


    等他們到達的時候,看到周邊寸草不生,荒無人煙的環境,心裏更是沉到了極點。


    “將軍,此地如此荒涼,您確定主公說的就是這兒?”一個親兵苦著臉問陶青道。


    陶青低頭仔細端詳輿圖,點頭道:“照圖來看,應當是沒錯。”


    “可是此地連個鬼影兒都沒有,主公養尊處優,應當沒來過此地,他又怎能知道這裏能產鹽?”


    “是啊,要是咱們挖了半天,下麵沒有鹵水,豈不白忙活了?”


    “你們傻呀,要是真的挖不出鹵水,咱們不就能迴去了麽?”


    “對哦!言之有理。”


    眾軍兵想通這一點,頓時雀躍了起來。


    誰願意整天待在這荒漠邊緣吃沙子?


    要是在此地挖井,挖不出來鹵水,那這就不怪他們了。


    他們當然可以名正言順的迴長安了。


    “都別吵了,趕緊開始吧,”就連陶青也覺得這幫軍兵說的有道理,於是高聲道:“誰在家裏挖過井,趕緊選個位置開挖。


    若是所選位置得當,本將軍重重有賞。”


    挖井也是一門學問,善於選址的人能根據地勢分析出地下水脈,選址在水脈豐富之處,所挖出來的井,水頭便足。


    “小的家世代挖井,讓小的來。”這時候有個機靈的小校,舉起手來,訕笑道。


    “那還不趕緊的?”


    那小校從懷中取出一個羅盤,四處看了看,然後煞有介事的盯著羅盤,口中念念有詞道:“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


    “等等!”陶青怒道:“你特麽確定你家是挖井的?”


    “是……是……這是小的家祖傳手藝……”那小校嚇得臉色煞白。


    “混賬,我看你家是祖傳盜墓吧,”陶青氣的火冒三丈,墓穴一般都會選在幹燥之處,若是以找墓穴的手法去選址挖井,能打出水來才怪。


    “小的家……的確會分金定穴,不過也會選址挖井。”


    “行行行,姑且信你一迴,打不出來水再找你算賬,”陶青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即使明知道這小子是個盜墓世家,但畢竟是他手下軍兵,這兵荒馬亂的,他也沒必要去處置。


    再說,他除了相信眼前這個盜墓賊傳人,也沒有別的辦法。


    那小校效率倒是極高,拿著羅盤瞬間便在方圓十數裏的地方定了七八個位置。


    陶青一聲令下,眾軍兵掄起鐵鍬、?頭,在那些位置同時開始向下挖。


    畢竟一口井也說明不了問題,圈定那麽大的範圍,若這七八口井挖出來的都是清水,而非鹵水,他便可以迴去也向劉平交差了。


    他也覺得,剛才那幫軍兵分析的沒錯,以劉平那麽高的身份,怎麽可能來過如此荒涼的地方?即使來過這裏,又安知這底下到底是不是鹵水?


    坐在書齋裏,在輿圖上隨便點個地方,告訴他,這裏能打出鹵水曬鹽,這聽著怎麽那麽玄幻?


    軍兵們為了能早點離開這個鬼地方,挖的很賣力,深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下走。


    陶青作為這支隊伍的主將,在那些井的中間紮下營地坐鎮。


    “將軍,出水啦!”隨著一聲叫喊,第一口井被挖出了水。


    “怎麽樣,怎麽樣,水是什麽味道?”陶青連忙跑了過去,趴在井口,向下看去。


    隻見井深大約有兩三丈,底下還有數名軍兵正在忙手忙腳的堵泉眼。


    按照挖井的做法,挖到一個泉眼的時候要先堵上,保持井內幹燥,然後繼續往下挖,直到挖出兩三個泉眼的時候,才同時把泉眼打開,這樣能保證井裏的水頭足。


    看來那小盜墓賊沒有騙人,此地挖到的第一個泉眼就水量十足,那些軍兵忙手忙腳,都有些要堵不住的架勢。


    不過早有人提前給陶青接了一桶出來。


    陶青這兩天肝火旺,也當真是渴了,於是用雙手捧了一捧水,狠狠的喝了一口。


    “噗——”


    他剛剛含在嘴裏,還沒咽下去,張口便噴了出來,苦著臉道:“這水怎麽是這種味道?”


    他吧唧吧唧嘴,舔了舔口中殘餘的部分:“好鹹,齁死我了。”


    “莫非……這真的是鹵水?”


    眾軍兵看著陶青尷尬的樣子,卻也不敢笑,圍過來看那水桶中的清水,跟普通井水好像也沒什麽兩樣。


    用手指蘸了蘸,含在嘴裏,的確很鹹。


    “隻是不知道,這水裏能不能曬出來鹽呢?”


    他們這些人出身自丹陽,那丹陽郡又非產鹽地,所以沒人見過曬鹽。


    “能不能曬出鹽,隻能試試才知道,可是要等曬幹這桶水,恐怕時日不會短吧,”


    陶青看了看頭頂的大太陽,雖然秋老虎肆虐,這地方風也很大,但是讓這麽一桶水自然曬幹,那也並非朝夕就能完成。


    “小的到有個主意,”旁邊有親兵道:“將軍隻是要試試這桶水能不能曬出來鹽,其實完全不用曬啊,將軍將水倒在鐵鍋裏,底下生上一堆火,用不了一個時辰,水就幹了,有沒有鹽,一看便知。”


    “你真他娘的聰明,”陶青忍不住讚歎了一句,然後指揮軍兵把做飯的鍋灶拿過來兩口,支上,將那桶水倒入,底下點上一堆火。


    不多時,水便燒開了。


    陶青看著那翻滾的開水,心裏同時也在七上八下。


    能不能出鹽,就全在這一鍋了。


    要是試上所有井內的井水都不能出鹽,他便立即率軍迴歸長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救曹操老爹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姆波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姆波特並收藏三國從救曹操老爹開始最新章節